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与词的互动: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韵味
2023-03-01张永芳
靳 潇 张永芳
(蚌埠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演唱形式,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表现的过程中,地域性色彩明显。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编以及表现拥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重视对词与腔的把握,在词与腔的不断揣摩中,形成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独特风格和韵味[1]。
一、民族声乐作品处理三层次
(一)理解作品的真切含义。
1.准确把握歌词。民族声乐作品在表现过程中实现对作品真切含义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从词与曲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词是民族声乐作品内容以及情感最直接的表现,能直接将作品的情感以及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等进行展示,在对词的准确把握中,能更好地了解词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作品的内涵[3]。民族声乐作品对词的把握,首先应了解歌词的背景,了解词作者的身世经历以及个人情感,同时对作词时代背景以及政治因素等进行综合考量。比如民族声乐作品《红梅赞》仅停留于对歌词字面意义的理解则难以读懂歌曲对革命者忠贞风格的歌颂,难以理解作者对革命抱有必胜的信心。其次不同地区在词创作方面会受到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格的影响[3]。比如南方的歌词表现比较委婉,西北民族歌词表现更加粗犷奔放。不同地区的民歌小调其表现会带有不同地域方言以及表达习惯,因此民族声乐作品赏析以及处理要加强对词的把握,更好地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完美表现民族声乐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2.明确歌曲旋律。词是作品的向导,引导作品情感表达的走向,而旋律则通过抑扬顿挫、强弱、快慢的变化表达声乐创作者的情感,实现声乐作品自洽协调,基于此,旋律也是构成声乐作品骨架最主要内容。
(二)剖析作品的结构层次。词和曲对作者情感态度的表现不能只停留于作品真切含义的理解上,还应对作品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加强对段落、调式、力度以及速度等的把握,实现对作品表现情感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对声乐作品的综合性分析,对声乐作品声乐结构以及艺术情感表现的综合性理解。
(三)融合自身的声乐优势。声乐作品的把握除了更好地处理和理解作品本身以外,表演者更应融合自身的声乐优势,将声乐作品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4]。比如相同声乐作品,不同的演唱形式以及表演者自身的声乐素养,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为进一步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和韵味,表演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声乐素养,发挥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声乐优势同声乐作品有机融合。
二、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韵味
(一)艺术作品共性或个性的面貌。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创作风格以及演唱风格两个层面,创作风格是决定民族声乐作品情感表达以及艺术表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作品的音乐特点中。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性以及艺术特点一定程度上是由民族性所决定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必然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声乐作品的个性主要体现在演唱风格中,不同的歌唱家对音乐处理不同,要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唱腔、音色等音乐表现中有着个性化的体现。创作风格和演唱风格的不同成就了民族声乐演唱的共性和个性面貌。
(二)演唱技术与风格的结合。民族声乐演唱的韵味是指表演者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自身演唱的技术与民族声乐的风格进行结合,通过演唱技术与作品风格之间的结合,形成艺术形式与音乐表现的统一[5]。不同声乐表演者自身声乐表现技术以及对音乐的处理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声乐作品的韵味是声乐作品内部音乐元素与表演者之间形成有机共同体的艺术表现,通过表演者对声乐艺术内部音乐元素的综合性分析,实现表演者表演技巧与作品风格的有机融合,为听众带来更具有韵味的音乐作品,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三)风格与韵味之间的关系。
1.风格的形成与韵味的表现有着目的上的一致性。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演唱都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将曲词所拥有的情感以及本质内涵加以突出。风格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灵魂,通过外化的艺术展示,使音乐的表演能更真实地将作品本身的情感本质进行诠释。韵味则是在民族声乐作品表现的精髓,通过完美艺术表现使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情感表现更加完善和真实。
2.风格是韵味表现的基础,韵味则是风格的外化。声乐作品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唱者应选择的演唱技术,其中,作品的风格影响了作品韵味的表现[6]。作品韵味是表演者将自身表演技术与作品风格进行结合的艺术结果,不同的韵味是作品风格和表演者技术相结合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看作是声乐作品风格的外化,通过表演者技术与作品风格之间的结合,使听众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增强听觉感受和体验,通过外化的作品韵味实现对声乐作品情感、风格的理解。
(四)民族声乐韵味的表现。
1.口型变化与韵母发音的准确性。声乐表演艺术口型以及对韵母发音的掌握是发音训练教学中的一个内容,歌唱艺术的口型变化不同,其对声乐情感表达也有所不同。民族声乐唱法要求其发音口型的大小横竖变化需依据字音的形成不同而确定,为进一步体现民族声乐中的艺术韵味,口型变化应进行正确的训练。歌唱时应打开以下三个部位:1.上、下颚同时打开。上腭向上抬起。2.口腔后部喉咙打开,像“打哈欠”一样。3.口腔的外部口型应以“竖开口”为好。针对这些,可以用“咬苹果”来体会上颚抬起时的开口状,用“打哈欠”来体会提起软腭、打开喉咙的感觉,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2.口型变化与声音美化的作用。嘴型改变音色的原理很简单,表演者在改变嘴型的时候,气息随着嘴巴形状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气流或不一样的空间扩张产生不一样的声音。O型的口型会使嘴部的空间增大,使声音变得柔软,比如降E调的do;“咦”型的口型会使嘴部的空间变小,使声音变得更加明亮。表演者口型的不同变化,其声音美化效果也不同。口型的变化与声音的美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出表演者对不同音色处理的技术,通过不同表演技术的处理体现作品不同的韵味。为进一步实现韵味与作品风格之间的统一,表演者应加强对口型变化与声音美化对作品韵味影响的研究。
三、民族声乐作品中腔与词的互动
(一)以腔行词字——民族声乐韵味的体现。
1.自然、圆润、抒情的音色效果。民族声乐作品的创编腔调对词的影响非常大,加强腔调对词曲的影响研究能更好地体现自然、圆润、抒情的音色效果。《牧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蒙古族民歌,旋律优美、广受欢迎。《牧歌》还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小提琴独奏等多种形式,其原型是巴尔虎长调《乌和尔图和灰腾》。《乌和尔图和灰腾》与《牧歌》的创编采用长调的方式进行表现,体现了以腔行词的创编风格。《牧歌》在改编的过程中借鉴《乌和尔图和灰腾》原有的腔调以及情感,通过声乐祈祷生命、祝福草原。《牧歌》在词作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模式是基于原有腔调的,体现了原有声乐作品中的自然、圆润、抒情的音色效果。
2.咬字和吐字上的声字结合,字正腔圆。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音乐演唱中重要的评判标准以及审美原则。《乌和尔图和灰腾》与《牧歌》表现的过程对音乐作品的艺术要求较高,要求在字正的基础上实现腔调协调的配合,声乐表演者要正确处理腔与词之间的关系,强调咬字和吐字的声字结合,每一个字词需要同特定的腔调进行融合,比如《乌和尔图和灰腾》,其落音以外的每一个乐节落音都应该有甩腔,在长音的拖腔中,实现一字配多音的腔词形态。《牧歌》的唱法主要归于民族唱法,而民族唱法非常讲究咬字吐字,需要咬字清晰、字正腔圆,更好地演绎民歌作品。大多数民歌的歌词表达都极富韵律感,也就是所谓的“押韵”,更好地实现对作品韵味的展示。
3.以滑音进行润腔。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和美学的感悟,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乌和尔图和灰腾》与《牧歌》声乐作品就展现了蒙古族长调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滑音运用在腔调的表现中,通过滑音实现对声乐作品润色。《乌和尔图和灰腾》的曲谱,其上下两大乐句表现以及构成采用“U”头韵和“h”腰韵的方式进行,采用一句一单元的方式演唱,实现音与音之间的转换。
(二)依词行腔——声乐演唱技法的基础。
1.词对腔调的奠定作用。词与腔是构成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和韵味的关键,词在表现的过程是对作者情感以及本质的表现,通过词确定作品感情的基调,凸显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乌和尔图和灰腾》词作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其情感表达的方向,在腔调创编上,腔调的形成过程中受词的影响较大。
2.遵循汉语语言的声调关系。不同地域的声乐风格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风格特点都与地方语言的声调、调值、语音、字音、韵味密不可分,以粤语方言为代表的广东话,字音有9 个不同的声调,即上平、上上、上去、上入下平、下上、下去、下入、中入等。因为字分九声,声与声之间的距离较小,字的音高靠近六声音阶的各音,其声乐作品体现抑扬顿挫的艺术美质。《乌和尔图和灰腾》词作以及腔调的创编严格遵循了汉语语言的声调关系,在平上去入音调的使用中实现对声乐作品艺术表现的综合性分析。遵循汉语语言声调关系,通过抑扬顿挫、强弱、快慢的变化进行不同的表现,实现声乐作品内在协调。
结语
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演唱形式,演唱者对词曲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演唱效果。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强化对民族声乐的理解和分析,从词与腔的关系出发,探寻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和韵味,为实现对民族音乐形式和审美内涵的深入探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词与腔是构成民族声乐的基础,若想实现民族声乐风格和韵味的进一步发展,应从词与腔的角度出发,从腔与词的互动中剖析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