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班教育活动实施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
——基于贵阳市X区I“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的调查

2023-02-24钟粤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前班城中村家校

钟粤妮

(安顺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贵州省内许多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向贵阳市迁移。由于“城中村”房租低廉,绝大多数经济条件差的进城务工人员选择租住在贵阳市的“城中村”中。农民工群体从事的是非常辛苦的重体力消耗的工作,他们早出晚归,无精力也无时间照顾随迁的年幼子女,这些流动幼儿的学前教育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贵阳市“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便应运而生。这类学前班主要招收5~6岁的流动幼儿,为其提供学前一年制教育。由于学前班的招生及教育活动并未列入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正规管理的范畴,属于一类特殊的学前教育机构。学前班的收费低于当地的民办幼儿园,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机会,其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根据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期间对贵阳市X区I“城中村”学前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实地调查,对制约学前班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一、贵阳市X区I“城中村”学前班相关情况简介

I民办小学成立于2008年,位于X区列入贵阳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典型“城中村”中。该校有教师14人(含校长),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招收1个教学班,共有6个教学班,2020年秋季招生230人,招生对象全部为农民工子女。I民办小学附设有1个学前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秋季学前班招生仅有12人,均为5~6岁的流动幼儿。学前班配有专职教师及小学部兼职教师各1人,两位教师承担了学前班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研究者根据学前班的课程表进行统计,学前班一周开设的各类课程共有28节次,其中,拼音3节次、语文3节次、数学9节次、美术3节次、游戏3节次、活动3节次、音乐2节次、体育1节次、班会1节次。参照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学前班开设的课程,缺乏除数学以外的科学和社会领域的课程。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在其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中,主要是以分科“上课”的形式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大多数时间让幼儿学习小学科目中的拼音、语文和数学,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的学业为重。在教学活动中,实行与I民办小学同样的作息制度,学前班教师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每天都要布置家庭作业,期中和学期结束时,要对拼音、语文和数学3门“主科”进行考试,以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前班的教育活动不重视流动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违背5~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有明显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1]。

二、“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教育活动实施的制约因素

(一)物质环境条件差

据研究者实地观察,学前班的物质环境条件总体较差,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及有效开展。I民办小学地理位置偏僻,学校周边环境嘈杂、脏乱,教学楼是在“城中村”中租借的一栋4层的民房。教学楼外的公共活动场地面积较小,在狭小的公共活动场地上,仅有一个旗杆矗立,学前班幼儿与小学部学生共用学校的公共活动场地。学前班活动室在教学楼的第一层,面积在25平方米左右,活动室内除了黑板和桌椅,没有其他任何设备,活动室内也没有阅读区、美工区、建构区等各种活动区角。教学活动中缺乏各种体育器材、美工器材、各种可供幼儿直接操作的游戏材料、玩教具等。由于学前班不具备一些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条件,相应的生活教育活动也无法开展,因此,学前班在教育活动中完全没有发挥生活活动的教育功能。例如,学前班幼儿没有专门的盥洗室,与I民办小学其他学生共用学校的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位于教学楼后侧面,是单独的一间非常破旧的小土墙房子,男、女卫生间各仅有3个不是冲水的坑式蹲位,公共卫生间里外都无流动水设备供学生使用,如厕后无法洗手,学前班活动室内也无任何清洁洗手用品和幼儿专用的毛巾。午睡、盥洗、餐饮等相应的生活活动没有开展,很难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之游戏器材的缺乏,真正的游戏活动也无法开展,使一些常规的建立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也缺乏相应的环境条件。

研究者就“学前班课程开展面临哪些困难?”访谈I民办小学校长,校长说:“我们是租房办学嘛,每年房租都要20多万,把房租开了,除去发教师工资,还有学校的正常运转,所收的学费所剩无几。我们的办学条件太差了,目前也难以得到改善”。研究者就“您认为学前班课程的开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访谈学前班专职教师,教师认为各种教学设备设施缺乏,在教学活动过程也不能提供幼儿实际操作的材料,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像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

(二)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不合理

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关系着学前班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幼儿能否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据研究者2020年12月1日对学前班的一日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观察,上午是语文、体育、拼音练习、游戏共4节次课程,下午是2节次数学课程,每节次课程的上下课时间与小学部学生同步,教学方式也是按照教材内容,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直接讲授的方式。至于体育和游戏课程,就是教师带着孩子玩,由于缺乏体育器材和游戏器材,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并没有真正开展。一日教学活动主要集中于拼音、语言和数学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的强化训练。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幼儿的参与度较低,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幼儿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气氛不活跃,甚至有幼儿一直趴在桌子上睡觉。

(三)民办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不高

民办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对学前班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绝对的决策权,而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取决于校长的素质和能力。I民办小学校长具有大专学历,在从事民办教育前有在公办学校从教的经历,但是,I民办小学校长没有幼师专业背景,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幼教规律不了解,缺乏对学前教育正确的认知,对相关政策和要求也不甚清楚。因为民办小学自身的特性,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学校会尽可能减少对学前班的投入;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生源,从主观上也愿意迎合家长“让孩子上学前班就是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的需求,导致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形成以学业知识为重,而不是以幼儿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重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低

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教学效果受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直接影响。学前班的专职教师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小学部的兼职教师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两位教师都没有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从整体上看,I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能力不强。学前班的教育活动以集中的教学活动为主,在学前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粉笔加黑板,采取直接讲授或反复领读的“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教学;教师仅重视正规课程,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组织幼儿学习;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缺乏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活动以带动幼儿到达“最近发展区”的能力[2]。

(五)家长不配合,家校合作不畅

研究者就“学前班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对I校校长进行访谈时,校长反映学前班家长的文化素质低,经济条件不好,离异家庭多,幼儿家长对学前班教育活动的开展不配合,没有精力和能力配合学校管教孩子。学前班每学期要召开两次家长会,许多家长都不来参加,甚至有时候有些幼儿的学费都收不到。研究者就“您认为学前班课程的开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访谈学前班专职教师时,教师也说到很多家长对幼儿入学准备的认识有误区,家长认为学前班就是为入学做准备,提前一年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对入学后的学习有帮助,所以绝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幼儿学习知识的情况,如认识、会写多少汉字和拼音,会计算多少数字以内的加减法,会背多少诗词,会唱多少儿歌等,家长对幼儿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习惯、情感、认知等并不关心;有些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放任不管。

三、改进建议

(一)提升民办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学前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城中村”民办小学校长为其保驾护航。校长应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应以流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教育目标。应加强对5~6岁学前幼儿生理和智力发展特征的了解,加强学前教育基本知识和学前教育政策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校长同时还应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明确办班的指导思想,端正办班的态度,重视学前班教材的选定和课程质量的改进,不断提升学前班教育活动实施的效果。

(二)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民办小学办学经费紧张,但也应该为学前班教育活动的开展配备必需的物质环境条件。例如安全、卫生、明亮的活动室以及富有童趣的室内墙面创设;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场地和器材;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学习手工、绘画的材料及工具;适量的玩教具材料;各种有利于锻炼幼儿思维能力的棋类玩具等;此外,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校还应该尽可能为学前班配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学前班教师创设丰富物质环境的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如幼儿每天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养成哪些习惯等,需要通过组织哪些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应该科学计划,统筹安排。学前班教师应该将幼儿入学准备教育的一部分目标和内容,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中。根据5~6岁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幼小衔接的需要,学前班的作息制度上下学期应有所不同。学前班教师按照作息制度具体确定每天的每一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时,应该合理,做到动静交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外,还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将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将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结合起来[3];在组织班级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采用游戏形式,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前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如收拾整理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等。

(四)提高学前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

一方面,严控学前班专职教师的应聘准入资格。“城中村”民办小学在招聘学前班专职教师时,对其是否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应严格资格审核,把好“入口关”,在为学前班配备兼职教师时,也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防止“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应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提升学前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首先,在上岗前,学校应对学前班教师进行短期职前培训。组织学前班教师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使新入职的教师尽快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培训教师,如让教师能到优质幼儿园跟班学习;邀请具有学前教育经验的教师到学前班进行课程示范和指导。再次,学校应制定有效措施积极促成学前班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使教师能获取新知识,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五)加强家校合作

从学校层面看,家校合作主要是采取开家长会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至于学前班家校合作联系最常用的渠道,就是学前班教师建立的幼儿家长微信群,用于发布学校的相关通知、告知相关信息、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幼儿家长为幼儿请假等,属于一般的信息交流,达不到面对面沟通的效果。因此,为加强家校合作,首先,拓展家校合作的渠道。除了家长会、学前班家长微信群等渠道,还应采取教师有针对性的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卡等进行沟通交流。其次,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家长了解和参与学前班教育活动的开展,如举办家校联谊活动、郊游活动,有针对性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家长合作教育的意识得到加强。再次,应深化家校合作的内容。例如,将家长会变成相关主题讨论会,就家长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类似“入学准备到底应该准备什么”等,与家长进行讨论,借此促进教师和家长对入学准备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观,达到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城中村”流动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并不少见,学前班的教育任务与幼儿园大班相比,有其特殊性,其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做好幼小衔接。虽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确实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幼儿来说,学前班能够让他们得到启蒙教育和关怀,这无疑是最有意义的。研究者仅是将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学前班教育活动的现状和思考记录下来,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关注那些生活在“城中村”中流动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情况。

猜你喜欢

学前班城中村家校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学前班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工资收入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