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校本研修实施状况与发展策略
2023-02-24秦丽楠
王 倩,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021)
为贯彻落实大连市“十四五”教师培训规划工作要求,推动“十四五”教师教育工作中期总结,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工作机制,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联合校长培训与指导中心及12 个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与实施大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状况调研。本次调研对象涉及全市12 个区(市、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57 所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负责人及4070 名教师,保证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城乡全覆盖、学校类型全覆盖。调研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方法,线上问卷星与线下访谈相结合方式进行,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归纳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和访谈材料进行全面深入分析。问卷和访谈提纲依据大连市校本研修工作实际及《大连市校本研修工作规程(试行)》编制,包括21 道客观题、1 道主观题和10 条访谈提纲,内容主要包括调研对象基本信息、校本研修认识、校本研修主题与内容、校本研修方式、校本研修条件保障、校本研修实施效果、校本研修评价、目前最亟须的学习内容等八个方面。本文旨在全面客观呈现我市校本研修实施状况,挖掘区域内可推广的校本研修典型经验,深入分析发展需求,提出适切的发展策略,为我市“十四五”中后期教师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校本研修特色
调查显示,在教龄分布上,参与校本研修的被调研教师半数以上均处于10 年以上教龄的成熟期发展阶段,教育教学思想日趋成熟,教育实践智慧日趋丰富,有助于引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最高学历分布上,超过九成教师已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说明我市教师学历水平已基本达标,普遍具备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创新而开展研修活动的基本能力。职称分布上,中级职称教师占比最高,其次是副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而正高级职称和未定级教师较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晋级正高级职称存在困难的现实情况。职务分布上,超过九成教师是参与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科任教师、班主任及教研组、备课组或年级组长,担任校级、中层领导职务的教师较少。任教学段分布上,主要分布在小学与初中学段,约九成教师在小学与初中学段任教,在高中学段任教教师较少。任教学科分布上,参与调研教师的任教学科涵盖了中小学全部学科,超过三分之二教师任教学科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同时发现在小学低学段语文与数学教师兼任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与我国目前小学低学段语数包班的要求相吻合。除此之外,其他学科中占比较高的有体育、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反映出我市中小学在国家“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及智慧教育发展要求下,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普遍重视音体美、道法、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建设。
我市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教师配备和学生学情,基于问题导向和实践取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形成了具有区域、校域特色的校本研修发展模式和实践样态。
1.顶层设计,立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式发展
一是以德育为主轴,科研与教研为抓手,制定完备研修制度。学校普遍明确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通过开展研修活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数学校以德育为主线,制定了贯穿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全过程的校本研修制度,如“三同三异”课堂跟踪制度、主题教研组展示制度、校本教研团队管理制度等,将教师专业发展裹挟在学校科研与教研活动之中。同时各校依据各层分类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成人学习规律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四格”培养模式、班主任与学科双导师等教师培养制度,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课程实践能力,扎实推进教师梯队发展的螺旋式进阶。
二是以课题研究为驱动,制定主题明确的校本研修规划和方案。在新课程“教师即研究者”要求下,多数学校以教育科研课题和小课题两种形式的研究为驱动,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核心——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主题化、序列化、模块化的学校校本研修规划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有的学校为教师量身制定适合教师个性特征和内在潜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调研发现,各层各类教师积极以研修规划和方案为指导,自觉以研究者的视角直面课堂教学,开展有意识的研修活动,特别是对当前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等问题均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发挥教师作为校本研修参与者、研究者和组织者的主体性作用,以不断的教师专业自我塑造推进教师发展梯队的专业化进程。
2.卓越引领,依托多元研修共同体
专家的卓越引领在校本研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各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搭建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多元研修共同体,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学校定期邀请学科专家、市区教研员到学校指导。他们针对教师普遍困惑的教育教学问题,通过专业引领、课例研讨、问题诊断、主题阅读、任务驱动、经验推广等研修模式,给予教师操作性策略的现场指导。同时,多数学校依托各级各类名校、名师工作室及校内名优、骨干教师,构建了多元专业研修共同体,如区域校际的联动式集团研修、跨学段跨学科的大教研模式、大学与中小学研修共同体等,积极发挥模范学校及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和专业资源优势。此外,各校均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包括作为组长、第一责任人的校长,担任副组长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导处主任、学科组长和全体学科教师。组织内职责明晰,分工明确,保证定时定点开展研修活动。
3.交流展示,指向持续性成果积淀的研修评价
研修评价是校本研修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是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普遍重视评价在研修中的导向、激励作用,如通过制定三位一体校本教研评价、工作单梳理等评价制度,保证研修专业性和有效性;通过积极搭建教师说课大赛、主题教研组展示、上汇报课等同伴教师间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以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机驱动各项研修活动深入发展;通过引入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教师评价方式,实现教师研修活动与绩效考核的统一。此外,多数学校重视教师主体的自我评价,将反思作为研修评价的重要指标,不仅要求研修过程中的总结和积累,而且在学年结束时要对研修工作进行复盘和反思,提炼典型案例,形成多样化研修课程资源包,强调全面性、延续性成果的沉淀,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校本研修发展需求
1.研修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已相继出台《大连市校本研修工作规程(试行)》《大连市“十四五”校本研修指导意见》两份文件,明确市区校三级研修组织在校本研修中的指导与管理职责。调研发现,在各校研修工作推进中,仍存在各级研修组织对研修活动指导不足、研修过程监管力度不够,组织间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指导与管理,优化市区校三级联动研修体系。同时发现,现有校本研修评价制度和导向不利于教师专业的纵深发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等。
2.研修支持体系有待优化
校本研修的推进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有力保障。调研发现,在教师资源方面,部分中小学尚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实情况,老教师过多造成学校整体研修动力不足,且有些教师因教学和行政事务过多而无暇参与校本研修;在专家资源方面,有时学校因找不到符合研修主题的专家而导致研修计划搁置,仅有少部分教师能经常得到校外专家指导和培训;在信息资源方面,有的学校现阶段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以开展网络研修为主,且研修时还缺少研究信息和资源渠道,尚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为研修发展赋能。可见,目前我市校本研修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3.研修内涵有待丰富
2022 年新课标颁布及全面实施以来,如何将新课标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成为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调研发现,为应对新课标在育人理念、课程内容结构等方面变化,大多数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标解读、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教学评价改进等主题研修活动,但目前基于新课标的课程教学改革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研究尚不深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见。同时,仅有少数学校在开展课例研究时开发并运用了科学的课堂观察工具,有的学校仍以依靠主观经验为主的听评课方式来诊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诊断的科学性及教科研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此外,有的学校基于办学宗旨和特色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在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评价等环节缺乏逻辑连贯性,没有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4.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
目前,在市区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市各中小学已普遍开展各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然而调研发现,有的研修活动与校本规划间还存在落差。教研、科研、培训三者尚未实现有机融合;各类研修共同体管理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教师间互动不足,团队发展意愿不强;研修成果未能及时转化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等,这说明研修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执行不到位,推进不扎实,工作尚未落到实处。还需进一步加强各环节的执行力,提高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校本研修的提质增效,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校本研修发展策略
1.进一步提高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力
校长是学校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推进校本研修内涵式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促进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应强化校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力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校长校本研修设计实施能力,强化结果导向的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的培训,培养校长校本研修主题选择、资源整合、成果聚合的能力,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提高校长的评价能力,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评价指南》为契机,加强校长评价素养的培训与指导,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改进作用,促进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1)完善指导与管理机制。市级层面出台校本研修指导与管理相关制度,细化各级研修组织在校本研修中的指导管理工作,提高校本研修工作规范性。发挥市级指导统筹和专业引领作用,提供师德师风、新课标解读、信息技术融合、学生发展指导等通识性课程资源,实施实践性研修指导与培训,组织开展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的市级示范培训。加强市区校三级研修组织沟通交流,发挥区级研修组织的双向互动作用,注重对校本规划、实施与评价全过程的一体化指导与监管,指导各校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校本研修管理链条,协同联动,整体发展,持续深化校本研修发展。
(2)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一是改进评价模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采用硬性标准与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外部绩效考核与内驱力激发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将评价嵌入教师研修活动中,强化动态管理考核,及时反思与调控研修现场,关注教师行为层和结果层的效果跟踪与反馈改进,形成以反思和实践为核心环节的教师专业迭代发展闭环。[1]二是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评价新体系。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对研修全方位、全过程的反馈评价,研发评估教师素养生成与行为改进工具,借助大数据和网络云平台实行差异化评价,兼顾各层各类教师发展的差异化,实施精准评价,提高研修效率,促进教师专业的真实发展。三是坚持教师主体为本的评价取向,凸显教师校本研修主导者地位。重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激活教师研修主体的反思意识,唤起教师自觉参与校本研修动力,提升教师专业自我效能感。
3.进一步优化研修支持体系
一是加强师资保障。积极吸纳新教师加入,改善师资结构不合理,加快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老中青教师梯队,保证研修活动的发展动力。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减少一些繁杂冗余的行政性、事务性工作,保证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精力和时间,同时提倡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泛在式校本研修。二是建立菜单式专家资源库。按照教育背景、擅长的研究领域、讲座主题和题目、所在地区等资料遴选专家,建立可自主选择、分门别类的菜单式专家资源库,并适应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更换资源库信息,满足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同时,建立专家跟踪式指导机制,鼓励专家经常深入学校、课堂,了解教师实际需求与发展瓶颈,提供“问题会诊式”的持续追踪与策略指导,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三是信息技术持续赋能校本研修。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提供丰富网络资源、线上课程开拓教师学术视野,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拓宽研修信息渠道;创设“互联网+研修”的数字化研修环境,运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创新校本研修范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便捷开展多种形式研修活动,形成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新路径,提升校本研修品质。[2]
4.进一步丰富校本研修内涵
一是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大单元教学、作业、教学评一体化等如何设计与实施的策略性指导,帮助教师创设真实教育教学情境,理解掌握以核心概念、大概念的逻辑组织建构教学设计,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意义建构过程,实现深度学习和知识迁移,生成学生核心素养。鼓励指导学校积极开发应用课堂观察量表,以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科学诊断课堂教学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促进教科研精细化发展。二是强化课程开发指导与建设。市级教师教育部门颁布研修课程指导意见方案,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指导,规范课程开发流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建设科学、劳动、思政等特色课程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运用、整合、共享多种形态课程资源,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5.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构建教研、培训、科研一体化长效机制。立足学科教学和研究实际,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开发运用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实践课程等引领性研修资源,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教研示范、培训引领等方式,实现行动研究、校本研修、学科培训的有机深度融合,达到以训促研、以研带训的效果,打造教科研一体化立体式研修发展格局。二是健全研修共同体管理与运行机制。基于共同发展愿景,在合作对话和资源共享基础上,探索自下而上的沉浸式共同体研修发展模式,优化非正式管理制度,以情感和文化为纽带,建立研修共同体交往机制,支持研修共同体中的教师团队发展,以团队的研修带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营造包容开放共同体文化氛围,培养教师在研修共同体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团队发展对教师研修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作用。[3]三是精准确定研训管理者、班主任研修重点,开展精准研修。制定周期培养计划,以重点项目为驱动,帮助研训管理者深刻理解教师教育核心,掌握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规划与方案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等策略,做好项目运行与管理,提升开展培训的实践力;针对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的学生心理疏导与家校合作方面的重难点开展专项示范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系统牵连因素,帮助班主任正确处理学生心理健康和家校社共育问题。四是加强推广与应用。征集凸显区域、校域特色的校本研修典型案例,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在区域内大力推广。同时注意研修成果的转化问题,将研修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经过长时间检验和大范围应用,促进研修成果的有效持续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