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高端论坛暨《文化文本》发布会成果综述
2023-02-24梅雪容
梅雪容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1100)
一、论坛概述
2023年4月22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高端论坛暨《文化文本》(第二辑)发布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A 段111 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发布的《文化文本》由陕西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舒宪先生组织创办,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文化文本》由李继凯、叶舒宪担任主编,李永平、徐新建、朝戈金、王海龙等国内外资深专家担任编委,团队实力雄厚。《文化文本》将宏观的大历史观与微观的田野案例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构建中国本土理论,呼唤文化自觉贡献了人类学智慧。
早上8:30 开幕式正式开始,首先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周正朝致辞,表达了其对文学人类学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之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回顾了文学人类学理论的建构历程,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实现文化的推广。文学人类学在中国从20 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有40 多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大、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大批相关的论著不断推陈出新,国内学者对文学人类学的重视与日俱增。“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文学人类学论丛”“神话学文库”等系列丛书的出版,体现了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和深入。接着,西部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发言,他高度赞扬了神话在当代的价值,认为人类思维模型就是源于神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线上发言,他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呼唤文化自觉。这种呼唤正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而文化文本理论的建构正代表着文学人类学派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求索。文化文本理论是文学人类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户思社提出要抓住中华文明精神标志,讲好中国故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晓鹃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胜振副研究员也细数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科评估成绩,表达了承办本次会议的荣幸。
会议上,各专家学者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最新的成果展示与交流,并且围绕文化文本论的宏观理论以及案例实践进行了充分讨论。上半场由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刘东风、朱鸿3 位老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教授、复旦大学王轲研究员等学者先后作报告,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评议。下半场由陕西师范大学李永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谭佳教授、西北大学张天恩教授等人作报告,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冯玉雷老师对上述发言做了评议;之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审蒋万胜、上海交通大学刘思亮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梅雪容等学者作报告,由西北大学张碧老师评议。本次会议未设专题分会场,兹笔者分为4 个主题进行综述。
二、“文化文本”专题报告与讨论
本次会议第一个主题围绕“文化文本”进行了讨论。叶舒宪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理论孕育30年——文化文本中国发学术话语》,他认为“大传统理论和文化文本理论,代表着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人类学新学派倡导的理论创新方向”。他解释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文学人类学则为文化自觉提供了一条理论路径。例如,叶舒宪教授现聚焦于本土玉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田野加考古的研究方法,为中华文明史的求证找到了新物证,这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案,丰富了对世界文明起源的认识,也是中国文化自觉的典型范例。上海交通大学杨庆存教授从“高站位、新角度、大气魄”3 个角度评价了叶舒宪团队的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徐峰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矩阵:试析文化文本论》,他分析了“文化文本论”的历史渊源和梯队式使用方法。他认为,过去的文化文本是“可以阅读的文本”,但事实上,文化是一整套的习得性行为与观念,包括信仰、态度、价值观和理念,它是某个特定社会的典型特征行为,也会产生产品或物质文化,如房屋、乐器、工具,是习惯性行为的产物,这些都可以作为文化文本。故而得出结论:文化文本的生成有先后,有文本形式不一、载体不一,凝结的人类思考的深度不一等特点。
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文化文本的坐标、逻辑与动力》,她从审美维度、历史维度、民俗信仰、认知价值等多维视角看文化符号的生成和投射,认为元宇宙就是现实在数字世界的全息投射。
陕西师范大学李永平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物叙事里的“早期中国”——叶舒宪教授“玄玉时代”谫论》,他围绕着叶舒宪老师“玄玉时代”系列作品来讨论物叙事里的“早期中国”。他认为,文学人类学摆脱了学科桎梏,借鉴人类学研究方法,从破学科、后学科的观念出发,完善了证据科学,尝试将研究的“四重证据”扩展“N 重证据”,思考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的脉络,提出了立足中国本土的一套文化文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以上学者的报告和讨论,明确了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对接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人类学的文化大传统论和文化文本理论,明确了论坛的主旨就是要彰显大历史和大传统观如何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实践中孕育出文化文本理论体系。多位学者对“文化文本”的讨论体现了理论专刊《文化文本》问世的意义,由此回溯了中国版元宇宙话语的学术史。
三、大历史观与神话叙事
本次会议第二个主题从大历史观出发,各位学者分别分享了自己对神话学的见解和最新的成果。首都师范大学孙岳教授从大历史的角度讨论神话和文学人类学的发展。他译有《起源:万物大历史》《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等。他认为,大历史观是一种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认识方法,“大历史”应该把人类史放到整个宇宙史的大框架中去考察;它积极倡导人类知识的整合,倡导多学科、跨学科的协作;它以迄今最可靠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建构一个贯通古今、涵括整个人类甚至整个生物圈的宏大叙事框架,并进而展望多种可能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谭佳教授讨论了“中国式”的文化起点在哪里,从“他者视角”如何切入中国文化,并且阐释了古史辨派对神圣性的解构和神话研究的特点。
陕西师范大学惠嘉老师谈到文明探源问题时,认为可以把神话“古为今用”,用于我国现代化转型。
西北大学张碧老师报告的主题是《神话主义与新神话主义》,他认为“神话主义”应被界定为审美现代性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范畴,而“新神话主义”象征着科技、消费与景观,与“神话主义”精神大为相悖。
北方民族大学张洪友老师讨论了符号域视野下科幻文本的神话性问题。
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冯玉雷老师讲述自己在田野考察和研究过程中重新发现的文物故事,他汇报了多年来田野考察的成果:从2019年敦煌旱峡玉矿的发现到第九次玉帛之路中咸阳博物院发现的玄玉,他的团队不断地激活文物,为创造当代神话助力。
接下来的3 位学者就三星堆文化汇报了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上海大学段勇教授从三星堆遗址及其文物来证实神话是确有其事。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的段勇教授回顾了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历程,通过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玉器、丝织品等出土文物,阐释了古代中华文明各地区的交流与融合。他认为,“三星堆文化以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而著称,但后来逐步融入了以礼乐文化为特征的中华主流文化,但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它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的三星堆》,他先从三星堆发微,分析青铜时代世界各处文明之间的联系;之后,从六畜、五谷、农业传统、玉文化、祭祖等10 个方面综合比较,总结出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双螺旋特征”。他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本土起源,以定居农业为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基础,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来自西方,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上层文化,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夏商周三代文化。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刘思亮老师探讨了三星堆象牙祭祀的文化,并将之和殷墟祭祀坑埋牲情况对比。
以上学者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去讲中国故事,突显“文明—文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冯玉雷老师评议认为,各位学者的报告视野开阔,对后续三星堆的神话研究有新时代的开拓性。
四、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本组学者的报告均将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运用到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中,拓宽了“文化文本”的范畴,给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方法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蒋万胜编审认为,大历史观应该用各种数据资料汇总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新文科应该追求知识的综合性,考虑到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影响。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报告主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多学科视角》,他由民间物品锦带书引入,将之与上海奉贤金汇镇的独特方言——偒傣话联系在一起,从基因、考古、语言等多学科的角度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
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王轲来自2022年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学奖)斯万特•帕博的实验室,她的报告主题是《文明探源:分子人类学的视角》,详细介绍了他们有关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成果。他们团队的主要贡献是开发技术,解决古DNA 提取和制备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最知名的就是斯万特•帕博对尼安德特人的测序工作。在谈论基因问题时,王轲认为,文化与基因观点讨论的前提就是文化背景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文化基因是人文学者借鉴生物学基因理论而创制的比喻性概念,用这个新术语来凸显文化与社会的决定性要素。
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梅雪容探讨了新文科的新视野,把基因归入“文化文本”范畴,并讨论了如何把基因这个文化文本用于人文领域。
陕西科技大学乔现荣老师从现有的几个常用翻译软件出发,对比当下热门的ChatGPT,非常新颖地讨论了ChatGPT 对于文化文本生产的影响。
西北大学肖雪峰老师的报告主题是《关中非遗生产性保护、探索与实践》,她展示了他们团队设计的非遗动画宣传形象,对于关中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成果一一进行了汇报,通过电子形象设计的形式对神话进行了再生产和再创作。
以上学者以敏锐的视角阐释了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辩证性的知识生产的关系。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对此评议道,人文学科和科学界的对话非常可贵,期待有更多的发展和突破,此次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也让学界看到了新文科更多的可能。
五、跨文化视野下的研究
本次会议第四个主题从全球化出发也尤为重要,几位学者就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汇报了成果。西安外国语大学苏永前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日耳曼主义与雅利安话语生产——布鲁斯•林肯神话研究的知识伦理学视野》,他从布鲁斯·林肯对原始印欧宇宙神话的重构出发,探讨历史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近年来分别倡导的“大历史”与“大传统”理念,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纵深考察了人类文明的发生学与动力学因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建树老师追踪王国维考古学的影响,探索二重证据的海外回声。他从王国维将古文字古器物之学要与经史之学相互表里的治学特点出发,认为新发现和新方法是新文科的要领。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利敏老师从跨文化研究角度讨论了英语教学和我国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现状。她认为,从语言角度研究语言背后的地方思想、民族主义社会现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提升学生国家意识和增强国家认同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能够为培养国民意识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好思想储备。
西北大学张天恩教授认为,不同的经济形态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主要是王权、军权、宗教三种文化形态。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都在不断地刷新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知。他细数了从2001年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重要收获,探究了许多地区的史前社会发展情况,认为其普遍达到相当高度。
以上学者从跨文化的视野出发,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投向世界各处不同的文化形态,贯通古今、文明互鉴,展现了研究世界文明的方式、方法,为中华文明溯源提供了海外的视角和比较的立场。
六、会议总结
叶舒宪教授就会议进行总结时指出:神话是文明的根本,一切编码都由神话信念支配。文学人类学派所强调的文化文本,若要发挥理论统领性的作用,需要让它和一切结构主义的文本概念划清界限。从文学人类学视角看,文化文本,不是指客体存在的、静止不动的文本,而是带有历史深度认知效应的一种生成性概念,是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不断生成和演变的文化符码系统本身,包括了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各类形态,即远古神话、图腾崇拜、仪式活动、口传文学、民俗艺术、习俗制度等。他强调,中国需要推出大传统才能与时俱进,要把“文化文本”做成走向世界的品牌。
本次“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高端论坛”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历史观与“文化文本”的前沿话题,学者们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对华夏文明的“文化记忆”回溯中发掘被遮蔽的文明精神史,拓展文化基因的基础价值和内涵,为文学人类学的发展作出了共同努力,为现代学术成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