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使命、困境与策略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视角

2023-02-24陈柏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二十大高校教师理想信念

陈柏瑾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重庆 402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33。这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2]在新的国内形势和风云多变的国际局势相互交织下,我国高等教育要闯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就要把握育才育人的核心命题——“立德树人”,这就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新要求: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时代呼唤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当前,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1]11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这是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1 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持续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34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着眼未来我们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国家安全、深化改革、意识形态挑战、民生问题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青年。当前,我们面临国际经济持续下行、国家竞争日益严峻、文化冲突不断凸显、地区紧张螺旋升温,林林总总的问题与信息不断涌进青年心头,国内和平稳定发展与国际冲突频发相互交织,这些都对我国“育人”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为“立德”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既要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又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可靠接班人。

1.2 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也需要高校以中国式高等教育培养的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高等教育人数占比和人才质量与现代化的实现密不可分,无论是发展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高等教育都重任在肩。大学生要成长为身怀经世之才、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专业课程的才能培养,更离不开课程思政的“德能”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奠定坚实可靠的育人基础。

1.3 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生成长。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协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而言是成长成才的需要,对学校发展而言是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思想支撑,对国家而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人才保障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环节。“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63“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1]63所取得的成果,需要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灌输于学生心中,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需要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囊括党的领导、思想铸魂、自我革命、干部队伍、组织建设、正风肃纪、反腐斗争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

2 新问题:当前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困境考量

“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课程思政改革攻坚战、持久战号角仍需吹响。

2.1 新形势下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近年来形成“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扭转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只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然而,纵观学界理论研究及高等教育教学实际,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新形势、新要求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感性认识不足,导致“三全育人”存在死角。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新形势、新要求的表现路径之一,新的大政方针既包含着过去我国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正确价值理念,又蕴含着国家未来向好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动取向,而一些教师对新的大政方针不理解、不学习,将其等同于“政治”,认为在课堂中融入这些内容就是“政治课”,没有认识到“包含一切正向的、积极的、向善的价值理念,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起价值引领和正确导向的重要作用”[3]。

二是新理论、新方向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性认识不足,导致“三全育人”出现缺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1]65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人才培养事业关乎党之大计,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是党的人,是国的才”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6作为思想体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在实践中创新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有关理论,对这些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1]43。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然而一些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入、认识不足、实践不够,只顾教书、不顾育人,自然难以将其价值内核融入到专业课堂、灌输到学生心中,亦难以将其实践方法教给学生,这就使党的人才培养事业面临挑战。

三是新发展、新视野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认识不足,导致“三全育人”出现位移。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5 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 年的伟大变革,讲述新时代奋斗历程中的“三件大事”和“三个胜利”,回顾了16个方面的重大成就,讲述了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既是故事表述,又是理论阐述,还是重要的方法论。这些故事是当代大学生所经历过的、感悟过的,是他们身边发生的。然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一些专业课教师使命感不强,缺少课程思政实践,对课程思政落实不彻底,实践不充分,没有在课堂中有机融入党带领人民群众砥砺前行的故事,或缺少对故事的总结和提升,没有引起学生对中国故事的共鸣,也没有达到“德育”效果。

2.2 新形势下教师对课程思政实践不够

与过去多年的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活动相比,课程思政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专业课程的师生互动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养成过程中达到充分的思想引领效果,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因素导致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浮于表面,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有待提升。

一是育人导向不明,导致教师对“立德树人”重视不够。近年来,本科院校为了达到国家或地方“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高职院校为了达到中央和地方的“双高”建设要求,他们在导向上就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看得见”的数据上,高校教师就把时间放在了完成学校的考核要求上,对于“看不见”的“立德树人”成效,往往会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有学者指出“这种导向上的偏颇,对教师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基础稳固,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一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4这是我们的根本导向。

二是“课程思政”制度缺位,导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停留在“应付检查”上。通过互联网对部分高校网站进行检索,诸多学校或二级学院制定了“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但纵观这类制度,许多高校均站在“统筹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该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大同小异。对于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推进计划、效果测评,鲜少见到有关制度文件。此外,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形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测评到思想政治引领效果,但各类“材料”检查应接不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否良好,就演化为了“材料好”“照片好”,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成为了“方案撰写”“材料堆砌”“总结汇报”的集合。这不利于教师真正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2.3 新形势下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不明

课程思政的内容首先是“课程”的内容,其次才是课程视域下的“思政”内容,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不能脱节,是课程思政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也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边界所在。一些教师注重于专业知识教育,而缺少思想引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内容不佳,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不深,欠缺思想性。一些专业课教师注重专业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注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不善于挖掘思政元素,不善于总结自身成长成才的精神因素,也不善于将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展现于课堂,对专业领域内产生的优秀精神缺乏思考,在课堂中难以将其充分融入,导致对学生的引领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整合不够,缺乏逻辑性。在课程思政实践中,一些专业课教师生搬硬套,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生硬结合,致使专业课教学中课程与思政相脱节,缺乏课程与思政的连贯性,以及思政元素之间的逻辑性。

3 新策略:当前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实践进路

在课程思政的长期实践中,高校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管理机制,在坚持学校党委领导、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体制。然而,改革创新是推动课程思政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需要对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教师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内容不明等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摆脱发展困境。

3.1 一德一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新形势下,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采用显性教育、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引入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到教师日常教育中[5]。

一是坚持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化。高校在用好“三会一课”“政治学习”“统战教育”的基础上,坚持推进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化。理想信念是长期灌输教育与自身实践双向作用才能形成的,高校教师结构构成复杂,要持续完善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就要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充分考虑教师实际,研究开展高效、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精简会议次数、压缩会议时间,坚持讲小故事、身边事,从而阐明深刻道理,对教师理想信念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校院两级要充分调研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际情况,找出真问题,提出真对策。单纯增加学习频次和时间,简单将教师学习时间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切身利益挂钩,这会使教师学习更加“走过场”,效果也会事倍功半。

二是坚持丰富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一方面,正确、科学、优秀的教育内容是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党领导下的人民伟大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毅前行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是高校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和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要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学科实际,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思想发展需要,不同学历背景教师成长的现实需求,在整体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选取恰当的视角,联系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际,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学好用好,从而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坚持创新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形式。一方面,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在本学科领域内的课程思政素材,这些素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不同专业课教师可以联合开展学习活动,如开展“三会一课”,互相分享课程思政案例,在为课程思政准备素材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教育,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师而言又起到案例互补、经验交流之作用。另一方面,在集中学习过程中请“名家”进校讲学、请“大家”进校交流,在专家讲授本学科研究前沿的同时,聆听学科发展故事,在教师的专业领域发展中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

3.2 一点一滴: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供给有效的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实践取得育人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融入党和国家的意志,融入广大人民群众心之所盼,把专业教育和思政价值引领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把握核心,深入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蕴含深邃的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指南。既要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又要注重将国家意志细化为教学内容。首先,“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总结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要在其中找到自己奋进的身影,挖掘本专业在其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成长道路、走“自信自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走“守正创新”的专业发展道路,等等。最后,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了解其特征和要求,引导学生将“总目标”化作具体目标,将具体目标化作“成长时间线”,引导青年正确预判困难、认识困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聚焦课程,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一方面,从教材内容入手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教材的内容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在绪论部分,一般会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学界贡献、理论前沿等问题[6],这些问题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结语部分,一些学者会对本专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对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具有启迪意义。教材最重要的正文部分,对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作了概括性描述,对专业的发展历史、主要人物、重要观点作了阐释,这些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如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这些是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元素。另一方面,从学科延展入手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党和国家对本学科本领域内的方针政策、行业协会的指导性文件、国际视域下本专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本专业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均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深入挖掘,将其用多种方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专业课教学中达到思想引领效果。

3.3 一针一线:优化课程思政管理举措

课程思政工作是思想引领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课程思政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是保障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要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管理举措,推进课程思政不断改革创新,使课程思政真正发挥“育人”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优化课程思政师资教育管理,着力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明确党委领导责任制下各系统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职责,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培训制度。以目标导向为原则,将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作为重要目标。开展“减法”改革,将原有的行政化手段转化为民主化手段,将简单的监督检查转化为引导教化措施。如将教师对课程思政学习的直接考核转化为对院系领导的考核,以教师对院系领导开展课程思政有关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为考核依据,比如对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教师学习、政策制度制订等方面的满意度等。同时,建立教师课程思政学习正向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开展学习。

另一方面,优化课程思政实践过程管理,助力提升教师育人实效。校院两级应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考核重点放置于过程管理上,以督导听课和教师互听为重点,减少教师提交各类材料的频次和类目。学校应鼓励各专业思想品德过硬、政治素养较高的一线教师担任督导工作,鼓励思政课教师担任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在督导听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鼓励教师自主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德高望重的教师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督导,而不是随意指派教学督导“推门听课”。在思政课教师听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为主、督导为辅。这凸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吸取优秀教育者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由“被督导听课”转化为“与老师交流”,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二十大高校教师理想信念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