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3-02-26闫玲萍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闫玲萍

(宁夏师范学院 宁夏 固原 756000)

高校体育产业是指以高校为依托,将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其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科研、体育比赛、体育器材销售等多个方面。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快速变化的发展阶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给体育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产业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创新步伐,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

1.1、深度融合,多元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同步提升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产业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体育教育和训练,而是逐渐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除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科研和训练外,还涉及到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器材销售、体育旅游、体育广告等多个领域。同时,高校体育产业也逐渐与社会接轨,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深度融合和多元发展,为高校体育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2、技术驱动,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高校体育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机会。例如,借助线上赛事直播、线上健身指导等,有助于高校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使用,从而增加收益。

1.3、健康导向,服务升级

健康消费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主要构成单元,高校体育产业应积极适应这一趋势,以健康为导向,提升服务质量。高校应立足实际,科学开设更多的健康课程,如瑜伽、太极等,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同时,高校还可通过体育科研,开发更多符合健康标准的体育器材和健身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求。

1.4、合作共赢,国际发展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应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着力与国外高校、企业的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广泛参与国际赛事和活动,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壮大。

1.5、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予以支撑。除了专业的体育教师和科研人员外,还需要有懂市场、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等,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另外,高校还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高校体育产业,进而切实推动高校体育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囿

2.1、科技应用: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高校体育产业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并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创新发展。然而,在实际中,高校体育产业在科技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高校体育产业对于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相对滞后。尽管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但在体育领域的科技应用方面,高校体育产业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科技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且高校体育产业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也比较有限;其次,高校体育产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部分难题,一方面,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很快,高校体育产业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因不同技术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高校体育产业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此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要考虑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性和适应性,避免技术的引入停滞于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层面;最后,高校体育产业的科技应用也受到一些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制约。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政策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加之高校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因而依赖于建立更加健全且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体制环境。

2.2、人才储备: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短缺

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要应对一系列的新压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于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目前,高校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大多集中在传统体育教育领域,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对于体育产业方面的专业教育则相对较少,导致部分有志于从事体育产业的学生因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而影响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同时,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传统的体育教育领域,在体育产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也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院系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但这些机会以传统体育教育领域为主,如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等,而在体育产业方面的实践机会则比较少,造成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更为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3、国际合作: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跨国竞争与合作挑战

一方面,跨国竞争是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高校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美国的NCAA 篮球联赛、欧洲的足球联赛等都是世界闻名的体育品牌。这些品牌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创新,已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而一些新兴的高校体育产业国家,如中国,尽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在品牌建设、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跨国合作也是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难题。在国际合作中,由于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不同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常常会出现许多矛盾和摩擦。比如,在版权保护方面,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可能会给跨国合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在利益分配方面,如何公平地分配合作收益也是合作双方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也会对高校体育产业的跨国合作产生影响。

2.4、产业结构: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链协同难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体育的教育、科研和场馆运营等各个板块都是独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高校体育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度不高,易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无法实现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同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高校体育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往往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导致体育产业发展不够规范与有序,未建立起产业发展的合力。尤其是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懂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高校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和科研方面,对于体育产业运营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人才培养相对较少,也容易造成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2.5、政策支持: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不足

政策支持的力度薄弱导致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资金不足。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体育科研的投入,都亟需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当前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的投入还比较少,致使部分创新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发展潜力。同时,政策支持的不足也表现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体育法》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产业做出具体规定,使得高校体育产业在法律保护方面依然存在空白,导致高校体育产业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也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造成高校体育产业在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空缺”,不仅制约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体育产业的稳步提升。

3、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3.1、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体育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健身设备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高校可尝试与企业合作,研发和推广智能健身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体重秤等,实时记录和分析用户的运动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和健康建议。高校还应结合自身实况引入智能化技术,合理打造智能健身房、智能游泳池等智能运动场地,这些场地能够自动调节设备参数,提供更加舒适的运动环境,同时还可借助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新时期语境下的各高校还要充分利用智能教学技术,开展智能体育课程。例如,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运动项目;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依托手机或平板电脑直观地了解运动技巧和注意事项。高校还可创设智能体育管理平台,实现体育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该平台可用于整合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场地信息、赛事信息等资源,增进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高校应携手企业共同研发和推广体育产业的智能化技术,以此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做到互惠双赢。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加强智能体育人才的培养,开设相关的课程、建立实验室、提供实践机会等,培养学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和体育产业素养。

3.2、促进人才培养,提升体育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搭建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将体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结合在一起,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体育产业人才,为体育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高校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主动与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多维度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教授学生。且要鼓励教师参与体育产业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以提升其专业素养。高校还要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不断筑牢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产业的创新实践中去,组织创业大赛、创新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产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高校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操守,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体育产业的国际化链条

高校可与国外体育产业发达的大学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考先进的体育产业理念和资源。比如,邀请国际知名的体育产业专家、教练和运动员来校进行交流和指导,或者与国外体育产业机构合作开展体育人才培训、科研合作等。一方面提升学校的体育产业水平;另一方面为学校创造更多的国际资源和机会。高校还要积极与国外高校或体育组织合作,举办或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活动,为学校营造更多的体育产业机会和资源。例如,举办国际足球比赛、国际篮球邀请赛、国际游泳竞技赛、国际滑雪邀请赛、国际羽毛球公开赛等,或者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生体育交流项目。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强化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实力。比如,合力开展体育科技研究,开发先进的运动装备和技术,或者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体育健康和康复领域的研究,多渠道夯实学校的体育产业科技水平,为学校增加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此外,高校也可与国外高校或创业机构合作,加大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力度。例如,协同实施体育创业计划大赛、体育创业培训等活动,或者与国外创业机构合作展开体育产业孵化项目,不断提升学校的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能力,并为学校争取更丰富的创业项目和机会。

3.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先进的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和运动场地,提升体育设施质量和水平。同时,应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增设残疾人专用设施,以增强体育设施的包容性和无障碍性。高校应积极推动体育产业与科技、文化的融合,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增长点。例如,各高校可开发智能健身设备、运动APP 等科技产品,方便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和健康管理,也可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推动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研发新的体育项目、推广新的运动方式等,提高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增加赛事的观赏价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市场规模。高校应积极发展体育服务业,如健身指导、运动康复、体育旅游等,从而最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在此过程中,高效应注重服务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齐头并进。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协力优化升级高校体育产业结构。

3.5、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且生态的发展环境

针对高校体育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以带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应加强与高校体育产业的沟通与合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如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信息咨询等,以降低体育产业发展的门槛和成本。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设立专门的体育产业发展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体育产业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在高校周边地区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集中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优秀的体育企业和相关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优势。在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体育项目和领域,如电子竞技、健身休闲等,丰富体育产业的内容和形式,增进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逐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体育市场的经营行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这些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共建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扎实推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4、结语

在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产业机构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但同时,还要继续不断地挖掘与探索更为适宜的发展路径,如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稳扎稳打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各高校应认识到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唯有不断总结经验,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才能高质高效地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服务和产品。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