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3-02-24刘爱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五星原理融合

刘爱华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机械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1 问题提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1]。评价对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因而,需加强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2]。然而,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总结性评价[3-4],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评融合”是近年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强调的是形成性评价,能够克服总结性评价的缺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监控教学效果,能够使评价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5-7]。

本文基于五星教学原理构建教学过程,把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搭建一种全新的“学评融合”教学模式,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能够为不同课程的“学评融合”提供可供参考的范式。

2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2.1 五星教学原理概述

五星教学原理在2002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戴维·梅瑞尔教授首次提出,该原理包含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8-9],并成功在多种教学模式和课程中应用[10-11]。

五星教学原理的核心为五个流程[12-13]:(1)聚焦问题,教师聚焦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激活旧知,学生回忆、讨论与问题紧密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3)示证新知,师生一起论证学习新知识,达成教学目标;(4)尝试应用,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实例应用,消化新知识,教师提供指导反馈;(5)融会贯通,学生将新知识融入专业学习中,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应用能力的提升。

2.2 构建思路

图1 为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构建思路。五星教学原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五个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评价,评价的维度对应知识、能力和素养,这与目前课程目标维度契合。在聚焦问题阶段,教师针对特定情景下的问题展开教学,可以在激活旧知识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开展课堂讨论;在示证新知阶段,教师通过各类随堂测试以及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尝试应用阶段,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另一个情景中的实例,是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转化,可以借助个人作业和小组实践环节完成,教师及时反馈指导,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融会贯通阶段,教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或者融入课程思政,评价学生素养提升情况。

2.3 实施框架

首先,五星教学原理流程按照混合式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过程组织,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表1 为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实施框架,详细列出了五星教学原理每个环节对应的平时分项、考核点、考核方式、平台以及考核形式。可以看出:评价模式为多元多维评价,既包含对具体知识点的考核,又涵盖了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既有对个人的考核,又强调团队协作,且线上线下结合。考核过程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如雨课堂),基于有效的数据反馈追踪学生“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立持续改进循环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考核中融入“非标准答案”题目。值得注意的是,图1 中列出的各项只是提供了实施框架,具体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和知识点内容进行调整。

3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及评价标准

3.1 预习及解答

预习部分主要聚焦案例问题,针对生活或者专业情景中的某一问题展开,通过预习慕课视频,学生初步了解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相关习题。预习部分的习题以客观题为主,对学生提前预习起到督促作用。

3.2 同伴互学

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设置同伴互学、两两讨论环节。主要针对新知识的引入和消化吸收,通过互讲加深印象,进行知识共融。互学的结果可以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评价,如对弹幕和讨论区的学生参与指数进行统计等。

3.3 课堂笔记及互评

课堂笔记无疑是学生加强课堂新知学习专注度的有效方法。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评价学生的课堂笔记并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一是为了相互促进学习,二是通过评价他人的笔记,可以进行知识的回顾,做到评价即学习,学习即评价。

可以设计课堂笔记格式,以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为核心,融合教师和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分别对笔记质量和评价质量打分,计入总评。

3.4 小组合作式学习

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学习主要针对知识的应用拓展,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工程实践应用探索、研究案例探讨、章节总结、翻转课堂和多种形式的组间评价反馈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双主互动、多维联系”,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14]。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效果,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组建原则,按照学分绩点对学生分区,在不同区间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除了教师对整个小组的实践成果打分,每隔一段时间,组员之间还会进行多维度的互评,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改进。组员互评所涉及的维度有:参与度、观点、表达、倾听与总评。

3.5 学习、总结、归纳、反思、引导

除了综合性题目,在作业中加入总结、归纳、反思等引导性创新题目是让学生加强知识融会贯通的另一种有效形式。教师借助“亮考帮”、自考自答、形式不限的归纳总结等,引导学生总结和关联知识,特别强调加强对知识的延伸,并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由于此类型的作业答案是开放性的,属于定性评价的范畴。

3.6 学生自评

学生通过自我反馈发现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本部分可以只把完成和未完成作为标准,而不针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质量进行评分。

4 结语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多元化的,借助评价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达成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目标,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把总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是有效的途径,以五星教学原理为指导,结合教学进程,进行“学评融合”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五星教学原理的教学流程,明确了基本思路,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学评融合”的实施框架,并列举了7 种“学评融合”策略及评价标准。笔者几轮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且已在所在课程组进行推广使用,可为不同课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五星原理融合
La preservación del tejido de seda tradicional
建德五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融合》
守护那抹“五星红”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