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域下艺术院校古筝乐团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3-02-22李曼莉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重奏乐团古筝

李曼莉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宁夏银川 750001)

古筝乐团的由来和产生伴随着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往都是以独奏、齐奏的形式出现,在专业民族管弦乐队中,虽然乐手众多,可是乐队古筝席位极少,将古筝学生培养成独奏家显然不现实。随着各大艺术院校古筝学生的数量剧增,演奏技术飞速发展,古筝乐团应运而生,而这也正是艺术院校古筝老师提高学生实践水平非常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古筝乐团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团队活跃在国内外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古筝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围绕古筝乐团的建设管理、日常训练、作品创作、艺术实践及乐器改良等焦点问题,也成为乐团向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瓶颈。

因此,有足够的远见,才能打破未知带来的迷茫,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才能高水平办学,培养基础厚实、技艺精湛的优秀古筝乐团艺术人才。

一、艺术院校古筝重奏课程的建设

古筝乐团具有形成时间不长,成绩显著的特点,当下如此壮大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包括作曲家、理论家等各类专业人士的关注,这是几十年来共同奋斗出来的道路。大多数古筝乐团,最初都是因为学生多,利用业余的时间排练,通过不断的创造成果并且得到广泛认可之后,列到了教学的课表里,才得以课程化融入教学当中。古筝乐团的发展前景及方向,是当下艺术院校古筝艺术发展的焦点问题,而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速度已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因此,对艺术院校古筝重奏课程建设进行系统化、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

乐团的建设是一个展示我们人才、作品、教学成果的载体。对高校来说,课程建设和体系建设更为重要,有了课程体系,教材大纲的加持,大纲牵引下的意识形态,才能明确培养方向。在课表上有明确的课程,有固定的时间,专门的排练场地,所有学生可以来选这门课,出了校门就是团的建设和课的合作,与课的建设是同步走的,学生通过合奏课来进行艺术实践,有古筝乐团的形式,大大拓展了实践的空间。

(二)教材建设

目前,各高校古筝乐团排练曲目具有随意性、目的性、教材建设不够系统的特点,都是一段时间排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不够系统化。需要制定出适合训练的行之有效的教材,每个学校从大一开始,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共七年的学习过程,没有一个系统的教材是不科学的。一年级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系统排练,完成几首作品,二年级相对成熟之后,难度增加到什么程度,应细致区分。重奏作品也有传统的、现代的,可以根据各个时期的学习阶段,把它融入课程建设当中去。

作品的问题,也是各个学校都会碰到的问题,每一个高校的作品都不是很统一。一个专业要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教材建设非常重要。大量的艺术院校使用的教材,就是想用谁的就用谁的,有兴趣了就用谁的教材。就像管弦乐队、交响乐团,排练是有规划的,什么样的作品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最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排练需要有一个使用教材的顺序,但是古筝乐团的排练选择作品就显得相对随意了,有的时候还具有目的性。因此,系统的教材选用,对每一个专业院校的古筝乐团建设与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三)古筝乐团训练的发展方向

1.合奏技术的掌握

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中训练的方法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课程体系上来说,多人演奏一件乐器必须规范节奏的训练、声音的训练,按滑音的训练,摇指频率,按弦位置,包括和谐和声等。点状乐器必须整齐且统一按滑音的过程快与慢,这都是需要注重细节的训练,摇指摇什么样的频率,有快有慢什么点去收,在排练每一首作品时加入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或合奏训练的练习曲,所以合奏训练有太多需要探索的方式方法,为作品的精准演奏来保驾护航。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最初猜测“钉子板上围占2格的图形,可以围多少个”的时候,多数学生认为可以围2~3种,猜可以围4种或4种以上的学生不足20%。学生最初围出的图形大致如图1所示。

2.理论修养的提升

古筝乐团的训练要注重音乐理论的学习,一般来讲,音乐理论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艺术学原理,基础乐理,和声理论,曲式分析,作曲配器,音乐创作,音乐美学等内容,这些都是每一位音乐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演奏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技能。因此,扎实音乐理论学习是提高古筝乐团专业水准的必经之路。

古筝乐团训练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始终立足于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对自己的学校学习和将来工作都有直接意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建创新发展为宗旨和目的,以多元融合碰撞进取为求实之路,是折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窗口,是眼下不懈努力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古筝乐团的作品建设

一个乐种的发展离不开作品的建设,作品的建设可以推进体裁形式的表现,作曲家的参与使同族乐器真正意义上有了合作,用重奏的写法呈现清晰的多样化形态。同时新作品也是对新的演奏技法的促进,很多新的演奏技法都是通过作品推出的,可见新作品的重要性尤为可观。

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因音乐语言多元化,作品的写法百花齐放,各自的理解角度不一样而产生差异。室内乐是一种形式,古筝乐团也是一种形式,关于重奏的写法,跟室内乐这种音乐体裁有什么不同。筝乐创作发展到现在,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每首作品作曲家的角度、方法、风格不同,迫切需要符合于音乐体裁写法的重奏作品出现,区别于之前的作品来提升进步。

(一)题材

随着与世界的对话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新时代的民族音乐创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与蜕变。当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音乐传统的独特文化及美学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其思想精髓、价值取向、道德理念、审美情趣无不映射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及世界意义,这是每一位作曲家都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特别是近几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主题主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作品,共同汇聚成时代的宏大乐章。

古筝重奏作品亦可借鉴此思路,以宏大叙事彰显时代主题,以地域风格彰显民族情怀,以多元手法彰显时代品格。将几千年深厚积淀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民族音乐的表现题材,与有着几千年发展历程的民族器乐古筝相结合,以多声部重奏的和谐呈现,必然能碰撞出精彩的时代火花。

(二)体裁

重奏、室内乐严格来说是舶来品,从弦乐四重奏到木管五重奏都是有格式化的编制,关于古筝这种单件乐器的重奏或者室内乐,怎样去写更好。对于同质性的乐器,同音色同音乐,甚至是相同的定弦,尽管很多作曲家在挖空心思改变古筝传统的定弦,但是它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突破这个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它是单一音色,共性比较多,所以也就带来了为什么在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在本科阶段一定要去学习写作弦乐四重奏,实际上就是如何能把音色相同的乐器写出更精彩、更漂亮的作品,古筝乐团重奏作品也是一样,这是很艰难但又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

(三)写作技法

目前,有很多古筝重奏作品的舞台呈现有一锅粥的现象,将肢体、音响、旋律、伴奏搅和在一起,如何能避开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作曲家要考虑的事情,另一方面是演奏者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作曲家、演奏家以及乐器制作家们的共同努力。在创作上可以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戏曲、方言等素材,以和声、调式、素材为依托,深入挖掘地方性和民族性以增加包容性,使音乐语汇更加丰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提高声部的清晰度,增加伴奏织体、和声调式的丰富度,拓宽创作思路,提升新鲜感。

现代派作曲家的思路是从东方来的,是从东方音乐素材里面挖掘出来的,是在挖掘东方的内容,这些技法用在民族音乐当中,恰恰能把它的特点尽量地展示出来。当下古筝艺术的发展取向正是体现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应用,抓住了中国音乐古典雅韵的特点,也创新性结合了潮流元素。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筝乐创作中的运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这充分反映了民族音乐创作在突飞猛进。

随着中国作曲家创作观念上的日益成熟,以多样性语言传达当代中国人美学情趣,且力图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交流对话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1]。在创作技术方面,依托音乐多元创作手段,对素材进行艺术化的重构,大胆创新,让作品在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前提下汲取多种文化素养,创新性的表达体现美学意蕴、呈现形式以及技术语汇等诸多层面。

三、古筝乐团的发展方向

(一)乐器改良

古筝作为常态的单一乐器发展到当下,重奏以21弦筝的组合形式尝试了几十年,接下来是最合适的契机,迫切需要一个乐器的形制来支撑古筝乐团的高低音发展,拓宽音域。

古筝乐团音色同质,是单一音色的混合,它的声音过于统一,共四个八度。一般定弦根据作曲家的习惯、想法,想产生什么样的一个效果,定弦不同但音的高度相同,全部用21弦筝,人多音色会浑浊。古筝的五声音阶定弦发音体系决定了它的声音是有弹性的,非五声音阶定弦出来的声音,张力会有所改变,非五声音阶定弦是移码还是变弦,因为移动琴码的一些琴弦,它的张力不在它最好的音色效果上,可以借鉴阮族的体系构建,小阮、大阮、中阮、低音阮,我们是否在古筝乐团里也可以有所尝试,把古筝也能做成这样,独奏用21弦筝,将高音筝、低音筝专用于古筝乐团的使用。

将专业的低音筝和高音筝的研发提上日程并成熟化,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制约古筝作品及重奏艺术发展的,是其翘首以待的乐器改革。

(二)师资问题

古筝乐团在训练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现在古筝乐团的排练演出,包括指导基本都是弹古筝的老师来担任,弹古筝的老师对技术的掌握有优势,但是对音乐和作曲家的意图理解是有差异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和指挥家、作曲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个做法是一定要和音乐创作、指挥、理论的老师及专家多沟通、多合作,排练的时候可以一起参与指导。在古筝乐团的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经常到乐团当中提出一些客观的意见,站在一种和谐的声部平衡的角度考虑,提出的建议会非常的合适,如果古筝老师自己去要求,可能更多的是激情和张力表达,或者更多地去体现乐器的性能,但是作为作曲、理论、指挥的老师,更多的是从艺术的效果、角度去出发,所以应该是齐头并进,一方面是古筝应该怎么弹,作为弹古筝的人合奏时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站在指挥家、理论家、作曲家的角度去解读作品问题。

(三)编制问题

作为一种体裁形式,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对声场有特定的需求,每台古筝摆在舞台的什么位置,是否符合一种自然的音响方式。像弦乐四重奏,摆位非常严谨,比如木管五重奏也是非常清晰的,都对音色、音频有非常专业的考究。而古筝的合奏,例如有两排,第一排是几声部筝,第二排是几声部筝,它的声部清晰程度和它的融合程度,包括他的层次、音量、音色、丰富度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舞台上的摆位需要非常科学。至于作品中多样化的内容,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及作品的写作手法不同来决定摆位。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的编制,因为他的乐种不同,各个乐团有它不同的习惯,实际上都是在追求音乐的声响,古筝乐团亦可借鉴。

另外,古筝乐团如果想走到一个高水准的艺术道路,它的编制还需要跟作曲家有一个很好的沟通,编制是12个人,可以要四个声部,9个人可以是三个声部,那么10个人可以一个领奏三个声部等,需要和作曲家先去交流,这是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古筝乐团的一个发展目标。如果是一种同质音色乐器,超过50人同时演奏的时候,它已经是群众性的了,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艺术价值有多高,这已经不是编制问题,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这是需要思考的。

(四)经费

古筝乐团的建设也需要依靠经费的支持,要想把乐团拉得出来,走得出去,需要靠经常去演出,创造一些社会价值,借助各平台进行宣传。可以和当地专业乐团或剧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团员搭建高水准艺术实践平台。只有走出去,眼界才能打开,眼界打开了,对事物看法境界才能提高,看的东西越高,水准才能越高。所以无论古筝乐团还是老师,要想让他水平提高,首先要有经费作为保证,才能引进来走出去。从学校的层面,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艺术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全面型人才,提高艺术实践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和自身探索,在探索中求新、求变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之路[2]。

结语

回顾各艺术院校古筝乐团近年来的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乐团的成就。古筝乐团形成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从作品的创作、技术、演奏等方面特征明显。新作品多,以有新意的改编、创作为主,并且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感染人、吸引人;组合形式多样,区别于混合乐团;通过与作曲家交流学习,即推动了作曲方面的展示,又丰富了演奏技法。但是在乐团训练方法的科学及规范性、教材体系的建设及完善、作品创作的宽度与广度、艺术实践平台的丰富性以及乐器改革等方面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和挖掘,来确立真正适合的发展方向,为古筝艺术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古筝艺术繁荣发展,让古筝艺术呈现更加多元的时代特色,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与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重奏乐团古筝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滚烫的交响灵魂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关于古筝教学评价构建的一些思考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