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企业风险投资管理研究
2023-02-24刘娜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文/刘娜(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活动的有序推进,能够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助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然而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出台,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活动开展面临较大困境。在此背景下,提升资金配置水平、防控投资风险、保障投资目标实现成为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关注内容。
一、投资风险管理及影响因素概述
(一)投资风险管理意义
在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环节,投资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投资风险防控则是保障投资策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运营发展进程中,落实前期分析评估工作,准确识别投资风险,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活动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强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基于市场经济形势变化及企业发展需求,实现投资策略的合理调整,促进企业投资收益目标的充分实现,切实提升资金利用率,维持企业稳定运营。
(二)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1.政策因素
生物医药企业在实际发展进程中极易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投资活动的开展,都与政策法规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新医改政策的出台,给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2.经济环境因素
在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活动开展进程中,经济环境变化对于投资策略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环境变化主要包含金融政策变化、财税政策变化等,生物医药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应实现市场调研评估工作的充分落实,充分考量当前经济环境。
3.市场环境因素
市场环境中供需因素、质量因素等变化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医药企业投资领域市场环境产生变化,将会对所投资产品销售额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利润也将随之下降,使得企业预期利润目标无法实现。
二、生物医药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类型分析
(一)尽职调查环节
尽职调查环节主要风险有信息不对称风险、舞弊风险、调查者失职风险、程序设计风险。其中,信息不对称风险作为尽职调查环节固有风险,难以采取手段实现完全消除。在实际的调查工作开展进程中,倘若调查对象产生欺瞒、隐藏行为,虚报业绩水平、隐瞒重大风险,所提供的信息数据真实性不足,或以利益引诱调查者串通造假,会对调查结果产生极大影响[1]。调查者在工作落实环节,受能力不足、经验匮乏、态度不端正等因素影响,并未全面充分地开展调查工作,也会导致风险产生。此外,尽职调查程序设计存在缺陷,并未设计双人尽调、小组尽调、引进第三方机构等,也会使得尽职调查结果难以支持投资决策制定。
(二)投资决策环节
在投资活动开展进程中,风险识别主要集中于投资决策环节,主要包含交易标的风险,即是否存在产权纠纷、司法查封等问题;交易标的企业经营持续性风险,如产品是否存在良品率低、投诉率高等问题;商业模式风险,即模式是否经过市场验证,变现能力是否满足预期;交易标的企业的成长性风险,即企业新产品研发成本是否过高,研发进度是否满足预期,行业发展态势是否呈现下降状态;交易对价的溢出性风险,交易对价是否在合理范围以内,是否存在同行业竞争对手恶意抬高价格的现象;决策数据时效性不足风险,即为决策审批程序过长,导致审批周期过长,无法实现经营信息、财务数据等的及时更新,缺乏应有的时效性。交易对手信誉度风险,即交易对手是否存在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审批延误风险,即审批程序复杂程度较高,导致周期过长,使得投资活动错失良机。
(三)投资实施环节
投资实施环节的风险主要包含投资实施人员失职风险、程序设计风险。投资实施人员为实现项目的有效实施,或缺乏应有的风险防控意识,难以实现决策审批意见及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易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风险防控及其他职能部门并未实现决策意见落实的监督,影响投资决策落实成效。
(四)投后管理环节
前期投资决策环节中存在的交易标的企业经营持续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也将延续至投后管理环节。投资对象预期业绩目标受各项因素影响,难以满足预期,导致风险产生。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并未严格履行投后管理职责,导致项目运营监督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倘若投资企业获得融资后,企业内部核心工作团队受各项因素影响产生关键人员离职的状况,创业团队稳定性不足,导致业务关键环节受到影响[2]。
(五)项目退出环节
项目退出环节风险主要有交易对价溢出性风险,如估值科学性、溢价合理性。与此同时,还存在人员舞弊风险,主要表现为交易对手舞弊,对资产真实状况进行隐瞒。与程序相关风险主要表现在退出审批程序延误,使得交易价格失效,或错过交易窗口期,导致风险产生。
三、生物医药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应对
生物医药企业在投资项目开展进程中,为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在尽职调查环节,应当保障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必要时与第三方中介咨询机构进行合作,切实提升信息收集质量。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多方印证,保障其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访谈行业内部专家、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被投资企业实际运营管理状况,并开展客观分析评价工作。此外,生物医药企业还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前期调研工作,开展独立财务尽职调查,保障调查结果真实准确。与其他投资机构财务尽职调查团队进行交流沟通,强化信息客观性与公正性,最终达成一致观点[3]。
(二)产品与市场风险的应对
为有效应对产品质量安全及环境安全风险,生物医药企业应当实现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改进,强化全员风险防控意识,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薄弱之处,落实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高度重视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加大环保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政策要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运营发展进程中实行节能减排,制定专人负责环保设备设施故障排查工作,实现轮岗模式的有效落实,在排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至管理层,保障生物医药企业环保设备设施维持稳定运营,更好地满足国家针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有效规避风险。
(三)交易对手风险的应对
生物医药企业应当通过校验客观性合规要求,准确排查可能产生的风险因数,对交易对手运营状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对于关键时期各项资料进行复核,确保交易对手各项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针对非常规专业技术类风险因素,生物医药企业员工当前工作能力难以满足风险应对要求,因此需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取得科学准确的分析评审报告,客观评判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
(四)项目管理风险的应对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新药研发作为重大风险点,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及人力资源,但仍无法避免失败带来的风险。因此,为降低生物医药企业经济损失,保障投资人权益,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研发费用问题,可在投资协议中签订针对新药研发的“对赌协议”。以A生物医药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实际的药品研发环节,合理借鉴其他生物医药企业先进临床方案,严格把控入组标准,有效降低风险产生概率。
同时所研发的药品主要针对细分市场,市场竞争力度较小,因此能够实现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扩大,提升经济效益。此外,A生物医药合理利用相关政策法规,所研发药品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能够更好地获得政策支持。在投资项目开展进程中,为更好地应对创业团队稳定风险,生物制药企业应当基于员工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节,强化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政策,更好地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4]。
(五)再融资风险的应对
生物医药企业为更好地应对再融资风险,应当全面分析自身运营管理现状,密切关注自身现金流量状况,准确把握国家当前金融政策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便更好地解决流动性风险。以A生物制药企业为例,该企业中药板块当前处于盈利状态,因此可为企业稳定运营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可通过融资活动有效解决自身资金需求问题,实现自身资金结构优化。
四、生物医药企业投资风险防范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特殊风险管理策略
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在运营管理进程中,风险管理理念匮乏,仅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落实整改工作,并未深入发掘企业运营进程中的潜在风险。虽然企业基于自身运营需求实现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但在实际的落实环节,风险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并未发挥真正价值。企业未针对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设置独立机构,无法实现风险管理责任落实至个人,风险管理整体控制力度不足。鉴于此,生物医药企业为实现风险管理质量强化,首要任务是设置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实现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将风险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至个人,避免产生问题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依托于健全的规章制度,有效约束员工行为,强化工作落实规范性。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规避投资风险产生,保障企业稳定运营。对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活动开展而言,强化投资风险管理,需重点关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投资成本、收益回报等相关内容。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建立风险措施量化表,以便更好地应对投资活动开展进程中的各项变化,合理设置生物医药企业风险承受度上限[5]。此外,生物医药企业还需重点考量以下问题:筹资来源选择自筹款项或是银行贷款、投资工具选择基金或股票,上述问题对于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在投资风险控制工作实施环节,还需高度重视信息获取工作开展。首先在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时,需保障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合理选择数据来源。其次,在信息获取环节,可合理借鉴同行业其他企业,有效规避类型风险的产生。最后,为实现投资风险管理质量提升,生物医药企业需基于工作落实需求组建专业投资管理团队,以便更好地满足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开展需求,引进高素质人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并基于员工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助力投资风险管理质量提升。必要时引进第三方机构,准确预测投资活动开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与此同时,生物医药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审批机制,保障投资方案的科学合理,为投资活动开展提供指引。
(二)做好投资风险跟踪
生物医药企业应重点关注投资活动风险跟踪工作的全面落实,实时把控各风险关键点,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规避投资风险。企业在落实风险跟踪工作时,需全面分析历史投资数据,进而准确预测风险。在同一环境及条件下,投资活动相同风险产生的概率较大,因此企业可准确把控风险节点,在同类风险中合理借鉴控制方法规避投资风险。风险监督管控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合理手段予以整改。合理参照过往经验,同时也为下一阶段风险防控提供指引[6]。在实际的风险监督评估工作落实过程中,需具备全局意识,坚决摒弃片面化思维,基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视角,开展定性定量分析,准确识别潜在风险,为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在生物医药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能够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防控意识,督促风险防控措施的全面实施。在投资风险防控工作落实进程中,实现各职能部门员工职能权限的充分明确,将具体风险防控责任落实至个人,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依托于考核、问责等方式,落实责任追究,同时明确责任追究时限。通过健全的制度,从源头上规避员工违规行为的产生,提升投资风险防控力度,保障投资项目顺利开展,助力生物医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长足发展。
(四)建立金融业务线上管理,做好融资工作
投资业务的开展通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而投资活动也常伴随着融资活动,为此,医疗企业也需做好融资管理工作,维持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管理者将企业的融资资源、供应链资源进行线上管理,实现金融业务流动路径可溯,同时对企业金融资源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监管,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从而保证资金链的稳定。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统一融资管理:将融资主体信用管理、银行授信、融资业务等环节进行线上管理,结合融资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计划等,提高企业融资资源管控的透明度,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减少贷款期限错配、贷款期限错误等问题,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融资担保管理: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担保体系,结合银行授权、企业融资方案和资金预算,根据各种融资信息的维护和规则配置,实现融资资金的自动计息、自动生成还款计划,并将其纳入资金使用计划,自动更新授信额度、自动提醒担保期限到期信息等。
供应链管理:连接前端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行业数据共享加强对供应链过程的管控,对其合规性进行监管,盘活存量资金。
五、结语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为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开展投资活动。然而受市场经济形势、政策等因素变化影响,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展面临较大的风险。为有效规避风险,生物医药企业需重视投资活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强化全员重视意识,明确投资风险主要类型,并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进程中,设置独立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投资风险防控质量提升。强化员工综合素质,实现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落实,为投资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生物医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于当前行业环境下维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