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2023-02-26□江

山西农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攻坚农民发展

□江 波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我国在贫困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既激励了中国人民,又鼓舞了世界人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贫困地区虽然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是返贫风险依然存在,城乡之间的鸿沟在短期内仍难以弥合,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伟大决策部署。厘清衔接之理、探索衔接之策,对于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逻辑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在新时期同样如此。农民问题是党治国理政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衔接是指互相连接,两种既有差异性又有耦合性的事物才具备衔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历史逻辑上相契合、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但二者在帮扶对象、持续时间、各类主体发挥作用等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

1.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历史逻辑上相契合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总结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经验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指导。例如,可将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扶贫策略,坚持“精准扶贫”,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持扶贫和扶志有机结合等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加以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可以有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因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历史逻辑上契合,具备有效衔接的可能性。

1.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应然状态。摆脱绝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是尚且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国家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兜底保障等措施让这一群体摆脱绝对贫困,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事实证明,脱贫攻坚是卓有成效的,乡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生态环境仍需整治,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还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辐射的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刚刚摆脱贫困的贫困地区,也包括虽然处在贫困线以上,但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的乡村地区。乡村振兴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更注重解决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难题,在“有没有”的基础上更关注“好不好”。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对脱贫攻坚的延伸和拓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一个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1]

1.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其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帮扶对象上部分重叠,二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乡村振兴的帮扶对象范围较广,不仅包括脱贫攻坚的帮扶对象,还包括其他农民群体。

其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持续时间不同。脱贫攻坚持续时间较短,从2013 年开始,到2021 年结束。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时间则较长,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可以将2017 年视作乡村振兴的起始时间;2050 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可见,乡村振兴的持续时间超过30 年。因此,可以说“脱贫攻坚是已经顺利完成的、‘速战速决’的攻坚战,乡村振兴则是一场正在进行的、长期的持久战。”[2]

最后,各类主体发挥作用不同。脱贫攻坚中,党和政府发挥的作用更为凸显,脱贫攻坚中国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短期内调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是依靠外力作用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乡村振兴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强调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国家大包大揽的扶贫方式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因而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政府应在资金、政策、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农民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挑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有效衔接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乡村人力资源空心化严重,难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乡村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逐渐凸显,农民固守祖辈“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客观上造成了乡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现象。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乡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目前留守乡村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难以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难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2 贫困亚文化在短期内无法消除,难以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贫困亚文化是指贫困群体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贫困亚文化具体表现在部分乡村居民缺乏摆脱贫困的欲望和动力,甘于贫穷。

贫困亚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乡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只要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农民就会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另外,我国乡村特别是乡村贫困地区地形极其复杂,乡村信息闭塞,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亚文化的产生。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的面貌,但是贫困亚文化仍在部分乡村地区存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贫困亚文化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农民振兴乡村动力不足是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原因。

2.3 乡村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难以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与挑战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发展好乡村产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各地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发展加工、种植、旅游等产业,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但是目前部分乡村地区仍存在产业发展不可持续、产业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等难题。受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不高、产品销售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部分乡村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忽视了其特有的资源禀赋,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产业模式。例如,部分乡村地区不顾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盲目种植猕猴桃,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造成猕猴桃滞销;乡村旅游业以农家乐、采摘等形式为主,同质化现象明显,缺乏特色和新意。

2.4 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建设的美好期许。近年来,国家通过改造乡村厕所、实施“煤改醇”项目、规范家畜圈养管理制度等措施,使乡村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部分乡村地区仍继续走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竭泽而渔”式地开采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仅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大量游客涌入将造成生活垃圾、汽车尾气、噪音等污染大大超出乡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现实问题。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二者有效衔接中面临的挑战,应该从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借鉴国际乡村治理的先进经验等方面着手,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二者。

3.1 加快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

乡村产业现代化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是整个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农业的底线,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4]

首先,要改变乡村以往产业链较短、产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延长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例如种植辣椒、芝麻等农产品的乡村地区可销售辣椒酱、芝麻酱等深加工产品。

其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更关注产品的品质,因此乡村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要改变通过简单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农民收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应把着力点放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乡村品牌等方面。

再次,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独具特色的产品、工艺、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例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苗绣加工业,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也为苗绣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利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让现代化手段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探索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宣传、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2 逐步消除贫困亚文化,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解决好农民的思想总开关问题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加强正面宣传,帮助农民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枯燥乏味的政策解读不利于农民理解政策,应创新宣传方式。例如,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办夜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等。教育是千年大计,越穷越要办教育,通过办夜校等方式可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文艺工作者要以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为原型,采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讲述致富典型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故事,以期使农民有所启发,有所改变。

其次,充分发挥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一批乡村能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要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乡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带领更多农民致富。

最后,处理好农民与政府二者的关系。农民不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受益者;政府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要改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农民“若观对岸之火,孰视而无所容心”的思想意识,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3.3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历史已经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做法得不偿失。

首先,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不走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各级政府、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村民大会、村宣传栏等为载体广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真实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次,要在坚持正向宣传的基础上加强“硬约束”,构建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监管制度体系。”[5]

最后,要探索绿色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例如,浙江安吉余村以民宿、采摘等形式发展可游可赏、亦耕亦采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从污染严重的矿山村一跃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3.4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借鉴国际乡村治理的先进经验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千年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裕国富民”思想到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贫困-贱民”问题,都是西方先贤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可贵探索,但囿于阶级的局限性,其未能对当时存在的贫困问题作出科学的阐释。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表现和路径等,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主要的理论基础来源。

当前,虽然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但是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在此背景下,我国在贫困问题上同样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要讲好中国的贫困治理故事,让在我国贫困治理中形成的脱贫攻坚三大机制、“精准扶贫”的扶贫理念等独具特色的中国贫困治理方案走向世界,也要广泛“吸收借鉴国际贫困治理的经验方法,实时跟踪国际组织在乡村发展、贫困治理等领域的措施行动,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相应方案,不断推动国际乡村治理经验中国化。”[6]

4 结束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下必须以巩固脱贫成果、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将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为农村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攻坚农民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