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新样态

2023-02-23黄小莲李天元孙利琴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幼儿

黄小莲,李天元,孙利琴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长成各人相互熟习的礼治秩序。[1]乡村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跌宕起伏。“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幼儿园则是乡村教育先导性的一环。走入现实中的乡村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幼儿身在乡村,却同样生活在有插座的房间足不出户,同样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失去了对自然、对家园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因此,智能时代如何激发幼儿亲近自然乡土、传承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情怀,是乡村幼儿园课程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关于乡土课程建设的研究,存在着“文化说”“乡村说”“国家说”“实践说”的不同视角。[2]对于幼儿园实践来说,乡土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存在课程架构高位、儿童视角缺失、课程内容碎片化、课程实施形式化等问题。放眼新时代,乡土课程的建设也要有新的生长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也要有高质量发展的自觉,乡土课程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媒介和创意创新的载体也要有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因此,新时代的乡土课程旨在打破旧有乡土课程的壁垒,将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内容、新技艺融于课程之中,创设亲近乡土与发展乡土同在、传承经典乡土文化与探索新兴乡村科技并存的新样态,积极探寻适宜幼儿的土壤和养料,让乡土情怀依托根基,向阳而生。

一、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新发展定位

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新样态立足于一个“新”字,也生长于一个“新”字,但其究竟为何而“新”,究竟“新”在何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窥见。

(一)新的育人需求:不局限于德智体美,也要重视劳动教育

不同历史时期,对德、智、体、美、劳有三育、四育、五育的不同提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贯彻落实“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等基本发展理念。而后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被作为一门课程单列。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劳动育人不断受到重视。虽然相关的政策文件没有涉及幼儿园,但儿童劳动意识的启蒙、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学前阶段开始。

中国自古就有“亦耕亦读、耕读并重”的理念,耕读传家、以耕养家、以读兴家已成为近千年来盛行于社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从一定意义上说,耕地和读书都是“耕”,一个是用劳动耕耘土地,一个用学习耕耘自己,因此,劳动教育与乡土课程本质上是耦合共振的。一方面自然乡野作为天然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乡村的自然条件、民风民俗,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和劳动惯习是乡村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优势,尤其随着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在乡村相遇相容,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拥有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乡村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乡村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播以及乡土情怀的滋养。乡村作为自然资源和人文精神共生的现实场域,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能让幼儿全景式地亲近自然,促成幼儿滋生乡土情感。[4]基于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乡土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与形式,发挥乡村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将新乡土资源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之源,将建设乡村、发扬乡村文化底蕴作为课程劳动教育的目标旨归,在发挥劳动育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助力乡村更好地发展。

(二)新的文化加持:超越传统农耕,关照创意与智能时代的要求

纵观传统乡土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离农”,主张对乡土文化的放逐;另一种是“为农”,坚持对乡土文化的固着。[5]而当下幼儿园乡土课程取向主要是以“为农”为主,课程资源、内容和实施路径的选择也大多以经典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依托。在幼儿园课程中,以借助乡土本地资源感受自然类和动植物养护活动,或是以民间游戏和家乡习俗的节日活动等较为普遍。这样的课程内容只是一味地向过去回溯,缺少一定的发展性。这种导向的乡土课程建设思路,试图借助乡村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实质是在乡村劣势文化圈内部进行的文化和社会再生产,由此培养长大的人,也只是被动适应和维续传统乡村社会的运转,难以实现对传统乡村社会发展的创新性推动和引领。[6]其实“传统”和“乡土”本就不是一个凝固的词语,它们是动态的,不同的时代会赋予其不同的时代内涵,各具特色的时代性话语造就了乡村教育现代化以及乡土课程的“优质”“特色”和“个性”。[7]因此,新时代的乡土课程在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也需要时代文化的浸润。身处当前创意文化和智能文化的时代,需要跳出农耕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利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将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融入乡土课程中,赋予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新时代的内涵,让课程真正体现幼儿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时代诉求,焕发源源不断的新的生命力。

基于以上思考,乡土课程一方面要向传统致敬,积蓄向下扎根的力量,让幼儿了解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体会古人智慧,传承农耕文明,不忘初心,强基固本,培育幼儿亲近家乡的乡土情怀;另一方面要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接轨,筑梦未来,贮备向上生长的能量,让幼儿感受现代化数字农业的生产方式,启蒙幼儿的数字乡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时俱进,创造超越,唤醒幼儿发展家乡、建设乡村的未来意识。

(三)新的建设力量:不囿于乡村幼儿园自身,需要协同社会各群体的力量

发展乡土课程的新样态不应只依赖乡村幼儿园单打独斗,还要与社会各群体协同合作。首先,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整个乡镇的幼教中心,在师资和资源方面相对占有优势,要发挥中心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专业性,迁移原有乡土课程的经验,成为课程开发的“领头羊”。其次,农村自生的农人群体、返乡创业农民、返乡大学生、种植养殖高手等也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乡村阅历与实践经验,帮助幼儿园增强乡土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最后,城市自由职业者、企业家、科研技术人员等也可以应用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源资本、科学技术等,以“新农人”的身份为各园所、各学校的新乡土课程带去新的发展前景,成为课程发展的“拓荒牛”。[8]

二、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新目标取向

乡土课程基于幼儿本位,从课程发展和时代要求出发,结合传统农民以及新农人品质与特性,将课程目标内涵定位于亲近自然乡土的家园情怀和启蒙数字乡土的新工匠精神,通过对自然乡土的亲近和数字乡土的启蒙,实现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借助家园情怀与新工匠精神的萌发,涵养幼儿的情怀与品质。

(一)亲近自然乡土的家园情怀

自然乡土对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蕴。课程中所承载的“乡”至少有四层含义:其一,乡是一个起点,是生命开始的地方。家乡是每一个人生长、生活的地方,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条小溪、每一方土地都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再目送我们走向远方。其二,乡是一方乐土,是两小无猜的嬉耍。一枝二叶,一花二草;一村二院,一砖二瓦;一人二物,一狗二猫,是童年嬉戏的野趣。其三,乡是一缕情愫,是萦绕心头的牵挂。走过再多的路,也不能忘记来时的地方。乡是无法割舍的记忆,乡情是心底柔软而绵长的寄托。其四,乡是一种味道,是打上烙印的乡音。乡亦是飨,是邻里围炉而坐,共食一簋;乡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家乡,更是永记的初心,无法忘却的童年之味。亲近自然乡土的家园情怀就是让幼儿在自然中真奔跑、真观察、真体验、真感受,[9]发现家乡的乐趣与奥秘,品味家乡的风光与风味,拥抱家乡的风土与人情,认同家乡的民俗和文化,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拥有对家国乡土的文化自信。

国家认同从家园认同开始,乡情的种子需要在幼儿期扎根萌芽。由此可知,家园认同亦是幼儿成长的核心素养和必备品格之一,是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只有亲近自然乡土,对家园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知晓民族文化对家乡习俗和民风的影响,才能经历从家园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过渡,激发对家乡乃至对国家深切的热爱和强烈的自信心。

(二)启蒙数字乡土的新工匠精神

2019年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等8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测大棚农作物生长的空气、土壤环境,电商平台、网络媒体为农作物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智慧农业的出现以及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数字乡土为乡土课程带来了技术方法的革新,而新工匠精神的融入有助于幼儿品质素养的凝华。新工匠精神被纳入宏大政治的话语系统,是其在神州大地强势回归的宣言。[10]新时代工匠精神既保留了原有工匠精神中永恒不变的内容——专注的态度、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精雕细琢的品质、传承的敬意、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在这种过程中所达成的审美和精神境界,又赋予其新兴的时代价值意义——重视创造创新、凸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强调现实统一。[11,12]幼儿数字乡土的启蒙,既是发展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未来生活的诉求。幼儿新工匠精神的涵养,既是达成家园认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旨归,也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一脉相承。

启蒙数字乡土的新工匠精神就是让幼儿了解数字乡村的创新绿色、以人为本等新理念,接触无土栽培、精准种植等新技术,感受直播带货、网上政务等新业态,体验大规模、可循环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并且在乡村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从种植劳作、加工制作、生产销售、合作交往等各环节融入脚踏实地、勇敢专注、创新创客等新工匠精神,以此谱写家国情怀,传承乡土文化。

三、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新内容载体

乡土课程从幼儿本土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对乡土资源的整合。内容筛选基于儿童年龄和文化适宜性的分析,链接代表传统与现代的自然和数字乡土资源,在传承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前景,结合新农业与数字乡村的发展特点,探寻适宜幼儿发展、凝聚家国情怀、彰显时代特色的课程载体。

(一)内容筛选基于幼儿年龄与文化适宜性的价值判断

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宝库中,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他们能够学习的适宜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一方面遵循“发展适宜性实践”提出的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的课程哲学思想,[13]另一方面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学前课程文件为依据。

课程内容年龄适宜性的判断,是尊重幼儿的内在发展大纲,基于幼儿心理的组织法则,从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出发,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性和启蒙性的乡土资源,在充满趣味和探究意义的活动中,让其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经验,在自然乡土环境的熏陶和浸润下感受家国情怀。

而课程内容文化适宜性的价值判断,是基于幼儿相关的三种文化的考虑。

其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性,是课程内容的国家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不仅是幼儿感受中国原生文化和灿烂文明、获得对国家基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奠基性工程,也是构建基于本土文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14]乡土课程内容中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和艺术、民间故事、民间游戏等显性、正式、官方的文化,还包括了与家人、同伴等互动的日常社会交往文化,与身体行为相关的具身文化,以及反映中国文化信念、价值观和实践的教学法中的文化因素。[15]幼儿在蕴含多层次文化的课程内容中,传承性学习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扎下乡土之根。

其二,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这一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6]对于从小生活于乡村的幼儿来说,乡土文化早已如春风化雨般地对其成长产生着影响。乡土课程内容的筛选可从乡村中的自然景观、特产小吃、风土人文、名胜古迹等入手,让幼儿在熟悉的乡土文化环境里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还应促使幼儿把在课程里学习和感悟到的直接应用到其日常的乡村生活之中。[17]让课程内容生发于乡土,回馈于乡土,发展创新乡土文化。

其三,时代文化。时代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发展性,是幼儿生活时代的冀求。从不同的角度看,时代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解读。就政策而言,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等是时代文化的主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追求,这也就要求乡土课程在内容筛选时,大到内容主旨,小到内容物品,都要尽量向这些标准靠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时代文化的体现,也从政策角度为乡土课程基于幼儿三种文化的内容建构提供了有力依据。只有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重构乡土文化自信,不断发展先进的时代文化,才能更好地构建乡土课程的文化基底,激发幼儿的乡土认同感,让多元文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外化于行,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动力。[18]就技术而言,当下是数字文化的时代,也是乡土课程凝聚创意文化与智能文化的时代,科学、高效、深度、协同、动态、创想、即时等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典型话语。乡土课程内容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特性,将大工业生产、大棚智能检测、直播带货、协同加工等丰富于课程内容中,让网络、科技、创新等具有时代文化气息的新事物走进幼儿的日常生活,助力课程与乡土不断向上生长。

(二)课程架构基于自然乡土和数字乡土资源的整合链接

当前幼儿园乡土课程内容的架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第一,感受自然景物类。幼儿通过畅玩家乡山水,参观自然景色,走访乡里乡间,感受家乡的自然风貌以及邻里间的乡情。第二,动植物饲养与种植类。动物主要集中在其成长、养护方面,植物主要是通过观察、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蔬果、树木等进行多样的活动。第三,民间游戏类。民间游戏重在儿童适宜性,像踢毽子、放风筝、捉迷藏、拔河等游戏,不仅规则简单、工具朴素,也很少受限于时空,趣味性十足。第四,民俗民风节庆类。幼儿园根据各地民风民俗特点开展节庆活动,比如除夕过年吃年夜饭、春节拜年走亲戚、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赛龙舟、中秋团圆吃月饼等,通过节日仪式和美食,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第五,名人古迹人文类。通过探访名人故居,倾听名人故事,畅游家乡古迹,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变迁。这些课程架构大都以自然乡土资源为主,更多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而新样态的乡土课程要用时代文化的眼光,注重对数字乡土资源的运用,注重自然乡土与数字乡土资源的整合链接。

究竟什么才是数字乡土资源?就乡土课程来说,凡是能够应用于课程之中的一切具有时代特性的现代化事物都可以称为数字乡土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一定程度体现现代农业与新农耕文化中高效益、可持续、技术化、绿色低碳、创新开放、尊重土地与环境等理念。[19]其实在乡村中数字资源应用的面积是非常大的,但是在架构幼儿园乡土课程时,更多的资讯是从网络或书籍中“捡到”的,往往是纸上谈兵,没有深入乡村人的生活,所以缺少对数字乡土资源的发掘。以无人机为例,虽然生活中我们常见无人机的功能多以航拍为主,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农耕工具。农业无人机就是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药剂、种子、粉剂等的喷洒,撒播效率可达人工50倍以上,并且与人工和传统机械相比,其播撒更为精准、均匀,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会更高。[20]所以乡土课程中可融合的数字乡土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就是要将碎片化的数字乡土资源加以整合,并与自然乡土相联结。

当前幼儿园乡土课程对于自然乡土资源的分类整合是较为清晰的,自然乡土的课程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那么就可以此为课程架构出发点,将数字乡土资源作为已有课程的生长点,从现有的内容脉络出发,用现代化的、贴近幼儿当下与未来生活的内容取而代之,逐步增强课程的时代气质。比如在动植物饲养与种植类的植物种植养护上,除了让幼儿亲身参与、动手操作,体验最传统的人工养护,不妨尝试一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水培、嫁接等技术,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周边现代农业园区的数字大棚和温室,感受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喷施的精准农业体系。再比如,在名人古迹人文类中介绍与宣传家乡文化产业时,就可利用网络直播、制作公众号等途径取代幼儿园常用的绘画、演讲等方式,并且在直播和制作公众号的过程中,幼儿也获得了艺术、语言、社会等领域的经验生长。像这样通过此种数字乡土资源的恰当利用,不仅使宣传的面积与效果更显突出,也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课程架构从自然乡土到数字乡土资源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从亲自然教育到未来数智教育的过渡。幼儿在尊重劳动、热爱土地、敬畏自然的基础上,感受信息科技对生活带来的重大改变,也是乡土课程所追求的意义之一。

四、乡土课程建设与实施新路径

乡土课程的实施同样遵循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同在的理念,通过乡土文化的浸润,借助“以体验学习为中心”的实施方式,创生劳动学习、仪式学习、行走学习、创客学习等实施路径,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与实践时,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感知家乡别样的风情,品味家乡独特的味道,在彰显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时代文化的同时,也能将家国情怀、新工匠精神落实于自主体验的学习中。

(一)沉浸乡土文化环境:隐于生活、润于游戏、渗于教学

环境是课程实施的前提,乡土课程要重视园内外物质与精神环境的打造。课程的园内环境,以创设一个“处处可玩”“时时可探”的自然乡土乐园为主。做到“开放与互动——随时玩”“宽松与自主——大胆玩”,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能大胆尝试探索、亲近自然的心理环境。并通过创设自然微耕场域,为幼儿开展劳作体验提供空间,幼儿在实践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最大限度的直接经验。课程的园外环境,从现代化的数字小镇,到大规模生产的农业采摘园,再到链接过去与未来的茶山茶厂,园外农业新兴技术的普及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潮流。利用园外环境资源,幼儿们感受到了相关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时代的进步中畅想未来。

乡土环境的创设为新乡土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生活、游戏与教学是幼儿园最经典的课程实施方式,新样态的乡土课程实施,需要依托园内外的乡土文化环境,将乡土情怀隐于生活、润于游戏、渗于教学。

隐于生活是基于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融入。生活活动是课程主题的来源,也是课程实施的铺垫。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与家乡生活场域中的各种事物发生碰撞,从而引发对家乡的植物、食物、景物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探究意识,形成对家乡事物的初步认识,为课程后续的开展和家园认同的升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润于游戏是通过民间游戏和户外野趣游戏感知祖辈儿时的生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是童年最珍贵的馈赠。幼儿在充满乡土人文气息和自然自由自主的环境中,过家家、斗百草、荡秋千、捉迷藏,种植劳作、采茶摘果、登高戏水,这种独具生活气息的民间游戏和融于乡土自然的野趣游戏,让幼儿收获专属的童年回忆,凝聚纯真的发小之情,守护传承家乡民俗文化。

渗于教学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常规的、以预设为主的主题活动;二是以生成为主的,在种植、游戏和远足活动中自然生成的教学活动。预设教学活动基于课程各主题内容实施,幼儿们在适宜的季节播种农作物,在春暖花开时漫步乡野,在硕果累累时与农民们一同收获。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交替以及课程内容的展开,逐渐积淀与丰富幼儿的乡土情怀。

(二)顺乡土而生发:劳动学习、仪式学习、行走学习、创客学习

乡土需要劳动去收获,乡土中的各种活动堆积出了仪式感,乡土的山水需要行走着去感受,乡土的发展也需要追随时代创新的步伐。乡土课程依循乡土的特色与需求,以幼儿的学习为中心,开发了劳动、仪式、行走、创客学习4种实施路径,并初步应用于课程现场。这里结合江南水乡某幼儿园架构的“小小农创客”课程[21]的部分实施样态做一案例分享。

1.体验与实践——劳动学习

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对儿童“体、技、心”的培养上,且最终指向儿童蓬勃的生命力和完整的幸福感。[22]乡土课程的劳动学习就是让幼儿在乡土的自然场域中通过劳动去活动身体、发展乡土劳动技艺,并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涵养幼儿的新工匠精神,帮助其收获成就感、滋生乡土情怀。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幼儿还可以获得与乡土有关的各种职业体验,如农民、园丁、木匠、数字农庄管理员等,从而产生对各种劳动的兴趣、爱好与热情,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尊重普通劳动者,喜爱底层劳动人民。[23]幼儿通过劳动学习感受乡土蓬勃的生命力,收获劳动的幸福感,在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形成积极劳动情感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正视乡土文化,涵养家园情怀。

案例1:水培蔬菜种植

在之前的课程中幼儿已经体验了薄荷、油菜、番茄等土培植物的种植,而在参观蓝海数字农庄时发现,大班的孩子对从未体验过的水培蔬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于是我们在园内与孩子们一同打造了“农创实验区”,并配备了水培等现代设施,开展了一系列与水培蔬菜有关的活动。在水培蔬菜种植时,我们邀请了蓝海数字农庄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做现场种植示范,从“脱土洗根”到“包裹根部”再到“放置固定”,孩子们学着从土壤中挖出蔬菜苗,并洗净其根部的泥沙,再用湿海绵适当包裹根部,最后将蔬菜放入过滤的小漏斗里,并固定蔬菜,这些过程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要求孩子们细心且专注。最后在农庄叔叔的帮助下,15排水培蔬菜种植完毕,孩子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2.传承与发展——仪式学习

幼儿园的仪式活动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教育和节日文化中的仪式教育,且具有安排的周期性、情景的隆重性、程序的主动性等特征,以帮助幼儿建立规则和秩序、获得仪式感、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24]仪式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仪式学习最注重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传承与发展,幼儿经历仪式学习,通过仪式的内容熟悉家乡的物资与环境,借助仪式的组织挖掘节日内涵与规范,利用仪式的参与传承家乡的习俗与文化,让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继往开来。

案例2:杨梅节与带货节

我们的家乡从1999年6月开始便有了“杨梅之乡”的称号,在杨梅大量成熟的6月都会举办杨梅节活动。这丰收热闹的景象也感染了园所幼儿,于是参加杨梅节便成了孩子们6月份最期待的事情。在杨梅节中,孩子们与当地的果农以及四面八方闻名到访的游客一起采摘、品尝、售卖新鲜杨梅,感受家乡有关杨梅的乡土文化,体验杨梅节专属的仪式感。同时,也会在杨梅节结束后,将剩余的杨梅制作成杨梅干、杨梅酱、杨梅酒,等到带货节时,通过线下摆摊售卖以及线上直播售卖等方式进行出售,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等新渠道,让更多的人看见我们的乡果,助力家乡更好地发展。

3.游玩与探寻——行走学习

行走学习是让幼儿走在乡村、玩在乡村、笑在乡村,在徒步过程中给予幼儿真实的课程体验。幼儿在行走学习中对山水、民俗、文化的游览、体验和感悟等,能极大地促进其对家乡文化、传统和山水的热爱,激发爱国爱乡的情怀。[25]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家乡的山水,亲近自然,感悟乡土,上下求索,以游历感知和体验探索的形式感受乡村情谊,体验家乡的情趣,找寻家乡丰收的记忆,感受家乡丰富的物资,形成家园认同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们感知探寻的不仅仅是家乡的风景和人物,更有对家乡艺术文化、人文风情的感悟。幼儿与同伴、教师一起探非遗之艺、察古迹之谜、听历史之声、寻时代之印,在这些艺术、历史、文化积淀的事物中找寻乡土与国家的底蕴。

案例3:生态园之旅

在秋高气爽的一天里,园所中班的宝贝们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家乡的生态园,那里不仅有丰富的植被,还有许多当地的果树以及家乡盛产的板栗、柿子等秋天果实。孩子与家长自发组队形成了不同的探秘小组,自主选择本次生态园之旅的路线和景点。有的小组在生态园的门口找到了整个生态园的地图,并跟随地图路线一一打卡;有的小组借助智能导航软件,找到了自己最想去的景点;还有的小组利用社交分享APP提前做好了攻略,直奔自己最感兴趣的美食和景点。参观考察生态园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了家乡独特的植被,欣赏了家乡的生态美景,同时也学会了利用纸质地图、智能导航以及各种APP软件等方式搜寻景点和路线,丰富了自身行走的经验。

4.创新与超越——创客学习

创客学习是乡土情怀与创新精神的相遇,体现了“实干兴乡”的奋斗态度和创造精神。创客学习以“创造中学”为幼儿主要的探究体验方式,契合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旨在将幼儿的创意变为现实。它以体验教育、创新教育、项目式学习、DIY(Do It Yourself)理念为基础,强调动手、动脑与动心的交织融合。[26,27]其基于“创中学”的本质,以跨领域的方式,让幼儿“能创”——拥有创客的经验启蒙,“会创”——具备创新思维,“愿创”——保持创造与动手学习的热情,实现知、行、思、创的统一。[28,29]幼儿在活动前丰富经验、在活动时收获经验、在活动后积累经验,以一个完整的创客学习生态链,让幼儿将乡土情怀内化于心,并通过创新创客外化于行,获得最大化的丰富体验和认知增量。

案例4:蔬果收纳盒

随着课程活动的开展,收集的蔬果材料越来越丰富。但是材料一多就容易乱,于是幼儿提议:“不如我们做一个收纳盒放我们的蔬果材料吧,把它们分别放好,就像垃圾分类一样,这样就不容易乱了。”孩子们先是收集了很多收纳盒的模型,观察了它们的结构,并收集了许多纸盒、鞋盒,找来了剪子、彩笔、胶水等工具准备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很多难题,但都被他们的聪明智慧一一化解。比如,“隔板太长或太短”——“可以用尺子量好外面盒子的长度再开始剪隔板”;“隔板立不住,总是倒下”——“可以用胶枪进行固定”;“收纳盒不方便拿”——“可以在两边各戳一个洞,并用扭扭棒穿进去,做成可以拎的收纳盒”……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制作,孩子们的收纳盒终于制作完成。在蔬果收纳盒的创作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收纳盒各式各样的创想进行相应的图纸设计、准备所需的材料,在合作与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隔板安置、提手制作等难题,在锻炼动手能力、丰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涵养了生活自理、钻研、专注等品质与精神。

总之,乡村幼儿园新乡土课程既需承载农耕时代的田园特征,又要随着新农耕时代人工智能的潮流有所超越。但这之中永恒不变、经久不衰的灵魂与神韵,是乡土课程中凝聚的乡情与家国情。这种情感像新生儿与母亲的脐带一般,是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课程的作用,在于唤醒幼儿对乡土家园的体验与热爱,让幼儿呼吸着家乡的自然与人文气息,伴着乡音乡味,把乡土中国装进心灵,把爱融进情怀。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乡土中国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