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困境与优化策略
2023-02-24王润萍
王润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面临着新挑战、新变革,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已成趋势,线上教学不再是应对疫情的“权宜之策”,而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是推动传统教学模式走向创新的重要抓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将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线上网络教学的优势两者相结合,实现教学环境真实与虚拟的交互融合,无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体现,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思政课“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的有益探索。随着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显露,认真总结分析这一模式的实施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对于提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类型
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革新,是混合式教学与高职思政课的有机结合,它以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贯通,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着力于教与学的互动和师生的协同互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寻求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辅助式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如网络学习平台和配套APP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工具,其教学理念及教学组织设计上接近传统思政课教学,是指“师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辅以利用丰富完整、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进行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交流讨论,作业测验以及分析统计的教学方式方法”[1],开展难度相对较小;另一种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叫做融合式混合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相比之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更多地融入了新的教学活动和方式,学生在网络平台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线下教学活动也有了更多的形式,包括手机签到、主题汇报、互动讨论、小组辩论、学生翻转课堂、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环节都包含其中。一般来说,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和经验越来越丰富,思政教师也将从刚开始简单的“网络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过渡到“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困境
(一)网络条件和基础设施滞后,影响了教学开展和学习体验
开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离不开顺畅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基本保障。然而不少高校开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都未达标,制约和影响了线上线下教学的顺利开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一,支撑线上教学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维护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有些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不够,对思政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大,配套经费落实不到位,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技术支持,网络视频和教学资源等不齐全,平台功能亟待完善,各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差距较大。
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服务队伍专业人才匮乏或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思政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制作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微视频制作和录课等方面经常需要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但大部分时候很难获得有效的服务和指导,陷入“空有想法,难以执行”的技术困惑中。在缺乏较好的信息技术指导和未有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下,很多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都处于自发和摸索的状态,选取和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也是五花八门,且各种原因和需要对平台的使用也是经常切换,如平台功能受限或运作不稳定、网络波动导致的签到不成功等,均会影响授课效果和教学体验,也不利于课程教学数据的收集。
第三,网络速度影响学生的教学体验。由于不少高校的校园网络信号差,网速太慢,学生在网络学习时容易出现卡顿、无法打开网页、无法登录账号或者信号中断等问题;线下课堂也容易出现无法签到、主题讨论无法及时发送、抢答不成功等问题,继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制约着教学的成效和质量
思政教师作为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灵魂人物,其信息化素养及教学组织设计能力决定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成效,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必须具备能够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能力。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创新起步艰难、动作缓慢,难以达到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高要求、高标准。
部分思政教师由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相关培训、年龄较大以及职业惯性和惰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接触新教学模式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不愿意尝试探索和积极主动学习和请教,这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整合教学的能力较为欠缺,严重制约着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使用或不能熟练掌握各类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不懂开发和利用资源库以及创作和录制视频等;二是欠缺获取资源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缺乏基于数据开展教学分析、优化教学、及时评价反思等方面的研究能力,探索和创新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三是欠缺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整体优化设计的能力,对于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了解和应用不多,课堂教学沿用传统做法;四是难于做好线上线下的有序衔接,组织实施教学和管理监控学生等落实无法到位,不能准确判断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质量,无法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教学活动,影响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水平和质量不高。
(三)教学过程管控难度增大,削弱了教学的内生动力
教师教的自主性和学生学的自觉性是教学过程中的内生动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才能让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焕发生机活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网络学习+线下教学”简单组合,需要教师花费巨大的精力时间用心琢磨、整体把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对学生来说,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积极配合。然而,不少思政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和被动心态,学生对学习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和被动心理。
第一,增加了思政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混合式教学颠覆了思政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打破固有的教学习惯,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整合网络资源、制作视频、参与线上讨论、发布各种学习任务;在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时,还要额外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思考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情以及重构教学流程,这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教学工作量。
第二,教师短时期内无法感知自己的教学成效。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和教学评价很多时候并不像专业课那样能够很好地感知和看见,大部分时候无法实现绝对的量化,也很难判断是否达成教学目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态度是否真实地发生变化。加上长期以来,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突破这种“职业惯性”的心理关口其实很难,所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走回原有的教学模式。
第三,加重了学生的学业任务,容易导致敷衍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活动,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将会面临很多需要自主学习和完成的实践和任务,这极大地考验学生的自律和自觉。实际上,不少学生反映多门课程的线上学习任务让他们分身乏术,课外学习的压力也让很多学生因此而存在抵触情绪和懈怠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容易敷衍了事,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线上学习任务采取“挂机完成”模式,把视频或资料挂在网上播放而没有真正用心学习和收获。
三、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做好顶层设计协同发力,完善保障设施和政策
1.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加强网络平台、校园网的建设
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必然要有软硬件设施的助力和保障做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思政网络平台建设的步伐,提供顺畅的网络环境,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在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高职院校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合作,共建共享,建成后还要不断完善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的相关服务功能,聘请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以便应对各类技术故障或突发事件,保证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的稳定性。
2.健全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案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需要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协同发力,相互配合,才能保障教学顺利实施、成功推进。学校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思考,成立专门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专职部门负责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推行,要把开展混合式教学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教务处、人事处、质量办、信息中心、财务部多个部门和单位统筹协调起来,围绕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明确各部门具体的任务分工和职责,在其职责范围内增添相应的工作任务,实行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设计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循,各部门也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改革建设实施方案,尤其是思政部门更要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评课制度、集体观摩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要把线上课堂教学特别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经验研讨等相关活动纳入教学管理制度当中,在教学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激励政策
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助力支持,而且思政教师作为最主要的实施主体,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效。因此,高校应对参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部门和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思政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工作压力和难度、建设经费投入都非常大,要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就要建立一套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考评机制和长效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资金和技术便利。如将教师参与改革、开展教学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课酬计算、荣誉奖励挂钩,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培养教师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1.帮助教师及时转变 教学观念
面对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少思政教师内心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心理上感觉到压力和挑战,还可能产生拒绝和排斥心理,主动接受并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意愿和兴趣并不是很强烈,教师有这样的观望心态和畏难心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不转变观念,势必影响教师开展教学的动力,只有思想转变了,行动才能跟得上。因此,学校有必要及时做好思政教师的思想动员,通过正规严肃的动员会议和教学研讨,大力鼓舞教师勇敢做出改变,从心理上不回避、不退缩,积极“接纳”这一新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去学懂弄通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和路径。
2.提升教师驾驭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除了从观念上正视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必须从思政教师自身能力出发真正培养起足以支撑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各项能力素养,尤其需要具备与思政教学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即能够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能力。从学校来讲,就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强 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如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种校内外培训,包括培训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各类教学平台和软件的使用方法、获取资源及分析数据的工具和方法、慕课视频的拍摄和制作等,当然这类培训不能仅停留在会议上的“纸上谈兵”,还要带着教师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度以及对混合式教学的深层理解,帮助思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基本技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自信。
3.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基础环节,是教师备课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的效果,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不少高职思政教师往往欠缺这种教学设计的能力,对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不明确,在备课上依旧是“灌输”思维,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呆板、单一,不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因此,对思政教师的培训不仅是让其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针对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具有生命力,更具温度和色彩。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分享和研讨交流活动,邀请省内或国内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方面做得成功的教学团队或个人到校开展讲座或座谈,针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实地沟通交流,从而吸取他们的优秀混合式教学经验。其次,学校应主动加强地方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沟通学习和教学观摩,取长补短,推动本校思政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理念,强化探索和创新混合式教学的动力。再次,学校应鼓励思政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组建教师团队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题研究和申报。通过比赛和观摩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评审专家的现场点评和指导下启发教师的教学思维,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研促教的目的。
(三)建强团队分工协作,提升教学过程管控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要在深刻把握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创新趋势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加强团队建设,创新课程设计,完善实施环节,强化考核评价[2]。无论是课程建设、资源整合、教学设计等都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和系统规划,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体攻关,形成教学合力,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
1.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思政课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不同的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知识多而广,单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很难全面整合众多教学资源,不仅力量分散,还容易导致重复劳动、效率低下。因此,组建一支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十分必要,要将具备精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的教师、拥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具备娴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教师以及文字功底扎实、语言表达精炼的教师聚集起来,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根据各自的优势分派业务,明确各自分工,将课程建设中所有的环节和工序进行分解,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有专门负责制作视频录课的,包括文字脚本制作、制作课件、录制视频主讲的教师;还有专门的课程运维团队,负责MOOC资源上传、更新教学资源、对师生进行慕课使用培训和线上答疑解难的教师。通过这支优秀的师资团队精心打造优质课程,扩大课程的覆盖面,实现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的共建共享,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前提和基础。
2.积极构建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为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范式
思政教师不仅要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式与内涵,更要充分领悟这一模式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能够把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三者有机贯通、紧密衔接,注重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促使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二者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继而重构师生关系、重塑师生角色。具体而言,思政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特别是在大班授课的学习场域下,坚持多元融合的原则,探寻与构建一套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环环相扣的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如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坚持“导—学—展—研—用”的逻辑理路,在课前实施线上课堂的自主与互动学习,重在任务驱动;课中实施线下课堂师生、生生的交互学习,旨在研讨提升;课后实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学习,意在巩固拓展。教师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反复开展教学实践进而理清教学思路,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完善,逐步熟悉并创新教学设计和流程,查漏补缺,做出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的质量。
3.提高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学生是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主体,思政教师不能一味地只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参与程度,要做好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难以监控,要保证教学的实效,就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做好教学的管理和监督。首先,思政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布置的教学任务要科学合理,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的碎片分化,做出精心筛选和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时长都要慎重优化,防止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负担,最忌讳的就是给出一堆铺天盖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望而生畏而无所适从。其次,要及时做好学习的跟踪和监控。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发现问题并做好提醒和反馈,必要的时候可以组建班级自律委员会,让学生助理做好监督,达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监督,从外界层面对学生做出约束提高学生的自觉。最后,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教师可以在班级专门开设关于诚信教育的主题班会或专题教学,大力弘扬网络诚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和学习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创新和探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政教师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广大教育者积极探索和创新,优化教学策略,总结与提升,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打造有声有色、有趣有用、有魂有神的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