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2023-02-25白玉方
白玉方
1.启迪数字环卫(合肥)集团有限公司;2.启迪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对水的需求就比较大。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造成了许多污染,其中水体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了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然而,许多地区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置不力,致使水质不能达到标准;部分地区的污水治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污染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理,这些现象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水生态环境,降低了水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概述
水环境是水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分布、转化的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湿地等。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土地,通过水循环,水和环境相互补充,实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水环境与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湿地等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人们必须意识到水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从现在做起,切实解决好水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使水环境尽量恢复成最适宜人类发展的状态[1]。
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
影响水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在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的水环境质量下降,另一种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环境质量下降。在这两者之间,人类活动的因素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是造成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述四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因素分析,前两者是自然因素,后两者是人类活动因素。
(一)极端天气降低水环境质量
近几年来,由于太阳粒子较为活跃,形成粒子风暴的同时也会附带产生破坏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也就造成了许多极端气候的出现。由于气温升高,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水环境不平衡,从而造成了地面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河流水位下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体环境质量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是极端气候事件所导致的海平面升高和酸雨。除此之外,温室效应也使得冰川融化,其中北极区域的温室效应是以全球气候变化为基础的,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海洋、陆地和冰盖环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全球洋流、大气流的变化,引发数量较多的极端天气,进而导致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2]。
(二)地球板块运动影响水环境质量
大陆是由多个板块缓慢漂移形成的,并且这种板块运动仍在持续当中,这就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地貌的存在。两块板块的运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的水环境,除此之外,板块运动也会使火山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氢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影响大气层的臭氧,也会造成酸雨的出现,直接影响当地的水环境质量。另外,其中存在的有毒性气体下沉也会毒害本地的植物与动物,动物的尸体也会间接地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造成不小的污染,这些都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区域水环境质量下降。
(三)城市发展降低水环境质量
水污染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北部,在南方地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比较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水资源的污染度却越来越高,地表水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饮用的标准了,需要加以进行过滤、净化。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尽管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了污水的处理能力下降,但是由于城市的规模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污水的排放控制水平已经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污染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人所排放的有害气体将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地降低水污染给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3]。
(四)地下水污染降低水环境质量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矿资源,其战略意义可见一斑。但是,由于人们受到不菲利益的驱使,地下水资源也在工业发展中受到了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相较于地表水污染更严重。地下水的污染是一种广泛的影响,不仅能够造成附近流域的水体污染,还能够将污染直接渗透到土壤当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污染人类的食品。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有二:一是工业开采导致石油、煤炭污染以及含盐量、溶解性固体废物污染等;二是一些不良厂商为躲避污水处理将污水排放在地下水当中。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工业污染物、传染病微生物、含病原微生物和含油性物质。其中,感染源微生物是由微生物污染或繁殖引起的,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所降解,进而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在我国北方,由于水资源的限制,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了地下水的污染和破坏;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干旱,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也越来越差。由此可见,水环境生态保护迫在眉睫,亟需人们进行处理。
三、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的状况分析
(一)污水排放、处理情况不理想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建筑污水、农业灌溉污水等都是影响污水处理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污水主要分为四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重点分析其中的两类,一类是工业污水,另一类是涵盖了生活污水以及商业污水城市污水。
从污水排放的情况来看,根据全国各地的统计资料,可以发现,工业污水是全国最大的污染源。工业污水是一种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水、有毒有害物质、 COD类污染物的污水。根据有关数据,2011年以来,我国的工业污水排放增速显著提高;2015年,全国工业污水总量为2.75亿吨;而到了2015年末,全国的工业污水总量已经达到了5.96亿吨[4]。另外,自2016年以来,各省工业污水的排放总体上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态势。河北省的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在2014年达到3.62亿吨;山西省的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在2013年达到3.91亿吨,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全国整体的污水排放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对于我们仍处于环境治理初期的环保工作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污水的处理情况上来看,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重点是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城乡接合部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致使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量无法满足需要,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污水处理站没有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水质不达标,对一些地区的水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还未达到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污水排放超标的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污水治理上较以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二)水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度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总水量的增长。由于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参与意识和经济能力的限制,使得我国的社会公众参与度较低,参与度较低。许多市民对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公众对水环境状况的掌握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而当地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将有关信息公之于众,使公众能够积极参与,从而大大改善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但是,公民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活动中去,长期以来,公民积极参与的意愿也消失了。很久之前,中央就曾建议鼓励民众积极参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成效并不显著。同时,地方政府也未能为公众提供适当的参与决策的平台。
四、对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有效措施
针对我国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采取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对策。第二,要科学地使用水资源,使之得到合理地使用。第三,加强水环境的治理,以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第四,强化流域治理。在进行流域治理时,必须对流域内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控与分析。根据区域经济活动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采取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对策
要加强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对策,充分考虑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生态工程及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科学分配水资源总量。并在严格执行国家水资源政策基础上,积极推行高效节水技术,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器具产品,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认识到过量使用水资源存在污染和浪费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对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
(二)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要想有效地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加强科学的利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水资源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科学合理的用水时应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相对健全,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与配置。第三,要大力推广节水教育。只有通过对水资源的广泛宣传,才能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为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根据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状况,必须明确行政主体的地位,明确行政主体的职责。这样既能保障水利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能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后,还需将其应用于实际,并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来达到对水资源的管理目的。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后,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建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要实行水资源的审批,要科学、规范地控制水资源的使用。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可以制定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要从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两方面着手,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要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四)加强对水污染因素的处理
对于可以进行干预的、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水污染事件要加以控制,减少人类活动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干扰。为此,政府和公众应该加强对水环境污染因素的源头处理,以此来减少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而降低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概率。例如,可以严格审查相关的工业污水排放、处理流程,切实保证工厂产生的污水是经过了一定的处理后排放的,除此之外,也要定期对工程进行暗访,确保污水没有被偷偷排放到地下水当中。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使整个水生态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五)加强区域流域管理
在进行流域治理时,要充分考虑到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水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从地区内部来分析工业结构,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并对流域治理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加强对本地区的企业的监督和监督。它的重点是各类工业生产,在对其进行监督和监督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污染问题以及管理者的责任感。并从总体上分析了各地区企业在流域范围内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域内各地区的企业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经营的关注,从而促进流域水资源的保护。第三,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要把发展绿色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加流域内企业的用水效率,推动绿色工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各流域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与城市的联系,以达到对工业、污水的有效控制和综合利用。
五、结语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巨大的水资源需求。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却很少,我国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依然十分紧张。要满足国内的用水需求,就需要确保水资源的质量并且也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必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增加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水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措施,提倡节约用水,鼓励企业积极研究和提升污水治理技术,节水减排,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减少水资源污染现象,进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