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策略
2023-02-21张博艺
张博艺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近年来,从中国品牌到文博文创,从文艺创作到大众传播,“沉浸国潮”之风悄然从实物拓展至艺术创作、文化生活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节目接连出圈,并受到观众追捧与热议。从最早的《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到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互联网上刷圈出屏,2021年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和春节电视节目《只此青绿》,将青绿腰打造成了社会流行的文化符号,并在各种媒介文本之中广泛对该符号开展知识性的解读和二创。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进行充满现代化、时代性、科技感的艺术表现,开辟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另一个全新的方向。
一、传统文化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批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问题。近几年“国风”系列节目出圈之后,大批相同类型节目扎堆出现,其内容本质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例如相关诗词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出品《中国诗词大会》后,地方台中陕西卫视和河北卫视相继出品《唐诗风云》和《中华好诗词》,博物馆类节目中,国家宝藏系列节目和地方的各个台以及各个频道频繁合作。虽展现的文化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是在形式上并无太大创新之处,题材稀释严重,观众审美疲劳周期加剧,单一品类节目注定无法长期共存,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性永远都是节目的根和魂。
此外个别节目进行制作前未充分进行响应市场调研及完整用户数据整理分析,对把握青年人审美喜好及当下流行文化趋势上有失偏颇,偏离原本合理的叙事轨道和逻辑,运用空泛生硬的理念,无法与青年受众认知经验接轨并获得情感认同。或者过于注重目标青年受众群体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大量使用高新技术进行节目效果的渲染制作,单纯为了营造视觉奇观,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节目根基的内容部分,导致整体效果流于表面、华而不实,没有相应的思想深度及文化内涵支撑,丝毫不具备传统文化节目应具有的思想教育意义,所传播的文化仅仅是感官化、故事化、娱乐化的文化,并未深入内核精髓,成为互联网网络世界中哗众取宠的“糖水作品”。传统文化电视节目需要更加注重观众需求,从叙事话语选择和视听风格等方面实现创新表达,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注入时尚元素,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跨媒介艺术融合下叙事话语的选择
(一)点状提取、精准切入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往往以古代文化、艺术形式为主题,且多涉及复杂的历史、哲学等内容,对于非专业观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缺乏吸引力。因此,节目内容需要更加多样化和创新,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这就要求就必须打破传统文化与青年受众之间的距离感,弥合审美代沟,坚持内容为王,深挖精神内核,使其符合时代共情点。在叙事层面,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点状的提取,寻找能和现实生活相关联的细微切口。新一代的青年观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对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发掘深处的文化基因印记,并对其进行符合现代观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转化,唤起隐藏镌刻在观众心中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节目不能停留无差别的通用价值情绪塑造上,更要凸显具有中国价值及青年色彩的特殊性,进行智慧转化与思考。充分把握互联网语境下的传统文化表达:鲜活直接、交互开放等特点。
八集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每一集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主题以及艺术气质,结合多种表现形式,通过电影式搬演来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传说中的历史场景进行还原。以舞蹈和诗歌作为依托,将感情落在具象生活之中。在《相和歌》篇章中,前半部分采用描述恋人之间相互爱恋的《诗经·郑风》中的词句,表现少女对远方许久不见的爱人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两位舞蹈演员在柔美的灯光下,从布景上方垂下的雪白绸缎之中伴随着背景悠扬婉转的音乐翩翩起舞,将青年恋爱之初美好且细腻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后半部分由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学生进行群舞展示,舞姿婀娜,节奏充满着活力的韵动之感。在《关公战》篇章中选取运用在中国古代以极具代表性人格受到大家的推崇和尊重的“武圣”关羽作为表现主人公,关羽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日月璀璨的灵魂,更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故事背景选取关羽人生的最后一战败走麦城,此时关羽虽心杀敌但已无力回天,在滂沱大雨中,关羽一袭战衣虽身受重伤但却依然屹立雨中,慢镜头升格画面更显整体氛围的凄凉与悲壮。
(二)实现传统文化“去中心化”,提高情感认同和价值共鸣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通常是单向传播,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内容,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文物本位、典籍中心和知识权威式的观念让传统文化化为专题纪录片解说词,成为在演播室"主持人与答题者"“专家与观众"二元封闭结构中传递的信息,禁锢了该类型节目的横向跨界。电视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节目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去中心化”,观念转变:通过通俗化、趣味化的讲述,降低沉浸式参与的知识门槛、吸引更多普通观众进入[1]。将传统文化节目中所传达文化知识实践化:从言述到实践、模仿。以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与延续的共享文化符号——诗词、戏曲、音乐、绘画等,激活蕴藏于青年心底的文化记忆,引出观众“介入”的欲望,通过对文化记忆的二度开发与创新表达,促使受众在“介入”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与认同。
《国家宝藏》里“绢衣彩绘木俑"与中国“一带一路”理念相结合,打通时空隧道,将古物古人的精神与当代政策时事结合,更加深青年受众群体对于历史事件和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典籍里的中国》里《尚书》场景搬演“九州四海”的故事,提出天下大同的观念,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应的是现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文化资源知识与当代社会精神发生关联,建立了“历史—当代"符号系统。《国家宝藏》里“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秦朝基层官吏、律法对应现代公安、基层民警刚正不阿的精神与为民请愿的决心勇气,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符合当下受众理解的切入点进行展开。
(三)传统文化知识二度创作提升互动性
电视台强化打造经典IP形象,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的同时,留有空间以便受众用户二次解读二次创作,进一步提高观众对其内容的沉浸体验感和接受度。
以微博、抖音等平台具有超高流量的博主进行话题引流,与自媒体的碰撞,助力节目再次刷新出圈,在网络引发强烈反响。加强宣发创新性,以互联网思维为基准,建立全新的综艺样态,探索新的宣发模式。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青年群体,长期活跃在论坛、社交媒体、视频弹幕等平台已经形成独特的话语方式,具有强烈的圈层性。传统文化节目要实现与青年用户的对话与交流,必须主动了解这种对话方式。而这种对话是节目制作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在赛博空间的对话。因此,综艺节目将主流话语与青年话语二者融合,并结合特殊的视听设计来呈现。
青年受众群体在前期沉浸式观看相关传统文化节目时,会达到高度的专注状态,个体在此种状态下会潜移默化地吸收节目中所传达的文化知识并将其储备在大脑中,在后期的相关社群中进行二度创作与讨论的同时,会再度激发先前的知识。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依托于每个实践主体和互动情境而建构、存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不同个体以及不同族群之间传递,在传递中不断扩充自身内容、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文化始终都是在动态地传播中生生不息地流传。随着各种信息渠道越来越多,受众的搜索、考证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大幅增强,传统文化节目进入"发现、关联和创造"的实践语境,即要通过多媒体艺术联动方法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注意力,并使之参与其中。
三、打造全新沉浸式视听风格
(一)科技赋能舞台情景建构,再生全新内容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可能显得过于古板和保守,缺乏时尚元素和现代感。应该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以更加年轻化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使其更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青年受众在参与观看传统电视文化节目活动的时候需要个体调用本身所储存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对内容进行自主性解读与阐释。中国传统古典美学强调诗乐舞、诗书画一体,各艺术门类间并没有严格界限,彼此互生共通,但部分内容在理解上需要有一定的程度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了解[2]。
河南卫视早期中国戏曲节目《梨园风》等节目内容对Z时代网生一代青年来说,缺乏相关知识背景基础,理解难度偏大,相比较几乎可以零门槛迅速沉浸其中的纯娱乐节目相比已不具备吸引力与感召力。所以对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视听语言风格变革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大众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严艺丹、赵志刚合作的舞台《三寸天堂》将流行音乐与越剧结合,利用舞台现代化室内场景和传统古建筑雪景两大风格的设计转换,成功的让现代歌手穿越至戏曲之中。融合创新、科技赋能,让技术有思想、视觉有灵魂,用音画牵引,成为具有唯美诗意意境以及高级审美表达的节目视听新风格,科技赋能文化实现审美高级表达。
(二)人物与场景的虚实结合营造沉浸体验
传统演播室节目在制作中仍按照传统戏剧的方式向在场观众表演节目传达信息,此时演出舞台与观众间仍存在着一面隐形的“第四堵墙”,有很强的距离感,观众很难产生沉浸感[3]。在新媒体艺术应用时期的场景设置方面,运用VR技术,及XR沉浸式4k超高清演播室拍摄等方法,营造了一个可以随时变换演出环境的场所,人物在其中的各种行动都有了合理的支撑,观者从传统的“第三人称式”屏幕观看模式中脱身而出,进入“仿第一人称式”体验之中。充分运用AR、5G、全息影像技术等实现博物馆与历史课本之中的刻板历史资料真正“活起来”成为仿真影像。在高新技术加持下,运用艺术创作者个人的才思智慧及社会群体的正确经验总结对选取文本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与处理,并营造一个极大程度上接近现实世界的虚拟舞台影像。观众在其中通过视觉以及听觉等方面对这个仿真影向世界进行感知与学习,并将其与自身实际所见所闻事物联系结合,从而转化为内在的情感体验与经验积累。生动逼真的影像画面更能刺激受众主体对内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由河南卫视所推出的舞蹈《唐宫夜宴》,采用14名女舞蹈演员飘逸俊秀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舞蹈演员装扮高度还原唐代陶俑侍女的形象,同时整个舞台用电视化表达做了二次包装与处理,运用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所有舞蹈演员在传统的演播室舞台中进行舞蹈动作的拍摄,之后又在摄影棚中进行二次拍摄,运用5G、AR技术进行后期合成,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舞蹈演员仿佛从现实中走进博物馆场景。其中还包含唐三彩、《簪花仕女图》等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具有十足网络感的二次元非现实性空间,达到奇妙“夜游效果”。在端午奇妙游舞蹈节目《祈》中,将拍摄地点从传统演播室转移到水下,利用专业摄影设备及后期计算机处理技术呈现精彩绝伦的敦煌飞天舞蹈,由于水中场景的独特性,服装可以实现类似敦煌壁画中衣袋飘动版腾空效果,更衬托舞蹈演员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灵动身姿。
四、结语
从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文化大国到如今所提倡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对文化自信的回归、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的塑造,无不体现着当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重视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叙事以及艺术层面的表达方式如何能更好让受众主体接受学习相关信息,思考作为青年一代的受众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传播之中,也是令蕴藏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基因重现生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虽有曲折和艰辛,但在坚持“文化为本,技术为用”的大前提下,坚持集思广益解锁更多优质资源内容,创新更多艺术的表达形式,探索更多使传统文化节目重获生机与活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