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数字化农业人才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23-02-26曾丹丹孔露露

山西农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数字化农民数字

□王 景,曾丹丹,孔露露

(广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经济社会数字化是国家竞争力的放大器,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农业优势,致力于推动数字技术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将其传统的机械化农业升级为智慧化农业,提高农业精细、精准水平和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效率,抢占未来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数字农业发展也面临数字经济人才缺乏、数字化农业生产设备普及率不高问题,农业生产管理活动缺乏数字农业意识[1],因此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通过在正式教育系统内增加数字农业经济知识教育,培养熟悉数字化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也在非正式教育系统中增加农场主的农业数字化经营的再教育投入,以解决农业数字化快速转型所带来的人才需求。鉴于此,发达国家农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涉农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1 发达国家数字化农业人才培养经验

1.1 多样化的农业教育模式

职业农民的形成与独立、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分不开。

一是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美国政府推动农业部、赠地大学和私营企业组成科研、教育和推广的三方农业科技体系。该体系中,公共研究机构和私营企业由政府资助进行数字农业研究,联邦、州、县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学院负责推广农业科技,分布在美国各州的州农业推广站,形成了数字农业技术传送服务网络[2]。在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下,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初、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体系,在中学便开设农业基础性课程,如农艺、畜牧、果树、农产品销售等课程;在高等农业院校开设数字化农业经济管理和技能性课程以及数字农业服务课程[3],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开设的数字化种子培育、数字农机维修、数字化牛奶脂成分测定等课程,积极发展符合区域农业发展特色的差异化数字技术培育。二是日本的农业数字化教育固化到基础教育中,为培养孩子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日本便将农业及数字化技术等相关知识作为自然科学来进行讲解;各都、道、府也设置专门的农业类大学和短训班,培养日本的数字化农业高层级人才和农村骨干,这样就形成了多层级的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日本政府重视对数字农业教师的培训,以提升农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并结合当地的数字农业发展编写职业教育特色教材。日本全方位、多层级的农业教育数字体系为涉农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奠定基石。三是德国职业农民教育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双元制”教育。“双元制”是由企业和职业学院两个施教主体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并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来培养高素质数字化农业人才[4]。德国必须取得绿色证书才能表明其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资质,考证对象既有学习农业知识的职业农民,也有很多高校毕业生。绿色证书后一级证书代表的是农业职业教育学徒工,学徒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学院以学生身份接受正规的数字化等现代农业知识教育;其后通过非正式的自学或正式的院校教育,可以依次获得二至五级证书,无论哪一级别的农业从业者都需要学习现代数字农业技术和数字农业经济知识,以适应现代农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1.2 专项的数字技术培训

一是美国农业学院开设各种学制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并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和数字技术特点需要举办各种培训班,举办巡回园艺讲习班和函授教育。此外,美国还有各种长期、短期和面向全社会的非正规农业培训,如SOE(辅助职业经验培训)、FFA(未来美国农民培训)、SAE(辅助农业经验培训),培养数字化的农业管理和投资人才,提高职业农民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美国还有5 万多个辅助农民学习各种农业知识和数字技术的农民俱乐部。二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日本非常重视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由计算机收集和处理全国的农业技术信息,以实现数字化农业种植管理和农产品数字化销售,从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帮助老龄农业生产者提高数字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专门开发了老年用户专用界面,举办农业数字化培训班和增派农技指导员传授农业技能,推广农业数字化技术[5]。三是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民数字技术的培训,构建了实用、高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化农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体系,并通过教育立法推进农业数字技术培训工作的实施[6]。农业数字化技术培训种类多样,渗透到包括企业经营、数字设备的操作、智能化数字设施的维修、数字设施补贴申报等在内的数字化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德国农业4.0 时代,农民在踏进农业领域前,要经过系统性的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现代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才具有从事农业的资格。

1.3 政府扶持农业转型政策

为了提高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日本鼓励年轻人从事数字化农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促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政府对符合数字农业认定标准的农民给予低息贷款,设立青年务农补贴制度,并给予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机械配备一定的资金支持。德国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农业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使得农业行业整体向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荷兰的瓦克宁恩大学由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直接拨款成立,其农业科学、农林科学和食品科学等专业居世界第一位,是欧洲农业方向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以瓦克宁恩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为中心,荷兰各类农业产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创新研究农业基础技术,试点发展数字农业[7],为荷兰数字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借助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良好的市场定位,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数据资源和地理位置信息共享,推进现代新型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数字技术融合,为数字化精准农业、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数字农业已经成为美国的重要经济支柱。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数字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管理高效和农产品更加安全是数字农业的底层逻辑。美国人少地多,而日本和荷兰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地势低洼,导致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德国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2,但可耕种土地不多,在欧洲属于农业用地紧缺国家,且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农业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美国农业的数字化水平远超于其他国家,荷兰农业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水平领先于世界,成为现代数字农业的典范。日、德农业一直走在世界农业的前列,农民受教育程度高为农业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2 对我国的启示

数字技术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农业追赶欧美国家和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然而数字农业人才供需不匹配妨碍了数字技术向农业的渗透,致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的需求低,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进程缓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经验,结合我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多层次培养数字农业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掌握涉农数字经济技能的人才参与农业生产或农业服务,实现涉农数字经济人才的供求匹配,促进我国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2.1 建立高素质农民教育体系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数字农业技术素养高,能够及时接受与掌握农业新理念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除了统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根据当地的现代数字农业发展特点在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四个层次中开设数字农业课程,培养孩子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观,在各大高校开设相应的学科专业培养专门的农业数字化人才外,对现有的农业人才队伍也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和质量的提高,分层次、分类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数字农业领军人才,提升现有农业人才创新能力。

一是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者以及大学生村官等重点群体开展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引导涉农数字经济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流向农业劳动力,提高其数字农业技能、数字化技能操作以及管理能力。二是以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为重点,加强创业创新群体信息化技术技能培训,锻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数字农民队伍,积极引导和鼓励涉农数字化企业和各类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这些人才的脱贫致富带动能力,从而促进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鼓励农民参加数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利用智能终端学习、生产、经营等方面技能和数字技能操作能力,将传统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数字化”“智能化”的能力和素质,弥补劳动力数字技能素质短板,实现数字经济应用与劳动者之间的配套,培养了一大批能驾驭数字农业的“土专家”“田秀才”。

2.2 构建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政府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方式,重视对农民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数字技术推广体系,开展多元化推广服务,培养熟悉信息化、懂数字的高素质农民。

一是统筹利用涉农高校、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新型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组织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专家讲座,以数字化基础理论、示范应用、典型案例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网络课堂、田间教室开展农业知识和数字技能培训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将农业信息化应用纳入专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在实践中锻炼,增强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二是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业科技下乡、规划师驻村、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工作,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组织技术学习与观摩活动,供农民与专家们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等技术学习交流,助力农民素质提高与技能提升,打造一批擅长使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农业生产者,推动涉农数字经济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能力。三是以数字农业示范区培育数字新农人。企业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要推动一批传统农业企业走进数字农业示范区,努力扩大示范带动的范围,提高示范引导的效果,推动我国数字农业创新创业百花齐放,激发数字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3 政府支持政策

数字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政府需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制定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政策,引导和促使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的转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一是建立良性数字农业人才发展体系。政府应健全“多元合作”机制,围绕本地农业发展和农村重点领域的需求,建立健全数字农业高素质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支持涉农高校从自身条件出发,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现状设置富有本地特色的数字农业课程,加快培育数字农业人才,推动数字农业高素质人才向农村流动聚集,优化劳动力结构。二是构建鼓励返乡人员创业就业的政策体系。加强对数字农业领域的返乡创业就业政策支持,优化返乡人员创业服务支持,给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提供发挥价值的平台。对能够带动村内农民就业的项目给予土地、政策、技术、税收、补贴等各项支持,为符合数字农业创业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减免税费,落实低息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给予创业补贴。三是营造农业数字化技能学习的政策环境。为各种类型涉农项目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鼓励数字农业企业完善沉浸式训练场所,积极参与涉农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过程。提供低息贷款支持,拓宽数字化农业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示范性数字化农业企业或农场数量;搭建学习型数字化农业公共平台,为农户免费提供快速搜索农业数字化技术指导、专家现场咨询、数字技能训练指引、定期数字化经营管理示范区观摩等服务,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3 结束语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数字农业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农业数字化的趋势之下,对农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因素在于培育更多的既懂农业又懂电子商务的新农人。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数字经济人才,但这种人才供给模式无法匹配数字农业需求,严重制约农业数字化和数字农业融入数字经济生态圈,成为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的瓶颈。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农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从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以及政府的支持方面研究我国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增加年轻人参与数字农业的兴趣,提高老年劳动力数字农业技能,使农业劳动力获得与其文化水平相称的数字经济技能,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使农业向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农民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