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开展研究

2023-02-22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参观者纪念馆公众

刘 博

(郑州二七纪念馆,河南郑州 450000)

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向公众展出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胜利、从辉煌走向新辉煌的革命文献和影像资料,还包括大量的革命文物等红色素材。这些不仅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显然诉说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为什么行,对全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牢记革命精神与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将其向全社会进行广泛讲解和宣传,必然会全面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并最终全面树立文化自信,而这也为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1]。

一、纪念馆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从问题分析和探究的角度出发,将其予以解决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确其重要性所在,纪念馆宣教工作问题分析、研究、解决的过程自然也是如此,必须先明确其重要性所在。纪念馆作为纪念重要人物、活动、事件的公益性机构,其职能作用与博物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然而,从当前纪念馆和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履行情况来看,普遍没有将其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其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以文物或环境为载体的文化和历史均属于全社会,具备人文性和人本性两个基本性质,所以必须让人们充分接触这些文物和环境,去感受特定的历史文化才能让博物馆和纪念馆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人们带来文化层面的启发和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发展大背景和大环境之下,纪念馆能否全面而又深入地开展宣教工作将直接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民族自信在公众内心之中的广泛树立。对此,纪念馆工作人员必须在其教育宣传工作方面提起高度重视,并且在宣传手段方面不断予以创新,由此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其宣教工作的质量,同时更能保证纪念馆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肩负起伟大的历史责任和义务[2]。

二、新媒体时代纪念馆宣教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纪念馆造成无形冲击。就当前所处的时代大环境而言,“自媒体”已经成为时代的代名词,而自媒体又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每个公民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通过现代化和电子化的传播手段,将规范性和非规范性的信息传递至社会各个角落,这也充分证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在获得纪念馆相关信息方面往往较为便捷,同时信息量与宣教工作者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对等性,而这也为纪念馆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宣教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第二,新语境之下革命史讲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阶段的到来,“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等无疑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语境,如何深入解读并且适应这些新语境所带来的变化自然成为纪念馆讲解工作一项重要挑战。在此期间,要求纪念馆讲解员不仅要明确讲解词既要做到容易被公众所接受,同时还要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将其进行重新编排,进而让人们不仅可以客观了解党的历史,更能做到深刻了解,而将其转化成为现实无疑是当下纪念馆宣教工作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开展思路

(一)拓宽宣教思路,创新宣教工作

早在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俨然成为中华民族谋求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解决一切问题的主要工作思路,切实避免老方法不管用和新方法不会用的局面出现。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开展显然也是如此,也始终以“创新”的思想去解决一切难题,面对一切严峻挑战。在此期间,不仅强调讲解和临展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同时还要全面加强关于党史知识和文物宣讲的一切工作,让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能够抓住每一个细节、彰显出每一个优势、充分挖掘每一个内部资源,进而形成宣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理念[3]。

例如,在进行革命纪念馆文物的介绍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撰写书籍的形式来进行,又可以通过馆内开设文物故事大讲堂或精彩活动的形式来开展,还可以通过制作并播放纪录片的形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让所展出的革命历史文物和文字资料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通过适时的讲解和介绍让人们对其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针对青少年的宣教工作而言,要将固有的思路予以颠覆,可采用组织夏令营或冬令营的形式来开展,让青少年可以成为小讲解员,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其加深对革命历史知识和革命文物的理解,这样既能让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让革命纪念馆最大程度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这些显然都是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思路创新的具体表现,也是其作用和价值始终保持最大化的思想动力所在。

(二)结合新媒体渠道,强化官方平台建设

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模式,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全面深化固然要从手段的创新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为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新途径,满足全社会在革命历史认知方面的多元化需要。在此期间,革命纪念馆要始终保持宣教工作的网络化发展这一大方向,通过官方网络平台的建设,向全社会征集参观、了解中国革命信息的具体需要,并且将其信息进行全面处理和深入分析,从而确保宣教工作路径网络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确保宣教工作的高效性和预期目标的可实现性[4]。

就当前而言,各领域的宣传工作俨然已经进入社交层面,各种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宣传推广活动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在企业品牌和文化的推广过程中,社交平台所发挥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对此,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官方途径打造社交平台,将其作为进行宣教活动的重要载体。

然而,并不是每一所革命纪念馆的信息技术都能保持在同一水平,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革命纪念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更加注重网络社交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以此来保证宣教内容和途径充满科技感,能够吸引公众参观的目光,而欠发达地区显然在技术层面存在相对的滞后性,网络社交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覆盖范围较小,且宣教内容和渠道的科技感更不突出,这显然也对公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兴趣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对此,全面建设高水平的革命纪念馆网络社交平台,并且全面加强其精细化运营自然成为新媒体时代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规避形式化现象,使宣教工作生动形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之下,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避免形式化现象的存在,一改宣教工作过程枯燥、内容死板、氛围古板的局面,通过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思维让宣教工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此期间,既要针对当前宣教工作的主要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将其文化程度、年龄分布情况、兴趣爱好、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归纳、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讲解词的设计,确保宣教工作的进行更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党的革命历史,更能激发出其兴趣[5]。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宣教活动的时长设置上要做到高度合理,针对不同人群能够预设理想的讲解时间,以求宣教对象能够将所讲的内容真正内化和吸收。其中,针对老年人群体,由于普遍存在听力不佳、反应速度较慢、理解能力明显减退等普遍现象,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适当放慢语速,这样讲解的时长显然要长于其他宣教对象。如果宣教对象为旅游爱好者,由于每个景点所停留的时间较为有限,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速适中,并且讲解的语言要保持高度的精炼,让讲解时间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能够与游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宣教内容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游客内心之中,更能让革命纪念馆在公众内心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最后,还要注意宣教过程中讲解模式要颠覆传统,与宣教对象之间拉近距离,从而确保参观者能够成为讲解工作的参与者。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宣教人员能够与参观者之间形成一种双边互动,通过启发式讲解模式来引导参观者,让讲解和参观的过程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在对某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讲解过程中,宣教人员要将其事件的表面和背景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让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帮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事件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内涵。所采用的手段既可以是根据深度的人物故事和多媒体渠道,让险象环生的事件氛围得以营造,带领人们去感受革命重大历史事件所经历的艰险历程,这样不仅激发了参观者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兴趣,同时也让宣教工作与参观者拉近距离,进而让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四)对宣教工作者强化培训与考核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都要有高水平工作人员作为重要支撑,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更是如此。其间,针对高质量的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人员而言,不仅要在应聘环节具备较为突出的能力,让自身的优势条件能够得以彰显,更要具备自我持续提升的能力,以此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大环境下的各种需要。在此期间,革命纪念馆有关负责人,以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宣教人员的培训工作,既要针对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不断强化与更新,同时还要在专业素养方面予以不断深化,以此确保宣教工作人员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针对培训方案而言,纪念馆应注重强化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每年要开展1~2次岗前培训和3~5次岗位培训,其内容不仅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等知识的学习,还要开展新技术、宣教方法创新性、宣教理念探究性培训,每次培训都要予以过程性评价,并且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由此方可确保宣教人员更好地为公众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提供全方位服务。除此之外,宣教人员还要定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纪念馆宣教工作的神圣与伟大,从而激发宣教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探索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素质的自主性,以此全面增强革命纪念馆宣教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改进宣教工作

就以往革命纪念馆开展宣教工作所受的限制性因素而言,固定的开馆时间、固定的开放人数、固定的路线和距离、固定的宣讲条件所带来的限制性极为明显,进而导致革命纪念馆无法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宣教服务,社会教育功能也很难最大程度发挥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VR技术、AR技术、3D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这无疑为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互联网+纪念馆”也随之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纪念馆宣教工作开展的主要模式。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历史新阶段,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成为全面推动中国各个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更是拥有了新的技术支撑条件,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全面开展更是要抢抓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立足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让高科技手段成为革命纪念馆全方位服务公众的重要技术支撑条件,让革命纪念馆更多的文化资源能够广泛惠及民众,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最近几年革命纪念馆新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开看,很多纪念馆已经全面加强了公众体验平台的建设,让人们可以形成更为理想的参观体验。

具体讲,一些革命纪念馆通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公众营造一个360°的参观体验环境,让文物、招聘、音像资料能够以最真实的视野呈现在人们面前,给参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公众形成深刻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时代更是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行革命纪念馆的参观,让其宣教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化和碎片化。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该馆已经为公众建立了全景虚拟现实浏览平台,参观者只需要在手机APP中开启虚拟现实模式就能720°全景浏览软件中的所有线上资源,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浏览数字展馆,并且从中获取讲解员详细的解说,真正为参观者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过程。面对未来的发展,革命纪念馆要始终放眼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始终将满足公众最为广泛和最为迫切的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对其宣教工作开展的方向予以创新,这样方可确保公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途径更加便捷,并且过程更加真实,让革命纪念馆对公众了解党的历史与文化,促进全民族文化自信程度不断提升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语

宣教工作作为革命纪念馆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充分发挥革命纪念馆自身职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发展的思维和手段有效利用革命纪念馆资源,并打造出满足公众普遍需要的宣教路径无疑是革命纪念馆形象树立和职能充分发挥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建立高水平和高素质宣教工作队伍,并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素质更是革命纪念馆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关键。

猜你喜欢

参观者纪念馆公众
最美的蝌蚪
萧军纪念馆
公众号3月热榜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