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环境教育路径研究

2023-02-22樊晶晶

公关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民文明意识

文/樊晶晶

一、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环境教育被寄予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1965年,英国首次使用环境教育概念,并将环境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1970年,美国制定并颁布《国家环境教育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促进、保障环境教育实施的国家。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明确提出环境教育,充分肯定了教育在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上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环境教育计划的必要性。1975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发表了著名的《贝尔格莱德宪章》,阐明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对象和指导原理。1977年,在前苏联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召开了68个国家参加的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发表了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和关于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建议书,全面阐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象、内容。1992年,《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并强调其发展的支柱为基础教育,同时进一步将环境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21世纪议程》的颁布标志着国际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2015年,联合国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环境教育作为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是从此时开始,环境教育在全球范围兴起,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必由之路,环境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自然教育、户外教育到环境公害教育再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各个历史阶段对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规范公民的环境行为,最终提升公民环境素养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并日益凸显其在解决环境问题乃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的积极成效。

二、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十七大到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地位日益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提倡人类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主张公民应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平等地对待生命,道德地改造自然,合理地追求物质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其中最关键因素就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观的公民。研究以何种模式培养公民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紧迫需求。

然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素养较为薄弱。一方面,公民越来越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身边的环境问题,认为应当优先解决的都是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水和大气污染、噪声、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食品安全等。“健康源于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反映在近些年来公众重视生活质量要素,如以噪音为主的环境纠纷日渐增加,绿色食品走进商场,“回归自然”的旅游受到青睐,家庭装修选择环保材料,饮水饮用净化水等等。这一趋势表明,对生命的珍惜,进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但这些都属于浅层生态文明意识,也称为“日常生态文明意识”。而更深层的生态意识,如关于野生动物植物保护、耕地减少、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相当多的人却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没有引起重视。而对于所谓气候变暖、酸雨或其他大规模的生态灾难更是无动于衷。一方面公民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污染事件会积极地寻求解决,另一方面却对现实中发生的另一些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视而不见,对更深远的生态问题漠然处之,这使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呈现二元结构,即日常生态环境意识较高,深层的生态环境意识较低,是一种自我保护型的生态环境意识。这说明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素养有待提高。

三、明确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路径

从环境教育的历史经验来看,环境教育在培养形成公民价值观、态度、技能、行为和生活方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公民环境素养、形成正确环境观念的重要工具。反观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着眼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借助国外环境教育实践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当前的“本土”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环境教育对公民传授环境知识与技能,重构公民的环境价值、态度和信念及对环境的体验与情感,强化公民接近自然及与环境的情感连接,提升公民对环境的理解和关爱,培养公民关心环境的态度,并进一步促进公民保护环境的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之路,开发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本土化环境教育”无疑是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的新契机,找准培养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突破口和重点,依此推行恰当的环境教育,将对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帮助公民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

人类是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慢慢演化而来。最初的地球,单一的环境下只能孕育简单的生命,随着生命的演化,环境日益复杂从而演化出更复杂的生命形态,可以说生命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进化的。换而言之,与复杂环境的互动对生命的发展进化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对科学技术的掌握需求远大于对自然的需求,在此种社会背景之下人们一方面汲汲于各种现代生活技能的掌握(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码的普及等),另一方面,实实在在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们可以远离自然而生存。环境教育就是要让公民重新认识自然对人价值,重新塑造人的自然观,让自然再成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原动力。自然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它一直静静的围绕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重新回到它的怀抱。这是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内容——帮助生活在城市里、高度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人们重新发现自然、认识自然。

2.回归自然培养公民的自然观察力

通过自然观察培育培养人的观察能力。科学家需要观察,文学家需要观察,艺术家需要观察,可以说精微的观察是人能力发展的基础。精微的观察需要发展“五感”,避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人形成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视觉实际上在对人的情感体验效能最差,而嗅觉、听觉、触觉起到的作用是视觉无法替代的。当前人类对视觉的过度依赖,会让其他感官逐渐低效化,并影响人对环境的感觉,例如无法形成长时间记忆,无法产生强烈情感等一系列负面作用,最终影响人与环境情感的培养、环境态度的形成。

3.回归自然提升公民的自然审美力

以自然大美提升公民的自然审美能力。从日常生活来看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然,这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因着这种天性,我们都爱月亮、爱鲜花……自然中这些美好也成为了我们美好生活的源泉。然而自然并非永远美好,月有阴晴圆缺、花有荣盛凋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那么在这种变化中如何保持我们对自然之爱能够历久常新呢?这需要通过自然教育提高我们的自然审美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让我们从欣赏自然的美好提升到欣赏自然的“大美”。

学会欣赏和理解自然不排它、不比较的包容之美。让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随地随处能在自然里看到美,能包容性地看到自然之美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获得真正的、全面的精神愉悦和放松体验,是通过环境教育巩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公民文明意识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对不文明说“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