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23高炳淼戴水平
潘 坤,高炳淼,魏 娜,戴水平
(海南医学院 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药用植物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药用植物的形态、基源鉴定、显微构造、生长特性和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准确识别、鉴定药用植物种类的能力。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可为学习后续“生药学”“中药鉴定学”等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经典分类学两部分,具体授课方式可以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见习三种。虽然按照教学内容来看该课程难度不大,但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程也不容易:(1)课程的知识点和名词概念多,不容易归纳整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因丰富度不够,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1]。(2)理论授课常与实验操作、野外见习割裂,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偏重。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能有机结合,野外见习成效不理想[2]。(3)教学环境发生了改变,学生尝试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便利和优势后,更愿意接受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更渴望和教师、同学之间互动和交流[3]。
本文从如何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药用植物学”的重要知识点、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并以《花的组成与形态》这一章为例,探讨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为该课程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直观教学法应用于实践性较强学科的优势
直观教学法是以教学工具为感官传递物,让学生直接或间接感知具体事物,在被动的直观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能动的直观,对该事物产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绝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学生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因此直观教学法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实施
直观教学法有语言直观、模象直观、实物直观和实践直观四种类型。
(一)语言直观
语言直观是最常用且成本最低的一种直观教学方式,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一方式需要经过对学生的反应及时回应才能高效进行下去[4]。因为课程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很多且比较枯燥,我们需要利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活跃课堂氛围,将知识点融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外,可以介绍一些药用植物的历史典故来增加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记忆[5]。
(二)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是在对事物的模象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模象直观可以人为的排除当前教学的非本质因素,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6]。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可使用图片、模型、幻灯片、挂图、视频等来演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感性材料的来源,让学生观察到较难看到的微小事物。例如,借助花的模具放大其内部解剖结构,利用种子的模具介绍胎座的结构和类型,学生可清晰看到种子、胎座和心皮的组成;通过录制小视频介绍校园内具有季节性的药用植物或其器官如裸子植物苏铁花的形态等,来激发学生课外实践和野外见习的兴趣。此外,还可借助《本草中国》《芳草寻源》《走遍中国》等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扩大学生对药用植物的产地、栽培、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全面了解。
(三)实物直观
海南省有着“天然药库”的美誉,是我国的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宝库。凭借学校地理优势,可以采集一些实物标本让学生带进课堂,如校园常见的鸡矢藤、海南叶下珠、九节、鸡蛋花、牛角瓜、裸花紫珠等药用植物。教师也可将腊叶标本、中药材带进课堂,通过标本观察、解剖和制作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由二维印象转变为三维印象,由仅从视觉上的感官刺激转变为触觉、嗅觉等的刺激,从而产生深刻的记忆,将知识点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后续“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7-8]。中药饮片辨识是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重要考核,但仅仅从表观特性很难抓住其复杂变化规律[9]。例如,根类药材其饮片断面通常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纹理,可与药用植物解剖学知识相结合来解释这些纹理的产生原因。在课程进度安排上保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以便及时回顾课堂所学知识点,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实践直观
课堂授课知识点密集且时间短,一些难以理解或记忆的内容,可以通过野外实践来巩固知识、加深记忆,还可起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海南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校园里四季常青,为授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授课前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地点和植物,课中引导学生现场观摩和辨识。例如,讲解叶的形态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寻找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叶片。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合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组员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帮助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的方式来深入学习[10]。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及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为药用植物野外见习打好基础[11]。
三、直观教学法的限制性因素
语言直观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学生容易分神,产生疲劳感。实物直观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一些需要体现本质的性状难以突显出来。例如,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如牛膝)根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将各实物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发现其差异,而采购的中药材通常是某一个品种的成熟组织,无法将维管束的发育过程和品种差异体现出来。模象直观教学法使用立体直观的教具,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相关实物的表观认知。但模象是对实物的模拟,容易出现失真的情况,学生难以将模象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实物联系。实践直观教学中学生刚开始会兴致高昂,但到现场后部分学生会出现注意力转移、掉队的情况[1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将多种直观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选教具,统筹安排各种教学方法,以期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内容。
四、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实例
《花的组成及形态》这一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花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特点、功能,可作为今后药材基源鉴定的重要依据。我们通过这一章节的课堂设计来探讨如何在“药用植物学”中高效开展直观教学。
(一)课前准备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原则设计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活动:针对概念类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讲授教学法,这里需要准备模象直观教学法用到的视频、图片等;针对技能类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实物直观教学,学生协作式学习,需要准备实物;针对原理类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以事例和问题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深层次的、根本的原因和发展规律,教师需要准备恰当的案例以及相关的知识拓展[13]。
(二)选用教具
这部分主要使用模象直观和实物直观教学法,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教师需准备:(1)采用视频这种模象直观引入;(2)采用实物直观教学法,现场展示朱瑾这种校园常见的花朵的外观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点学习;(3)带领学生到药圃通过实践直观的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总结和团队协作的任务布置。
学生需准备:(1)学生需采集新鲜的被子植物的花。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学生在授课期间非常容易找到盛开的鲜花,提醒学生在尽量减少对植物本身破坏的基础上采集多种不同种类的鲜花。(2)借用“中药鉴定学”课程常用的一些花类药材。(3)准备白纸和双面胶,好将解剖好的花的各组分固定。
(三)课堂教学
1.课程引入。通过观看前期录制的裸子植物“花”的视频,让学生对比自己采集的被子植物的花,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比较二者的不同。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表观点,以此引入花被的概念,以及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并为接下来的在互动时间寻找苏铁种子做好铺垫。这样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由此导入花的组分部分的讲解。
2.知识讲授。教师需要按照花的形态部分的教学遵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一一对花的各组分进行讲解,学生按照上一步教师录制的视频中花的解剖方法,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按顺序进行解剖。因为通常有些植物的器官会发生变态,因此要让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习惯,从其位置、来源、发生和解剖结构上判断某一器官的类型,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加深认识。在学习花冠类型时,校园内可采集的花类标本有扶桑、黄婵、洋金凤、长春花、三角梅等,其花冠有辐状、高脚碟状、轮状、唇形等。教师借此可以讲授离瓣花和合瓣花的概念,让学生判断自己手中的标本类型,并在标本下方进行文字描述。同时,还有一些植物的花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因此需要通过课题知识图片模象直观的授课方式将其展示给学生,并在互动时间带学生走出教室去辨识这些植物的花的特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优秀人文精神,其底蕴十分深厚,因此“药用植物学”课程具有许多思政教育的优势。
3.师生互动。通常选择课堂的最后20分钟进行师生互动,将学生分组带到课前选定的区域,去寻找当季正开花的药用植物,如高良姜、益智、姜黄等姜科植物。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知识对这些植物进行介绍,通过辨识和印证,比如花冠、花萼、雌雄蕊、总苞片等概念,在实践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对姜科植物花和花序的特征进行对比和总结,还可就植株、香气等各方面特征进行探究和讨论,完成姜科植物分类知识的初步学习和内化。
4.课后作业。需要通过分组的方式,以小组协调分配任务的模式,让学生到校园或见习单位寻找不同植物的落花,亲身体验植物的美。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标本进行解剖,并拍摄照片或制作成微视频,作为作业提交到学习通App。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学生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思考与展望
“药用植物学”与“植物学”课程非常相似,都是注重实践的课程。“药用植物学”又是有优势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程,所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积极性有强有弱,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适时地鼓励和提问,才能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