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青铜葵花》英译本的识解分析

2023-02-26成芳霞王敏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6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

成芳霞 王敏

[摘  要] 本文从认知語言学识解理论视角分析儿童文学作品《青铜葵花》英译本,发现该作品的“苦难”与“成长”主题通过翻译认知过程在译本中得到了成功突显。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识解维度使译者在处理原作语境或概念时以不同的认知方式再现了原作,产生了翻译过程中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差异和不对称性,同时也体现了儿童文学的主题及语言特点。

[关键词] 识解理论  《青铜葵花》  识解维度  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26-0032-04

《青铜葵花》是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讲述20世纪60、70年代苏北农村两个少年青铜和葵花之间的感人故事。2005年《青铜葵花》在国内出版并获好评,2016年曹文轩凭此书获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2015年,此书经英国汉学家汪海岚(Helen Wang)翻译,并由英国沃克出版公司出版,2017年译者汪海岚凭借此书获英国马什儿童文学翻译奖。原著及其英译本在世界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功标志着21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成就及其走向英语国家的成功。识解《青铜葵花》英译本是阐释、理解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将从识解的四个维度分析、探究该作品是如何通过译者的翻译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走入英语国家,并成功突显原作“成长”与“苦难”的主题及儿童文学特点的。

一、识解

“识解”(construal)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开始源自认知心理学的“意象”(image)一词,指人们对外界实体进行感知体验时所形成的可长期保留在大脑中的抽象表达,后被应用到认知语言学领域[1]。为避免混淆,美国语言学家Langacker将“意象”一词改为“识解”,并将其定义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即一种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景进行想象和描述的能力[2]。受识解因素的影响,不同译者对同一语言表达式认知风格会有所不同[3]。即使是识解同一情景,选择不同的词汇语法结构也会生成许多不同的语言表达式,他们的语义差别来自不同的识解方式[4]。如果把内容比作风景,识解就是观看风景的角度。看风景的人眼中的风景与他选择看什么、对什么特别注意、观察的细致程度以及观赏角度有关。Langacker将识解的构成因素分为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五部分,中国著名学者王寅将辖域和背景合为一类,将识解归纳为四个维度[5]。对于相同的概念对象和认知内容,识解方式不同,最后所呈现出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语义亦不同[6]。

二、《青铜葵花》英译本的识解分析

《青铜葵花》中有许多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描写,小说意境极美、语言生动形象,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和刻画也充满了细腻真挚的情感,人物形象立体丰满[7]。诗意唯美的散文式语言是曹文轩作品的典型特点,经汉学家汪海岚翻译后,该小说成功走进英语国家,并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英国儿童文学专刊《号角图书杂志》《独立报》《纽约时报书评》都对其英译本赞誉有加,不约而同地提到译文用“抒情和引发共鸣的散文语言”描述了“真实”而又“永恒”的故事,可读性很强[8]。本文从识解的四个维度对译本进行分析,可以从认知层面更好地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保留和再现原作主题和叙事风格的,并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语言不对称性提供解释。

1.辖域与背景

“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9]。“背景”指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所需要的另外一个或数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9]。比如,“他很高”能唤起人们跟身高有关的背景知识,如果说“这个人特别高”,人们不会认为他有5米之高。也就是说,当观察或描写某一场景或事物时,大脑会根据先前所储存的已知信息或常识迅速定位相关辖域并唤起与之相关的背景信息来处理当前信息。《青铜葵花》以苏北农村为背景,其中有很多极具当时中国特色的词语和语言表达,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进行了相关调整以向英语读者补充解释相关背景知识,如:

例1:原文:那时,在这片方圆三百里的芦荡地区,有好几所干校。那些人,都来自于一些大城市。有些大城市甚至离这里很远。也不全都是干部,还有作家、艺术家。他们主要是劳动。[10]

译文:This was not the only May Seventh Cadre School in the area. There were many more spread across the reed lands.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m came from several big cities, some very far away. And they didn't all work in offices, there were writers and artists too. They had come to do physical labor. [11]

当“干校”“干部”“劳动”这些词密集地出现在同一段落时,熟悉中国历史背景的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整个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相关的概念辖域和背景知识会被激活,在接下去的阅读中自然会想到那段日子所代表的痛苦。而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对这段中国历史并不熟悉,缺少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背景知识或体验,无法在阅读时激活相关概念和背景。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将“干校”译为了“May Seventh Cadre School”(五七干部学校),将“劳动”译为了“physical labor”(体力劳动),这样即使译入语读者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可以明白这个干部学校的性质和背景,即所有来到这所学校的人都是来干体力活的。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接受通识教育的学校,而是带有某些“惩罚”“改造”性质的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产物,这清楚地叙述了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时代背景。

例2:原文:奶奶蹲下来,不住地用她那双干枯僵硬的手,擦着青铜脸上的泪水、伏灰与草屑:“奶奶知道,这是只野鸭!”她望着爸爸,“这孩子长这么大,就没有撒过一次谎!你打他,你还打他……”[10]

译文:Then she looked at Baba. “Not once has this child ever told a lie. Not once. And you beat him. And you would have kept beating him. Shame on you!” [11]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亲有权力和责任管教自己的孩子,有时甚至可以动手打孩子,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惩罚,而体罚孩子在某些国家属于违法行为。此处原文里,父亲因误会青铜偷了别人家的鸭子而打了青铜。译者在处理此句时增加了一句“Shame on you”,增添的这个缓冲句从奶奶的口中说出,既能传递原文暗含的责怪语气,也符合外国读者的语境背景,表明不分青红皂白打孩子是应该感到羞耻的事。同时,译者也表达了奶奶的是非观念和对青铜的慈爱之情。

2.视角

“视角”是观察、描述事物的角度[9]。主体对同一客观场景选择不一样的位置进行观察和描述,产生的识解结果也不尽相同[2]。人们选择一个特定的认知参照点,以此为参照去认知其他事物,视角不同意味着观察者所选择的认知参照点不同,进而所产生的识解结果也会不同[12]。文本翻译过程中,对不同的视角,译者就要使用不同的人称或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正说反译来体现这一差别,表现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如:

例3:原文:大麦地的人总是见到奶奶与青铜在一起。奶奶走到哪,就把青铜带到哪。孙子已经够孤单的了,奶奶一定要好好陪着他。[10]

译文:Wherever Nainai went, she took Bronze with her, determined to give him some company. [11]

原文以大麦地的村民为参照点进行描述,从他们的视角观察、感知奶奶和青铜的活动和心理状态,建立了一条从大麦地村民到奶奶和青铜的认知路径,客观地描述了青铜的孤独和奶奶的爱护、陪伴对他的重要性。而译者省去了大麥地村民这一参照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直接描述这一场景,使译文更简洁明了。尽管视角不同,两者表达和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却是相同的,都成功地突显了青铜的不幸和苦难以及奶奶的温情和爱心,为后面一系列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例4:原文:葵花点了点头:“你快点儿回来。”[10]

译文:She nodded. “Dont be long.” [11]

原文:嘎鱼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说的。”[10]

译文:“Dont worry, ” he said, “I wont say anything.” [11]

这里的原文“快点儿回来”,译文是“Dont be long”(别去太久);原文“放心”,译文是“Dont worry”(别担心),译者通过正说反译实现了视角的跨语言转换。由于思维与认知习惯不同,汉语中人们倾向于用正说视角和祈使语气的肯定句来表达嘱托和期望,而英语多采用反说视角,即否定祈使句表达此类意愿或命令、建议。尽管正说与反说视角不同,但原文与译文都成功将两个说话人的嘱咐与安慰用更符合目标语读者语言习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也体现了儿童文学语言简单易懂的特征。

3.突显

“突显”具体指基于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这一认知能力而进行的认知操作[13]。在概念化过程中,认知主体对目标情景的不同元素会进行程度不同的关注,从而形成主要关注对象和次要关注对象的差别[14]。语言表达式的内容选择和排列会让语言接收者对认知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别注意,这跟拍照时的“背景虚化”非常相似。在描述同一场景或事物时,英、汉语言往往因为人们思维和认知方式的不同而突显不同的内容,结果呈现出表达式的不对应或不对称。《青铜葵花》的译作与原作之间因为突显而存在多处不对称,主要有原因与结果突显的不对称和行为主体突显的转换等,如:

例5:原文:青狗的出现使青铜觉得,他原来有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啊!……他觉得爸爸是那么的宽厚和温暖。感觉到这一点后,他就更加卖劲地干活。[10]

译文:Bronze realized how lucky he was to have such a warm and lovingly family......He was a generous, kind man, and just thinking about this made Bronze work even hard. [11]

在该例中,原文与译文都陈述青铜遇到了和他名字相近的少年青狗,得知青狗没有妈妈也得不到父亲疼爱的悲惨境遇后,青铜意识到自己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这一事实,这突显了青铜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这一结果,即明白自己是幸运的,他有比青狗更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但原文和译文中存在着明显的突显不对称。除了突显结果,原文将“青狗的出现”置于句首,突显青铜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而译文直接省掉了这部分,突出整个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表达更符合英语重结果的行文习惯。青铜的心理发生变化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小说作为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同时也衬托出那个时代农村儿童生活的不幸和苦难。

例6:原文:青铜一家人,朝朝暮暮,过得喜气洋洋。[10]

译文:Sunflower was happy with her new family. [11]

原文是说青铜一家收养葵花后,他们天天都感到很高兴,日子过得喜气洋洋。句子突显的是行为主体“青铜一家人”,而译文将被突显的行为主体换成了“葵花”,强调葵花很快融入了这个友善的家庭,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译文也能和后文更好地衔接连贯,这样的翻译更符合英语读者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英语文化注重个体的特征。被突显的行为主体虽然不同,但两种表达都表现了艰苦岁月里人们生活中依然存在的善良和温情,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与快乐的美好生活景象。

例7:原文:葵花粗茶淡饭,在风里雨里成长着,本来有点儿苍白的脸色,现在透着红润。[10]

译文:She had been pale when she arrived, but the fresh air and fresh food had given her a healthy glow. [11]

在本例中,原作突显的行为主体是葵花的“脸色”,描写的是葵花被领养后的成长环境以及健康状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译文中译者选择突显环境和食物,强调这里的清新空气和新鲜食物让葵花茁壮成长。行为主体的突显转换突出了青铜一家对葵花的善待和葵花生活环境的改善。以上两个例子中行为主体的突显转换,都表现了儿童文学传达真善美和乐观向上的价值观的特点及作品的成长主题。

4.详略度

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译者可以采取详细、具体或粗略、概括的描述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客观情景,言语者可以选择细颗粒度(fine-grained)或粗颗粒度(coarse-grained)方式进行观察[6]。观察方式不同,形成的语言表达所具有的语义强度也不同[6]。正如影视作品中的某些重要情节会以长时间停留的镜头或多镜头的方式展示给观众一样,在文学作品中,当作者详细描绘某一重要场景或情节时,描写字数就会多一些,读者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细节,反之,作者会笼统概括,被简要描绘的部分的重要性也显得相对低一些。

例8:原文:干校的几个阿姨很精心地打扮了這个小姑娘,一个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小姑娘。[10]

译文:The aunties had gone to a lot of trouble to make her look nice. [11]

例9:原文:脸很清瘦,眼睛显得有点儿大,细细的但却又很深的双眼皮下,是一双黑得没有一丝杂色的眼睛。目光怯生生地。[10]

译文:Her big black eyes and her thin little face gave her a timid look. [11]

在以上两例中,汉语进行了详细的人物形象描写,而在对应译文中对细节的刻画则粗略一些。例8中,“干净”“体面”在汉语中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两个词也常在口语中连用,表示强调。但限于英语语言表达习惯,这两个词不能被一一对应翻译,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只用了“nice”一词概括描述。这就构成了粗颗粒度表达与细颗粒度表达之间的跨语言替代,但也突出了译文朴素、简洁的语言风格。

例9中,原文一连用了3个短句对葵花的外貌,尤其是眼睛做了详细的描写,而译文则简洁明了地用最核心的两个词“big”和“black”来刻画葵花眼睛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此时的葵花刚失去爸爸变成孤儿,是一个无依无靠等着被陌生人领养的小姑娘,所以“目光怯生生地”,译文也用 “a timid look” 揭示了孩子的眼神所表达的心理状态。作者和译者采用了不同详略度的识解方式,但都成功刻画出了一个可怜无辜的小女孩形象和她当下的孤苦处境,达成了相同的表达效果,也与后面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后有伙伴、有依靠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例10:原文:大麦地还有几户人家,也已山穷水尽。[10]

译文:There was not a single grain of rice in the rice vat. And they were not the only family in Damaidi that was coming to the end of the road. [11]

与上面两个例子不同,该例中,原文描写简略、概括,而译文则采用了详细描写的方式。成语“山穷水尽”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这里短短的四个字概述了青铜一家及其他村民艰难的生活处境。译文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则很容易造成理解困难,而且不符合成语或习语翻译规则,因而译者补充性地描写了当时人们家里的存粮状况,突显了蝗灾所造成的困难和结果,这样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也忠实地将成语成功翻译为英语中读者熟悉的习语。可见,在汉、英语言中对同一情景或事物进行观察描写时,需要进行不同强度或详略度的语言表达,以尊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及阅读期待。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从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识解维度分析《青铜葵花》英译本,发现译者在使译文尽量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并满足读者期待的同时,成功突显了原小说“苦难”与“成长”的主题,也突出了儿童文学注重情感培养、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以及语言简洁的特点。同时,识解理论也从认知视角出发,解释了翻译中原作和译本之间所出现的语言差异和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1] 吴小芳.识解理论综述:回顾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2] Langacker R W.Cognitive Grammar:An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 张艳,郭印.认知识解视角下的异语创作无本回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

[4] 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I[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5] 张焱,李佳.认知翻译学视角下中医典籍英译中的识解研究——以《伤寒论》英译本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6] 卢卫中.论识解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以公示语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2022(6).

[7] 师莹.儿童文学英译之文学性与儿童性抗衡——以《青铜葵花》英译为例[J]. 昆明学院学报,2020(5).

[8] 陈向红,徐柳娟. 曹文轩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以《青铜葵花》为例[J].外语与翻译,2019(2).

[9] 吴小芳,程家才.识解理论再述[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10] 曹文轩.青铜葵花[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11] Cao Wenxuan.Bronze and Sunflower[M].Helen Wang,trans.London:Walker Books Ltd, 2015.

[12] 孙凤兰.识解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医学术语翻译[J].外语学刊,2016(3).

[13] 吴小芳.汉英语言事件表征的认知对比研究[J].武陵学刊,2023(5).

[14] 孙冬阳,胡江,陈晓扣.汉英战争命名模式的认知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5).

(责任编辑 陆晓璇)

作者简介:成芳霞,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国诗歌、英美文学。

王    敏,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
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之父
如何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作品
有效开展儿童文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刊首语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