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项目式学习活动推动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2023-02-28刘丽玲
刘丽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幼儿积极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认识自我、实现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项目式学习活动要求幼儿在问题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经历制订计划、组织资源和人员、决策、管理时间、处理冲突、与其他人合作等过程,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基于此,笔者以大班项目式学习活动“午休神器”为例,探究了推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三步”选题:锚定“午休神器”项目
(一)链接生活场景
幼儿主要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与他人交往来获得经验和知识,因而项目选题的生成要以幼儿具体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当班上幼儿升入大班后,笔者通过一周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相较中班阶段有了显著提高,大多数幼儿在自主穿脱衣物、自主进餐、自主盥洗等环节表现良好。但部分幼儿在午休环节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些幼儿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些幼儿反复进入盥洗室,还有一些幼儿坐在床上无所事事。午休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验着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午休期间,幼儿既要进行自我休整,又要学会自我管控,以免影响他人。基于此,笔者抓住“午休”这一教育契机,将其作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主题,将大班阶段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链接。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发幼儿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关注,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让幼儿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有一天,在讨论时间,笔者将拍照记录的幼儿在午休期间的各种状态展示给幼儿,引发了他们热烈的讨论,“家瑞怎么走来走去的?”“阳阳是趴着睡的。”“我早就睡着了。”“我还没睡着。”……接着,笔者借势让幼儿将他们从中发现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发现大多数幼儿的问题聚焦在“他们为什么不睡觉?”上,还有的幼儿提出了“在午休环节不想睡觉,可以玩吗?”这一问题。
(三)共同确定探究方向
幼儿对大多数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问题。通过分析幼儿的图画,笔者发现大多数幼儿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睡觉”。为解决这个问题,幼儿纷纷化身“小记者”,采访了照片里的幼儿。在汇报时,“小记者”表示,他们不睡觉的原因都是“睡不着”。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引导幼儿开展了讨论。
一德:“把被子拿走,希希就能睡着了,因为他一直在玩被子。”
糖豆:“睡觉要保持安静,不说话就可以睡着了。”
冠城:“在家里妈妈给我放故事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点点:“我想发明一个‘午休神器,只要一拿出来全部人就能睡着。”
当听到“神器”这个流行词时,幼儿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他们各抒己见,纷纷讨论起“午休神器”的样子来。
湘湘:“‘午休神器就是一种吃的,吃了就能睡着。”
教师:“那你认为吃什么能睡着呢?”
湘湘:“每天晚上妈妈都会让我喝牛奶,我喝了很快就能睡着。”
希希:“‘午休神器可以盖住我的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见就睡着了。”
一一:“那不就是眼罩吗?我家里也有!”
对于“午休神器”这一新名词,他们显然有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于是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驱动性问题就此产生——如何找到可以让人睡着的午休神器。
二、“四驱”策略:助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一)以探究攻略驱动自我计划
教师要引导幼儿从驱动性问题出发,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让他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线索制定探究攻略,通过预设活动内容、商讨活动方式、思考活动准备等环节,将项目“做”出来,将问题“连”起来。
对于幼儿来说,“如何找到可以让人睡着的午休神器?”这一驱动性问题让他们明确了探究的方向。通过绘制和分享自己心目中的“午休神器”,幼儿找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一个个项目小组,包括“美食组”(认为睡前吃下某样食物可以帮助入睡)、“眼罩组”(认为戴上眼罩可以帮助入睡)和“故事组”(认为听故事可以帮助入睡)。各探究小组共同制定了探究攻略,明确了探究步骤,并将具体任务分配到人。例如,美食组的成员先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四种他们认为能让人尽快入睡的食物,分别是蛋糕、巧克力、牛奶、饼干。接着,他们决定第二天将这些食物带到幼儿园,之后每天吃一种食物,观察是否对入睡有所帮助。最后,美食组的成员各自认领了任务,有的负责带食物,有的负责分配食物,有的负责检查之前睡不着的幼儿能否入睡。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午休神器”中,通过制定探究攻略,幼儿大致理清了任务间的逻辑关系,并思考了任务完成次序,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进行了合理分工。这一过程培养了幼儿的任务意识、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推动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以观察调研驱动自我认知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幼儿会不断地产生新问题,有时还会引出新概念和子驱动性问题。此时,教师要根据新问题,组织幼儿多次尝试观察和调研,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的机会和条件。
在完成探究攻略后,各小组次日就开始按计划实施项目,笔者则在一旁拍摄记录幼儿的行动。在初次使用“午休神器”后,仍有六名幼儿没有顺利入睡,因而大家对“午休神器”的使用效果并不满意。同时,笔者将自己拍摄到的画面与幼儿分享,帮助幼儿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如有的幼儿提出自己没有使用“午休神器”但依然可以正常入睡,有的幼儿使用了两种“午休神器”却依然无法入睡。因此,笔者引导幼儿将探究方向聚焦到“‘午休神器到底该给哪些人使用?又该使用哪一种呢?”的问题上。经过师幼共同讨论,幼儿一致认为,“午休神器”应该给一周有三次以上中午睡不着的幼儿来使用,至于使用哪一种,则可以让他们自行选择。于是,笔者提议组织一场“入睡比赛”来筛选出需要使用“午休神器”的幼儿,各项目小组派记录员来记录每天无法入睡的幼儿。在一周过后的讨论中,根据幼儿的统计数据,笔者绘制出了入睡情况条形统计图。幼儿着急地寻找自己名字对应的数字,自发地交流起来,“我有三天都没睡觉。”“我每天都睡不着。”“我每天都睡着啦。”最终,依照自己的午休情况,需要“午休神器”的幼儿都填写了意向表,自主挑选了适合自己的“午休神器”。
在项目的观察、调研环节中,通过开展“入睡比赛”,幼儿提高了对自己午休情况的关注度。而统计图的引入则帮助幼儿正确认识了自身情况,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一周的入睡次数。
(三)以问题循环驱动自我调控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项目中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他们经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继续解决新问题”这些环节,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
当三个项目小组使用了两周“午休神器”后,部分幼儿的入睡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有三名幼儿无论使用何种“午休神器”依然入睡困难,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具体如下。
家瑞:“午休的时候一定要睡觉吗?”
小洲:“不想睡觉的话,我可以看书吗?”
筱柔:“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早,所以我中午可以不用睡觉。”
在认真倾听后,一些幼儿理解了他们的感受。于是,“午休时可以不睡觉吗?”成为困扰幼儿的新问题,有一些幼儿坚持认为午休时不睡觉是不正确的行为。对此,笔者找来了一些科普视频,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需要适当而良好的睡眠,但中午是否入睡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午睡困难的人可以选择安静的活动进行午休。有幼儿垂头丧气地说:“我们的‘午休神器对他们根本没用。”笔者对幼儿进行引导:“其实,大家找到的都是帮助入睡的‘神器,那么什么是方便午休的‘神器呢?午休时间的教室确实很安静,但方便小朋友们活动吗?”家瑞说:“每次大家在睡午觉,我就坐在床上发呆,很无聊。”笔者接着提问:“所以什么是‘不午睡星人的‘午休神器呢?”由此,驱动性问题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为“寻找‘不午睡星人的‘午休神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幼儿面对多次“神器”实验的失败,依然想要努力寻找新的“神器”帮助他人;有的幼儿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心声,开始站在他人的角度客观地思考问题。笔者通过引导幼儿厘清新问题,找准新的探究方向,使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探究状态,从而更好地推动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四)以回顾反思驱动自我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回顾之前的探究历程,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探究态度和行为,并总结项目实施经验。
在“午休神器”这一项目中,除了帮助大多数幼儿在中午入睡,笔者引导幼儿尊重“不午睡星人”的需求,利用功能室打造了全新的“午休神器”——午休室,让幼儿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安静地活动。在项目回顾总结环节,笔者和幼儿共同绘制了“午休神器”项目活动流程图,记录下了问题的缘起、推进、高潮和成果展示各个阶段,引导幼儿复盘自己所获得的新经验,如幼儿的观念从“不午睡是错的”转变为“尊重午休期间的个性化选择”。此外,各项目小组利用“小组画报”的形式对自己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行为进行反思。
在项目“午休神器”的回顾总结环节,幼儿不仅总结了自己的探究过程,还自然而然地对自己作出了评价。幼儿对探究过程有了完整的认识,也更客观地认识了自己。
三、“三重”思考:由“午休神器”带来的启發
(一)幼儿:从自主探究到自我管理
在这次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设计了“午休神器”。在此过程中,幼儿提出了新的想法,尝试了新的方法,并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他们的解决方案。他们从中学习了如何组织和管理自己的资源和时间,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师:从观察者到支持者
在项目开展初期,笔者作为观察者,着重于记录幼儿的想法、问题和困难。而在项目的中后期,笔者更多地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为幼儿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提出新的想法和尝试新的方法,并适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帮助幼儿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他们的解决方案。
(三)家长:从过度保护到主动放手
一些家长曾担忧午睡困难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将自己的“午休焦虑”传递给幼儿,每日询问笔者“孩子今天睡觉了没有”。但随着项目“午休神器”的开展,家长了解了幼儿的探究过程,认识了起着“帮助入睡”和“提供午休”这两种不同作用的“神器”,也学会了倾听幼儿的心声,并支持幼儿完成项目,最终促进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珠海高新区凯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