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模式探索
——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例
2023-02-23李燕茹顾万高
牟 俊 李燕茹 顾万高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支撑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科学发展的探索性工作[1]。
1 专利导航发展历程
2012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首次提出专利导航的理念并专题研究决定开展专利导航探索试点工作[2]。2013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中,强调要面向企业、产业、区域全面铺开专利导航试点工作[3]。2018年,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明确了专利导航工作的法定化[4]。2021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实施《专利导航指南》(GB/T 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通过明确专利导航的定义和应用场景,规范了产业规划、区域规划、企业经营、人才管理、研发活动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流程[5]。2021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加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专利导航服务的常态化、市场化[6]。
2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实践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我国为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依托地方重点特色产业,加强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而建立[7]。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设立6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覆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负责区域内专利导航与运营、专利快速预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工作[8]。对于专利导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负责承担本区域内的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组织实施,拟定本区域产业专利导航工作计划,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制定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以及指导本地企业实施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项目[9]。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018年9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正式运营,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自成立以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区域内重点产业、备案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多项专利导航服务,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导航技术突破口,高校院所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和决策参考。
2.1 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探索公益性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双选”机制,面向创新主体公开征集产业专利导航服务需求,通过自主申报、形式审查、综合评定等流程,最终确定实施产业专利导航的技术领域;同时,通过公开招标甄选高水平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积极督促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制定详细的服务方案,每月定期提交项目执行进展报告,严格保障项目完成质量。
2.2 推动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共享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动将产业专利导航成果推送给市辖各区科技创新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为各区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引进重点企业和技术人才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撑。同时,通过面向产业链企业、行业协会、代理机构代表举办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定期推送产业专利导航成果信息等方式,方便创新主体及时了解所在行业技术发展情况,充分发挥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在创新主体研发过程中的决策参考作用。
2.3 建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知识产权数据支持中心建立南京市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知识产权数据支持中心是整合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四种知识产权数据以及工商注册、金融资本、人才团队等数据,以指标统计、时空多维分析等为功能主线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其中重点打造的南京市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包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通过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的建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大数据决策和治理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中的融合支撑作用。
2.4 搭建专利大数据智慧化导航平台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知识产权数据支持中心数据资源优势,搭建了创新主体专利大数据智慧化导航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发了“一键生成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报告”模块,只需要在该模块中输入创新主体名称,以及创新主体的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就可以快速获取一份定制化的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报告。该报告对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概况、专利价值评分、专利成果转化、专利信息运用、所在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以及竞争对手专利布局和重点专利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专利申请、布局、维持、院校合作、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参考性建议,多维度的分析内容构成基本满足了创新主体关于专利微导航的要求。
2.5 推进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服务
基于创新主体专利大数据智慧化导航平台能够快速、定制化、批量化的出具专利微导航报告的特点,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区域内创新主体推出了专利微导航服务,反响良好,多家企业表示专利微导航服务改变了企业以往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思路,摸清了自身知识产权的基本盘,明晰了自身专利价值、行业技术创新方向、竞争对手专利布局、技术构成和专利转化运用等方面的信息,增强了产品上市风险预警能力。
2.6 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是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承接专利导航成果落地、促进专利导航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其承载专利导航国家标准宣贯、项目实施与推广、公共决策咨询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和帮扶指导等专利导航工作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10]。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成功向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建设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主体的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积极推广以产业、区域专利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有效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2.7 开展《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宣贯
《专利导航指南》(GB/T 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多年来专利导航系列工作成果的总结和凝练,包括总则、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企业经营、研发活动、人才管理以及服务要求等7个标准[5],是实施各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工具书。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推广工作,聘请专家开展《专利导航指南》培训活动,以及在各区质量小站、维权援助分中心等进行宣传推广,争取通过普及相关标准,指导创新主体在日常经营、研发立项、人才管理等活动中规范应用专利导航方法[6]。
2.8 组织专利导航专业人才培养
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根据南京市区域内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和专利导航实际需求,加强组织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组织南京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及代理机构服务人员开展专利导航业务培训,有效推动了地方专利导航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组织中心专利导航业务人员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各项专利导航分析培训课程,同时,督促专利导航业务人员深度参与到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全过程,通过培养专业化的专利导航团队,推动专利导航服务纵深发展。
3 专利导航服务存在的不足
专利导航工作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支撑创新主体研发决策的重要工作体现。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服务创新,在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有力发挥了专利导航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支撑重点技术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作用。然而,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工作部署,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对支撑创新发展和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的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从实践层面来看,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专利导航成果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有待增强
对于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而言,其应是围绕特定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结合产业政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竞争环境、市场动向等信息资源,从宏观上为产业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导航指引。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项目实践中虽已尽力将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呈交给各级主管部门,但对资源配置等政策制定参与度不够,这就导致产业专利导航成果面临“纸上谈兵”的风险,容易造成项目成果不落地,难以最大限度发挥促进区域内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
3.2 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一般而言,产业专利导航主要是面向产业主管部门和行业机构,但对于创新主体而言,也迫切需要了解产业技术信息,明晰产业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等,因此,面向创新主体及时、准确传递产业专利导航成果也十分重要。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虽已通过举办面向创新主体的分享会等活动来传递产业专利导航成果,但覆盖的创新主体数量明显不足,且由于分享时间较短,内容难以全面铺开,导致创新主体不能充分了解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因此亟须建立完善的成果共享机制,有力推动产业专利导航成果的传播。
3.3 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
基于专利大数据智慧化导航平台的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服务是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极具创新和特色的工作,面向南京市创新主体推出后,反响良好,目前已为240多家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微导航服务。但相对于南京市极具规模的创新主体数量,仍存在服务范围面较窄的问题。因此亟须改进原有宣传方式、寻找新的推广模式来进一步提高创新主体专利微导航服务的覆盖面。
3.4 专利导航人员团队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对于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需要增加专利导航业务培训的数量和覆盖面,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单方面传授理论知识的模式,增加培训活动的互动性,并多以实际案例讲解为主,辅以实践操作,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接受度。另一方面,对于中心内部专业导航人员团队,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素养,全面理解专利导航理论知识,并融会贯通,创新工作思路,争取能独立承担有深度的专利导航项目。
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的建议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强调要大力推动专利导航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11]。笔者通过总结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专利导航服务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要求,对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专利导航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规范的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能有效提高产业专利导航工作的服务质量。第一,综合考量实施产业专利导航的技术领域。充分结合创新主体需求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制定的需要,多方收集产业专利导航实际需求。第二,建立专利信息服务机构评价标准。通过甄选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保障产业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质量。同时,加强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过程的全过程跟踪,实时监测项目实施进展和质量。第三,构建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共享机制。一方面,建立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数据资源库并及时更新导航成果;同时,通过举办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等方式向创新主体推广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另一方面,面向本地区经济、产业相关部门定期报送支撑创新决策的产业专利导航成果信息。第四,推动专利导航机构参与相关部门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等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4.2 构建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工作体系
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是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诉求和问题的响应和解决,通过构建特色化、实效化、定制化的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工作体系,能有效提高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第一,建立企业专利导航实施路径。结合《专利导航指南》(GB/T 39551—2020)中关于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的服务标准,建立适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实施路径。第二,提高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的分析深度。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发展路线、市场控制力等因素,帮助企业明晰技术发展方向、导航技术突破口、引进技术创新人才。第三,拓宽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服务的覆盖面。挖掘需要专利导航服务的企业,收集企业实施经营类专利导航的实际需求,及时提供定制化、实效化的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对企业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管理的指导作用。
4.3 制定高校院所专利导航工作规范
服务高校院所既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要求,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应尽之责。通过制定高校院所专利导航工作规范,协助高校院所实施专利导航项目。第一,建立高校院所专利导航实施路径。结合《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0—2016)中关于高校院所专利导航的服务标准,明晰高校院所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要求,建立适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高校院所专利导航实施路径。第二,提供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转化等过程中的专利导航服务。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专利导航,从而有效避免重复研发、增强专利布局、规避侵权风险。第三,推动成立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合力推进高水平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针对重点、优势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成果匹配,探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等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制度,做好与企业的需求联动,推动专利技术向中小型科技企业转化,通过成立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全面提升区域内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水平。
4.4 完善区域专利导航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专利导航业务人才是提升区域专利导航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区域专利导航业务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专利导航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推动区域专利导航的长效发展。第一,加大专利导航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专利导航人才培训体系,按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工作开展要求,设计递进式的专利导航业务培训课程,建立人才培养效果反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频次,从而加大专利导航人才培养力度。第二,加强专利导航人员业务实践。通过深入参与产业专利导航、区域专利导航、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工作水平。第三,拓宽专利导航人员培训覆盖面。加强区域内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利导航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其对专利导航的认知度和熟悉度。第四,加强专利导航人员业务交流。不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业务团队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分享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5 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支撑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导航工作还应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与运行工作手册》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关键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专利导航指南》(GB/T 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推广宣贯等工作,以此建设好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支撑体系。第一,培育核心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组合。基于专利导航,围绕区域内关键技术领域核心技术,加强专利布局,挖掘核心专利,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形成与企业和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前景相匹配的重点专利储备。第二,加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势资源,积极申报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以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为基础,服务区域内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专利导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第三,推广《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按照《专利导航指南》要求提供专业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宣贯、专家咨询、帮扶指导等活动,使《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有效指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实施日常专利导航项目。
5 结语
笔者通过介绍专利导航理论和发展历程,总结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营以来专利导航工作经验,剖析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视角,给出完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专利导航长效发展,提高专利导航服务质量,有效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运用专利导航提高专利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