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2023-02-23范妮娜滕丽霞
范妮娜 滕丽霞
摘要:标识系统是古典园林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不仅承担着引导和协助游客游览的作用,还是展示古典园林形象和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文章通过对7家苏州古典园林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存在解说内容不充分、翻译语言不规范、未充分以游客为本、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对策研究
标识系统是景区为方便游客有秩序游玩及方便内部管理的导向标识系统,按照功能可細分为景区入口处形象标识牌、简介及知识类牌、交通道路指示牌、提示及警示牌、平面图标识牌、公共服务标识牌等。标识系统作为景区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不仅能够架构空间顺序,引导和协助游客完成游览过程,还是展示景区形象和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古典园林景区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文化传承与环境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增强。随着国际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古典园林还承担着展示国家形象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苏州立足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充分发挥“园林之城”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古典园林蕴涵的丰富的历史、人文、传统、风俗等,集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精华,旨在将古典园林打造成为苏州最重要的城市名片,走在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沿,而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则成为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可园、艺圃、环秀山庄7个古典园林发现,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整体情况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文化性和人文关怀性。但同时也发现,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古典园林多是以硬件建设为主,对旅游业的隐性服务和文化属性关注不够,仍存在解说内容不充分、翻译语言不规范、未充分以游客为本、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等问题,影响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定位。
一、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现状
(一)统一设计风格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苏州市政府分别于2004年、2016年两次修正《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全面加强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和管理。201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等精神,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实施意见》(苏府〔2018〕12号),全面加强苏州园林的群体性保护管理,精心打造最具苏州标识的文化品牌和名片。
调研发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艺圃、环秀山庄全部采用了统一的标识系统设计风格,如所有的标识牌采用棕褐色木质纹理、冰裂纹装饰或盘长纹饰镶边,并同时印有世界遗产和园林自身的标志。这种风格的设计,符合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特征,又兼具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又突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是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一种体现,实现了古典园林文化可读、可视、可感,促进了隐性文化显性化。
(二)多类型标识牌
标识牌是传递景区信息的服务系统,是景区使用功能、服务功能及游览信息的载体,是旅游景区设施完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识牌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视觉效果,还要根据景区的地理环境、景区大小、自然景观或人造景观的不同、标识牌点位的多少而选择不同的材料,这样才能制作出既美观时尚、又符合景区内涵并且经久耐用的标识牌。
苏州古典园林的标识牌类型多样,按照功能及游览顺序依次有遗产标识牌、景区导览图、游客流量公示牌、入园提示牌、游客中心服务牌、游览路线指示牌、景观解说牌、安全提示牌等,有的园林还专门设置了文化宣传牌,通过标语和口号引导游客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按照设计材料有木质的、石质的、金属的以及人工材料。其中,木质标识牌具有取材方便、便于加工的特点,并能给人清新自然的视觉感受,而且与园林的自然风格相得益彰,因此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被广泛运用。但是标识牌大多在户外,木质标识牌容易受到腐蚀,如果保养维修不当,外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使用寿命较短。石质标识牌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强,环保生态,不容易被外力破坏,使用寿命长,但是比较笨重,不便于运输和加工。金属标识牌由于材料的特性,通过焊接、弯曲等工艺可以制作出形态多样的标识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材料的标识牌因制作方便、环保耐用、设计类型多样等优势越来越多被广泛运用,对园林起到了很好的点缀、美化作用。此外,按照呈现终端有立式、壁挂式、悬挂式及镶嵌式的,除了传统固定化的,还有电子智能化的。苏州古典园林结合自身景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多种类型的标识牌。
(三)多语种指示语
根据近五年苏州入境旅游市场统计,苏州的主要入境客源来自港澳台、日本、东南亚及美国等地。苏州一直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国际旅游环境,旨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与此同时,苏州近年来不断优化外国人才的管理服务举措,努力打造“苏州最舒心”外国人才聚集高地,连续9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为此,苏州古典园林实现了中英文标识全覆盖,有些园林还设置了多语种指示标识。例如,在景区游线的指示牌上,拙政园设置了英语、日语指示语;沧浪亭设置了日语、韩语指示语;留园则同时设置了中文、英语、日语、法语多语种指示语。这与苏州旨在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目标是一致的。
(四)智能化解说系统
随着人们散客化、国际化旅游需求的提升,智能化解说系统成为满足人们追求智能型旅游需要的服务终端。智能化解说系统是面向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参观游览的语音导览系统,可以有效应对散客市场分散化的讲解需求以及外国游客多语种的讲解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手段,也是现代化服务的标志之一。目前,智能化解说系统可以实现无线自动化连接,实现景区分区讲解。同时,同一景区可支持多个团队同时讲解,实现互不干扰。基于双感应识别定位的技术原理,游客无论从哪个出入口进入景区,都可实现无线自动化连接,实现游客游览路线自由化。
苏州古典园林大多配备了智能化解说系统,如拙政园、留园在景区标识牌上印有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二维码,游客通过扫码即可获取园林的介绍及园内各个景观的导览讲解。沧浪亭设有智能讲解自助服务终端,游客携带设备进入园内,智能讲解终端可实时定位游客位置,并自动进行导览讲解。苏州古典园林利用智能化解说系统可以解决旺季导游人员不足、导游解说质量参差不齐、多语种导游缺乏以及游客分散化导览需求等问题。
二、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的硬件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但对其所承载的旅游文化属性和旅游隐性服务仍关注不够,存在解说内容不充分、翻译语言不规范、未充分以游客为本、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等问题。
(一)解说内容不充分
在所调研的苏州古典园林中,有些园林景观的解说内容比较充分,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解说词:
远香堂为中部主体建筑。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清澈。夏日荷风扑面,清香远溢,故取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意,以为堂名。堂四周装置精美的玻璃长窗,周围环境开阔,四面景物,各具情趣。举目四望,犹如观赏长幅画卷,中园景致尽收眼底。
此解说词介绍了远香堂的位置、规模、名称由来及寓意,还介绍了其四面落地长窗的典型特征,以及其观景赏景的功用。解说结构完整,内容充分,让游客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有些景观的解说内容则不够充分,如拙政园中的玲珑馆解说词:
馆内悬有“玉壶冰”横额,取南朝宋鲍照诗“清如玉壶冰”,指环境静洁。馆内窗格及庭院铺地均为冰纹图案,与题额相应,更见幽雅。
此解说词介绍了“玉壶冰”横额的由来,但是对其寓意的解说不充分。古人常用冰来比拟心志之纯洁,以冰壶比拟廉洁无私。此处以“玉壶冰”寓意人品之高尚、纯洁、晶莹。解说词中仅解释为环境静洁是不到位的。
再如可园的挹清堂解说词:
挹清堂约建于清嘉道年间,为可园的主厅之一,位于小西湖北岸,景观南北主轴线上,面水靠山。堂前池水清□可挹,故而起名挹清堂。
此解说词介绍了挹清堂的建造年代及位置,但没有说明此堂的功用。同时,解说文字中出现了不规范符号“□”,影响了游客的观赏体验。此外,可园的解说文字太小,不便于老年游客阅读。
再来看几组艺圃的解说词:
东莱草堂:艺圃主人姜埰故乡在山东莱阳,侨寓吴门,不忘其本,故名堂以识之。
南斋:《诗经》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建筑位于园林西南,旧时为姜埰次子读书行我之处。
博雅堂:又名念祖堂,是园中的正厅,屋宇宏敞质朴,厅堂陈设古朴典雅,是当年园主人会见宾客,纵论古今,吟诗舞墨之处。
前两组解说词采用半文言文式样的语言,不符合广大游客的阅读习惯。对“侨寓吴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等解释不清,不利于游客完全理解。后一组解说内容较为规范,但是标点符号运用不当。
(二)翻译语言不规范
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拼写错误、译法不统一、翻译不准确、语言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外国游客体验欠佳。
1. 拼写错误:在拙政园游客中心门口悬挂的志愿服务项目牌上,将Public Telephone 拼写成了Public Telehpone;在导游讲解收费公示牌上,将Complaint Call 拼写成了Compiaint Call。在沧浪亭的提示标识牌上,将同一个单词分开拼写Everybody has the respons bility to protect the planting;将Air conditioned 拼写成了 Air conditoned。在留园的安全提示牌上,将“假山路滑、注意安全”拼写成了Caution Slippory Suriace。
2. 译法不统一:体现在对同一个景观名称的翻译不统一,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在游线指示牌上和景观解说牌上的名称不一致,分别是The Hall of Drifting Fragrance和The Hall of Distant Fragrance,还有卅六鸳鸯馆,分别是 The 36 Couple’s of Mandarin Ducks’ Hall和The 36 Paris of Mandarin Ducks Hall。
3. 翻译不准确:翻译不准确的问题五花八门,如沧浪亭的“小心台阶”Be careful steps;“办公区域,请勿入内”Office Area, Please Don’t Coming;留园的“讲解等候区”Explain the waiting area;拙政园的“导游服务公示”Notice for Explanation Service of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List of Explainer;导游服务价目表Price Catalogue for Charging Explanation等,有的是单词直译,有的是语法问题,翻译审核不到位,极大影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国际形象。
4. 语言不规范:翻译语言不规范体现在大小写使用不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段落格式不规范等方面。如网师园入口处的咨询服务台TOURiSM INFORMATION SERViCES,將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混用。网师园蹈和馆的解说词中,将馆名翻译为peace and tranquility Guest house,开头字母没有大写,中间的字母反而大写;解说词中将加双引号的建筑名称“小山丛桂轩”翻译为英文中并不使用的书名号《little bill and Osmanthus grove》;中文解说词仅有一段,英文翻译却分成两段,且段落之间无明显区分,呈现方式很不美观。
(三)未充分以游客为本
苏州古典园林设置的标识数量足够多,但是没有充分地体现出以游客为本。比如拙政园为了提升园林的美观度,在入口处设置提示牌“为了最美留影,入园游览线路不设垃圾桶”。此提示牌一方面悬挂于入口处的上方,不易被游客看到;另一方面也未充分考虑游客的实际需要,极易给游客带来不好的体验。再比如留园在出口处设置了一个立式提示牌“出去以后不能再进来了哦”,如果换成“期待您下次再来”可能游客体验会更好。此外,一些常规的提示语“保护文物,请勿入内”“注意安全,请勿跨域”“请勿踩踏草坪”等过于官方和无感,如果换成“爱护文物,延续历史”“请勿跨越,危险只在一念之间”“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能会带给游客一种更加温暖和共情的体验。
智能化解说系统虽然照顾到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散客化、国际化旅游需求,但是在考虑人们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目前苏州古典园林智能化解说系统提供的解说内容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做到区分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也缺少互动功能,没有充分体现以游客为本。
(四)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上文提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全部采用统一的标识系统设计风格,这有利于将苏州古典园林打造成一个整齐划一的形象,但与此同时,这也使得苏州各个古典园林的特点不够突出。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园林风格,但在标识系统设计方面缺乏各自的特色。古典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园林的造园艺术和美学思想,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是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基因,标识系统则是向游客传达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目前苏州古典园林的标识系统仅简单地说明了“是什么”,并没有很好地阐释“为什么”,在挖掘和呈现园林文化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无法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苏州古典园林景区标识系统优化对策
通过分析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没有充分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知识性、交互性、便利性及文化性的需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优化解说内容
关于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的解说内容应该包括哪些部分,目前还是由园林管理者决定的,但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游客,应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主。因此,建议苏州古典园林针对标识系统的解说内容进行游客需求和满意度调研,以游客的实际需求和偏好为参考依据,优化标识系统解说内容。例如,拙政园的理水艺术、审美特色都可以通过园林标识系统更加全面、生动地传达给游客。与此同时,解说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要进一步优化,如文字格式、语言习惯、设计风格等,以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
智能化解说系统的解说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识别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解说服务。同时对游客经常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大数据调研、统计和筛选,设置互动功能,提供真正的“智能化”解说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二)规范翻译语言
标识系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道风景线,是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国际化人文环境,任何不恰当的标识系统都会给城市形象和景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一方面,要提升古典园林标识语的翻译水平。可聘用有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翻译人员或通过专门的翻译机构对古典园林的标识语进行翻译,从源头上严格把关,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同时,古典园林要严格把关,邀请行业专家对标识系统翻译进行审核。还可以发动广大游客来纠错,共同优化和完善古典园林标识系统的翻译语言。另一方面,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中积累了优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想。苏州古典园林的标识系统要形象生动地传达园林文化,让外国游客理解古典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互通与交流。再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专家指导、社会监督、景区维护的运维机制,做到有错必改、实时更新。
(三)注重人性化设计
标识系统不仅要承担导览指示的功能,更要体现对游客的关怀与尊重。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游客群体有不同的信息识别能力和习惯,因此除了采用多语种文字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国际通用的图案或颜色来表达标识含义,例如利用红色表示“禁止”、绿色表示“通行”等。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识别能力和识别习惯,如色盲或色弱人群对以色彩为主的版面信息识别困难,乘坐轮椅人群的视觉范围不同于普通人群等,因此古典园林需要进一步提升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水平。此外,古典园林标识系统还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摒弃口号式、无感式的警示语,增加人性化、共情化的提示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四)提升特色和文化内涵
标识系统作为古典园林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不仅承担着引导和协助游客游览的作用,而且还是展示古典园林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苏州各个古典园林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从材质、颜色、式样、符号、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出具有各自园林鲜明特色的标识系统,打造独树一帜的园林形象。此外,要充分利用标识系统这一信息载体,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美学思想及文化内涵等,更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广大的游客,为展示国家形象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例如,扬州瘦西湖景区是我国湖上园林的典型代表,它的夜游路线以“商贾云集”“诗路画语”“春江花月”“南柯一梦”“云裳花容”“烟花三月”“酒逢知己”等诗词歌赋作为标识语言,将瘦西湖的历史人文情怀和园林风格特色勾勒出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四、结语
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是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承担着树立园林形象和展示园林文化的重要功能。目前苏州古典园林标识系统存在的解说、翻译、设计、文化呈现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政策引领下,苏州需要对古典园林标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优化升级,尤其要进一步优化解说内容、规范翻译语言、注重人性化设计、提升特色和文化内涵,将古典园林打造成为苏州最亮眼的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
[1]毛戈.旅游景区(点)标识系统规范化、系统化研究[J].中国花卉园艺,2019(18):52-55.
[2]李珍菁.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3]韩建伟.论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与摄影,2020(18):61-62.
[4]于斌,孙伟,刘兵.基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泰山景区标识系统优化设计[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02):382-385.
[5]欧阳玲玲,于金红.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问题探讨及应对策略[J].戏剧之家,2018(24):221-222.
[6]张凯.苏州拙政园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初探[J].艺术科技,2014,27(10):121.
[7]袁颖.旅游景区公共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8.
[8]陈婧.功能翻译理论下中国旅游景区标识文本法语译法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9):21-25.
[9]蒋红叶,田剑.旅游景区英文标识相关管理与对策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10):42-43.
[10]石宝梅.旅游景区翻譯标识牌的设置策略[J].当代旅游,2020,18(33):61-62.
[11]王纪聪.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景区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1.
[12]夏远利.大运河文化带景区标识系统智慧化设计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34(04):48-50.
*基金项目:2022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苏州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文化创新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2022LX124)。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