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优化路径
2023-02-22罗红雪王莉王兴浩
文/罗红雪 王莉 王兴浩
一、实践育人的本质
实践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育人的本质是在充分的理论支持下参与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育人方式,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育人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从主体看,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要求高校贯彻实践育人理念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第二,从模式看,实践育人是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生以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接触社会、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教学成果,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的模式。第三,从目的看,实践育人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在通过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把高素质人才输送到各个行业领域。而志愿服务则是高校为达到实践育人目的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无偿的、自主的参加社会性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平台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改善社会风气、为人民服务等以此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是指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将思政课堂上所培育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运用到实际中,使大学生在“做与思”的互动结合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实践能力。[1]
1.价值导向功能
第一,志愿服务应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人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志愿者应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放在工作首位,坚持为全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志愿者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精神所传递的思想一致,都是在思想层面上起到约束的作用,在道德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首先,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社会调研、成长辅导、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并且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是积极传递志愿精神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
2.道德塑造功能
第一,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约束社会公民在社交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公德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且展现出公民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志愿服务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向社会公民传递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志愿精神,在社会层面上拥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力,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将社会公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涯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关键,高校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对职业道德教育有明确的准则,想他人之想,急他人所急,这种职业道德规范和志愿服务志同道合,通过实践育人平台参与志愿服务就是为了解决服务对象难处,为其提供便利服务。
第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表现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道德教育。志愿服务能够深化大学生志愿者道德认知。志愿服务是一种互帮互助的形式,大学生志愿者以身作则向服务对象传递正能量,可能接收到帮扶对象的积极正面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精神凝聚功能
第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青年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许多有志青年将理想与抱负融入到为国家公益事业做贡献中。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推动下,许多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队伍中,正因有这样的实践经历才使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身作则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第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凝聚。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志愿服务中,使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一言一行传递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浅薄
高校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模糊,对志愿文化的认识也有待强化,没有领会志愿服务的意义,导致大学生缺乏外部引导力和内在精神动力。
第一,高校缺乏对志愿服务有效引导力,大学生缺乏关于志愿服务理论知识储备。首先,高校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对于培养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项目更重结果而轻过程,没有发挥实践育人的特性。过于“形式化”的活动以及一些“摆拍”的行为,归根结底在于高校没有将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发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致志愿服务精神与思政育人分离。
第二,大学生自身缺乏内在精神动力,对于志愿服务存在功利性的认知。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越来越忽略精神上的提升,过多关注物质追求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无私的、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部分大学生想通过高校参与志愿服务,以此为社会做贡献,高校没有给予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2.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品牌效应
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校团委和社团组织,组织实践活动过于形式主义没有特色,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不会被大众所熟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不会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提升专业领域技能,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到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性。
第二,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单一。高校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养老院或社区进行,形式单一,通过这种方式很难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领悟志愿精神的精髓,很难得到普遍的支持。从具体参加志愿服务的渠道看,其参与实践的渠道过于狭窄,并且没有充分的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导致缺少品牌效应。
3.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不完善
第一,从高校方面看,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大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只是通过组织“学雷锋”活动、观看纪录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方式,形式主义过于浓烈。另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不成熟。激励机制功利性强,过于功利让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项目仅仅是为了加学分,那必然导致服务意识偏差,糊弄了事,完全与志愿服务的初衷相悖。
第二,从社区方面看,首先,社区和高校的联动较少,社区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阵地,但是大学生进入社区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去敬老院、疏通道路等,忽视了志愿服务的双向育人性,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第三,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有待提高。社会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在法律援助方面不足,在国家没有明确的关于保护志愿者的法律法规。在志愿者权利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优化路径
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培育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和特色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壮大志愿者队伍、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提供载体和依托。[3]
1.强化育人自觉,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素养
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双向性,大学生通过高校的支持参与社会、社区志愿活动。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向社会面宣传高尚的志愿精神以感染社会群体,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思想上的升华。[4]
高校重视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首先,站在实践育人的角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将志愿服务融入教育中。应杜绝“形式主义”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让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其次,强化高校内部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促使志愿服务和专业实践结合。纠正部分大学生功利心,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要以优质的服务方式实现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必须立足本职,坚持服务为先。[5]
2.提高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
志愿服务以雷锋精神为基础,在社会上传递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的实践活动。加大志愿文化和志愿精神的推广可以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将志愿服务项目普及,通过高校和社区两个维度使志愿服务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给志愿服务项目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一,增加品牌凝聚力的过程也是实践育人的过程。大学生在具备精神素质的同时通过高校提供的渠道参加志愿服务,传递积极正面的志愿文化,提高品牌凝聚力。高校应支持组织成立志愿者社团和正规志愿者团队,通过志愿者社团大力宣传吸纳更多想加入团队的大学生,再在学校的支持下,志愿团队在社会层面树立品牌项目认可度。
第二,打造社区高校联合的基地建设。社区是高校进行志愿服务项目的实践基地,保障社区与高校密切联系,是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度的关键。首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必须提升服务质量,以质量取胜的方式提高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要有特色,志愿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服务,仅仅为社区提供一些便民服务是无法树立长期的品牌效应的,“高校+社区”的模式也没有充分运用。努力打造带有专业特色的,获得服务对象认可的标志性品牌效应。
3.多管齐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志愿服务是实践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因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生活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志愿服务面对不同的群体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只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出教室、走向实践,构建高校、社区、社会三个场地协同互动的格局,真正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
第一,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融入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讲授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渲染志愿服务精神的理念。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服务社会。[7]同时,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高校应该为志愿服务建立独立的基金项目,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的服务热
情。
第二,社区和高校是互相协作的关系。社区承担着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思维境界的重任。高校应该推动社区走向科学化,能够让社区志愿服务不再单一。大学生志愿者在进入社区时,高校应为其配备专业的教师,为其志愿服务作出专业的指导,让其在日常服务中从不同的身份中领悟实践的意义。
第三,社会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保障工作。首先,高校可以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和向社会企业争取赞助,以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社会面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岗位支持或优先录用的资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项目中。[8]其次,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大学生志愿者未接触过社会,如果遇到纠纷,无法保障自身权益时,高校应该联合律师事务所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为大学生志愿者构建有保障、有制度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