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之途径探究

2023-03-01胡小玮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内涵素养,所以,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内部素质。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已经开始研究分析传统当地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并已获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仍面临着融合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融合活动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解读,将当地优秀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景观之中,并引入高雅艺术,开展丰富多样带有当地优秀文化的教育和活动,使二者的融合真正落实。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082—03

引言

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长期的演变,现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高校一直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并且在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对校园文化的构建,因此,地方优秀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怎样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就变成了学校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形成了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传统地方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发展,已经在校园内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大力开展“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创建工作。“一院一品”理念要求各高校、各学院既要创建能够反映自己办学特色和教学特色,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这对于充实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是一种有效途径。各高校要在创建“一院一品”校园文化过程中,寻找当地优秀文化与自身校园文化的结合点,促进两者结合,以便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就拿太行山山脉来说,它就是我国抗战中的一个主要战斗阵地,那里有着许多令人动容的壮举,而太行山脉的太行精神,更是给太行山地区的高校带来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受此影响,长治高校作为太行山地带的一所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加强学生对太行精神的认识,提升学生对英烈的崇敬心,加强对当代青年展开红色精神教育。此外,长治高校还举办过“红歌大合唱”,该活动是全体师生一起参与的,既能提高同學们的思想和素质,又能使学校在创建和发展校园文化时更好地融合地方优秀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底蕴。

(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不仅包括科学精神。还包括人文精神,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有直观体现。高校在创造具有独色的精神文化时,必须与地方优秀文化密切地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吕梁学院在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下,形成了“弘毅行知”的校风,并在此基础上,将地方优秀文化中的勤奋品质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既充实了校园文化内涵,又表达了吕梁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克服困难,奋勇向前的强劲动力。吕梁学院位于吕梁山之上,因吕梁山地形陡峭,土地贫瘠,所以吕梁学院建立之时并没有什么配套设施,也没有什么经费,不过吕院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在艰难困苦中奋勇争先,为自己的学子们创造出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吕梁学校经过几任校长的努力,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以地方优秀文化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高校的校园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逐渐具有了自身的文化特点。例如:晋中师范学院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把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教育特色,比如:左权小花戏就是音乐专业的特色之一;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有形意拳;艺术系也有陶艺课程。晋中师专把当地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并在全校中开展《晋商文化》《山西民俗》等选修课,使学院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并已发展为晋中师范学院的“品牌”。此外,晋中师范学院还举办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学习百年党史为契机,利用传统的剪纸艺术,巧妙地展现我党的历史,将当地优秀文化与党史学习相融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程度较低

传承和发展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进而使他们自觉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精神文化素养。然而,高校在促进二者结合时,却存在一定问题,那就是二者融合程度低,导致校园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趋势。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缺少整体计划,盲目跟风,极大地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还有部分高校在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时,没有认真分析二者融合的交叉点,只是单纯地把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导致两者的结合程度不高。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内容缺少创造性。一些高校在传承地方优势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方面,由于缺少创造性,导致地方优秀文化和校园文化难以有效结合。

(二)缺乏地方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活动

目前,我国高校在以地方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与相应的融合活动。首先,高校传承地方优化文化仅停留于学校领导层,难以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高校要通过对当地优秀文化的传承,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活动中去,加强对地方优化文化的理解。其次,在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时,学校缺少与之配套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校实践。高校在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地方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内涵,难以有效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三、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强化对校园文化的凝练与阐发

在长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逐步演化成一种具有一定意义的集体精神,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等方面反映出来。高校校园文化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过程。高校的校园文化必须要经过浓缩和阐释,用浓缩和阐释的方式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而高校要想实现浓缩和阐释校园文化,就必须要具备某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首先,“文化自觉”是指人置身于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之中,对这种氛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把握,只有在对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站稳脚跟。高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提炼与诠释时,要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充分了解地方精神文化,掌握其发展动向,推动校园文化发展。

其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尊重与认同,这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与必要条件。例如:山西省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这对于山西高校积极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山西高校在提炼、阐释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必须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用地方优秀文化来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高同学们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继续推行“一系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高校在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在各系现有的活动上,对地方优化文化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地传承,并将其打造为“一系一品”的特色。这就需要高校各系打造出能够反映出自身办学特色和教学特色,又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这在充实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各系应积极参与“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积极寻求地方优秀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叉点,加强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整合,提高校园文化底蕴。

(三)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景观建设中

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高校应在校园文化景观中,主动融入当地优秀文化,使其更加美观,内涵更加清晰,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美丽、绿色、有文化氛围的校园。

首先,高校应从地方优秀文化中发掘和提炼精髓,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使其成为高校的特色。例如,长治高校地处红色革命根据地,其红色文化内涵正是太行精神的集中表现,因此,长治高校要建设校园文化景观时,把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壁画、雕塑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其次,学校可以让同学们利用校园中的建筑物来传播地方优秀文化。例如:山西省各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文化,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宣传山西地方优秀文化,可以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到山西地方优秀文化的魅力,并能主动接受地方优秀文化的影响,日积月累,这些地方优秀文化将会对学生的审美和生活习惯起到积极影响,同时也能使校园文化内容更加充实,促进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对高校学生文化面貌的集中反映,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的荣耀感与归属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只有把高雅艺术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才能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好。例如:山西各大高校要想将高雅艺术纳入到院校文化建设之中,就需要搭建一个高雅艺术教学平台。当高雅艺术教育平台创建之后,学生只要通过下载对应的APP,就能够获取到与高雅艺术相关的知识,从而受到高雅艺术的洗礼,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晋剧作为山西特有的一种戏曲,一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且在发展的历程中,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高校可以将晋剧的艺术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以提高高校生的审美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对学校的向心力是必不可少的。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精髓,能够极大地推动中国高校文化的建设,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新鲜的生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院校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高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让地方优秀文化进入校园,并将地方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首先,学校要以地方优秀文化为中心,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如在新生入学之时,在校园内举行“不忘历史、艰苦奋斗”的主题讲座,弘扬高校在办学、创业过程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学生要正确看待在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哪怕是有一丝希望,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使不畏惧艰辛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校园文化之中。

其次,高校应根据地方民俗,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提高高校生对地方民俗的认识,推动地方民俗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经历多年发展,地方文化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习俗,因此,这种习俗也就变成了地方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高校,可以以地方习俗为中心,开展一些与地方习俗相关的活动,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吸收地方优秀文化。

四、结语

利用当地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全面的工作,不仅仅要体现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还体现在學生的实践活动中,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地方文化扎根在学生心中,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吸收地方优秀文化,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将当地优秀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需要学校在多个方面下功夫,需要学校在专业课程、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好组织和引导。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接触和了解当地文化,从而形成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热爱,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永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之途径探究[J].理论观察,2022(1).

[2]闫景胜.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周刊,2021(5).

[3]胡文毅.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建设研究——以景德镇学院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5).

[4]吴捷,黎海,李建庆.立足传统文化资源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9(30).

[5]王书云,胡文兵.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J].华夏教师,2017(10).

[6]胡海燕,李超,李海英.弘扬地方名人文化精神 促进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皇甫谧文化精神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7]俞卫良.湖州师范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本土元素引领校园文化传承创新赋能青年强国。

作者简介:胡小玮(1987—),女,汉族,山西襄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