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加强角色能力建设
2023-02-23张磊
张 磊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宁夏教育杂志社,宁夏 银川 750011)
“角色”,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格奥尔·齐美尔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是作为戏剧舞台中的用语。直到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后,“角色”理论产生了。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一是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二是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体现了社会需求;三是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诸如符合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
一、教师角色的演变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远古时代,父母和长者为孩子传授一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他们虽然不是专门的教师,但承担了“长者为师”的角色。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官学”,教师主要为从政者服务,“学在官府”,教师角色主要承担典籍和“六艺”之学。春秋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私学”开始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教师角色主要以传授古文经学为主。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并存,教师角色逐渐被丰富起来。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 “传道”,传授为人处世之道;“受业”,传授知识与技能;“解惑”,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在古代社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需求总体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这对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复杂,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劳动者,而且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劳动者。学校应运而生,学科也逐渐形成,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依靠学校就可以培训出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各领域劳动者。这个过程教师是专业的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特定的能力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这一时期教师角色内容的充分概括。后工业时代,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发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力量不仅促进了人类改变世界的物质手段的进步,更影响到人类的意识、精神以及外部行为表现。“专业特质与技术替代”的论争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师角色的内涵与价值。信息时代,教师不仅要更好地承担育人职责,充分发挥支持引领示范作用,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技术、同情心以及对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照顾、创意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重塑,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努力成长为学习型导师、课程设计师、学习诊断师、领导力修炼师,不断加强教师角色能力建设,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能力建设
(一)学习型导师
“导师”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并在思想、学习与生活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灵活,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常态,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靶向”教育,教育更加精准,学生学习效率更高,但我们的学生却比以往更加渴望交流、渴望情感互动,他们内心需要一位能够陪伴自己的“导师”,给予自己情感的支持、理念的引领、方法的指导。
1.以德立身
“德性,谓性至诚者也。”树人必先立德。人工智能时代,师生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课后的关注也变得同样重要。学生内心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情感认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过程,同时也凝聚了教师的责任心、爱心,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仁爱等美好情感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学生自然就信服教师,教师的德性便根植在了学生心中。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听的每一节课,无论是线下课还是线上课,都是通过教师团队集体备课,精心打磨,虽然教学时间不长,但这精华的几十分钟却包含了整个教师团队的心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德在心里,站在台上的每一分钟都反映了教师的“德相”。线上线下的教学辅导、互动交流,教师除了传授书本知识之外,教师还教给了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也因此是一种自我教育,是内心的梳理,是一种表现在外的行为规矩。作为学生也要逐渐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做到言行一致。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着重从理论上论证“终身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想要做好这个工作,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努力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想要当好这个“大先生”,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专业发展目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坚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好品质、好习惯、好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成长力量,让学生打心底里接受这样一个学习伙伴,一起携手同行,陪伴其成长、发展。
3.在学习群组中发挥引领作用
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可以是“空中课堂”,可以是翻转课堂,也可以是微课堂,还可以是同步在线直播课堂,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还可以实现泛在学习,突破时空限制。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习组织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现在已经变成了群组。这个群组可以是现实存在彼此熟悉的虚拟组织,也可以是彼此不熟悉的虚拟组织。在这样的群组中一个人可以充当多个角色,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要在学习群组中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交流,不断给予学生情感支持,做好家校合作,及时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教学相长。
4.做一名专业的研究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什么样的教师能让学生如此敬仰?首先,教师要专。“术业有专攻”,教师要注重研究实践,善于追踪与自己专业发展相关的理论前沿信息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做一名专业的研究者,努力成为学科教学领域的专家。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要有工作热情,工作的时候要专心,工作的过程要专注,培养自己形成专一的工作习惯。其次,教师要博。作为教师,要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专业阅读,站在团队的肩膀上进行专业交往,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学问广博精深、思想学说广博高深之人;要乐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乐于分享自我的成长收获,博古多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把一线经验完善丰富为教育智慧,努力成为博雅之士,教师的学问与道德水平到了,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
5.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人师”,必定是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给学生作表率的人。“每日三省吾身”,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而且能促使教师时刻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专业反思,勤于修身、严于律己,乐于学习、追求进步,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自律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早早生根发芽,帮助学生养成自省、自律、自悟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努力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责任担当的人。
(二)课程设计师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空间融合学习环境开始出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已经突破时空限制。互联网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同时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要做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设计师,将海量的资源进行甄别,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手段等因素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与整体课程教学设计相符合的线上线下系统化课程。[1]
1.资源设计师
关于资源的获取。首先,教师要学会甄别资源。网络资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但信息源复杂、无序,内容分散、条理性多变,选择和整理都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挑选出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其次,教师要学会运用搜索工具。如何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些网络技术,学会一些网络信息搜索技巧。如传统搜索引擎百度、360、必应等,新一代搜索引擎如微信中的“搜一搜”功能,能够帮你实现一键浏览成千上万微信公众号中你想要的优质资源;“知乎”上,通过关键词即可找到你感兴趣的问题;“微博”中,通过搜索关键词,关注自身对应学科领域的博主,每天都有优质内容推送给你,希望与你共享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今日头条”“简书”等这些自媒体平台都有好的教学资源;还有现在流行的视频网站“抖音”“B站”等。总之,教师搜索到有用的教学资源后要学会收藏和整理。
关于资源的设计。首先,教师要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需求。优质资源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的。教师要先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前导学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疑惑搜索相应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进行整合和优化,同时与课堂教学目标充分结合,最后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资源的有效应用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感兴趣了,理性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其次,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互动性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教学的二次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以前的教学实验,都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看,然后学生再集中时间自己尝试操作。现在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业务的推进,人工智能也在发展进程中,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出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真实,认知也会更加准确。再次,要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资源的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审美意识。
关于资源的开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对自己收集整理的网络资源进行再编辑和加工时,首先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行为,不能随意把他人的劳动成果直接拿来就用,要注意是否有付费、注明出处的要求。其次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将网络资源进行再编辑、再加工,重组资源,让资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再次,互联网是开放的平台,帮助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那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智慧的贡献者,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或优秀案例上传至网络平台或空间,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2.教学设计师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针对“教什么”和“如何教”制订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操作方案的过程。[2]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策略,实施评估过程。教师在教学时,教学目标一定要先呈现给学生。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具体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能够准确地描述目标。如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最好能够按照学生“知道”或“理解”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比如“知道”(知识),主要侧重于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对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教师可以用一种学生熟悉的起初遇到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引导学生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可以用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动词进行目标陈述。再比如“理解”,侧重学生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学生深刻地领会,而是初步地领会,也可能是肤浅的,其中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教师可以用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动词进行目标陈述。其次要考虑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要将教学目标顺利地转化为学习目标,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分层设计出有效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顺其自然地完成学习目标。问题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下大力气认真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科学,要言之有理,要有效,还要有趣,既能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还能使学生将问题信息和自己认知结构中的已知信息关联起来,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贯穿教学全过程,旨在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策略?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不同的教学设备,运用丰富的教学媒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出知识或制订出教学计划,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好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的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策略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环境。多空间融合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灵活、多样化,这样有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便于学生表述、操作、模拟、实践,真正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诊断师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成为一名学习诊断师,首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其次能够设计与开发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善于运用各种新技术支撑下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实施动态评价;再次能读懂教育背后的大数据,即会对数据进行分析,会对结果进行解释。
1.互联网思维的建立
互联网从Web1.0门户时代发展到目前的Web3.0大互联时代,互动方式也由单项互动发展成为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使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在互联网思维指引下“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所有人都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宁夏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的建设成果,积极开设“空中课堂”,为全区154万多在校生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教和学齐头并进,“空中课堂”倒逼教师和学生成长,教师教得如何取决于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的结果如何反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诊断要求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从线上教学开展伊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困难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就要注重对教学平台的选择,选择可以查看学生个人信息以及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平台,选择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平台。有了这样的教学平台,教师就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进行课前学情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习检测,评价结束后还能够快速收集数据,为教师下一步要进行的课下回访以及与学生的线上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具备了互联网思维,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还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2.对学生实施动态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拥有丰富个性并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学生更多发展建议和成长机会,不断帮助学生收集学习证据并将建议反馈给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改进,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发展。首先,教师要设计具有可行性的评价方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泛在学习为主,教师在制订评价方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即侧重对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主观上积极努力、自发自愿地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获得进步。教师在制订评价方案时,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定量评价要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评价要由定量评价作支撑。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定量评价的评价方法有很多,诸如量规、学习契约、评估表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复杂程度选择相应的评价工具。定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后对学生作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二者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动态评价更加有利于指导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方案可以包含多种评价方式,丰富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实施动态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方式不仅包括师评,还应该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要积极赋予学生多重角色,让学生从单纯的评价对象向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转变,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反思、自我展示。其次,教师要会设计评价工具。评价工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量评价,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设计评价工具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评价工具要具有普适性,能够针对参与学习活动的所有学生,同时能够覆盖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经历;二是系统性,能够包含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能够系统地衡量教学各要素的作用效果;三是动态性,在工具的评价标准设计方面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仅教师可以参与评价,学生家长、听课专家和教师也能够参与评价,这种动态性也是一种开放性;四是发展性,教师设计评价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衡量自己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推进教学改革,甚至是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设计评价工具时还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设计结构分量和权重,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结构分量内容的设计,适当结合学生的学情设定权重;二是具体的描述语言要具有可操作性,每一个结构分量都会对应不同的等级标准,各等级的描述性语言要能够体现等级间的差异;三是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学情,结构分量要侧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关注和认可,积极挖掘学生潜力;四是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师要真正让动态评价在支持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深度、有效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价值。
3.结果诊断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后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如果在线下由教师单独进行,可能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求教师不仅会使用数据统计软件,还要有充分的时间去处理这些数据。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教学平台中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功能,也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小程序、APP等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数据结果出来后,教师作为管理员,通过管理员账户进入平台或程序后台就可以看到数据结果,教师再将这些数据结果进行说明,最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份学习诊断报告。学习诊断报告包含了教师给学生提出的发展建议,该建议具体是由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预测,同时提出发展建议。学生和家长可随时查看诊断报告,从而帮助家长和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学习数据,由数据科学分析出学生学习的弱项短板以便日后改进。学习诊断报告的初衷是对学生取得进步的肯定和认可,是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积极主动调整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自己。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实施动态评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就可以有的放矢。
(四)领导力修炼师
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影响力,根据影响力的ABC(态度、行为、认知)理论,教师教书育人也应该具备这三个要素。教师对教育的态度体现在对所从事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体现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方面。真正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会发生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作为一名好教师,要坚持成为“四有”好老师,这里面包含了教师对教育的态度、行为、认知。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还要树立平等开放的思想意识、具备共享精神和协作能力、具备数字公民素养、成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1.树立平等和开放的思想意识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导者,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必然会引起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同时,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就有必要在教师的学生观上扭转传统的师道观,因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便捷和高质量的服务,其服务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个性化服务和学生主动建构为导向的师生一体观。[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反馈,并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实现了泛在学习,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沉浸式学习、交互式学习、构想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建构、主动探究,教师和学生逐步构建起互教互学的关系。
2.具备共享精神和协作能力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将面临这样的现实:在竞争中生存,在合作中发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师具备共享精神和合作能力,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享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互联网技术连通了区域内的教师个体,教师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交流、分享,相互切磋技艺,提升能力。区域和区域、区域和名校、名校和普通校之间都可以通过组建教研共同体,实施集团化办学,依托名师课堂,打造线上线下名师工作室,开展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磨课、网络教研等,实现教育教学等智力资源共享的目标。[4]二是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创新技术,实现技术的二次开发。教师可以在小组内或群组内引领同伴使用技术,一起探讨技术的使用技巧,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及在教学中的二次开发,并将其整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具备数字公民素养
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字公民,在数字世界里学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丰富品德的内涵和外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伦理道德更丰富了,除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要求外,应该增加信息时代的特殊要求,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行为、共建共享意识和行为、网络自律意识和行为等。
4.成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自我需要实现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要,即自我实现需求。这里面主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教师在他属于的群体当中,这个群体无论是现实存在的,还是网络虚拟存在的,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希望自己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因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后,能使人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充满信心,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快乐。因此,教师在组织中、社群中希望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角色,找准自身定位,成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三、结语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牢记教育的对象是人,无论自己承担着什么角色,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都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导师,通过观察、倾听、移情、理解读懂学生的需要,做好课程设计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广度、理解深度、逻辑体系的全方位发展与提升;做好学习诊断师,时刻关注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都能进入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做好领导力修炼师,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放开眼界、着眼大局,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