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老兵的“退”与“不退”和“变”与“不变”
——记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万谟彬教授的二三事

2023-03-01东来

肝博士 2023年1期
关键词:志愿队长海抗疫

本刊记者:东来

人物档案

万谟彬: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教授。

曾长期担任本学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从事感染病和肝脏病专业临床工作40年,对常见感染病和慢性肝病诊治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及抗病毒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曾连续多届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第6-9届);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解放军医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是上海市医学会资深会员。还曾担任中华传染病杂志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感染与化疗杂志副主编。

曾与全国著名专家一道参与或执笔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最近几年来看万教授门诊的老病人常常会私下悄悄地问他:“万教授您什么时间退休啊”?万教授当然知道患者关心的是以后看门诊找谁,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医生那里就诊。所以万教授总是笑着回答:“放心,我会退而不休,一直为你们服务的”。其实万教授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军队最高服役年龄,办理了退役和退休手续,目前只是在自己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

一、医院行政关系“退”了,医生使命职责“不退”

万谟彬教授所在的上海长海医院是原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直属于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改后转隶归海军,现在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医院,和共和国同龄。军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人都有最高服役年限和服役年龄。军队医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军改前属于军队文职干部,到达最高服役年龄后即退出现役,同时办理退休手续。

万教授从医已经四十年,可以说救死扶伤是他一生的使命和职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动荡年代的结束,中断十年的高考恢复。已经工作2年的他有幸参加了恢复后的第一年高考,并幸运地被当时的江西医学院录取。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从此与医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基层医院工作几年,夯实了临床基础技能,再次进入大学回炉深造。考取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师从导师汪伟业教授。从而又增加一个军人身份,进入军队医院序列,并且一直在长海医院感染科工作至今。此后的30多年,经历过技术职称的升迁,行政岗位的变化;从事过研究,发表过论文,获得过奖励。但这一切都随着在医院办理完退休手续而“退”去,只有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和职责仍然保留,没有“退去”。

万教授长期立足临床本职,从没脱离过一线临床,没脱离过自己的病人。对常见传染病和病毒性肝炎有丰富诊治经验,对抗病毒治疗有独到见解。多次参与执笔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和相关临床专家共识。万教授常年坚持门诊,积累了大量病人资源。他曾经是长海医院门诊量前三位的医生之一,全年专家门诊量超万例次,在长海医院被戏称为门诊“万元户”。记得几年前长海医院的院报在采访后归纳出万教授出门诊时的“三不”,即“不限号、不计时、不看人”,也就是病人来了就可以挂号或者加号;不规定下门诊时间,总是提前到岗,看完为止。经常是从一大早一直坐到下午2、3点;不管是不是有熟人介绍统统接诊。万教授私下说要做到这“三不”首先还得练就“三不”的基本功,即在出门诊的连续几个小时内要做到“不吃、不喝、不拉”。即使在“退”了几年后,万教授坚持出门诊,他坐门诊的基本功仍然“没退”。

二、军人的现役“退”了,军人的本色“不退”

当年万教授被第二军医大学录取后即同时办理了入伍手续,成为一名军人,一名军医。在军校一直以来所受的教育就是作为一名军医,首先是军人,其次是医生;军医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医是融二者为一体的特殊群体,在任何时候所想和所做的都是国家利益优先。现役军人如此,退役后的退役军人也是一样。

几年前,万教授在办理退役手续后即交由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下辖的干休所集中管理。尽管平时仍在医院继续工作,但也经常参加干休所组织的与医疗相关的义务活动。2022年春夏之交,上海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验。为了尽快控制肆虐的新冠疫情,四月初上海全市进入静默管理。同时,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号召所有封控在家的党员、军人,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等要积极参与所在居民小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闻风而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一支退役军人抗疫志愿队。万教授得到有关信息后立马报名参加。

在特殊时期组建的这支抗疫志愿队,队员们都是具有医学背景的退役军人。他们只用了一天多点的时间就从全市各区的不同岗位集结到一起,整装出发定点到抗疫一线。充分体现“若有战、召必回”的退役老兵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本色“不退”的情怀。上海的媒体为此做了迅速报道。万教授被任命为领队的首批抗疫志愿队共有36名队员,分为方舱医疗组、核酸检测组和养老服务组等三组,分别投入到所在基层医院的抗疫工作中。抗疫期间,万教授不仅要参与全队抗疫工作的协调和安排,还要深入到每一项具体的抗疫工作中。这次疫情流行的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及时的核酸检测是发现和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核酸采样也是这次抗疫志愿队的主要任务之一。集结后的第二天就接到核酸采样任务,万教授和其他队员一起立即奔赴采样点,从下午6点开始,直到凌晨1点结束,总共采样6870人次,他个人采样477人次。

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抗疫志愿队圆满完成任务,被授予2022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集体称号。在建军95周年之际,万教授代表退役军人抗疫志愿队参加了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等党政领导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在隆重热烈的发布仪式上,受表彰的所有“最美退役军人”的誓言:“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掷地有声。万教授在和主持人访谈时说到,我们每个志愿队员都有这样一个初心,“若有战,召必回,当过兵,不后悔”,军人本色不能退。

三、在医院的身份“变”了,在医院的工作“不变”

随着军改的进一步深入,长海医院的医务人员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曾经的军队文职干部有的转变为专业技术军官、有的转变为文职人员、有的退出现役或退休。人员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现役军人之外,还有文职人员、社会招聘的合同制人员、退出现役原岗位聘用人员、退休返聘人员,还有临时工等等,都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职,为长海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军地病人服务。万教授办理完退休手续后身份也变了,经医院返聘仍在原岗位工作,转变为社会聘用人员。但他服务病人的初心不变,坚持多年的每周二次专家门诊和一次特需门诊的时间和次数没变,病房主诊医师的职责没变,仍然维持着全科最大的门诊工作量和病人就诊量。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病人数量多,病程迁延,需要长期治疗。病人的依从性是影响病人治疗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万教授一贯强调在对病人诊治同时重视依从性教育和培养。他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着良好的依从性,基本都能按时用药和定期随访,其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外地病人也是同样。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医疗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医疗模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接受,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参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以及类似的慢性病人,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特别适合这种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就诊模式。线下初诊,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长期治疗过程中线下和线上交替进行医患沟通和复查随访取药。这种新的医疗模式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增添了保证。万教授一直关注互联网医院发展,在好几年以前就加盟了几家著名的互联网医院,成为这些医院的签约医生。从此,万教授又多了一个身份,“多点执业的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当然,这个身份的转变,就是为了在医院的工作长期“不变”,对病人的服务长期“不变”。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流行已经三年,并还将持续,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巨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医疗行为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控制疫情采取的静默管理,对慢性病人的就医造成极大不便。这个时期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医疗模式应运得到突飞猛进、且更简便优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慢性肝炎病人在内的许多慢性病人因为有了线上医疗的便利,得以继续配药和治疗,而不至于中断。即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万教授仍和他的病人保持着良好的沟通,继续维持着病人的正常用药、医疗和随访。这种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将会是万教授一直使用的方式,即使是在医院的身份再“变”,他服务病人的初心也“不可能会变”。

猜你喜欢

志愿队长海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金华市高校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LinkerS文化志愿队为例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春风化雨,畅享文旅”
考眼力
防溺水“五老”志愿队人见人夸
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