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教师的三“智”素养

2023-02-24罗李袁华莉王珍佳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育人智能

罗李,袁华莉,王珍佳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1;3.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南 海口 570102)

2023 年7 月2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2023 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技术运用于教育:谁来做主》(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1]报告再次重申UNESCO 一以贯之的主张:教师无法被技术替代,技术应成为教师的补充。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极大解放教师双手的同时,也对教师角色和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智能时代,教师面临哪些挑战?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师能力怎样重塑?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一、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三重挑战

学校会消亡吗? 教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这些质疑严重威胁着教师存在的意义。多年来,UNESCO 始终坚持“技术不会取代教师”的立场。因为教育具有复杂性、情感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是“人点亮人”、具有温度的事业,人工智能难以胜任。但是,教师仍然面临来自人工智能的严峻挑战。

1.育人目标发生根本性变革

创新是社会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首要资源。世界各国都将核心素养作为未来人才的必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情感技能、终身学习能力。2002 年,美国发布《21 世纪素养框架》(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2]2005 年,经合组织(OECD)发布《核心素养的确定与选择:执行概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3]。2018 年,欧盟(EU)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建议框架》(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4]。2016 年,我国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学生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具体包括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5]可见,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从“千人一面”转变为“千人千面”。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重任的教师面临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拷问。

2.无边界学习成为学习常态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破了学习时空,延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已逐步形成。学校只是学生终身学习历程中的一个场所、一段旅途。学习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时间、空间、年龄、性别、国别、种族等将不再成为约束学生学习的限制条件。山里的孩子可以通过专递课堂接受与城里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学习世界知名大学的优秀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无边界学习、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习新常态。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如何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让学习与真实世界联结,成为智能时代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3.人机共教成为教育常态

人工智能不仅具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智能,还具备“像人一样思考”的认知智能,不仅能够替代教师完成知识传授、批改作业、自动评价、学情分析等重复性、程序性工作,还在情境感知、情绪识别、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有了初步应用。人工智能在解放教师双手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如何正确认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与人工智能协同育人,是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

二、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三个转变

尽管人工智能不会轻易取代教师,但是如果教师仍然沿用工业时代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只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回归教育的本质,不重视教育与真实世界的关联,不善于借助“人人”“人机”团队的优势,教师被人工智能取代也仅仅成为一个时间问题。智能时代的教师应重塑角色,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变。

1.从“教书匠”转变为“育人师”

工业社会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师的职责被窄化为“授业”,教师成为只会“灌输知识”的“教书匠”,而原本更加重要的“传道”“解惑”的育人职责被严重忽视。用知识量多少来评价人才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人才更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知识传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那么在“记忆力超群”的人工智能面前,教师永远望尘莫及。因此,教师应从“授业”回归到“传道”“解惑”的育人职责,将知识传授、批改作业等“授业”工作交给人工智能,而自身专注于学科融合、任务设计、能力培养、情感交流、品格塑造等具有复杂性、情感性、创造性的育人工作。

2.从“结界师”转变为“联结者”

学校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只需在学校课堂中将高度凝练的学科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无须考虑自身教学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就像被“封印”在一个“结界”中,与外部世界毫无瓜葛。人工智能等技术无情地击碎了这个“结界”,学习时空被打破、学习资源触手可得、学习方式多样化等迫使教师必须从“结界师”转变为“联结者”,将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校内外优质资源汇集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例如,我国多次开设“天宫课堂”,由位于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学生坐在地球上的教室里就能观看太空环境下的各种奇妙实验,与万里之外的航天员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如临现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学到很多有关太空的科普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科技梦和航天梦。地球上的教师尽管不直接教授知识,但是作为“联结者”将学生与行业专家、真实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实现了最好的教育。

3.从“独行侠”转变为“协同者”

“停课不停学”期间全国开启了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大家亲身体验到线上教学对于增强教育韧性的重要性。课程内容重组、教学方式变革、教师精细分工,这些都成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不再是独立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的“独行侠”,而是与多位教师开展群体化教学的“协同者”。祝智庭教授认为教师角色的精细化分工有助于教师从减负走向卓越的专业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性,并将教师角色细分为教学设计师、数据分析师、资源工程师、教学辅导师、教学评估师、活动教练员等。[6]在人人协同开展群体化教学时,人机协同也至关重要。UNESCO 认为人工智能能够有效赋能教师[7]:一是人工智能替代教师完成批改作业、生成学生报告等重复性、程序性工作,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二是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个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三是提高教师团队的协作能力;四是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可见,智能时代的教师将通过多人协同和人机协同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并实现自我发展。

三、智能时代教师素养的三项修炼

智能时代重塑教师角色,让教育重新回归“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本质。智能时代教师不仅应具备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教育的能力,更应超越技术的“藩篱”,从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出发思考教育、开展教育、变革教育、创新教育。“智”创课程、“智”联世界、“智”主发展将成为智能时代“智慧”教师的三个新素养。

1.“智”创课程

课程是育人的主要载体。为了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学校应提供以能力为本、可自主选择、支持个性化学习、育完整人的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重塑课程是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第一,创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分科教学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快速习得,但是因为缺少跨学科知识的贯通,缺乏和真实任务、情境的关联,学生很难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并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无法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STEM/STEAM 教育、创客教育、大单元教学等都是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范本,通过构建主题式课程体系,将理论、事实、问题、真实世界整合进学习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

第二,将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研究表明,重视学生对课程和学习路径的选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参与度,甚至提高学业成绩[8]。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例如,上海整合全市优质校内外课后服务资源,通过“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和教师提供2600 余门免费课后服务课程。[9]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课程开展学习。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主动性。

第三,善用人工智能实施课程。运用人机共教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教育生产力,让教师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班额的情况下开展个性化教学,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道德、品格、情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关键特质的培养。例如,河北省邢台市育红小学通过智慧作业系统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作业超市”,实现作业的分层次、个性化布置。该系统通过点阵笔等技术自动采集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全过程、全要素数据,利用建模技术为每位学生精准绘制数字画像并智能推送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个性化作业与学习资源。通过作业数据,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具有温度的个性化作业指导,而且能够科学优化下一阶段的课程教学。

2.“智”联世界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了学习时空,家庭、社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作为承担教育主体责任的学校教师,理应成为家校社沟通的桥梁,将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校内外教育资源汇集给学生,将知识与现实世界连接,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第一,打造家校社共育联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家校社形成“育人联盟”,一起朝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努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则是这个“育人联盟”的枢纽。学校应充分利用技术创建开放、智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境,打破以往的沟通和协作壁垒,不仅以开放的心态将学校教育过程向家长、社会全面展示,而且主动将优秀的家长、社会资源引入到学校教育中。

第二,让专家走进课堂。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医生、农民等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离学生最近的、真实世界的老师。慕课等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将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聚集到一起,让学生不用出教室就能接受最优秀教师的指导。学校教师应具备整合校内外资源的能力,让专家走进课堂,让学生直接与外部世界对话,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2020年9 月1 日,钟南山院士等抗疫英雄通过“云课堂”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课程。这种直接与抗疫一线英雄对话的学习方式,让身处疫情阴霾下的学生能够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

第三,让学生走向世界。非正式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70%-80%的个人职业技能习得来自非正式学习。[10]博物馆、科技馆、农场、大自然等都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受到交通、安全、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进入校外场馆开展非正式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随着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非正式学习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依托增强现实等技术的非正式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优质数字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故宫博物院、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提供的线上场馆资源,让学生在与场馆中的数字化实体开展深度交互的过程中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智”主发展

作为“育人师”的教师必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才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应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应努力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人机协同能力、人人协同能力的新时代教师。

第一,成为终身学习的表率。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培养人才、塑造未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成为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先事项。EU 和各个国家都将终身学习能力纳入教师数字素养框架中。教师应通过持续性反思和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先于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二,具备人机协同能力。人机共教将成为智能时代的教育常态。教师应辩证地看待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具备人机协同、人机共生能力。教师不仅能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增强原有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能够与技术构建起分工合作、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的新型同伴关系,实现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交互、协作与共融。[11]

第三,具备人人协同能力。随着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教师角色不断被解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一堂课往往需要多位教师或者与校外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例如,“停课不停学”期间,北京市教委开通“空中课堂”,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集体开发网络课程,让最优秀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讲授课程,让各班教师担任“学习辅导员”在课后开展辅导、答疑。

总的来说,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变革需求亟待教师转变自身角色,聚焦“智”创课程、“智”联世界、“智”主发展三项核心能力,以更好地胜任未来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育人智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