APP下载

2013年中国棉纺织产业链“全貌”

2014-07-07马琳

中国纺织 2014年4期
关键词:棉纺织规上针织

马琳

2014年,有关棉花政策即将调整,或将对纺织行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化改革将利好纺织行业的长期发展。

生产:总体平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纱产量 3200万吨,同比增长7.2%,增幅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布产量883亿米,同比增长4.0%,增幅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从国家统计局规上企业纱布产量同比增速上看,纱产量逐月累计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其中纯棉纱增速低于纱总产量增速;布产量逐月累计增速在上半年波动相对较大,下半年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纺织企业的实地调研了解,全年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仍未有改善,仅二季度销售同比略显好转,下半年订单呈现持续疲软态势。棉纺织企业反映经营仍然较为困难,其中大企业开工率高于中小企业,纺纱企业开工率低于织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群停产限产面与去年相比进一步增加,个别集群中小企业开工率仅为60%。主要原因是棉价差过大、订单不满。考虑生产开工等实际情况,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商,2013年全社会纱产量1943万吨,同比下降0.5%,布产量632亿米,同比增长1%。

市场:存在下行压力

从棉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看,除棉花原料价格基本平稳,棉纺织化纤短纤原料、纱布及终端产品的价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下行压力。

2013年,我国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棉花以较高价格放储,持基本平稳态势,标准级棉花平均价格19560元/吨,与2012年均价相比基本持平。而化纤短纤原料价格受需求不振的影响,延续了自2011年9月以来的下行态势,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全年平均价格分别是10390元/吨和13440元/吨,与2012年均价相比分别下跌5.7%和12.8%。

从纯棉纱布市场来看,2013年在国内棉花原料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纯棉纱布产品价格变化不大,下半年开始下行压力较大。其中32支纯棉普梳纱线价格指数全年平均为25834元/吨,与2012年均价相比上涨0.12%;32支纯棉坯布价格指数全年平均为6.43元/米,与2012年均价相比微跌0.64%。

以棉花作为主要原料的牛仔布产品价格全年处于下行趋势,由于进口低支纱价格优势明显,国内牛仔布织造企业用纱增加使用了大量进口纱,牛仔布销售价格也不断下跌。以10支纯棉靛蓝牛仔布为例,四季度较一季度相比下跌约30%。相比之下,色织布产品档次较高,价格也较为稳定。

再看下游市场,从2013年叠石桥家纺床上用品内销价格指数走势情况看,纱支高、密度大、档次相对较高的床品价格更具有市场活力。其中,一般类活性染料印花系列床品内销价格指数自3月起呈现下滑趋势,年末指数较3月初相比下降4.1;以使用高支高密面料居多的大提花系列床品内销价格指数自下半年起呈现上涨趋势。

服装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2012年明显下行趋势相比,2013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鞋帽的零售价格指数整体趋于平稳。纺织品零售价格指数基本上低于服装鞋帽零售价格指数,说明产业链终端消费品服装鞋帽零售价格的提升空间相对更大,产业链在向后道延伸过程中的增值渠道更多。

进出口贸易:有所增长

2013年,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进出口贸易金额同比增长,数据上看出口总体形势较2012年有所好转。主要贸易产品的呈现三个特点。

首先是“进口额增速高于出口额增速”。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额累计2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进口额累计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在棉制纺织品主要贸易市场中,各主要市场表现不一。其中,东盟市场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对棉制纺织品贸易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日本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持续低迷,进口额、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在国内需求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形势下,我国自美国、欧盟市场进口额的增速较2012年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企业购买进口棉花意愿强烈”。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5万吨。其中以配额外40%关税方式进口的棉花数量约66万吨,比2012年翻了一番,占进口总量的比重约1/6。主要原因,其一,国储棉质量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订单需求;其二,由于国际棉价大幅低于国内棉价,企业择机采购40%关税进口棉的到厂价格低于国内棉价。

美国、印度依然是进口棉的主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近2年澳棉价高,但凭借其较高的品质优势深受企业认可,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还有一点既是“棉价差影响棉织物出口”。持续的高棉价差导致2013年棉纱线进口210万吨,同比增长37%,在棉制纺织品进口贸易中贡献率约75%,较2012年贡献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中中低支纱的进口量占比约60%左右。受东盟制衣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棉织物出口91.2亿米,同比增长15.9%,出口均价同比小幅增长3%。

棉纺织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增加非棉纤维用量,化纤短纤的纱布生产增长较快,出口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随着产品开发力度的提升,对进口的需求也在减少,化纤短纤纱布的进口量已经连续三年同比减少。

从针织织物出口情况看,据了解,我国进口棉纱中用于针织织物的比例不断增长,针织织物凭借使用进口棉纱的成本优势,提升了其出口竞争力。2013年,我国针织织物累计出口90.7亿米,同比增长14%,累计进口2.5亿米,同比减少8.7%。

2013年,我国棉制床上用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6%,出口金额同比呈现恢复性增长为11.1%。棉制床上用品的出口数量低于化纤制床上用品,同比增速也均低于化纤制床品,表明我国棉制品的出口竞争力下滑,越来越多的化纤制品取代了棉制品。由于棉浴巾的主要使用中低支纱,受国内外棉价差的影响,棉浴巾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出口竞争力进一步下滑。endprint

2013年,我国棉制服装累计出口数量145.2亿件,同比增长7.6%,改变了2012年出口数量负增长态势;棉制服装出口金额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可见服装产品受原料价格影响较小。由于近年来针织服装的时尚元素及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增加了市场对针织服装的需求,棉针织服装出口金额占棉制服装出口总额的63%,同比增长11.1%,出口单价同比增长3.3%,对棉制服装出口额的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运行:质效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棉纺织、针织、家纺及服装行业规上企业运行质效指标总体平稳,增速有所回落。运行呈现大企业支撑、针织产品增长较快、家纺床品增速放缓,毛巾相对平稳服装销售增速放缓等特点。

尽管2013年行业形势好于2012年,但棉花原料问题依然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棉价差矛盾依然突出。2013年度,国家继续执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公重)。截止12月31日,收储累计成交485万吨。2013年,国家先后分为两个阶段向纺织企业投放储备棉,起拍价格分别为19000元/吨及18000元/吨,全年累计成交398万吨。

以高于国际棉价的价格收储及放储虽然稳定了国内棉价,但脱离了市场轨道,也使国内棉价持续大幅高于国际棉价,企业用棉成本增加,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下降。2013年国内棉花价格持续高于国家棉价,全年内外棉无税价差平均约5000元/吨,对纺纱加工企业的成本形成较大压力,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营。

由于国内棉价受政策因素支撑,未跟随市场形势变化,而棉纱布作为棉花原料的直接加工产品,其价格在下游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呈现弱势下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棉纺织行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较2012年全年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全年呈现增速下滑趋势。我国棉纺织行业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主营业务利润增速14个百分点,说明非主营业务对企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过,2013年我国棉纺织行业亏损面呈现逐月收窄趋势,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减少23%。同时行业固定资产回归理性状态:近3年棉纺织行业较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开工项目的增加,更加注重设备更新,提升自动化程度。

从下游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针织织物规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针织服装规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纯棉针织产品在生产中大量采购印巴纱线,冲击了国内纺纱企业生产,纯棉针织纱以中支纱为主,由此通过增加进口棉纱的使用来控制成本平衡利润。2013年家纺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1%,但较2012年增速放缓3.7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10年起下降的趋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6%,较上年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高档产品需求增加,消费者对高支高密产品认可度提高,未来将对我国32支及以上棉纱的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一些大中型棉纺织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支纱的生产,以适应市场、提高竞争力。

服装市场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服装行业规上企业整体效益平稳增长,亏损面有所收窄。主营业务同比增长11.3%,增速较2012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8%,较2012年增速回落了0.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较2012年同比下滑0.1个百分点。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3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较2012年放缓7.4个百分点;零售量同比增长2.2%,增速较2012年微降。

由于服装产品的品质、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受原料价格制约较少,棉纺织行业力图通过研发提升棉纱、面料品质,通过纱布品牌影响力,满足服装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家纺及服装行业的增长和发展将是棉纺织行业需求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展望:政策+转移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此背景下,自2014年棉花年度起将取消现行的临时收储政策,改为棉花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机制,长期看,将有利于棉纺织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短期看,国内外棉花价差或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当前,全球棉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内各种成本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成本优势逐步提升的东南亚国家,国内棉纺企业对外转移意愿不断增加。此外,具备综合成本优势和良好经营环境的美国也吸引了国内企业投资建厂。未来,赴海外投资的产业转移趋势或将更为明显。

还有大企业的主导作用在棉纺行业未来也将越来越突出。估计2014年,棉纺织行业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一些产品档次相对低、同质化较为严重、缺乏特色的小企业的生产压力将加大,而产品竞争力相对强,注重产品质量及开发,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棉纺织规上针织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黄道婆
针织暖意
多彩针织
2019,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去年实现增加值近千亿元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卓郎”2018年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发布
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