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实践力量和重大贡献

2023-02-23牛楠森易凌云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总书记协同育人

陈 飞,牛楠森,易凌云

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教育体系,正在向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迈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广泛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健康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道路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提高社会文明、推动国家发展、促进民族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弘扬文化传统、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时代之需、回应群众关切,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大意义、实践要求、主体责任、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刻阐释,凝聚了立德树人的磅礴力量,夯实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实基础。

(一)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现代教育中,学校是主阵地、课程是主渠道、课堂是主战场、教师是主力军,对立德树人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德树人既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者,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2]。“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3],“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一系列论述阐明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载体和主要途径的德育宗旨及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6]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新时代德育内涵十分丰富,学校要形成“大德育”“大思政”的育人格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

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足够丰富的知识见识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提升技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7]。他鼓励学生“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8]。在学习的态度上,他强调要“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求知境界上越来越高”[9]。习近平总书记将学以致用与学生培养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强调“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10]。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没有身心健康就难有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11]。针对一些学校存在的对体育认识不到位、体育课开不齐、体育时长不够、体育教师不足、体育设施薄弱等问题,他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2]。他还指出,“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13]。这一系列论述集中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的核心理念。[14]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大体育观”,他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5]这体现了人民领袖的体育情怀,为强化学校体育事业,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滋养的人生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16]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7]。针对“美育难为”“美育不力”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8]。他希望“同学们敞开胸怀拥抱自然,点点滴滴播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19]。这些论断深化了教育领域对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育人价值、方法路径的规律性认识。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教育是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五育并举”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20],“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21],“实干才能梦想成真”[22]。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3],“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24]。在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教育价值理念引领下,我国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2021年4月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将“劳”纳入了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培养教育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内涵,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新定位。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现在一些城里的孩子接触农村、接触大自然少,不光‘四体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对吃的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更体会不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25]。这些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新境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劳动”“怎样劳动”“劳动的价值”以及“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深入开展劳动育人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7]。“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28]。“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29]。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文明家庭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和“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30]深刻阐述了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32]。“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33],“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34],“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35],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他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36],使家庭成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基筑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37]“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38],正所谓“养小德才能成大德”。他要求“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39]。这充分表明家长以身作则、躬亲垂范、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影响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注重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作为母亲,应该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40]。

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42]。2018年9月,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3]。孩子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第一粒扣子”扣错、“第一个台阶”迈错、“人生第一课”上错,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甚至决定人生的成败与对错。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44]。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系统回答了“为什么重视家庭教育”“开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以及“怎样开展家庭教育”等重大问题。

(三)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45]。“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46]。习近平总书记还具体地指出,“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条件”[47]。“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48]。“妇联要搞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如评选模范人物、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模范家庭的典型等,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49]。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少先队组织要更好地为少年儿童服务;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50]。这些重大论断充分表明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同时阐述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在教育事业中的主责主业、地位作用、功能职责,向全社会发出了“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51]的时代强音,也为引导全社会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凝聚了广泛共识、积蓄了强大合力、形成了政治保证,充分彰显了“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52]的宗旨和立场。

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社区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53]。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调研时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54]。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调研时指出,“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55]。“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56]。“双减”政策实施后,“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57]。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水平是检验社区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将社区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明确了社区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为健全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全社会营造正确教育价值导向。针对“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有效活动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的‘断档’、‘脱节’现象,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58]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放”[59]。这在配套机制和资源供给上对社会教育资源服务支持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做出了战略部署。针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教师负担过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被干扰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中小学教师等事宜,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60]。同时,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61]。这些要求为树立正确教育价值导向、构建协同育人健康教育生态、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引领教育事业回归本质和正轨提供了改革方略。

“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6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同时,他一语道破“‘家长焦虑’的背后,是‘唯分数论’的指挥棒”,“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63]他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64],“加强对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65],“以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66],“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67]。这些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68]。一系列部署以空前力度打响了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广泛的改革攻坚战,引导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巩固了义务教育“公益属性”的地位和性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初心和情怀。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论述新定位,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从人民期待、实践诉求和教育规律出发,科学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蓝图。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关键是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价值立场与核心要义。

(一)构建“全链条”的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家庭社会均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方主体的育人价值既有共同之处,又独立构成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人谋生发展、相互交往的基本环境。[69]

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实践观念主导下,学校教育因其系统高效的知识授受优势而一家独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疏离,削弱了优势整合的育人成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瓶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比如,协同育人偏离方向,没能站住立稳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协同育人的意识缺乏,家长和社会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身的教育责任意识不足;在学校周边开设游戏厅、贩卖假冒伪劣小食品,以及在娱乐节目中渲染暴力色情等,都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主体在立德树人上缺乏同向同行的价值理念;协同育人的职责不清,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不准,相互之间存在缺位、越位、错位、退位等问题;协同育人缺少政策规约,导致彼此在教育内容、要素、资源等方面难以协调合作;协同育人外在支持匮乏,服务三方协同合作的外在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学校的主阵地、主导性作用发挥不充分,对联系和指导家庭教育,调动和协同社会教育力量方面作为有限。这些问题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各自为政的现状,亟待推动形成价值共识统一、权责结构稳固的协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70]。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能够实现力量凝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稳定高效的教育关系结构中实现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的整体倍增,从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全体系、全链条的高效集约、协同联动育人格局。

(二)营造“良性循环”的健康教育生态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实质是各种教育组织与其所处环境、教育组织内部之间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必定是内部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良性互动、高效运作、充满活力的组成架构,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其中的三大子系统,有各自独立的主体地位、基本要素、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各有侧重地承担着教育责任,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并在协同过程中发挥出“1+1+1>3”的积极效应,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构建健康教育生态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描绘了“良性循环”的健康教育生态的实质样态和基本特征。一是协同育人的健康教育生态要彰显国家意志、体现文化性格、符合社会要求,能够坚持正确的育人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同心同德、同向发力的健康运行机制,以满足“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终身利益”为价值追求。二是健康的教育生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子系统“发育健全”而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存,同时子系统内部拥有多样类型、多元主体,能够功能细分,自成独立循环系统。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功能上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专业分工、有机协作,突出家庭更有经验实施道德教育、学校更有基础实施知识教育、社会更有能力实施综合实践教育的属性。四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教育子系统之间相互联动,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积极或消极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系统的相应改变,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协同进化。五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依赖于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健康的教育价值理念、利教的教育治理体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立德树人成效提升和健康教育生态氛围的加快构建提供保障。

(三)健全“立德树人”的深层落实机制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71],深刻阐明了“立德”与“树人”辩证统一的人才培养规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72]。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法问题;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立场问题;这是贯穿教育始终的内在逻辑。“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传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第一位的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73]。其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实现这个育人目的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到育人基层和实践一线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74]。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既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优化完善,也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在要素、资源、功能等方面的相互支持,促进教育环境、氛围、条件、能力、质量、水平方面的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使家庭的启蒙教育、学校的奠基教育、社会的拓展教育形成方向相同、要求一致、力量集聚、协同影响的强劲动能。这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落实落地落细落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诉求和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伟大复兴后继有人和千秋伟业世代传承的全局高度上,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全党全社会对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

(四)建设“全面培养”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来看,在纵向上要求形成幼小初高大各个学段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在横向上要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共育体系;在要素上要求形成一体设计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标准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督导体系、综合实践体系等;在内容上要求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互融通;在根本依靠上要求形成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素质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等等。其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为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延展了阵地、空间、场域,是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意和战略需要。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主体在“全面培养”中各有侧重地发挥着符合各自主体特征与属性的功能作用,也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协同联动地促进学生“全面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展现了鲜明的“大教育观”,具体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起点与庇护所,伴随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学生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家庭应发挥陪伴功能并重视生活教育,主要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影响着学生成长。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着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平台,在协同关系中应具有主导作用,重点利用专门设计的课程与活动有计划地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中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充分的平台与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托。同时,政府作为独立于协同系统之外的外部控制参量,主要通过政策供给、协调各方等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服务作用,为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稳定、有序运行提供保障。社区作为与家庭和学校关联最为密切的组织,帮助拓展学生校外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教育的平台和契机,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形成有益补充和延伸。虽然各个主体育人的重点功能与核心价值各有侧重和不同,但共同构成了系统、完整、互补、协调的“全面培养”育人体系,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不可逾越。

(五)创新“五育并举”的综合育人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与时俱进发展完善教育方针,逐步建成了目标明确、要素完备、内容丰富、结构稳定、制度健全、规模庞大、保障有力、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从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五育”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具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明确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5],“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76]。

“五育并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进入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建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刻不容缓。现阶段,“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整体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体系内部“五育”有短板、有弱项,德智体美劳各育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为“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虚于美、短于劳”的问题。同时,支持落实“五育并举”的条件和机制还有不足,育人资源、内容、活动、设施等供给能力和质量还要强化。这些问题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产生了制约作用。坚持“五育并举”,在育人实践中打破“五育”相互割裂、机械叠加的状况,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彼此增能”“一体发展”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地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强调“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77],在顶层设计上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78]。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以工作要求的方式,推动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关要求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融入学校办学和育人实践,为学校家庭社会各展所长、各尽其能促进“五育融合”提供了政治保障、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这些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实现了新时代育人模式和方法路径的创新和升级,为破解“五育”孤立封闭割裂难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教育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建成“五育并举”的高水平教育体系提供思想指南。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论述的实践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普及、普惠、公平、质量、效能等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事业改革需要,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在全社会赢得了广泛共识,已经由政策上升为国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彰显中国教育崭新格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制约性,无法脱离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而运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深受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教育观念、教育政策体系等多元因素的综合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在从“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迈进,[79]为广泛扎实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创设了条件和基础。

教育事业基础实力已经厚植。我国教育在领导体制、动力机制、保障制度、育人观念、目标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越来越焕发和彰显出鲜明特色,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8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失学辍学问题,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如期实现普及目标。各级各类教育的加快普及,显著增强了我国教育的包容性、公平性、适应性,[81]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82]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这项事业的思路、原则、任务、要求、方法,充分彰显了我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健康教育生态已经充分具备良好环境、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同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息息相关。从世界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来看,随着现代国家制度和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社会教育也日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并存的教育格局,走向协同也成为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8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有效支撑了教育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十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平均每年增加3000亿元,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8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很大的一件事”[85]。根据世界其他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水平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可以推断,我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经济基础已然具备且日益向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关系正在由各自为政向协同育人转化,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人民群众价值共识基本达成。尊教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茹苦含辛育子艰,慈祥孟母动三迁”等名言典故充分彰显了我国古代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作用的重视,这是新时代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文化传统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不断深化,从初期单纯的学校教育,到20世纪 90 年代家庭与社会教育萌芽,再到2000年以后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最后到如今的“大教育观”时代,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近年来,学术领域也掀起了协同育人的研究热潮。实践领域不断呈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区域推进新样态。[86]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焦虑”“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焦点问题,以及对社区支持学校教育的诉求,实际上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现状的不满和迫切追求改善的期待。总的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中华民族协同育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学术研究的空前繁荣之势头以及人民群众的深切教育诉求已经具备了内在的一致趋同性,凝聚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健康教育生态的广泛共识和厚重底蕴。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空前释放。我国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家庭教育苦恼”“补习班的剧场效应”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构建协同育人健康教育生态的重点突破口和重要动力源。从中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的制度优势和生机活力。这进一步决定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来破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成为国家意志、进入决策视野,成为一个重大社会议题,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关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重视程度,但在政策体系中始终没有缺位也没有中断,并且经过持续的累积、创新和完善,形成了比较成型的制度体系,积蓄了可以转化的磅礴制度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迅速发展和规模推进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优势,避免了美西方国家多党领导和分权管理所带来的政策中断及其引发的教育后果,为扎实有序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形成了重要保障。

(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为国家重要决策部署

在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已经形成厚重的政策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发布70多项涉及这方面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特别是近三年来,彰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精神的政策发布规格之高、政策涉及领域之广、政策落实落地之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法治体系持续健全。依法治教是推进教育法治化,进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定盘星”,改革是“动力源”,以法治为保障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意志和决心。《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任务。2020年10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法定教育责任,规定社会要向未成年人提供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和科普活动。2021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对未成年人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导,把协同育人纳入法律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11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在主要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战略规划加快部署。注重运用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规划在我国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87]。在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教育科学规划工作提供着有力指导。[88]党的十九大以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逐渐上升为国家教育战略部署,成为国家规划和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进行了铺垫。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要求和重大举措,对新发展阶段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又做出新的阐释和布局。[89]2021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对“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做出部署,并作为“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局起步的重要举措。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一系列战略规划的设计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前瞻性、战略性、长远性的思考、谋划和布局,其价值取向直指教育强国的内涵要求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框架日益完善。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体系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与法治体系建设和战略规划部署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撬动这项事业改革发展的调控杠杆,对实现协同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2015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征程,有关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密集出台,达到系统集成之势。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规定学校、家庭和校外培训机构各自“双减”任务的方式加强综合治理,强调“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90],彰显和完善“协同机制”。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健康促进机制,营造健康教育环境,培育健康促进文化”。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要求,“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2022年6月,教育部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倡议书》,提出“家庭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力量,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2022年1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引导家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加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培养亲密和谐亲子关系;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等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提供了行动导向。

这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分别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从德智体美劳各育发展上确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和深远意义。总的来看,我国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框架,政策体系正由建立健全向建大建强的良好态势发展。

(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浓厚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教育科研领域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从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情况来看,2021年,在全部452项立项课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被确立为国家重大课题,“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被确立为国家重点课题,另有多项关涉“协同育人”“多主体协同”“多元协同”“协同机制”“家校协同模式”等的选题得到立项;2022年,在全部583项立项课题中,与“家校社”直接相关的课题有5项,与“协同育人”直接相关的课题有4项,研究内容涉及育人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学生培养、小学社群生活、思政教育等方面。[91]相比2020年以前,相关主题、内容、领域的课题立项明显增多,课题研究的覆盖面也更加广泛,对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成果方兴未艾。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问题的重视度、关注度逐年升温,产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有关学术研究成果更是呈现出“井喷之势”。在中国知网(CNKI)中使用“高级检索”进行“关键词”检索,检索条件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协同育人&社会教育”“家校共育&社会教育”,检索区间为2017~2021年,检索到相关文献1725篇,剔除会议、通知、报纸等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723篇。[92]总体来看,成果的密集度、集中度,成果主题的关注点之多、覆盖面之广,均前所未有。其中,“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国际比较,“家校社”协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价值、问题、方法、路径、策略、模式,建立健全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政策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与“五育并举”,“家校社”协同与学生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近视预防、疫情防控、生命安全保护等内容均在学术研究中被重点关注和探讨,为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异彩纷呈。在科研立项、学术研究的热度与分量与日俱增的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在政策推动下,多地开展了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新探索,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强调家庭教育责任担当,延伸社会服务功能和范围,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双减”落地;[93]北京市朝阳区构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94]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探索建设家校社共同体的“五新协同模式”;[95]上海市奉贤区探索形成以协同育人“双循环”结构为主体的“211”治理模式。[96]同时,产生了一些新模式,一是关工委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代表),二是妇联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代表),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代表)。[97]

另有诸多校本层面的新做法,形成了一些新路径,比如,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建设学生成长共同体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98]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整合“家校社共育”资源,拓展“家校社共育”路径,促进“家校社共育”深化;[99]广东省深圳中学龙岗学校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共同体”;[100]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做强家校社教育圈,为课后服务引来“源头活水”[101];等等。这些实践探索为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健全、理论研究和举措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有益参考。

(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力支撑教育改革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撑起“疫情”时代的育人方式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教育系统统筹协调家庭和社会力量,全面推进“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成功抵御了疫情对教育秩序的冲击和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有效保证了近3亿青少年儿童的学习需要。这次伟大、广泛、深刻而又系统的教育改革,也为“后疫情时代”的育人模式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塑造了以“弹性教学”“居家网课”“线上育人”和“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教育形态,在深层次上凝聚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带动了高品质、个性化育人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系统统筹利用电视和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全面覆盖,保障各地各校学生学习需要,一大批互联网教育企业倾注了全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先进技术。[102]各地各校组织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和身心状况,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宣传推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履行家庭教育职责。[1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复学复课作出了重要贡献。”[104]经过疫情考验,家庭配合、学校主体、社会支持、政府协调、技术赋能的教育形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深刻塑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容、功能、模式、方式上走向了互补协同、共建共享、个性多样的生态化道路。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助力“双减”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双减”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历史性改革,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秩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重塑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教育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105]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106]85%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107]“双减”使得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并不断凝聚和形成教育共识,在育人合力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8]

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双减”政策的实施。调查显示,社会教育观念发生积极转变,70.3%的家长认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66.2%的受访家长表示要鼓励、陪伴孩子参加校外体育活动,65.5%的受访家长表示不再额外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109]“双减”改革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二者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带动引导了家长、教师和社会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使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育人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这不仅为“双减”的深入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注入了“新动能”和“催化剂”,从而促进“双减”扎实开展。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论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是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任务,统筹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客观要求,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思想性、指导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新理念新部署新战略,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行了全局性部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开拓,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把教育摆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成功领导教育事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成就和发展规律,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明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而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将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教育的基本国情出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加强教育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塑造力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开拓,继承并发展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又彼此成就的中华优秀文教传统的理念与实践,形成了扎根中国、与时俱进、通融中外、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新成果,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指导教育发展的新方略。

(二)丰富了党领导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11]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从“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这一前提基础出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归旨,对学校家庭社会在共同办好教育中的基本格局、主责主业、功能定位、关系结构、合作机制等做出科学、明确、具体的阐释和部署,准确把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关系,做出了符合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和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发展新要求的重大判断,形成了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意愿、符合客观趋势和发展规律的统筹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启蒙性作用,突出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地位和主导性作用,阐明了社会教育的保障性地位和支持性作用,明确了政府对办好教育事业的服务性地位和协调性作用,部署了妇联、宣传、文化、科技、体育等有关部门的辅助性地位和配合性作用,对各负其责、知重负重,合力办好教育事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了本质性和实质性的揭示和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九个坚持”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深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构建什么样的协同育人体系”“谁来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以及“怎样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教育改革发展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提供了科学指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三)激发了全社会同心立德树人的主动性,为新征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明确了重要方略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绿色集约、和谐有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动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以贯通古今、联系未来的“大历史观”,继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协同育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112],着眼于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同心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以面向人人、依靠人人、惠及人人的“大教育观”,从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高度,指明了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对于办好教育事业的系统性作用,集中展现了教育的公共属性和价值属性,让教育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崇高事业,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夯实了广泛、深沉、厚重的社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大育人观”,深刻洞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局限,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群体、针对不同部门分别强调立德树人的主责主业,要求各自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价值论、方法论、目的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体现出高度的系统观念,引领推动着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立德树人中不断走向体系化建设,使三方协同育人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为稳固、高效、长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明确了基本方略,为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总书记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总书记的告诚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