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体会
2023-03-01谢桂香卫婉华
廖 毅,谢桂香,卫婉华
(虎门中医院皮肤科,广东 东莞 523900)
痤疮属于临床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指皮脂分泌过多、炎症反应、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感染[1]。异维A 酸胶囊是西医治疗常用药物,其属于维生素A 衍生物,可通过抑制人体皮脂腺分泌并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发挥作用[2]。但临床长期应用后发现,异维A 酸类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会引发皮肤黏膜干燥、心理障碍、致畸、视物模糊及胃肠道不适等诸多不良反应。近年来,红蓝光照射和中医方剂逐渐在临床痤疮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在发挥良好药效的同时达到根治的目的,降低痤疮复发风险。故本研究对虎门中医院痤疮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方案,分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 年1 月至3 月虎门中医院收治的82 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1 例。联合组患者男性17 例,女性24例;年龄12~45 岁,平均年龄(28.49±3.15)岁。参照组患者男性16 例,女性25 例;年龄11~46 岁,平均年龄(28.46±3.1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虎门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3]中痤疮相关诊断标准;②入组前未采用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③存在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参照组:①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异维A 酸胶囊(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10,规格:10 mg/粒)口服,单次给药剂量为10 mg,2 次/d。②红蓝光照射治疗。照射前嘱患者穿深色、偏厚的衣裤,对其面部做好彻底清洁工作,指导患者摆放平卧位,戴防护眼镜后,实施红光、蓝光交替照射,红光档位设置为12 档,蓝光档位设置为12 档;注意光板与皮肤表面距离在6~10 cm,单次照射时长20 min。每周开展红光照射1 次与蓝光照射1 次,二者间隔时间3 d。7 d 为1 疗程,治疗持续开展4 个疗程。联合组:给予异维A 酸胶囊口服及红蓝光照射的同时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①药方组成:茵陈蒿18 g,栀子12 g,黄芩10 g,苍术、陈皮各9 g,大黄、黄连、甘草各3 g。②依据皮损颜色加减:皮损呈浅红者,加用茯苓及白术;皮损呈红色加用金银花及槐花;皮损呈绛红加用红花、皂角刺、牡丹皮。此外,严重皮损者加用生地黄、白花蛇舌草;皮肤脓肿者加用丹参、白芷。③再按照舌脉加减:舌苔白或白腻者,加用滑石及薏苡仁;舌质呈红绛色,加用石膏;舌苔呈黄色或黄腻,加大青叶;舌大有齿痕,加用山药及党参。④用药用量:1 剂/d,加水煎煮取药液300 mL,分早、晚各150 mL 温服。7 d 为1 疗程,治疗持续开展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治疗4周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相关内容拟定评分标准。皮损肿痛:局部轻微胀痛为2 分,存在明显胀痛、偶发破溃为4 分,肿痛发硬、大面积破溃并伴有脓血为6 分;皮损数量:无为0 分,皮损总数不超过30 个为1 分,皮损总数在30~50 个为2 分,皮损总数51~100 个为4 分,皮损总数超过100 个为6 分;皮损部位:面、颈、胸、背中一个部位出现为2 分,两个部位出现为4 分,3 个及以上部位出现为6 分;皮损颜色:浅红为1 分,红色为2 分,绛红为3 分。②比较两组患者外观变化:其中前后红斑指数(EI)数值采用多功能电子皮肤镜(武汉博视电子有限公司,型号:CBS-908)进行测定,数值越大表明红斑程度越严重[5];同样借助多功能电子皮肤镜对黑色素指数(MI)数值进行测定,数值越大表明患者皮肤黑色素沉着越严重[6]。③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处理(以3 000 r/min 的转速进行5 min 离心操作)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标本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④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选用《中西医结合痤疮诊治专家共识》[7]中的3 度Ⅳ级法,不考虑损害的数目,主要依据皮损性质有无脓疱、结节、囊肿进行分级。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有粉刺及炎症性丘疹;中度(Ⅲ级):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重度(Ⅳ级):除上述外,还有结节、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⑤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选用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DLQI)[8]进行评价,量表包含6 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治疗)共10 个问题,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等级资料(临床疗效)用[例(%)]表示,行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肿痛、皮损数量、皮损部位、皮损颜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肿痛、数量、部位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痤疮外观变化及炎症因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痤疮外观相关指数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EI、MI 数值及IL-6、IL-1β 含量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痤疮外观变化及炎症因子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痤疮外观变化及炎症因子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EI:红斑指数;MI:黑色素指数;IL-6:白细胞介素-6;IL-1β:白细胞介素-1β。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Ⅰ级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参照组,疗效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LQI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治疗等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痤疮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激素水平紊乱(主要表现为雄激素及皮脂腺增加)、感染痤疮丙酸杆菌、毛囊皮脂腺开口存在过度角化情况及继发性炎症等,内分泌障碍、遗传及情绪变化等因素与寻常痤疮存在一定关联性。异维A酸胶囊大剂量应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故临床又提出通过采取联合治疗方案以减少异维A 酸胶囊的用量或频次,为患者治疗安全性提供良好保障。
红蓝光可通过光动力学反应原理直接作用于患者皮损部位,主要优势为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该技术能够促使局部细胞的膜渗透性发生变化,通过调节细胞内pH 值以达到抑制丙酸杆菌增殖的作用,有助于皮损组织快速修复。祖国医学认为,痤疮可归属“面疱”“粉刺”等范畴,其与外感风热、内生湿热、肝郁化热等有关,主要病机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久郁不散,上窜至头面,形成痤疮;或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日久可致肝火旺盛、生痰,痰火结于肌表发为痤疮;或饮食不洁、辛辣厚味之品过食,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上蒸而发于面部。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肿痛、数量、部位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分析原因:茵陈蒿汤药方中茵陈属于君药,味苦、辛,性微寒,主要功效为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功效;栀子属于臣药性寒、味苦,主要功效为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其配合茵陈用药可将患者体内湿热之气引至肾脏,借助尿液排出体外;苍术(味辛、苦而性温,功效:燥湿健脾)、黄芩(味苦性寒,功效:清热凉血、燥湿泻火)、大黄(味苦性寒,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可引导患者体内瘀热随大便而下)及黄连(大苦大寒,功效:清热燥湿、解毒疗疮)均为佐药;甘草起到调和上述药材的作用;所有药材共用协同发挥清热利湿、凉血泻火之效,直达病机。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EI、MI 数值及IL-6、IL-1β 含量显著低于参照组,这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因痤疮丙酸杆菌持续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为皮损部位修复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改善痤疮外观。此外,黄连能够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从而加快患者浅表皮损的恢复。而本文分析得出,联合组治疗后Ⅰ级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参照组,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DLQI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这充分说明在红蓝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茵陈蒿汤,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今后临床可扩大样本选取数量、引用更多的客观性指标、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方案对临床痤疮患者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痤疮患者皮损严重程度,优化痤疮外观,提升其生活质量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