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部垄断条件下核心技术突破路径探究

2023-02-24王小雪晏文隽

中国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科技影响

王小雪,晏文隽

(长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1 引言

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美国在技术水平处于一定优势的情况下对我国展开技术封锁,使我国在某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变得越发棘手[1]。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微电子、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软件、信息安全、医药生物、金属材料、航天等领域仍存在多项卡脖子技术[2]。当这些技术被实施封锁时,将会严重威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3]。在科技革命加速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打破核心技术的缺失不仅是中国企业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重塑产业竞争模式、重塑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动力。

企业核心技术突破需要充足的研发资金及人才资源做保证,以美国硅谷为例,硅谷的兴起是资金、技术完美结合的结果。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名列世界前茅,英特尔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9.1%,高通更是达到4.6%。相比之下,亚洲企业就逊色不少,华为研发投入强度约为15.9%,三星电子仅为7.8%。同时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及众多研究院,为企业输出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互动紧密,促使了研究成果的转化。

反观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验不成熟、企业底层技术缺乏、创新的过程中充满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不少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同时,高校与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缺乏有效合作会导致整体创新能力下降和资源浪费。但是,技术的引进不能代替独立的研究和创新。如果不致力于独立的研究和创新,要达到技术的超越,光靠跟进模仿是无法实现突破的。

2 技术来源如何影响核心技术创新的研究

2.1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对科技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影响获得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Savvides(2005)认为自主创新有利于促进一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4];李金生、卞曰瑭(2018)等认为自主创新的本源是知识创造,通过构建知识创造与创新投资模型,发现持续的创新投资能够倍增创新效用,降低知识关于创造风险[5]。同时自主创新的“相对有效性”使得学者们尤其关注其“有效区间”。Kang(2017)提出当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独立研发的可持续性就会下降,自主创新不仅不能提高研发绩效,反而具有一定的阻碍效应[6]。事实上自主创新对经济衰退下科技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是不利的。只有科技企业具有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自主创新才能对研发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2.2 合作创新

目前,关于合作创新对研发绩效的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Cassiman(2006)表示合作创新可以提升科技企业吸收和转化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知识的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7];孙嘉悦(2001)采用两步回归模型建立R&D模式与吸收速度之间的联系,实证得到,企业选择合作创新能很大程度上加快其吸收外部技术的速度[8]。然而自身的吸收能力不能适应科技企业对外国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变化将会对合作创新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机会主义行为,如损害合作伙伴利益的行为、做出承诺但无法实施的行为、为了实现期望而需要夸大的行为等,使得企业无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2.3 外部引进

核心技术外部引进对科技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有三类。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技术引进具有促进作用,卞雅莉(2009)认为技术外部引进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但具有滞后性[9];有时技术的引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从而提升创新水平。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技术的引进具有抑制作用。若科技企业长期太过依赖从外部获取技术,会导致企业内部知识库被稀释,进而会削减企业的自有知识和技术,反而更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事实上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时,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的研发资金,这将会制约企业发展自身的研发能力,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对外部技术吸收转化的能力和效率。许多学者发现技术引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刘焕鹏(2014)发现技术引进和创新性能之间存在“U”形关系,即外国技术引进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0]。技术引进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但如果企业仅仅进行技术引进,不注意自主研发,最终会对科技企业的创新产生不良影响。

3 机制因素及非机制因素如何影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研究

3.1 机制因素

利益分配机制对创新合作决策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合作成员的福利分配和背叛惩罚的角度进行分析。胡珑瑛(2007)分析得到合作创新联盟中,成员当期利益分配的比例更应该倾向于资源利用能力较差的一方[11]。曹霞(2016)认为小规模合作创新模式按劳分配利益才能稳固成员关系,而大规模合作创新集群中按劳分配和均分利益均会促使研发趋向持续合作创新的稳态[12]。信任约束对于促进合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孙凯(2001)从竞合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发现,合作创新集群成员间高度的信任和互补可以提高合作意愿,确保联盟稳定运行[13]。

3.2 非机制因素

战略导向是影响合作创新稳定性的先导性条件,Chen(2013)等以台湾官产学研合作系统为例,研究指出科技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将鼓励高校创造更多的产出,有助于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14]。然而王琳(2000)研究得到科技企业与自主研发主体双方合作付出的成本越大,则双方选择终止合作关系的概率也越大[15]。技术因素是促成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主要分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起着推动作用,盛永祥(2000)提出,技术成熟度一定时,合作创新意愿会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下降[16]。王建华(2001)指出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重要保证[17]。

4 研发经费如何影响核心技术突破的研究

4.1 研发补贴模式

关于政府补贴对科技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决策的带动作用,学术界研究结论并不一致。Holemans(1988)基于比利时的数据调查显示,金融补贴对科技企业的研发具有互补影响,即可以促进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资[18];尚洪涛(2018)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可以促进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资[19]。然而也有不少学者持相反意见,Wallsten(2000)通过美国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政府的补助金对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产生了替代效应,从而削减了研究开发投资[20]。

4.2 债权股权融资模式

温军(2011)认为,银行债权融资有利于提高科技企业的R&D投资规模和创新绩效[21]。李新功(2016)运用面板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金融信贷能够增强政府R&D资助效果[22]。蒋开东(2014)发现银行科技贷款对科技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的作用较弱[23]。同时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融资可以促进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24]。

5 启示

在经济发展迅猛提升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外部垄断的条件下突破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可以发现合作创新俨然成为突破核心技术的必经之路,而风险及收益是影响核心技术突破的主要因素,如何推动多元化资金的投入进而促进核心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科技影响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科技在线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科技在线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