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研究

2023-02-23黄友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2期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生理学思政

黄友明

(宜春学院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以显隐结合的方法、科学创新的思维和立体多元的结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发挥各门课程的育德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作用,以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2]。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培养缘事析理、明辨是非、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3]。

二、“植物生理学”课政思政的必要性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的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开花、受精、结果和种子的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学科和农学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被称为合理农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措施和调控机理,并学会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相关理论和生产实际问题。

三、“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

在讲授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时,要充分挖掘“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中,发挥“植物生理学”课程的育德功能。

(一)绪论与思政

绪论主要介绍了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史,以及植物生理学的展望等。结合课程内容,可以融入“植物生理学”课程在农学和园艺等相关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专业课学习、考研、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树立为国为农奉献终身的精神。

(二)《植物细胞超微结构与功能》的思政

《植物细胞超微结构与功能》章节涉及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胞间连丝和植物细胞全能性等重要内容,可以融入社会基本单元家庭与国家的关系,正所谓有国才有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还可以融入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或一个团体的严密组织结构、各部门的功能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植物的水分生理》与思政

在讲述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等内容时,可以融入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水是生命之源,原始生命的起源离不开液态水;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水与作物收成的关系;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特点以及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和措施,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植物的矿质营养》与思政

在讲述植物矿质营养的早期研究、有益元素和稀土元素、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等内容时,可以融入:对科学家和身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成才;我国稀土元素的状况以及稀土元素在国防、电子等重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农谚“收多收少在于肥”,阐述肥料与作物收成的关系,培养学生大力发展作物种植的绿肥营养、化肥和生物肥工业;我国土地资源肥力和人均耕地面积的状况,深刻理解“中国的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培养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和珍惜每一寸土地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思政

在讲述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光合作用与作物生产等内容时,可以融入:科学家和身边优秀科研人员的故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成才;了解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实也是光合产物,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低碳出行的良好品格;了解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对光合产物的依赖,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生产、珍惜劳动果实的美德;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犹如社会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了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现状与粮食危机,强调发展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对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这句话,培养学生献身农业的精神。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与思政

在讲述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安全贮藏等内容时,可以融入:我国人民对食品质量和品质的追求,努力做好呼吸作用的调控和农产品的安全储藏与保鲜。

(七)《植物生长物质》与思政

在讲述植物激素理论及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合理应用等内容时,可以融入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内会有残留,强调食品安全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国有关食品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和技术体系;通过配置极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八)《植物的生长生理》与思政

在讲述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相关性和顶端优势等内容时,可以融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内在规律,鼓励学生努力探索事物真理,孜孜以求发展规律,在作物生产上做到“不误农时”,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对事物客观辩证的认识和分析态度;同一系统内,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彼此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大局观和全局观,摒弃孤立彼此或厚此薄彼的思想;正确认识优势的产生、利用和发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鼓励学生以所学的植物生理学知识与技术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辱使命,做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九)《植物的生殖生理》与思政

在讲述花熟状态、成花诱导、光周期现象、群体效应和识别反应等内容时,可以融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启发学生人生想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和高度,离不开长期的努力积淀;让学生了解到只有认识和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于“三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提示学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强者,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我,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方能进步。

(十)《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与思政

在讲述植物的成熟、衰老、休眠和脱落等内容时,可以融入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误农时”等,培养学生只争朝夕,只有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月圆月缺,生老病死,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学生对生命、逆境成才、变化与发展、事物普遍联系规律等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十一)《植物的逆境生理》与思政

在讲述逆境(胁迫)、抗性、避逆性、御逆性、耐逆性、适应、驯化、锻炼、诱导、调控、环境污染与植物抗性、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等内容时,可以融入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环境因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孟母三迁的故事;逆境对人才成长的磨砺和锻炼,可列举逆境中成功的名人典故,如张海迪、陈景润、查理·卓别林以及我们身边鲜活的小人物等;正常普通人该如何客观正确面对顺境和逆境,可列举一些名言警句,如“胜不骄,败不馁”“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持和倡导低碳出行、健康饮食、垃圾分类,培养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思考

(一)多渠道学习,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

高校教师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长,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4]。所有教师都应积极努力地推动课程思政的发掘与实施,切实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第一,“植物生理学”教师团队应广泛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第二,教师应积极参与师德师风、教育技能线上线下培训;第三,“植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师应广泛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见;第四,展开研讨,细化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第五,邀请教授专家深入课堂指导,以期健全“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感悟名人典故、励志典范,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5]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6]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如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谷文昌,人民科学家袁隆平、屠呦呦;等等。

(三)关注时政热点、时代楷模,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时政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备受关注,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应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热点问题传播的主要群体之一,其言论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参差不齐。因此,结合时政热点,开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透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表象分析其内在的本质,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提升其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效果。时代楷模是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其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

(四)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高校学生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够独立进行开创性工作。同时,创新是从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灵魂,这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中已十分明确。例如,教师可以仅给学生一个研究命题“酸雨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提供研究方案。学生在拿到研究命题后要设计酸雨发生装置,设计绿豆发芽装置以及设计选择绿豆芽的最佳试验苗龄,选择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指标等。同时,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得出的结论必须实事求是。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启发学生从创新性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创新性的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得到创新性的结果。

(五)开展分组实验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在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基础上的协同合作,其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是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尤其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可以开展分组实验或分组讨论。例如,研究“茉莉酸甲酯对抽穗开花期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同一个实验小组的不同成员分担不同实验任务,每个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分工、有合作、有配合。

结语

课程思政是让学科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目的[7]。“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和骨干课程,充分挖掘“植物生理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认真思考“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将植物生理学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任重道远,对培养专业过硬、有文化自信、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深远影响[8]。

猜你喜欢

植物生理学生理学思政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浅谈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