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23-02-24杜青佩
杜青佩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直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成为了国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中国少数民族所在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教育力量相较于汉族地区整体较为薄弱,尤其英语教学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水平整体较低。鉴于此,少数民族预科班应运而生,其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奠定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1],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因此兼具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多重属性,不仅对于英语语言教学是一种挑战,而且深层次而言是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融合。
多元文化教育自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诞生之后,迅速作为教育思潮席卷全球。该理念意在将知识从固定模式解构出来,而后重新建构成为经验的、互动的、知识的社会文化形态,为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可能性。本质上讲,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强调文化差异,解决多元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的冲突问题,通过教育让学习者形成普遍的共同价值观,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该理念能够作为一种理论依据,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和平共生[2]。显然,该教育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短板所需相契合,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引。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指导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价值体现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用于指导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对于民族国家认同机制建构、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和教学资源扩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机制
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人主观层面内在化的,属于某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感受。国家认同有别于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与国家认同机制建构的中介。事实上,学校教育承担着培育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重要使命,其以多元文化理念为指导,对于提升少数民族民众认同序列中的国家认同序列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民族属性又是国家认同培养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国民族属性的区分和国家认同的识别皆建立在多元一体格局文化的传统之上。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国家认同机制是涵盖风俗、记忆、文化和语言等内容的历史共同体,且会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国家认同作为该机制中较为高级的认同,不会取代民族属性层面的文化和语言等认同。现阶段,国家政策层面对少数民族学生较为倾斜,在高考升学等方面都不同程度放宽条件,是从理性主义角度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机制建构的支撑。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是文化主义路线的奉行,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情感和价值的尊重和培养,契合国家认同的本质[3],证实该举措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机制建构的正确选择。
(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民族平等和公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愈加突出,全球化语境下,培养少数民族优质人才对于中国人才体系的完善和学生整体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无疑能够为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英语教育改革锦上添花,发挥文化育人对语言教学的有力辅助作用。对于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而言,多元文化教育能够从观念层面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学生从本族优秀文化角度去理解英语语言,形成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知识迁移,从而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体会会更加直观和深刻。遵循多元文化教育促进英语改革的基本认知原则,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基础,不仅注重文化信息渗透,而且关注多种文化融入,有利于不同文化比较模式的形成,能够更加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对文化平等的认可。同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能够在文化差异学习中提升文化信息鉴别能力[4],客观、熟练地解决国际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冲突和问题,自然提升国际化能力。
(三)有利于直接丰富教学资源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作为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育改革新视角,同时也是教育实践的运用。从实践目标来看,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多元文化教育改革需求相一致,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多生活在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中,从小接触的教育资源有限,“小聚居”的特征使得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育面临着多种文化杂糅的历史和现实,这也决定着其英语教学具有多元文化特性。如此,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互为需求,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尤其能够弥补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短板,增加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关于英语国家文化、地理、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将开放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督促预科英语教师转变传统语法、词汇教学,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教学训练方式,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驱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探索英语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乃至本民族语言和英语语言之间的联系[5]。
二、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不够、教学资源不全面、师生沟通力不足和评估标准不全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文化性缺失,影响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既要兼顾基础教学阶段知识,也要衔接高等英语教学阶段知识,教学任务较重,课时较短,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文化性元素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不同主体层面的缺失:高校层面,部分高校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从思想层面调动预科英语教师对多元文化与预科英语结合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层面,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师未能主动参与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使得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内容偏颇,对于预科英语教学的指引性被限制,直接导致预科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性不够,容易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6],不利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态度的养成。
(二)融合力不足,影响教学资源创新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发展与信息化教育时代发展共进,暗含信息技术、传统教材、线上资源和文化之间的融合。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引进信息技术时未能完全与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需求契合,可以说多数情况下是直接使用与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相同的教学技术,无形中给预科学生自主查找英语学习资料造成困难。原因可想而知,部分预科英语教师掌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差距较大,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国家统一教材,简单地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资源拓展,整个过程中较少涉及创新元素。如此,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资源启发性不足,校本课程整体开发程度不够,使得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差距拉大,所能够接受的英语语言知识内容差距拉大,看待文化的格局难以提升,当面对本民族文化、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和英语文化时分析文化内容的视角受限,反映出教学资源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三)沟通力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涉及文化体系较多,对英语教师的要求较为特殊,而恰好当前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专业化师资欠缺。高校在培养英语教师时基本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所学文化内容以英美文化为主,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师以自身所学知识为主进行教学,缺乏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储备。部分英语教师对于汉语文化的了解都不够深入,暴露出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文化融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把握不准,对于部分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产生沟通障碍现象,影响英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效果[7]。这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英语教学倡导的交际性相背离,与培养少数民族英语交际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四)评估力不足,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进行改革需要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及时了解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然而,部分高校未能够就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创设单独的评价体系,使得预科英语教学评估效力和指导力整体欠缺。评价体系不完善,未能够发挥统筹教学改革作用,使得一些英语教师未能够及时参与评估体系研究,沿用传统评价方式,不仅评估时间不固定、次数少,而且学生主体缺失,学生探究学习欲望降低。在预科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英语教师未能够在教学不同环节及时给出评价,给学生造成评价与教学相分离的错误认知;更重要的是,部分高校和英语教师未能在评价标准中增加多元文化理念实践情况和学生对多元文化理念理解和运用情况等文化层面的内容,使得多元文化理念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程度不够,有限的评估体系中给出的评价结果缺失重要内容,不仅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且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三、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我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策略
中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融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势在必行,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和评价能力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坚持思想引领:重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体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特征。随着中国民族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民族教育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中国对少数民族预科英语的重视程度加深,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从基础教育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的速度。可见,国际层面赋予民族英语教育以多元性,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民族教育的新使命,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设置了少数民族英语预科班。当务之急,少数民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族际共同语言,即汉语,作为自身融入现代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学习并保留本族语言和文化,掌握民族基本语言技能,作为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基础。鉴于此,高校应意识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欣赏和接受多元文化,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针对本校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情况,构建单独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体系,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强调民族的文化归属性,即无论是哪个少数民族,要实现高度文化自觉,必须克服民族狭隘、文化狭隘,将多样性、时代性和异质性作为教育思想的重要元素。英语教师应切实秉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将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等融入教学思想中,给予不同水平不同民族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怀[8],尽可能消除少数民族学生对语言差距的敏感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政策,培养学生文化和情感共鸣[9],为预科英语教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教学之本:构建现代立体教材体系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应夯实教学之本,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明确教材在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巩固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发展英语应用技能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且教材会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时代变迁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编写已经进入深度发展阶段,教育部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委员会参与编写了最新版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教材,足见教材体系完善的重要性。高校应根据地域特色和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特色,发掘本校预科英语教材编写的特殊性,在坚持体现和提升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技能作为教材体系调整的原则和目的。在明确教材修订思想后,高校应始终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语教学大纲》(两年制),采取民意调查法、考试摸底法等了解学生水平、兴趣和需求,将往届预科学生英语学习案例融入教材中,帮助学生拉近心理熟悉感,更好地接受英语教学。与此同时,高校尤其应该意识到预科英语教材体系构建的特殊性,应该将其作为基础英语教育和高等英语教育的补充,对一般性教材内容进行删除或增加,增加基础预科英语教育内容和普通高校英语一级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10]。在教材内容完善过程中,高校教材管理部门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需求,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立具体的内容顺序,最终形成传统和现代化技术融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三)树立榜样力量:培养文化回应型教师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需要英语教师给学生树立榜样,坚持“将英语教育嵌入文化”的策略,成长为文化回应型教师,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首先,教师应增强社会文化意识,应该忽略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转变固有的文化思维体系,在教学中反思和挑战对不同文化背景少数民族学生的偏见,成为推动文化融合英语教育公平的变革者。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将自身定位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伙伴,践行朋辈教学理念,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其对英语学习的不同反应,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为互动型英语教学模式实践奠定基础。其次,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师应据此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提升自身将英语知识转化为教学的能力,将文化回应型知识、能力等作为单独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增设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和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学生校内和校外生活和学习的场景,提升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同民族不同水平或者不同民族同水平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以不同形式组织同伴辅导学习,形成多种形式的学习模式,与教师指导体系相呼应,反向促进回应型教师的能力提升[11]。
(四)追踪教学效果:深化问题导向和评估教学模式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需要特别注重学习效果的检验,证实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并甄别当前教学改革应重点突破之处。对此,高校可以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深化问题导向和评估教学模式,引发英语教师对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的深思,使其树立将“教师教”向“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转变的思维,并且将此作为改革依据。高校和英语教师应针对当前少数民族预科英语主要呈现的少数民族中学英语知识制约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弊端,将不同班级少数民族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预先通过摸底考试确定学生英语平均基础水平,而后根据学生在不同英语课程和学习过程中的水平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将学生英语水平分为不同层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组合,以此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完善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预科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评估方式,将等级评估和平时测评相结合,重点检测学生口语、听力、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此作为少数民族英语交际水平的评估指标;同时重点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态度、随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成果巩固情况等,尽可能完善教学评估模式[12]。基于此,预科英语教师应设定不同教学阶段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指导,让学生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3]。两种模式交叉运用,可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效果的追踪能力,持续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