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价格上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2023-02-25卫晓
卫晓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建设材料市场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建材价格处于持续的波动中,在市场的变化下,建材价格的改变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成本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建材价格的波动问题时,工程造价以及最终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也会受到直接影响,结合建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市场变化的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建立起新的工程造价方案,结合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合理地使用材料,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可靠性和施工安全性。
1 建材价格上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1.1 建材价格影响施工成本
建筑材料的费用上涨会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水平形成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安装的费用中,建筑材料的费用占比超过了50%,当出现建材费用上涨的情况时,以每上涨1%的建材费用为例,建筑安装费用会随之出现5‰的上涨变化。按照我国建筑行业内与工程量有关的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要求,当出现物价变化时,若是合同中拟定了相关的规定,此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进行对价款的调整,若是合同中没有相关的规定,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价格变化进行规范的调整活动。根据材料单价变化的具体情况,若是出现了单价变化超过5%的情况时,超过的部分需要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合同价款的调整,因此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会随着建材价格的上涨而发生变化,需要承担5%的建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也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成本中承担的成本增加风险为2.5%。通常情况下一般企业根据工程造价的情况,其利润为造价的2%,若是出现了利润与材料价格的上涨之间的影响无法抵消的情况时,则说明建筑工程将会出现亏损问题,面临着一定的成本风险,因此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会受到建材价格的直接影响,而发生成本投入的改变,从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当出现建材价格的上涨问题时,施工企业全额承担上涨部分的价格。即使合同中体现出了有关价格可调整的规定内容,通常也需要在竣工结算之后才能够获取支付金额,而且价格的调整仅仅是指约定风险范围之外的一部分涨幅,施工企业需要自行消化风险范围内的一部分建材价格波动风险。因此施工过程中出现建材价格的上涨问题,结算之后才能够得到弥补,经过整个漫长的周期,建筑施工企业将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再受到自身原本的资金使用成本压力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面对的风险和承担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材料价格上涨本身所带来的风险。
1.2 建材价格上涨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工期
当出现建材价格上涨的问题时,建筑施工企业通常会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市场中价格较低的部分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这必然会导致最终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一定的质量风险,而且有着较高的返工概率,对于整个项目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均形成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若是使用了价格低廉材料、质量不理想的建筑原材料,质量验收的环节最终所获取的验收结果不合格,将会给整个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竣工以及顺利投入运行形成制约,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有可能因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风险,工程的工期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采购材料的计划是由专职的人员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就预先策划和组织安排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建材价格波动上涨等问题,原有的采购计划将会受到直接干扰,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扩大范围来选择供应商,进行招标比价活动,以达到控制成本节约造价的目的,增加了整体的工作量,在比价环节投入了过量的精力时间,因此拉长了整个采购过程,对建筑项目的整体工期形成了阻碍[1]。
当出现建材价格上涨的情况,非关键线路发生延误,对关键线路形成了负面干扰,整个的建筑项目工期延误。形成了违约问题、工程逾期或是为了赶进度增加了人工费用投入费用的后果,施工承包商将会面临着额外的巨大损失。一旦出现承包商无法承担材料涨幅的情况时,就有可能引起工程停工,甚至承包商破产的风险,由此可见,建材价格上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等均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着工程造价和最终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的工程质量安全。
2 建材价格上涨的原因
2.1 市场供求关系因素
建材价格之所以会发生上涨等波动的变化,是直接受到建材市场供求关系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结果,因为在我国建材市场是处于竞争市场机制下的一大市场类型,在稳定的供求和价格关系中,短期的产能和需求变化或是局部的产能及需求变化,对建材价格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外在条件所带来的限制和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若是选择建材时要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品牌,或限定的品牌进行采购活动,将会导致建材市场中发生垄断化的形势,从完全竞争市场向着垄断市场转变,出现了价格大幅度变化,与市场均价相互脱离,增加了交易成本。在某些区域性因素的限制和约束下,建材市场也有可能垄断化,产生建材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的变化问题,建材价格会发生波动,交易成本升高,最终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经济效益和工期安排。
2.2 生产原材料成本改变
在建材原料的价格成本变化以及生产原材料的工艺环节中出现了成本变化时,建材价格会出现随之上涨的问题,建材原材料价格波动,建材厂商难以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承受该波动幅度,将会调整建材价格出厂时的价格,这种出厂价格的波动,通常会形成短期的冲击力,影响着建材市场的整体价格。建材厂商生产成本是对建材价格形成影响的关键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材的市场价格,例如当出现生产能源、生产人工成本的价格上涨时,建材价格作为市场的流通产品,也必然会随之增高,当出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使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成本改变,建材产品的价格发生难以预估的波动[2]。
2.3 附加费用改变
当出现建材附加费用的变化时,建材价格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波动,这是影响建材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建材构筑投入原材料的成本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运输费用、运输过程中形成的损耗问题所投入的费用,也就是采购价格中涵盖了运费价运输成本,属于建材的附加费用,当出现此类附加费用的变化时,材料的生产价格最终会发生改变。运输成本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例如通讯费用、运输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费用、运输距离以及能源动力的成本等四类因素发生波动,对运输成本以及最终的建材附加费用总额形成了影响,间接导致了建材出厂价格发生改变,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成本形成影响。
3 建材价格上涨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应对建材价格波动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发挥出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功能,才能够真正使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着建材价格波动的影响时,可以有效地应对建材价格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供应商及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将供应商及采购的管理流程等有关的制度内容,明确地体现在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起信息库,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合格的供应商信息资源纳入信息库平台中,进行对供应商的分层级评估,并定期地进行供应商有关信息的更新。定期地进行盈亏数据的分析活动,对短期内建材价格的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若是出现了工期较长的工程,由于其中难以预测的因素较多,企业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盈亏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将数个年度的盈亏数据信息综合起来,采取统计措施,对较长时间内所形成的周期性变化问题进行分析[3]。
结合影响平均比例的结果,对投标时的风险费用进行预测,评估现金流保险体系,通过对分析结果的统计和对数据资源的积累,在动态化的调整中,进行建材价格波动的预测,将盈亏数据分析的制度落实到位。构建岗位责任制,要求有关的数据分析人员、材料采购人员,均需要将自身的工作职能落实到位,建立起建材采购计划,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计划要求、质量要求等,确保建材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按照采购计划的内容,将有关的方案落实到位,提前地进行建材采购工作,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来选定供应商,保证打好一定的提前量,为建筑施工的任务奠定基础。建立起供应商及采购管理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内容的完善性、健全性,促进制度的落地和执行,当出现建材价格的波动问题时,要将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负面因素降到最低,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和工期均不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巨大的改变,以建筑施工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工程项目的可靠质量安全为落脚点,实施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对建材价格上涨时的应对水平[4]。
3.2 加强事前预警
事前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是进行建筑施工之前的管控措施,也是在建材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落实的一项前置化工作任务,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价格风险,加强事前的管理,构建起事前预警机制,按照我国目前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需要在事前预警机制的建设中,严格的做好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当出现部分材料价格的变化幅度较大,超过了一定的规范比例,需要对超过幅度部分的要素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在投标之前评估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等有关的要素。若是出现了约定基准日和规范规定之间的偏差较大的情况时,施工企业尤其要做好事前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工作,因为此时施工企业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事前的预警中要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管控投标前的风险问题,通过调整投标报价的方式进行投标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在必要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放弃投标的方式来进行对建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的防范,建立起事前预警机制,可以将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建材价格上涨风险扼杀在初期。
3.3 施工中加强采购管理力度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配置专业的人员,结合建材价格上涨因素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施工过程中采购管理的力度,提高采购管控的水平,施工企业可以结合建材价格的具体变化,对建材价格未来的走势进行动态化的预测,从动态、整体的视角,对采购计划实施合理的调整。通常情况下,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是按照分批次进行采购的方式进行采买和使用的,例如采购钢筋时,需要在整个结构施工的阶段贯穿全过程的采购管理,还需要进行提前采购计划的制定,保证在进行钢筋结构施工之前,就做好钢筋成型制作的任务。项目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采购计划、项目工期要求、质量要求,进行密切的配合,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协作分析,在价格低谷月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将后续月度所需要的原材料钢筋提前的采购到现场,并与供应商协定,通过签合同等方式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材料钢筋的价格要进行锁定,避免出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建材价格大幅度上涨等问题。企业还可以通过对总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来进行对风险的预防。
3.4 发挥政府主体功能
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建材产业运行和发展中材料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多,政府部门要发挥出管理引导的功能,对于投机行为进行严格的防范,对于局部区域内价格上涨持续高位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由政府作为主导,进行对建材价格上涨问题的有效防范和治理,适当的进行原材料供应市场的宏观调控工作。政府需要在原材料的出厂价格、销售价格方面发挥出管控功能,对于哄抬价格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治理,对国内外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要加强密切的关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进行合理管控,避免下游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促进建材市场行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5]。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良性竞争机制下,建材产业的发展趋于稳定,间接的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安全形成了正面的影响。建材市场的监管工作同样要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落实,提高建材市场运行的规范性,将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践行到实际的市场运行中,对劣质建材非标和超标的建材所带来的冲击要进行严格治理,构建起质量诚信体系,完善质量监管的制度。采取专项整治措施,对投机行为进行防范和治理,在局部区域内控制建材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问题,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降低建材价格上涨风险,从根源上为建筑行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材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都会受到波及,对建材价格波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多个层面,有着多种类型的原因。在建材价格的波动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建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加强对材料价格下施工计划的合理调整,最大限度地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控,确保建材价格的成本费用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确保施工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