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宇宙”随身携带
2023-02-22沈仕卫黄浩
沈仕卫 黄浩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作为一个39岁的茅台酒师,瘦而腼腆的杨超有特别的时空认知方法论。
比如睡前阅读“大部头”,开始是《水浒传》《三国演义》,接着是《围城》《四世同堂》,再接着是《全球通史》……
杨超深爱的女子,在中学课堂上讲授历史。但阅读不同的人留在时空笔记本上的勾勾画画,不止是杨超爱情的延伸方式。
2005年时,茅台镇土生土长的杨超21岁,机缘巧合成为茅台车间里的酿酒工人。
“刚进厂时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个子又比较小,好多人都开玩笑说我是个童工。”杨超想起进厂时正好是下沙季节,被劳动强度吓了一跳。
润粮的体力活他都做不了,老师便叫他用手稳住水管,润完粮过后他就干一些收尾工作,比如搅搅水,打扫一下晾堂之类。
原来匠心是汗流浃背,杨超这么想。瘦瘦小小的杨超搭不上手,歉疚就累积起来。别人休息的时候,杨超在晾堂上走来走去,看哪里没有做好,工具没放规范,或者装粮的口袋没有收走,他就把这些活一一干完。心想,重的干不了,轻的总可以多干点。
班组有很多记录要记,看大家都累,杨超忙不迭把整个班组的记录工作都担了过来。上班忙不完,就带回家继续写。那时原始窖本记录和六大员记录是每个轮次产酒后都要交到车间去考评的,车间领导要对班组记录进行打分。没人想到,这个瘦瘦小小的年轻人承担了记录的任务后,班组记录居然从车间倒数跳到了车间第一的宝座上。
“那个时候第一名还有奖励”,杨超想起意外的荣誉,忍不住浮出笑容。
开始是为班组作记录,后来是自己写生产日记。
10年,杨超记录了7000多个数据。
这就渐渐闻到了匠心这座秘密花园的香气。
进厂第三年,杨超当上了副班长,又从班长变成酒师。进厂18年,任酒师11年,一张白纸上写字,杨超写的是自己的历史。
如果说阅读是勾勒时间的轨迹,工作记录在于杨超,则是读懂空间的奥秘。在赤水河畔这个酒香浓郁的山谷里,微生物和人在同一个空间里“同袍”厚酿,事无巨细地记录,让人与自然之间神奇的无声交流更为精准。
杨超举了个例子。为确保原坛酒浓度和酒质,需要尽量保证摘酒酒精浓度的一致性,但摘酒浓度的控制是比较困难的,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非常考验酒师的技术,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同时还需要对酒醅、气压、器具、上甑人员的操作等因素有全面的掌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超通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估二控三看四测”的上甑摘酒四步法:一是根据酒醅水分、疏散程度、酒香味,以及上甑情况和上一排产量预估本排产量;二是控制气压和冷却器水大小,控制摘酒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三是看摘酒时的酒花大小判定酒度,区分好酒花和水花;四是基酒入库前再用酒精浓度计复核酒精浓度,确保浓度符合要求,不产生低度酒。
这种勾勾画画的习惯,在杨超家里的书上也能看到。他从网上买了不少茅台相关或与酿酒相关书籍,《茅台密钥》《白酒酿造技术全书》……类似的书名累积在书桌上,翻开来,这里勾一勾,那里画一画,还有许多旁注。
釀酒的匠人,最把时光当作知己。
杨超并不是个健谈的人,与他面对面交流,几乎都是问一句答一句。穿着白T恤坐在自家客厅里的他,一点看不出已近不惑的老辣。但在他用心经营的那方舞台上,杨超自有光芒。10年,杨超所在的班组所生产的基酒每年都是零缺陷,合格率100%。2021年度茅台第三届全能匠人竞赛中,杨超获得公司级“全能匠人”称号,同年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022年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获得优秀奖,同年获得茅台集团第三届“金牌员工”和“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2023年代表茅台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
“一个善于总结的人,路都不会走得太差。”杨超认真地说,心底仿佛藏着个厚厚的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目光所及的“宇宙”,进而捕捉能让自己散发光芒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