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结果谈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2023-02-23高惠子东营市化工学校
高惠子 东营市化工学校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市场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形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从企业内部着手不断强化财经管理工作,合理调配及管控好企业发展资金,达到资金资源的合理优化利用,充分体现出财经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运作中的重要价值,推进企业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发展[1]。换言之,如果企业在财经管理工作中意识不足、效率不高、理念不够,则极有可能降低企业内部竞争能力,制约企业正常有序的运作和发展。所以,企业领导管理者应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及时掌握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现状和不足,寻求逐一对应的问题解决措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运作中的各种风险,促其合理提高内部经济效益,科学改进自身财经管理水平。
一、基于审计结果探讨企业财经管理工作重要性
(一)有利于最大化发挥企业监督职能
为及时准确了解企业收支情况、掌握资金流转去向,企业则必须要全面落实相应的财经管理工作,针对企业各项业务开销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管控,以此避免产生非必要开支,合理规划资金从而获得企业基础效益;相应的,企业还能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促使资金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以最低廉的成本获取到最高额的利润回报,通过科学有效的财经管理工作避免某些潜在的资金风险,从而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对企业而言,财经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作资金的管理成效,而只有高质量的财经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利用,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价值、发挥更大效用。通过财务管理与审计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促使二者之间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价值,推动企业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最大化体现企业评价职能
企业要切实提高自身财经管理能力,则应进一步规范现有的财经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各项财经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结构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得以更为全面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3]。在财经管理之中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规划预算,实现对各项资金的有效监管,继而全面提高资金使用率,帮助企业达到更为理想的经济回报。企业运作管理中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及时对企业经营运作进行评价,提高企业财经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各部门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最大化发挥个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财经管理办法对企业发展资料进行评估监测,验证材料的准确有效性,继而确保企业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增强企业财经管理水平也是对企业进行合理规划、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有利于最大化突出企业审计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具备监督和管理的双重职责,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则可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企业经营运作现状,对企业开展精准有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促使企业清晰的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就企业现存的各种不利于经营发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化解,基于企业实况开展大数据审计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企业领导管理者开展重大决策提供合理化参考依据[4]。企业领导管理者结合审计分析结果得出最终决策结论,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为详尽可靠的管理调整方案,并经由企业董事会安排实施对策,调整企业部分管理机制或对部门、人员等在工作上进行优化调整,帮助企业朝着更优化的方向改进和发展,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财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通过财经管理扩大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从这一点上也可体现出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基于审计结果发现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预算机制不健全,预算管理职能无法得到全面发挥
企业预算管理是开展财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部分,而只有全面完善、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才可真正推进企业财经管理质量的提高。所以,企业首先要从制定预算制度着手,以制度的约束力促进现代化企业实现高效的运作发展。然而,从现阶段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现状看来,在企业预算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较大问题,其具体表现为预算管理工作存在表面形式化,未能切实发挥预算编制的实质效果,不注重预算管理质量;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未建立预算部门,不做事前预算,而是采取事后补预算的逆向操作方法,完全忽视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合理配置资金的重要性。尽管大多数企业都能开展前期预算,然而其预算内容不全面、划分不细致,缺乏清晰明确的预算指导,使得整个预算体系缺少内容的实质性。相应的,一些企业如果是在项目实施启动之后在进行预算决策,则极易使预算项目的信息数据失真,存在利益驱动下人为调整预算的问题,造成预算上的极大漏洞,让企业预算基本失去该有的效用。
(二)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缺少对工程建设问题的有效指导
基于审计结果分析来看,在企业财经管理工作中工程建设的问题成了现阶段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质量[5]。具体而言,企业工程建设问题重点突出在以下几处:第一,盲目性的修建企业形象工程。当前,市场上不少企业都过于追求企业的外在形象、文化内涵为其所带来的经济联动效应,继而下大功夫、高投入修建形象工程;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在这类工程项目的建设上并未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从而致使企业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成本预算评估时出现较大悬殊性,一些形象工程的投入资金过大为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更有甚至还会牵制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第二,很多企业存在为发展而发展的思想,不假思索的选择负债建设企业,所以他们往往会为了提升发展进度、加快企业经济建设,从而在企业资金链未回暖的情况下就实施接下来的工程项目,在自身运作资金不足的情况被迫开展建设,致使企业为寻求发展而不得不寻求银行资金贷款,此种反复循环的资金负债模式极易让企业面临债务危机,甚至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生产运作带来严重影响,间接性促使企业不得已降低工程建设质量。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企业相关资金群随之受其影响而形成经济利益缺失的问题,继而波及到市场整体的持续稳定发展[6]。第三,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效益不高,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只要面向市场经营的企业都必须要承担风险,企业在拟定项目计划并到实践施工环节,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会存在一些弊端问题,比如施工合同中所规定的项目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完全严格执行,或是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还有合同所规定要求的材料设备等,可能会因为缺乏资金的及时投入而延误工期等一系列问题。
(三)公务接待经费缺乏合理性,经济风险管理把控不严
基于审计结果了解到,当前一些企业在公务接待方面的费用支出金额还比较大,如此也就对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构成不利影响。企业不乏会通过招待宴请、礼品采买、经济回扣等方式来打通人脉、疏通关系以达到自身发展目的,与此同时公务接待的费用也就随之提高,且难以有效控制此类经费的支出力度,更有甚至还会存在多报谎报经费的问题。究其成因分析,这主要还是企业自身内部财经管理机制切缺乏完善性,在管理工作上存在较大漏洞,加之其他相关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形式化问题较重,无法切实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从而导致企业在公费接待方面屡屡存在不合理现象。此外,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存在漏洞,在项目资金审核过程及结果上未能进行及时严格的监督管理,很多时候企业的管理决策权都被集中在独立部门或个人层面,继而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企业发展。
三、基于审计结果优化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改进企业预算管理机制,提高企业预算管理质量
为切实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整体管理效益。首先,企业必须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认知到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预算作为企业财经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并时刻持有一种学习探究的精神,以行业先进企业为标榜,分析他们在预算管理上的优秀做法,解读他们所执行的预算管理制度,继而可合理提取精华,结合自身实际运作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其次,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的预算管理人员,保障预算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可达到岗位实际需求。还要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数据的及时传输共享,以此满足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需求,方便预算工作者可及时有效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保证预算数据的全面精准性,继而有效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再次,企业应强化预算的监督管理力度,尽管全面完善的预算体系是预算实施的主要前提,然而如若无法加强预算监管,企业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成绩也不会获得显著化的理想效果,最终还是会造成预算部门的形同虚设、预算管理工作的流失形式。因此,企业还应在组建独立预算部门的基础上,安排专业化人员开展预算监管工作,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最后,企业要结合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财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并遏制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明确项目监管中的问题症结。通过全面落实监管职责,达到风险提前预判效果,合理优化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而在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促进预算需求与市场发展需求形成高度融合,从而为企业提高预算的前瞻性效果,增强企业运作资金的可变现性,促使企业内部预算可与市场机制形成有机结合,帮助企业获得更好更稳的发展[7]。比如,在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内部采购部门的材料预算支出情况制定对应的预算标准,同时将其与市场行情价格进行比对,从而增强预算的合理严谨性,提高企业领导管理者及预算管理部门的资金管控能力,令企业预算管理更具科学有效性。
(二)科学合理规划企业工程项目的建设
为促进企业实现稳定快步发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企业还应主动从领导管理层出发,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计划开展经营运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稳,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安排切实需要实施的工程项目,在此之前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预判,科学预估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确定每个项目的实施运作都能为企业带来合理经济效益之后方可实施。针对某些具备深入和持续影响力的工程项目,区域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对项目所能产出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相应的,企业也要结合实际突破原有狭隘性思维,在整理分析工程建设资料的同时针对不同筹资方案予以深入剖析,结合自身财力水平及项目获益周期权衡是否有足够的筹款和债务偿还能力,最终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价值可实现最大化。
(三)强化公务支出管理,提高企业风险监管能力
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公务招待经费的监管,在票据报销环节提高监管力度,针对每笔支出费用都应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依,确定费用支出的真实合理性。在企业财经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公务支出存在大金额、不合规等现象,则应及时开展专项调研,如果发现有虚高谎报公务支出经费的情况并查证属实,则应就直接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提高报销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威慑力,保证各项费用的合理有效利用。此外,企业还应结合自身运作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合理调整报销制度和策略,提高财经管理工作的说服性,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确保监管的执行效果,促使企业财经管理的优势可获得全面发挥,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步发展,市场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企业经营运作进程中财经管理工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企业得以平稳生存并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基于审计结果合理化分析现阶段企业财经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核心进一步夯实财经管理工作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确保企业在市场上始终持有良好竞争力。因此,企业万不可忽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基于审计结果开展经济管理决策,结合企业实际运作需求寻找最为理想化的财经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