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静脉与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2023-03-01戴纪明
戴纪明
(阜宁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盐城 224400)
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开放静脉通道进行长期、大量的输血、补液,中心静脉置管术(CVC)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需求,具有创伤小、快速、便捷等特点[1-2]。当下临床CVC 的置留途径以经股静脉、经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为主。目前临床对不同途径CVC 的各自优势进行研究,有研究认为,经股静脉置留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而经颈内静脉置留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临床的首选方法,但部分研究认为经颈内静脉置留操作过程复杂,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最适途径尚无统一定论[3-4]。基于此,本研究对83 例重症患者按CVC 的途径进行分组,并对其穿刺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期,旨在为重症患者选择最佳的CVC 途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在阜宁县人民医院进行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83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穿刺位置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 例)和对照组(32 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1 例,女性20 例;年龄35~75 岁,平均年龄(54.70±5.4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年龄35~75 岁,平均年龄(53.46±5.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已通过阜宁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参考《麻醉急症与意外救治指南:中心静脉置管技术》[5],需CVC 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股骨骨折;②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穿刺部位皮肤存在感染者;④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者;⑤严重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⑥患有恶性肿瘤者。
1.2 穿刺方法对照组进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取仰卧位,将头偏向左侧,确定锁骨三角区(由锁骨、锁骨头及胸骨头组成)。以三角区域顶部作为穿刺点,消毒周围皮肤后缓慢进针(进针深度<5 cm),成功刺入血管后回抽检查是否有回血,有回血通常表明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置入静脉导管,并用无菌敷料进行固定,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连接输液装置。
观察组进行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取仰卧位,右侧下肢外展后进行外旋,于腹股沟韧带下缘找到动脉搏动点,在动脉搏动点内侧约0.5 cm 处确定股静脉位置,向肚脐方向缓慢进针,后续步骤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刺,1 次成功并有回血,或退针未超过2 次,有回血后成功置管即一次性置管成功。②置管情况:统计患者穿刺置管时间及导管放置时间。③统计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如CVC 过程中及置留当天发生误穿动脉、局部渗血、局部肿胀及导管脱落等情况,同时统计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如住院期间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χ2=4.680,P=0.031。
2.2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和导管放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对照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3%、9.3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需要指出的是,其中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为19.61%,高于对照组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一般需要开放多条静脉通道,临床一般采用经股静脉、经颈内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不同的静脉具有不同的解剖学特点,所以不同的置管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不同的置管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并发症,为患者选择最佳的穿刺置管方式,对于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对经股静脉与经颈内静脉两种穿刺置管方式进行比较,探究各自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情况发现,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观察组穿刺置管时间和导管放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考虑到股静脉管腔粗大、明显,位置明确,穿刺及置管更容易,因此穿刺置管所使用的时间较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6]。另外,股静脉血流量大,能够保证输血、输液的快速进行,还能够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影响,并且股静脉离腹腔内重要脏器较远,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7]。但股静脉靠近会阴部位,容易受到污染,且股静脉置管后最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短。为进一步了解两种穿刺置管途径的安全性,本研究对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其中,两组患者各项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3%、9.38%,二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为19.61%,高于对照组的3.13%(P<0.05),提示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发生误穿动脉、局部渗血、肿胀、导管脱落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分析原因,较少发生误穿动脉与股静脉管径大、管壁粗等解剖学结构有关;由于重症患者一般卧床休养,所以患者下半身的动作减少,对导管的影响较小,因此局部渗血、肿胀、导管脱落发生率降低[8-9]。而颈内静脉的导管置于锁骨下,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穿刺部位的感染情况,同时头颈部的扭动、衣物的摩擦都会导致局部渗血、肿胀,甚至导致导管脱落[10-11]。另外,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考虑是由于股静脉离会阴处较近,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临床需要定期更换无菌敷贴,定期对股静脉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12-13]。有研究表明股静脉穿刺置管价格相对较低,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但该方法的感染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细致全面的护理,以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14-15]。
综上所述,与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能够提高危重症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和导管滞留时间,同时有利于降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但该方法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予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