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21 年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与探讨
2023-02-27刘晓亮屈伟许璕陈志高曹凯
刘晓亮,屈伟,许璕,陈志高,曹凯
静脉用药具有快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起效快的优势,为临床常用给药途径.据统计,我国不同级别医院的静脉输液使用率普遍超过90%[1],但由于静脉输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使用安全性尤其需要重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改变了由传统各病区护士静脉用药混合配制的模式,实现了集中混合调配.为进一步提高药物调配质量,加强药物合理使用安全性,PIVAS 审方药师须负责审核医嘱合理性,对用药错误或影响输液质量的医嘱,药师有权干预,甚至拒绝调配,从而起到药师服务转型的作用,保障了临床合理安 全用 药[2−3].为此,笔者就 某院2021 年度PIVAS 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统计分析某院2021 年度所有进入PIVAS 需进行静脉调配的医嘱,总共386 231张.
1.2 方法与评价标准
PIVAS 审方药师对每一张处方进行人工前置审核,包括医嘱科室、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配伍禁忌等相关信息,审核通过的医嘱方可调配.
根据《中国药典(2020 版)》《新编药物学(第17 版)》《临床静脉输注药物使用手册》、药品说明书及具有循证医学的相关指南和文献等,并借助信息系统对用药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将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汇总,提出修改意见及理由.
1.3 观察指标
退回医嘱分类;不合理医嘱接纳情况;不合理医嘱科室排名;不合理医嘱类型;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等指标.
2 结果
2.1 退回医嘱分类统计
2021 年度共386 231 组医嘱,共退回医嘱1 680组,其中不合理医嘱671组,占总退回医嘱的39.94%.合理医嘱需要退回的1 009组,占总退回医嘱的60.06%,本文主要归纳3类,即医嘱误输、缺药医嘱、病区要求退回医嘱等(表1).
表1 退回医嘱分类统计
2.2 不合理医嘱接纳情况统计
医嘱接纳率达91.51%;医嘱停止率2.09%;未接纳率仍占6.41%(表2).
表2 不合理医嘱接纳情况统计
2.3 不合理医嘱科室分布
不合理医嘱排名前10 位的科室主要有肿瘤内科(34.28%)、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3.71%)、普外科(8.79%)等科室(表3).
表3 不合理医嘱排名前10 位科室分布
2.4 不合理医嘱类型统计
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给药、其他用药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等10 种类型,其分类及构成比见表4 所示.
表4 不合理医嘱类型统计
2.5 常见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医嘱
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主要是与说明书建议的溶媒种类不一致(表5).
表5 常见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医嘱分析
2.6 常见溶媒用量不合理医嘱
溶媒用量不合理主要是与说明书建议的溶媒用量不一致,导致药物浓度增加或降低(表6).
表6 常见溶媒用量不合理医嘱
2.7 常见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分析
常见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包括给药剂量或给药频次与说明书建议不一致(表7).
表7 常见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分析
2.8 其他不合理医嘱
其他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使用途径不适宜.合理的给药途径是药物发挥药理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减少不良事件的必要措施,比如伊达比星注射剂说明书标明本品仅用于静脉注射,长时间静滴会引起血栓形成或药物外溢,引起严重蜂窝组织炎及坏死.
3 讨论
3.1 退回医嘱一般情况分析
3.1.1 退回医嘱分类分析
医院PIVAS 每日安排中级职称且工作5年以上药师对每日进入PIVAS 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及时与医生反馈沟通.合理医嘱需要退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情况,主要包括医嘱误输、缺药医嘱、病区要求退回医嘱等,大多是规范性问题,也比较容易发现和处理.与医嘱提交时间不符合PIVAS 调配要求;药物剂型、剂量机械性错误;溶媒规格选择错误;药品限量;患者已到治疗疗程,需要停药等有关.发生此类退回医嘱的主要原因包括粗心大意、医嘱开具后未核对、医嘱审方信息系统缺失、护士业务能力不足及执行医嘱时不够认真等[4].
3.1.2 不合理医嘱接纳情况分析
经药师审核并和医生沟通后,医嘱接纳率达91.51%,医嘱接纳率较高,可较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医嘱停止率2.09%,通过查看患者电子病历详情,停止的医嘱主要以补充电解质及营养支持为主,次日修改医嘱后,继续使用,经过临床药师研判后,停止的医嘱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影响较小;未接纳率仍占6.41%,退回医嘱后,医生开具临时医嘱,对于此部分医嘱,需要药师事后深入临床,与临床医生再沟通,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3.1.3 不合理医嘱科室分布情况分析
不合理医嘱排名前10 位的主要科室以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等科室为主,与科室主要使用肿瘤药物、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药物等有关.比如肿瘤药物种类繁多,需要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具体使用量,且有严格的浓度要求,要求开具医嘱时更精准,因此,出现不合理医嘱占比较高;抗菌药物使用较为频繁,且三级医院品种高达50 余种,在工作中,尤其年资较轻医生可能未完全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用法、用量,导致相关科室不合理医嘱占比较高;营养支持治疗是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一线治疗药物,肿瘤患者、危重症患者及围手术期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因此其使用肠外营养支持药物频率较高,导致相关科室不合理医嘱占比较高.
3.2 不合理医嘱分析
3.2.1 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医嘱分析
溶媒种类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5],再者从调配完成到临床实际使用仍需一段时间,使得药物与所选溶媒又进一步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能发生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推荐使用5% GS,临床医生可能考虑患者糖尿病而使用0.9% NS,但0.9% NS 和5% GS 还是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是等渗的电解质溶液,偏中性,pH 4.5~7.0,后者是等渗溶液,偏酸性,pH 3.2~5.5.药物在不同溶剂酸碱性溶剂中溶解度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增加不溶性物质,甚至析出,从而引起不良反应,是一些重要注射剂,其富含有效成分较多,需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溶媒使用[6].再如临床上卡铂只能使用5% GS 作为溶媒,因为卡铂会与氯化钠中氯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和顺铂类似结构的二氨二氯铂,增加肾毒性.
3.2.2 溶媒用量不合理医嘱分析
溶媒用量过少,会导致药物浓度偏高,对于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可能无法溶解;对于治疗窗较窄的药物,会增加药物不良事件;溶媒用量过大,药物浓度降低,无法达到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影响临床疗效,同时延长输注时间,不利于药物的稳定性,还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7],如果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增加病情等问题.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0.9%NS 500 mL,该医嘱中左氧氟沙星浓度过低,输注时间较长,而该药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能会影响抗感染疗效.
3.2.3 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分析
药品使用剂量不当,即给药剂量过大或偏小.剂量过小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比如部分中药注射剂,银杏内酯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单次剂量小于说明书推荐用量,可能医生考虑到中药注射剂易引起不良反应有关[8],从而想通过减少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如果剂量较少,反而无临床治疗效应,浪费药物资源;剂量过大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增加,比如依替米星注射液、头孢他啶注射剂,可能医生考虑到增加剂量可以提高抗感染效果,但氨基糖苷类存在肾毒性,因此不宜增加剂量给药.药品使用频次不当,即增加或减少给药频次,给药频次尤其需要多次给药的药物对于维持稳态血药浓度尤为重要,比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频次会加重细菌耐药.
3.3 持续改进建议对策
虽然在持续地进行医嘱审核,但不合理医嘱仍然存在,未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且还存在不修改医嘱情况,与田璞玉等研究一致[9].建议定期与临床建立沟通机制,主要沟通不合理医嘱,并解析不合理原因,针对共性问题,重点培训;药师也应平时针对自己的知识盲点,通过参加继教班或网络课程,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医嘱审核能力;加强医、药、护的沟通协作能力,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发挥药学人员主观能动性.对于用药不合理医嘱,影响输液质量或输液安全性的医嘱,药师有权拒绝调配.但是由于审方药师局限性和对药物认识片面性,缺少实际面对患者的经验,少数不合理医嘱仍有医生坚持使用.对此,审方药师除对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药品说明书内容熟练掌握外,还要学习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甚至超说明用药等,从而提高审方和药学服务能力.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大部分PIVAS 审方药师对医嘱仍停留在针对药品审核阶段,不能根据患者个体化病情给予适应性审核,利用前置审核系统可以减轻药师审核工作量,让审方药师有更多时间处理个体化用药医嘱,更具临床意义[10].
4 结论
通过此次对PIVAS 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三甲医院在药物合理使用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PIVAS 审方药师在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足,仍需加强与医生、护士的沟通,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