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机理
2023-02-24岳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政治能力对政治上的主动和被动起关键作用。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十年来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支持。新征程上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坚定政治能力建设的方向,在理论武装、政治历练、精神培育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规范体系。
【关键词】政治能力 自我革命 制度体系 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02.001
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作为政党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能力关乎党的自身建设和团结稳定,同时也关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则贯穿党的政治建设的全过程。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1]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强调,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党的建设的宏伟蓝图,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要部署。因此,梳理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理论意蕴、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新时代进一步提高政治能力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理论意蕴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强调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地位。政治能力则是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政党强大、富有战斗力的基本前提。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理论意蕴深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政治属性等基本问题,还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实践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讲政治的应然性、本然性以及必然性,对无产阶级政党应该从事什么样的政治以及怎样从事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为孕育和催生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思想提供了理论源泉和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2]。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阶级属性,无产阶级政党“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对于“怎样从事政治”这个关键性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纲领、目标和纪律中,对共产党人的政治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共产党人必须“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具有宣传的能力和热情、坚定不移的信念、革命的毅力”[4]。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建设过程中,也曾强调党员要为捍卫党性而斗争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组织和纪律,反对瓦解组织分子”[5]。尽管马克思、列宁没有直接提到“政治能力”概念,但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斗争中,始终坚持将政治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可以说,重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题中之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能力提升维度突出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提出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将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这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诠释和弘扬,是对讲政治的忠实践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的自觉认知。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6]面对大党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警示全党:“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7]党百年奋斗的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革命性锻造,充分印证了中國共产党掌握了许多重要的执政规律,其中关键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长期执政的内在规律,来解答百年大党独有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成功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就必须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部署。由此可以看出,在新时代执政道路上,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党的长期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接续强化党的建设,特别是抓好政治建设这个“牛鼻子”,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以更好地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就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党员干部要增强“八项本领”和提高“七种能力”的重要指示,并指出其中排在首位的能力就是政治能力,强调党员干部要以过硬的政治本领,应对复杂的执政考验,推动党的长期执政实践。可见,重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是基于新时代全面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战略性考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8]这充分表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把握和定位工作,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道路。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与党的战略任务、目标和要求相匹配,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重视和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革命战争年代,着眼于革命斗争需要,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9],强调干部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要有政治远见和政治立场。新中国成立之后,着眼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党大力培养懂政治、懂业务的“又红又专”的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着眼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邓小平同志对干部提出“四化”要求,其中“革命化”是首要标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讲政治”的干部标准,并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同志提出党员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可见,始终突出政治性,是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开创性地提出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在坚持政治标准、把好政治关的前提下,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的实践品格,着力培养选拔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执政骨干队伍,实现了新时代选人用人方针原则的守正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能力建设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员干部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气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新时代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统筹谋划、积极推动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认真总结凝练新时代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党的政治能力的内在需要。
践行“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必須以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10]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坚持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高的政治原则,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确保全党团结一致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
践行“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要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对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和担当精神为标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思想自觉增强政治和行动上的自觉。同时,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始终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感情上衷心爱戴、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始终紧跟,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总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新时代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原则。
坚持思想淬炼,坚定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提升政治能力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1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时刻牢记自己是胸怀信仰肩负使命的“政治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为抓手,坚持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接续开展了5次大规模党内学习教育活动,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做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推动了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内化于心”。同时,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整体部署和一体实施,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制度问题,通过思想淬炼和制度约束,不断巩固扩展思想建党成果。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不断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党内教育与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工作巡视巡察等管理制度相挂钩,成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标准,推动了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成之于制”。总之,新时代要继续坚持以常态化党内教育剔除共产党人思想“杂质”,不断淬炼自我革命思想武器,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提高政治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守政治底线,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是新时代提升政治能力的重要保障。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政治活动、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规范,是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体系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党的团结统一,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靠政治纪律来保证,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否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的考验和最根本的检验。
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要位置,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经济腐败的根源在于政治生态的恶化,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治纪律松弛、政治上变了质。对此,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求党员干部要在党性纪律上走在前列,提出了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严格遵守“十二个不准”、守住“五关”等一系列重要的政治规定和政治纪律,为党员干部划清行为界限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提高政治能力,要以严守政治纪律作为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持续增强纪律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敢于同各种违背原则、违反党纪国法、损害党中央权威的现象作斗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持人民至上,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提高政治能力之核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牢记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和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因此,中国共产党提高政治能力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是党的工作的根本,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练就的过硬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新时代如何推进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发展问题。立足全媒体时代,开创了网络群众路线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13]同时,“中央八项规定”等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的制定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从根本上保障了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位、有效运行。因此,党员干部要继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增强政治才干、锻造政治本领,提高团结带领、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政治能力。
加强政治历练,强化政治担当。在复杂斗争中加强政治历练是对政治能力的实践检验,也是提高政治能力的必经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强调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这充分表明,党员干部先进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炼就。只有经受多岗位、多层级、全方位的政治历练,才能锻造强大的政治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关键节点上抓住了那些已经出现或可能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风险挑战,积极主动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以“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警示全党自我革命任重道远。以五个“凡是”概括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五种主要的风险考验,展示了必须坚持斗争的决心和魄力。以五个“绝不会”和五个“绝不答应”,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和底线。实践证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正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险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取得的。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更加艰巨复杂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坚持在斗争中加强历练,在具体工作中为国分忧、为民分忧,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实贯彻下去,勇于承担职责使命,这是政治历练,也是对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实践考验。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路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新时代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应在秉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政治信仰、严守政治纪律、站稳政治立场和强化政治历练等基本经验之上,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不断优化政治能力提升的路径。
始终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能力建设的方向性。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坚强的领导集体、明确的领导核心有助于全党更加坚决、更加步调一致和更有巨大勇气地推进党的事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新时代新征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上树牢核心意识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政治能力的根本体现。首先,要在思想上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意识。“两个维护”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际行动,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的实践,不是片面的理解而是全面的认同,不是有条件的遵循而是无条件的执行。只有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全方位、全身心地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其次,在行动上要践行“两个维护”。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与不符合“两个维护”的情况做斗争。始终对党忠诚,在实践中无杂质、无折扣、无水分,这是党性的体现,也是政治能力的集中体现。再次,要正确把握“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政治前提和思想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政治责任和实践要求,二者都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意义,决定道路方向,决定事业成败,都是提高政治能力的根本遵循。
优化政治能力提升环节,强化政治能力建设的科学性。政治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党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是一名党员干部成熟的根本标志。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提升政治能力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4]提高政治能力,要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不是空喊口号,学习的目的在于转化运用,要用发展的理论提升能力指导实践,更好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其次,要注重政治历练。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历练。因为政治能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历练出来。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重大现实任务就是锻造政治品格的“磨刀石”,只有把政治能力放到首位练,才能在担当使命中保持政治定力,才能在踔厉奋发中提高政治站位,得到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最后,要增强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本质上是对党员干部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的实践要求,敢于坚持党性原则,敢于坚守责任担当。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会与生俱来,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能力,必须以政治能力做支撑,在思想、政治、实践上千锤百炼。既要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还需积极投身斗争实践,强化政治历练,培养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还要善于总结,丰富斗争方法、提高斗争艺术,方能在各种重大考验中做到政治坚定,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完善政治能力提升保障,强化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性。政治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度体系作保障。首先,以目标为导向,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導为目标,使政治能力建设与其他能力建设整体联动、协同发力,形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党章为根本依据,不断健全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机制,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并将其贯穿在政治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畅通政治能力建设制度与党的其他方面能力建设联动的“链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动效应,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政治意识,进而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提高政治能力的环节,建立完善政治能力建设的科学标准和依据。强化制度衔接,加强与党的其他能力建设制度之间的衔接性,使主干制度更加健全,配套制度更加完备。强化制度评价,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不断完善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制度体系。最后,创新制度文化,营造政治能力提升的良好生态。积极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与政治文化实现“内在一致”,不断厚植政治能力提升的政治文化。积极推动政治能力提升的刚性要求与政治文化熏陶的内在滋养,这是“刚柔相济”制度文化真正发挥效力的关键所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文化激励作用,强化政治认同、厚植文化根基。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典型榜样的树立,都会助推政治能力的持续提升。
注释
[1][10][11][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7、93、49、2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9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626页。
[5]《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3页。
[6][8][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3、66、6页。
[7][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91、352页。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6页。
责 编∕李思琪
岳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逻辑体系与实践路径》(论文)、《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百年回望及当代启示》(论文)、《政党基因:内涵、特征与价值》(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