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家的富裕取决于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资源

2023-03-01毛寿龙

学术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威尔国家资源

毛寿龙, 李 颖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现代人看起来越来越善良了,与历史相比,暴力呈现下降趋势。〔1〕人性,有纯真善良的一面,也有凶恶残暴的一面,只是在现代社会这一面暴露得不够充分。当然,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没有那么感性,没有那么善良,也没有那么凶恶残暴,在人人都依赖广泛的市场交易的时代,在尊重权利、自愿交易、讲究契约和信用的现代社会,人性更多地表现为遵守规则的淡然和理所当然的理性,比较极端的善良和残暴的方面反而少了很多。但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这一面似乎又会回到现实,小的比如入室抢劫案会增加,大的是局部地区还会发生内战,甚至国家之间的战争。

人性的淡然和理性,当然不仅仅来自生活中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政治上很多现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都来自大家认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建立联合国,禁止国家之间以掠夺领土为目的发动战争,也就是禁止侵略,确保和平。当然,原则是原则,现实是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是有一些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如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相比,以领土为目的的侵略战争大大减少了,尤其是欧洲,终于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即使后来世界上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第三次世界大战阴影一直笼罩着当代世界,但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和平和发展。在冷战结束后的最近20年里,无论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都享受了和平与发展的红利。

一、国家的富裕不是因为征服与被征服

不过,在历史上,人性的善良和残酷的一面,却比淡定和理性的一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国际社会基本上处于丛林法则占主导的社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索威尔《征服与文化》一书,充分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征服的历史。〔2〕当然,作为经济学家的索威尔,和历史学家不同,后者写历史书,往往更多地展示历史的事实,讲历史故事,让读者自己去分析和判断历史的经验教训,但索威尔写历史,则不仅讲历史故事,而且还分析征服的历史对于不同文化,包括征服者的文化和被征服者的文化的影响,也包括对人类历史,尤其是对于国家富裕还是贫困的影响。

在这里,托马斯·索威尔没有给文化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但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类的文化是多样化的,人类在不同的地方生存、繁衍和生活,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各有差异,相互之间可能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或者大海高山的阻隔而不相关,反之,也可能因为地理距离的临近,或者因为交通的进步而紧密相关。不相关的文化,各自演化和发展;相关的文化,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但历史上更多的还是彼此之间的征服和被征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未断绝。某种意义上,一些现代国家是地域概念,但很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往往是个文化概念,因而在一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涉及地域的冲突,也是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文明,在经济学家索威尔看来,也是文化之间的冲突。当然,亨廷顿的文明概念可能比索威尔的文化概念更大一些而已,在他看来,“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3〕

索威尔的《征服与文化》,是他写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有关种族、移民对人类的文化有什么影响,索威尔写了两本书,一本是《种族与文化》〔4〕,一本是《移民与文化》〔5〕。而《征服与文化》一书,专门研究征服对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在《征服与文化》的序言,他写道:“这三部书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性主题,即认为不同种族、民族、国民有其自身的文化体,只有在文化体视角下才能理解他们的经济史和社会史。”〔6〕他认为,“这里的要义不在于具体的结论,而是推论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理解,即使人们从历史事实中各自解读出不同的结论,他们也得到了知识和理解”。〔7〕笔者认为,关心文化的学者,能从阅读本书中获得有关征服与文化的知识和理解。而这种知识和理解,是从探索和讨论中打开视野的,本书和另外两本书结合在一起,则可以为这种探索和讨论,起一个很重要的启发作用。读完这本书,包括另外两本书,可以相信,对历史上的征服的文化和财富的后果,产生一个框架性的认知和理解,并进一步思考当前和未来我们为了国家的富裕,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

《征服与文化》一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征服与文化,与本书同名,是一个概要性的框架。最后一章,则是在中间四章对四个地区历史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讨论。第二章梳理不列颠,第三章梳理非洲,第四章梳理斯拉夫人,第五章讨论西半球印第安原住民的征服与文化。

索威尔认为,征服是塑造历史的重要力量,也是塑造人类文化的重要力量。征服就是战争,以征服为目的的战争,导致了一些文化的毁灭,也导致一些文化或者文明,超出其地理的范围,得到了扩张或者发展。征服发生在历史上,但“不仅限于过去,也关乎现在,关乎我们如何一路走来,形成了今日之经济、思想和道德状态”。〔8〕

征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先进文化征服落后文化,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传播,也有助于被征服文化的人力资源的发展。落后文化征服先进文化,则会损害人力资源,妨碍先进文化的传播,甚至导致人类文明的退步。但征服有时候则是对文化的毁灭,因为被征服者被大肆杀戮,甚至被灭绝。“自古以来,征服一直靠的是主动施加暴行和蓄意营造系统性的恐怖”。〔9〕传播先进是一方面,但残忍的一方面是对被征服者的杀戮甚至灭绝,以及带来的文化上的灭绝。

征服,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有原因的,同时也有复杂的后果。在古代,农业文化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产品的生产能够哺育更多的人口,因而也有更多的人口可以防御外敌的入侵,同时也更容易去征服采集狩猎的文化,因为后者人口稀少,更容易遭到袭击和驱逐。前者对后者的征服,也导致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传播,而且农业技术的传播,学习仿效是一种途径,征服也是意外的传播途径。索威尔认为,灌溉系统技术都是通过征服在很多地区得以传播普及的。

征服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传播,还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不仅包括自然物产的传播,也包括人造产品的传播。征服推动了各种技能本领的交流,包括耕作技术、数学、哲学和天文等知识的传播,也是如此。当然,征服也未必能够导致被征服者学会征服者的技术和商业成果,如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没有学会征服者英格兰人的技术和商业,而苏格兰人则在被征服后不仅学会了而且在医药和工程等领域还超越了英格兰的水平。

所以,征服导致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必然的。有些地方,还导致不均衡的结果,同被征服的文化内不同族群对于征服的不同反应,也导致了先进文化接受程度的差异。有些抗拒先进文化,有些认真学习先进文化。一旦征服者撤出后,对待征服者先进文化的不同态度导致的差异,经常成为地区动乱的根源。如巴尔干地区一直危机重重,这一因素使得本地区族群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被征服者不同阶层对征服者文化的态度也不尽一致。较高阶层的人愿意接受征服者的文化,普通民众可能固守原来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导致这些文化内部也出现了裂痕,这往往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内乱的文化根源。

历史上先进文化会征服落后文化,但也有落后文化征服先进文化。这时,征服者如果不传播落后文化,就会反过来被征服,征服者如果认真学习被征服者的文化,就可以实现长治久安。如中国的元朝和满清帝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征服者的征服能力,不仅仅来自文化的先进性,更来自战争技术的发展。古代,马背上的民族,即使文化落后,但借助骑兵的冲锋能力,打败了很多帝国。骑兵的优势,因为坚固的堡垒和精良的枪炮而失去征服的能力。掌握火器技术的欧洲人,尤其是掌握坚船利炮后,再加上现代枪支的发展,终于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主要的征服者,欧洲帝国时代因此而开启。

征服者的征服能力,还来自适当的地理条件,以及疫病的环境。多山的巴尔干半岛、丛林密布的中欧不容易被征服,英国和日本这样的岛国也十分安全。很多民族因为地理屏障免于被征服,或者很晚才被征服。地理屏障,保卫了文化免于被征服,但也保卫了文化上的落后。当然,英国和日本,一个擅长发明,一个擅长学习,则在免于被征服的同时,能够形成征服力,去侵略扩张。英国甚至成为征服世界很多地区的日不落帝国。

免疫能力、疫病分布,也能影响征服能力和被征服的可能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很多疫病,导致非洲到近代发明了奎宁从而能够对付疟疾之后才被征服。印第安人因为缺乏免疫能力对抗外来疫病,很快就被征服。

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征服和被征服的重要因素。征服需要军队,大军出发,粮草先行。陆路运输成本很高,但水路运输成本低,所以能够依靠水路补给军需的地方容易被征服,仅依靠陆路补给军需的地方很难被征服。

征服不仅占领土地,很多情况下还掠夺人口,役使被征服族群。不过,很多族群,在被征服之前,就被国内的统治者当作奴隶。这些文化被一些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征服之后,奴隶制度也因此渐趋消亡。西方文明的废奴思潮,也随着西方征服世界各地,传播到了这些地区。因为“当时的西方有绝对强大的军事实力做靠山,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其中就包括在全球废除奴隶制”。〔10〕

被征服,意味着被统治。被统治者的状况,当然会比较差。有一些征服者,会利用当地有才干的人来统治本地,为征服者的利益服务,这些本地人则获得财富和权力。有些征服者则安排本族人占领战略要地维护统治。有些征服者则从文化上征服,强迫被征服者接受其语言、技术和生活方式。大英帝国则选择低成本维护霸权的方式,实行间接统治,允许被征服民族保留文化自治。

征服能够传播器物和思想道德观念,但被征服者创造的成果也能够得到传播,或者独立民族的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播。如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通过阿拉伯传播到欧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通过伊斯兰帝国传到欧洲,那时中国并未被征服。

征服带来文化传播,移民和商业也能够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当然,征服能够带来更多的移民和商业。当征服者能够建立起一定的法律秩序,营造出安全感的时候,移民和商业所带来的传播,会更加显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征服者逐步退出被征服区域,开始实行民族自决,成立了很多民族国家,但这些国家很多又小又弱,世界变得四分五裂,一些地区又开始饱受战火之苦。

显然,征服对各族群文化演化或者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当然,影响、决定文化和社会走向的因素很多,征服和这些因素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索威尔接着依次讲述了英国人、非洲人、斯拉夫人、西半球印第安人等被征服的历史,也探讨了其文化的嬗变。

这些叙述和分析表明,人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文化的征服和被征服,看起来好像使得一些国家变得富裕,而有些国家变得贫穷。但国家的富裕和贫穷,是什么原因呢?征服和被征服,的确影响了或者塑造了人类的各种文化,甚至延续至今,但国家富裕的真正原因,索威尔分析的结论并不是征服,而是富裕国家积累的文化资源。

二、国家的富裕是因为文化资源

索威尔认为,人类数千年历史上,不同国家的财富差距很大,“不管如何变化,地区间差异巨大的现实没有变,这就好像虽然河中之水不断奔涌入海,但江河本身仍会万古长流”。〔11〕

从直观上来看,不同国家之间的财富差异,往往和征服与被征服有关。征服者利用强权掠夺被征服者的财富,于是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但历史情况是,扮演征服者的帝国瓦解后,被征服者,也就是被掠夺者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如历史上罗马作为征服者从不列颠撤走后,不列颠人的生活水平反而直线下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征服文化与被征服文化的关系,往往超出了人们的直观想象。征服者罗马人撤出不列颠的时候,也带走了给当地人带来财富的文化资源,索威尔认为,这是被征服者在征服者撤出后生活水平直线下降的原因。当然,如果被征服者能够接受并自己积累有关财富增长的文化资源,那么被征服的文化,即使是被征服的,其也会实现客观的财富增长,比如苏格兰在被英格兰征服之后出现的情形。当然,文化资源的跨民族跨文化的转移,并不总是伴随着征服而出现,如古代中国的文化资源转移到日本,就没有伴随征服,但日本因获得了转移的中国先进的文化资源,而得到了发展。

征服可能导致文化资源的转移,但和平的文化交流,同样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转移。征服和掠夺是物质财富的转移,是零和的过程,但文化资源的转移,不是物质财富的转移,“不是有得必有舍的零和过程,掌握知识的人不会因为将其传播出去就失去知识”。〔12〕所以,和平的文化交流,显然比征服带来的文化资源的转移,更能够促进人类的财富增长。被征服的时候可以学习和接受外来的文化资源,但如果通过和平交流学习和接受外来先进的文化资源,显然可以让一个国家文化资源以及财富迅速增加。在这个时候,有些国家可以有机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曾经贫困落后的族群能够追赶反超先发的族群,甚至能够走到全人类发展进步的前列。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是如此,19世纪的日本是如此,美国其实也是如此。

罗斯托是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他的《富国与穷国》一书的副标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该书认为,历史上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是富国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未来一些地区科学技术将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些贫困的地区,也会实现经济增长,变成富国。〔13〕历史学家兰德斯《国富国穷》一书的副标题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那么富裕,而一些国家那么贫穷?他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国家之间贫富差别的原因非常多,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都是其原因,这些条件有些有利于一个国家致富,而不利的条件则会让一些国家遇到发展的障碍。〔14〕

索威尔认为,文化的差别,才是国富国穷的原因。文化的差别,是各地区比较持久的差别,其差别大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各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但最根本的差别还是文化或者人力资源的差别:“一个民族的文化或保有的人力资本往往比现存物质财富、自然资源和个体才能更能决定其经济发展水平”。〔15〕在这个意义上,有些国家如巴西,有非常多的土地和资源,但在历史上当地人并没有开发这些土地和资源,并不富裕。后来万里之遥的日本人移民巴西,在巴西获得了一些闲置的土地,精耕细作,发展农业,反而创造了很多财富。所以,不是土地资源,而是掌握耕作文化的移民,才是国家富裕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但是战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快速复苏。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虽然没有被大战摧毁,在同一时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此很多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认为战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快速复苏是美国对他们的基础设施的援建。于是发达国家开始支援发展中国家,大力建设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但是在德国和日本,重建的基础设施很快能够发挥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起到同样的作用,一旦建成后反而因为缺乏维护和保养而失去使用价值。很多学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人力资源学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其对策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援助;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是制度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缺乏发展的制度,于是推荐这些国家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最近30多年发展专家关注治理,认为善治对于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政策行动上进行治理改革,推进治道变革,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是收效甚微,因为人力资源培训学到的知识在发达国家很有用,回到发展中国家后很难人尽其才。而制度改革,虽然在理论上很清晰,似乎也无从着手,凭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套支持发展的制度,包括在发达国家司空见惯的市场制度也不可行。治理改革也是一样,表面上推动了变化,但很难持久,治理改革推进很难,而好不容易取得的改革成果很容易逆转。从索威尔的视角来说,这显然是文化的差异,德日有经济重建复苏的文化,而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当然,文化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即使是索威尔的文化解释,也只能停留在解释,却不能对发展政策有任何帮助,因为在文化领域,很难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改变落后的文化,或者来建设支持发展的文化。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个政策过程。所以,索威尔的研究,还是描述性和解释性的历史研究,而不是现阶段的政策研究。

当然索威尔显然并不会因此停止于历史研究,他也在尝试进行政策分析,并提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至少是提供政策思路。他认为有些国家富裕、有些国家贫困,是必然的命运的安排。因为他的描述性研究,也观察到了一些赤贫国家逐步发展起来过上相对富足生活的现象。所以,索威尔认为,种族之间的贫困与富裕的差异,并不是种族基因的差异,而且也不是文化的差异,更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差异。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文化,只要不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只要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人能够好好学习,学习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学习各种专业技术,产生大量的专业人才,当然,还有创造财富的企业家,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发展。

在索威尔看来,一个国家发展并富裕起来,说明这个国家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变得落后,那么说明这个国家可能具有很多负面的人力资源。负面的人力资源是“有些负面态度会阻碍人们在现实或思想层面开展本来有能力进行的经济活动”。〔16〕

负面人力资源对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历史上很多国家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很低,人们更愿意做官而不愿意从事工商业活动。即使从事工商业活动而比较富有的人,也会用赚来的钱去购买田地而不是继续去投资,培养孩子的方向主要是去读书做官而不是去发展专门的技能做技术工人,也不会鼓励去继承父业从而把家族企业发扬光大。有些地方鄙视借钱生息,也鄙视商业致富。有些地方还狂妄自大,自以为自己天下第一,拒绝学习外来的科学技术。有些地方政府官僚主义严重,营商环境很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显然很难繁荣。相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如果鼓励工商业,尊重科学家和企业家,读书人愿意把知识转化为市场的生产力,受过教育的人不仅仅只是想着当官,尊重储蓄,尊重信贷业务,政府公正廉洁,营商环境良好,那么这样的国家或地区就很可能成为富裕国家或地区。即使是贫困的国家,如果有了这些人力资源,也会迅速脱贫致富。显然,索威尔眼里的人力资源,不仅仅是技术和技能,同时还包括推动财富生产的制度机制、社会和政治传统等。其中经济发展需要可靠的法律、有效的法治,非常重要。有了法治,企业家的财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其创造财富的创业精神也能够得到鼓励。如果一个国家法治无力,公共权力腐败,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商业生产力水平也高不了。在缺乏适当的文化制度体系时,一些国家即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即使有科学技能,也不能转换成生产力。相反,有些国家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如一些拉美国家,因为资源丰富反而陷入资源诅咒,所谓资源诅咒就是指“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拥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却未能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富足的生活,出现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长期低下、收入分配极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内战频繁等一些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现象”。〔17〕而缺乏资源的国家,却因有有利于发展的文化制度体系,反而能够不受资源匮乏的困扰。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却依然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

总之,索威尔的《征服与文化》一书,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描述和解释了征服与富裕、文化资源与富裕、负面人力资源与贫穷、文化制度体系与发展的关系。索威尔的观点是,征服可以掠夺资源,比如掠夺黄金、钻石、香料,甚至掠夺人口作为奴隶,但是富裕国家不可能因为掠夺而致富。有些国家掠夺了大量黄金,但后来依然贫穷。而资源是否丰富,也不是国家富裕和贫穷的主要因素,因为有些国家本身资源贫乏,灾害频仍,甚至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但后来居上,成为富裕的国家,甚至有实力对外扩张征服。有些国家虽然富有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利用起来,暴殄天物,依然贫穷,所以也实施不了多少征服的行动,反而因为拥有资源而被觊觎,被征服。〔18〕

所以,富裕和征服与被征服,关系并不大。富裕的原因是拥有更好的文化资源,所以在政策上,一个国家积累更好的文化资源,就会有更好的生产力,也具有更多的财富。有些贫困地区吸收大量具有文化资源的移民后摆脱了贫困。文化资源导致的生产力和军事能力的提升,在丛林世界更能够实现成功的征服,而缺乏文化资源也缺乏军事能力的文化更容易被征服,这看起来好像征服是致富的原因,但实际上被征服地区如果获得了很好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减少了负面人力资源,甚至建立了先进的文化制度体系,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一样能够发展为富裕的地区。俄罗斯虽然一直没有被征服,而且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欠发达国家。

不过,与积累文化资源相比,通过征服来称霸和致富,一直是有实力的文化难以遏制的冲动,从而导致战祸频仍。和平和发展,一直只是少数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梦想,也是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政策。人类能否就自己的政治秩序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此理解基础上来设计治理,包括国家的政府、政治组织,还有国际社会制约战争来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就像《联邦党人文集》开篇所说的:“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19〕好的选择自然是前者,但历史的现实却往往是后者。索威尔对历史上征服的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强力征服的历史以及依靠机遇而形成的财富,但如何更好地思考不再依靠征服,也不再依靠偶发的机遇,就能够让人类和平发展,这是学者的使命,也是关心人类文化和文明前途的每一个普通人的使命。

注释:

〔1〕〔美〕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安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Ⅹ-ⅩⅤ页。

〔2〕Thomas Sowell,Conquests and Culture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New York:Basic Books,1998.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4-25页。

〔4〕Thomas Sowell,Race and Culture: A World View,New York:Basic Books,1994.

〔5〕〔美〕托马斯·索威尔:《移民与文化》,刘学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

〔6〕〔7〕〔8〕〔9〕〔10〕〔11〕〔12〕〔15〕〔16〕〔18〕Thomas Sowell,Conquests and Culture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New York:Basic Books,1998,pp.Ⅸ,Ⅺ-Ⅻ,3,5,14,329,333,334-335,339,329-380.

〔13〕〔美〕W.W.罗斯托:《富国与穷国》,王一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0-94页。

〔14〕〔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4页。

〔17〕赵丽红:《“资源诅咒”与拉美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年,第2页。

〔19〕〔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页。

猜你喜欢

威尔国家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资源回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