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探究

2023-02-22吴朵美张璐

公关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舆情时代大学生

文/吴朵美 张璐

引言

现今,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在为高校提供良好教育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更为严峻的教育挑战。高校方面应以自媒体时代教育发展为核心,做好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加强对部分网络舆情问题有效解决,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未来阶段高校教育工作的高效化、高水平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自媒体时代发展,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开辟了新的路径。科学掌握自媒体时代网络发展动向,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做好合理的教育布局,将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尤其是以网络教育发展为载体的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加强高校对教育资源整合能力,使高校能面向更好教育需求,开展更深层次的教育对接。另外,自媒体时代发展实际上对高校传统的教育发展提出挑战,使高校必须面向新时代发展推动教育发展改革,为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支持。[1]所以,从自媒体时代发展特点来看,自媒体时代发展改变高校传统教育格局,使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要基于新时代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等多方面要素进行科学评估,实现高校教育工作与时代发展的充分接轨,使高校具备更强的教育适应能力,弥补高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部分人才教育培养不足,为高校教育工作长足开展创造积极条件。正因如此,紧抓自媒体时代发展机遇,将网络舆情监控及网络舆论引导等作为高校思想教育新策略,则为高校更好提升多方面教育质量及强化教育有效性指明方向。

2.消极影响

(1)降低高校教育公信力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加剧信息传播速度。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也是自媒体信息的创造者之一。因此,自媒体时代发展实际上降低新闻媒体发展创作门槛,使自媒体发展具备更强的包容性。正是在自媒体发展深度影响下,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进一步削弱。最终,使自媒体扯下高校教育的遮羞布,使高校部分教育问题曝光度得到充分提升。针对高校教育问题的曝光,本质上是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使高校具备更强的教育适应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由于在自媒体时代缺乏教育影响力,加之高校领导层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缺少重视,使高校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话语权遭受封堵,无法有效基于时代需求做出科学的教育决策。高校与学生、公众之间对立关系的加剧,使高校教育公信力有所下降,为未来阶段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

(2)危害高校大学生思想健康

自媒体时代发展降低网络媒体内容创作门槛,使网络时代发展中公众参与度得到充分提升。然而,内容创作门槛的降低,势必导致自媒体时代网络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由于主观判断能力较弱,加之无法有效对有害网络信息进行辨别,使其容易陷入自媒体时代网络陷阱,难以基于科学依据对部分自媒体网络问题进行反思。[2]长此以往,高校大学生思想认识将逐步扭曲,对于教育与学习的理解也产生偏差。从而,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高校方面虽然可以运用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摆脱自媒体时代网络陷阱的泥潭,但部分高校针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控制,仅限于部分教育相关内容,无法对部分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及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问题作出解答。最终,促使大学生对高校信任感及学习获得感随之下降,进一步降低高校教育工作质量及教学有效性。

(3)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自媒体的发展降低新闻媒体内容创作的门槛,部分具有诱导性及错误性的内容,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负面影响。部分自媒体平台在内容的筛选方面,未能充分对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做好科学判断,使部分自媒体运用信息差与数据差的形式,将错误的概念进行系统化转换。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加之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容易受自媒体的错误诱导,从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质疑。例如,目前,在部分自媒体平台中,部分政府机构在公布政府政策的过程中,常常遭到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冷嘲热讽。诸如:“阿对对对”“稳中向好”“恶意补偿”“善意欠薪”等网络热词的兴起,是自媒体发展对大学生进行错误价值观诱导的结果,使大学生不仅未能基于政府机构的政治决策做好分析,反而,盲目的针对部分政策的实施进行冷嘲热讽或内容抵制。因此,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至关重要,是加强自媒体时代面向大学生开展正面教育引导的科学策略,有助于更好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使大学生可以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更为积极的姿态面向部分问题,提升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能力。[3]

二、新时期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问题

1.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缺乏时效性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需要根据网络舆情的教育影响及问题产生原因等做好分析,基于网络舆情的扩散与舆论的引导,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对应措施,及时的开展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然而,从实现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多数采取事后补救的措施,在发生相关网络舆情后及网络舆情扩散之前,则未能做好对部分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应对策略的制定,使网络舆情的管理难以有效保证应对时效性。[4]事后补救虽然能对部分问题进行解决,但先入为主的观念及构成的网络舆论影响,仍然持续进行发酵。此时,若高校事后干预未能对有效问题的根本进行解决,则无法进一步实现对干预有效性的提升。最终,使部分高校网络舆论的应对流于形式,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2.高校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尚不完善

构建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是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对于高校更好作出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有着一定的帮助。但部分高校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的建立,仅针对部分单一教育问题制定应对方案,未能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教育进行考虑,使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预警范围进一步缩小,难以全面化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预警工作。另外,部分高校在网络舆情的防范方面,无法根据网络舆论动态及网络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而是采用逆鳞而上的网络舆情处理措施,使高校与学生、公众之间形成一定网络对立,降低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干预能力,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预警,难以发挥积极的教育干预与管理作用。

3.高校网络舆情处理与舆论引导能力缺失

针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及影响,有针对性的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并对学生、教师群体做好教育安抚工作,也是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重要一环。但部分高校由于对网络舆论环境缺乏了解,加之未能对高校网络舆情控制加强重视,使高校自身对部分网络舆情的处理,往往是基于对利益问题的解决进行规划,严重损害大学生合理发展,影响高校在教育方面的形象,使高校公信力与权威性遭受质疑。在这一环境下推动网络舆论的处理与控制,势必面向重重困难,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做好科学的管控。对于以往问题,高校应在充分做好教育反思的基础上,加强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及干预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优化网络舆情预警模块,提升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了解,使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与应对,能充分秉承公平、透明、合理及科学等基本原则开展布局,实现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扁平化开展,提升高校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处理能力。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与路径

1.加强高校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的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要优先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将大学生利益相关问题、教育问题及社会问题等,一并纳入高校网络舆情防范体系,利用教育引导的方式,为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解决提供帮助。譬如,针对部分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舆情防范。高校不应采取避而不谈或敷衍的教育态度,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培养大学生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待部分社会问题,充分开拓大学生基本视野,使大学生能有效能看到部分社会问题的本质,并为部分社会问题的解决而积极努力。因此,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防范预警机制,并非是回避问题或运用打官腔的形式进行掩盖,而是要直面问题、窥其根本。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建立网络舆情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强化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于大学生教育影响较为深远。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的问题应对与解决,要基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多个方面的科学布局,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影响力,使教师能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方面,起到与大学生的教育沟通作用,进一步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使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能真正意义从大学生自身教育需求的视角进行布局。对此,高校方面应定期面向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对部分正确价值观的运用,使大学生能秉承正确价值理念,科学的看待部分网络舆论的产生。使教师能帮助高校协同推进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

3.积极推动高校网络舆论阵地组织建设能力

加强网络舆论阵地的建设,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也是高校有效应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表现较为活跃,通过拉进与大学生自身学习关系,加深高校与学生之间在网络上情感纽带,深化高校面向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是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处理能力的关键,同时,对高校加强网络舆论阵地的构建提供帮助。[5]对此,高校应在有效做好网络舆论监控的基础上,提升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话语权,加强自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形成正面教育影响,使大学生能对高校产生更强的信任感。基于教育方面从属关系与教育地位的改变,给予大学生与高校公平对话的网络窗口,强化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效率与满意度,使高校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处理与控制,能更好为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做好充分铺垫。

4.构建高校多位一体的网络舆情应对干预制度建设

高校针对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干预,不仅要保持良好时效性与有效性,同时,也要针对问题的构成要素,有针对性将部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与分析在更深层次做好问题的挖掘,使高校能在对部分网络舆情问题剖析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网络舆情对应与干预经验,提升高校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例如,对于部分具有社会争议性问题的网络舆情干预,高校要优先明确问题争议的利益相关群体,在排除利益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做好对争议问题的深入解析,并将解析结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加以融入,使大学生能秉承积极态度对部分争议问题进行看待,避免大学生对高校争议问题的剖析产生排斥,要运用教育引导的策略,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以此,提高大学生对部分错误意识形态渗透及文化入侵自觉抵制,降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健康的影响。

5.完善高校思想教育与网络舆情监控协同发展机制

高校思想教育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对应有直接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之所以能对大学生产生诸多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思想认识不足,未能基于自身独立思考,加强对部分问题的探究,使大学生容易成为网络舆论战争的牺牲品。通过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展机制,能在有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利用思想教育途径纠正部分大学生错误的思想问题,使大学生能以更为成熟的视角看待网络舆情。以此,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认知构成的负面影响,使高校能将更多资源应用于对网络舆情的管控。这一方式,在有效降低高校网络舆情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能力,使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能在良好环境下稳步开展。

6.提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能力

提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能力,是指构建大数据信息分析体系,实现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监控,实施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动态,帮助高校更好制定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这其中,高校可以采取对外合作的形式,开展多位一体的网络舆情数据分析对接。例如,基于与大数据平台及网络公关公司开展合作,进行网络舆情的监控与管理,通过网络公关公司的正面宣传,树立高校良好的教育形象,打消大学生、公众对高校正面形象的认识,掩盖部分高校教育问题及网络舆情问题,确保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的舆论引导有效性。此外,高校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应将侧重于放置于关注自身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新闻信息,及时的通过法律途径维护高校合法权益,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的数据监控及时性。

7.创新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新方法

创新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新方法,是指改变传统网络视角下高校高高在上的网络形象,以更亲民的教育姿态,进行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自媒体形象的重新设计与包装,打造高校自媒体时代良好网络人设,帮助高校运用柔性策略应对网络舆情的危机。例如,高校可以运用网络舆论引导,利用与社会公众人物的合作,为高校打造亲民形象提供支持,使公众人员能基于网络舆情控制,更好解决高校存在的网络舆情问题。这一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帮助高校加强教育亲和力,同时,亦可改变部分大学生、公众对高校教育形象的错误认识,使高校在自媒体环境能更好开展网络舆情的管理。另外,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也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做好布局,提升对教育新理念、新思想的运用能力,使高校在网络舆情的应对方面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结语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对应,极大的提升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等工作基本质量。为高校未来阶段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夯实基础。高校应以新时期网络舆情发展控制为载体,建立多种不同网络舆情控制预案,加强对网络舆情管控的有效性,使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舆情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舆情
舆情
舆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