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性带教法对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就职压力、应对能力影响*
2023-02-28宣炜嘉冯晓艳
宣炜嘉 冯晓艳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214000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操作、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设备使用频率高,易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对护理人员专业性要求更高。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存在临床经验缺乏、技能操作不娴熟、对相关知识系统不熟悉、心理素质不成熟等局限性,需通过带教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水平,增强综合能力,以满足临床需求[1]。既往常规带教学习以基础知识及技巧为主,对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就职压力、应对能力等关注度较低,带教学习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阶梯性带教法通过分阶段带教循序渐进的使护理新职工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指导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指导,尤其在增强新职工应对能力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新职工,以分析阶梯性带教法的实际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手术室护理新职工52名,根据入职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26名。2019年3月—2020年4月入职的手术室护理新职工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10月入职的手术室护理新职工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48±1.06)岁;学历:大专5名,本科21名。观察组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2.65±1.12)岁;学历:大专4名,本科22名。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我院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入职时间<1个月;均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均为初次参加临床工作;均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来我院学习、实习、进修、培训的护理人员;临时请假。
1.3 方法 两组均带教4周。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导,包括手术室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相关设备操作、手术相关配合等,具体带教内容按带教大纲进行。
1.3.2 观察组实施阶梯性带教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阶段,并设置相应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第1阶段——适应阶段(第1周):目标:指导新职工熟悉手术室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手术室布局、相关操作技能。第1~3天由带教组长集中带教,介绍手术室布局、规章制度、无菌操作要求、医疗设备,区分无菌手术间、有菌手术间,介绍专科手术间及辅助间位置,着重强调易混淆、特殊性的问题,介绍常用手术室器械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清洁方法、保养方法,演示基本操作后指导新职工练习;注意由于新职工首次进入手术室,通常会感到好奇、紧张,带教人员应注意加强引导,使新职工保持注意力。第4~6天详细介绍术前准备用品的制作、打包、器械消毒等操作,指导新职工掌握常用的化学、物理消毒法,既需了解原理又需掌握操作,明确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第7天安排新职工参观中小型手术配合,增强对手术操作、配合的认知,适应手术室环境,强化职业神圣感与道德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2)第2阶段——训练阶段(第2~3周):目标:参与中小型手术巡回工作,掌握洗手、手术配合技巧、术后整理技能。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加强手术室无菌操作相关制度,讲解消毒范围、无菌区维护、器械正常摆放及传递,并对新职工进行不定时抽查,对掌握较好的新职工给予鼓励,对掌握较差的新职工进行督促练习。手术巡回时讲解手术配合技巧,对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等特殊体位进行着重讲解,细致、耐心讲解体位摆放的原理、原则,讲解示范术中输液、用药、麻醉等相关技能,指导如何记录、清点、归还物品;明确手术室巡回工作的重要性,引导新职工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责任心,心理上强化科学态度及职业道德,专业上增强手术配合能力。(3)第3阶段——反馈阶段(第4周):目标:参与手术室抢救配合,增强新职工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由带教组长进行集中带教,针对前3周所学的护理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等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记忆;进行情景演练,指导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分别扮演急诊手术中的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设定急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制造突发情景,培养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在应激状态下的护理措施,包括急诊手术操作流程、关键点、流程、仪器使用等,带教老师录像后进行点评,讨论存在的问题、不足,并进行正确指导;安排新职工与带教老师共同值班,参与急诊手术抢救配合,增强对急诊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分析、判断及解决能力,加强对急诊手术的心理适应能力。
1.4 观察指标 (1)带教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包括手术室布局及分区(12分)、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20分)、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职责(13分)、外科护理无菌技术要求(22分)、无菌操作原则(18分)、手术体位知识(15分);实践能力考核包括手术物品准备(15分)、无菌器械台摆放(15分)、手术器械传递(12分)、无菌手术衣及无菌手套穿脱(8分)、无菌手术单铺放(15分)、术中器械护士配合(20分)、术后物品清点(15分)等。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掌握越好,比较两组考核结果。(2)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以我院设计的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经预试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82,效度系数为0.78),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师生沟通、知识全面性、带教方法、重点突出等方面,分值0~50分,分为非常满意(>40分)、一般满意(30~40分)、不满意(<30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纳入总满意度。(3)比较两组带教前后就职压力,采用国际通用压力知觉量表[2]进行评估,共10项,以0~4级评分法计分,分值越高表明就职压力越大。(4)比较两组带教前后应对能力,参考相关研究[3]制定的应对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共15项,以1~5级评分法计分,分值越高表明应对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理论知识考核 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比较分)
2.2 实践能力考核 观察组实践能力考核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践能力考核结果比较分)
2.3 带教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带教方法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4.710,P=0.030<0.05)。见表3。
表3 两组带教方法满意度比较[n(%)]
2.4 就职压力、应对能力 带教后两组就职压力低于带教前,应对能力均高于带教前,且观察组就职压力低于对照组,应对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带教前后就职压力、应对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手术室是专科性很强的特殊科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带教学习是对新入职护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促使新职工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途径,对增强护理新职工专业技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应选择符合临床带教护理需求的教学方法。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手术室护理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相关知识的消化、吸收[4-5]。阶梯性带教法将带教过程分为适应、训练、反馈3个阶段,适应阶段使手术室护理新职工熟悉手术室相关布局及基础知识、技能,切身实地感受到手术室护理的相关要求、操作及规章制度;训练阶段加强临床实践,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手术室护理内容;反馈阶段强化手术室护理新职工综合能力,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以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技能[6]。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分阶段实施目标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强化心理状态及思维能力[7]。本研究采用阶梯性带教法对手术室护理新职工进行带教学习,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更加优秀,提示阶梯性带教法具有良好教学效果。
与病房护理相比,手术室护理具有工作节奏快、连续工作时间长、抢救任务重等特点,工作压力较大,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压抑、不自信等负性情绪[8-9]。相关研究显示,工作压力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留职意愿的负向影响因素[10]。本研究结果显示,带教后观察组就职压力评分降低更加明显,提示阶梯性带教法有助于缓解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就职压力。阶梯性带教法通过分阶段教学加强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从增强专业技能方面直接减轻就职压力;同时注重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适应性,通过熟悉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减少由此造成的局促感,可间接缓解就职压力。应对能力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能力,但由于经验不足、就职时间短,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差。常规带教学习方法以指导基础知识、实践操作为主,具有刻板、教条、被动等特点,难以满足手术室护理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阶梯性带教法分层次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教学,在指导手术室护理新职工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通过情景演练模拟急诊手术的相关流程,并通过值班方式参与急诊手术抢救配合,指导手术室护理新职工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综合性提高急救动手能力、应急配合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因此,阶梯性带教法可增强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应对能力。另外,观察组带教学习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提示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对阶梯性带教法更加认可。
综上所述,阶梯性带教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新职工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降低就职压力,增强应对能力,手术室护理新职工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