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影响研究

2023-03-01庞贵升中央民族大学

品牌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户主居民收入居民

文/庞贵升 (中央民族大学)

数字时代诞生了以“互联网+”、共享经济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新形式,数字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普惠性与共享性,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本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解析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为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富裕提供指导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变量选取

本文解释变量参考罗小芳等人的文章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本文被解释变量是选取中国家庭 追 踪 调 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库,并剔除CFPS数据库中的异常值(家庭劳动人口数大于家庭人口数、工资收入人口数大于家庭人口数152个样本量)后,共有39186个样本量,其中城市样本量为16915个。

表1 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被解释变量:通过梳理并参考以往学者关于居民收入的文献,本文尝试在厘清居民收入的含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构建多维耦合的变量。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被解释变量。

本文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同时,还按照收入来源,分别探讨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最后为减轻量级干扰,本文将以上所有收入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控制变量:参考文献并整理农村居民家庭年均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在综合考虑了各因素的基础上设置了主要控制变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家庭控制变量、户主控制变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二)描述性统计

表2为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中介变量的解释分析和描述性统计。通过表2有助于从整体层面了解样本详情,便于实证分析。

表2 变量解释说明表

(三)模型选取

下文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采集到的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研究。具体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为个体,t为时间,Lnyi,t表示居民家庭收入,Xi,t为本文的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指数;Yt为时间固定效应,μi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

1.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基准回归

在表3第(1)列中,本文仅仅放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添加了控制变量,显著性并未受到影响,第(3)列在第(4)列的基础上控制时间和个体,显著性并未改变。第(4)、(5)列,分别考虑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和对城镇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从表3的前三列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影响显著为正,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从(4)列和(5)列可以看出与城镇样本相比,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刺激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影响的边际效应是2.588。可能原因在于,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健全,发展并没有城市地区充分。

表3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准回归分析

2.收入结构基准回归

按照居民的收入来源可以将收入划分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改善了居民就业环境,提升了就业水平,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促进了工资性收入水平提升,对全样本边际影响为0.760,对城镇样本的边际影响为0.638。而对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影响并不明显。

(二)稳健性检验

为稳健性起见,本文更换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参考赵涛的研究[2]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稳健性检验。指标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文章的结论并没有发生改变,证明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家庭工资性收入水平实现。

表5 变量解释说明表

表6 稳健性检验

三、机制探讨

进一步探讨数字经济如何提升家庭收入,本文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本文选取家庭有工资收入人口数占家庭总人数比例和家庭税后总工资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居民就业水平,获得了更高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影响家庭纯收入(表7)。

表4 数字经济对收入结构回归分析

表7 就业水平中介机制检验

四、进一步讨论

(一)户主学历水平异质性

户主的学历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不显著,但是,户主的学历水平对享受数字福利产生影响(表8)。

表8 户主受教育水平异质性分析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高中以下、高中及以上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有正向影响,表明数字经济对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的总消费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城镇地区,数字经济对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主要原因在于:一般来说,学历较高的人群数字素养较高,比素养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利用数字基础设施,更容易受益。

(二)区域异质性

通过探讨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缓慢,数字基础设施不健全,居民依据数字经济产生的家庭增收效应较弱(表9)。

表9 区域异质性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但与城镇地区相比,由于农村地区数字经济比城市地区发展水平低,数字素养参差不齐,农村地区的增收效应并不明显。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提升了家庭工资性收入,数字经济对家庭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了家庭就业水平的提升。

从异质性角度来说,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数字素养。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增收效果越明显,因此,提升居民受教育水平是解决数字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对策

1.提升居民数字素养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居民拥有更高的数字技能,但是我国居民对数字技能的掌握两极分化,尤其体现在我国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居民数字素养差距悬殊,因此制约了数字经济效果的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并加剧了居民收入不平等,因此,要提升居民数字素养,完善各个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居民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设施创造财富。

2.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有些落后地区刚刚通水、通电,所以要想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具有普惠性,完善基础设施是重要前提。

猜你喜欢

户主居民收入居民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回来(外一首)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高台居民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
张小飞落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