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筑牢风险底线推进债转股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3-02-21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胥青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胥青
通过实施债转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有效增加了直接融资供给,减轻了被投资企业债务负担;而企业在获取投资后的经营发展状况,则与投资方股权资产的保值增值紧密相关。因此,工银投资一直将自身与持股企业间的关系定位为“共生共融、共进共荣”的“股性”战略合作关系。围绕股东这个“关键角色”搭建的优治理、促发展、黏客户的风控管理体系,是工银投资在业务开展中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抓手;是深化行司联动、协同集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防范投资风险、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
一、发挥股东作用,实现多方共赢
(一)深刻理解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战略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提出,国资央企要着重完成增利润、稳负债、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任务。从市场角度看,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增强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自主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有效路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生产力角度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及管理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升企业决策能力、决策效率的重要保障,是激活企业微观主体活力的必要条件,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可见,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把国家宏观政治体制落实到微观公司治理的有效方式,也是完善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体制的重要前提。作为市场化债转股主力军,工银投资深刻理解国家战略部署,且在项目管理中始终将这一初心使命镌刻于心。
(二)构建同业领先持股管理体系
打造工银集团股权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派驻董监事作为我司投资权益代表、工银集团与持股企业间的桥梁纽带,肩负公司股权价值保值增值重要使命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光荣责任。在总行的大力支持下,从业务开展初期的专业人才库管理,到当前专职派驻董监事团队的组建,工银投资与时俱进,通过人才培养与业务实践,打造了一支专业技能突出、实战经验丰富的派驻董监事团队,为深入参与持股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奠定基础。
以完备的管理制度保障履职成效。在总行统筹及指导下,《关于加强债转股企业派驻董事监事管理的意见》《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债转股企业派驻董事监事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陆续印发,从人员选任、工作要求、业务联动、廉洁自律等方面对派驻董监事依法合规履职进行了全方位规范,并通过“多主体、多维度”定期评价履职情况,将严格约束与正向激励相结合,提高管理队伍综合履职质效。
(三)以持股管理践行初心使命、协同集团发展
1.深入参与公司治理,推动企业稳健发展。截至2022年末,工银投资向175户企业派驻董监事193人次参与公司治理;全年累计审议1 511次会议5 104项议案,数量较2021年增加20.63%,可比指标连续三年保持AIC1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同业第一。对于公司治理不规范、损害小股东权益等行为,工银投资坚持原则底线,通过行使反对权、发送《股东意见函》等方式促进企业加强内控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维护自身投资权益。同时,针对企业过度投融资、偏离主营业务、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工银投资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建议并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经营计划,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股东专业优势,“融智+融治”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时间回溯至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直管某大型央企A集团面临私募债兑付危机,工银投资牵头向A集团核心子公司实施70亿元债转股投资,帮助其化解风险。此后,工银投资驻一名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在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防范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实施债转股,A集团彻底扭转亏损局面,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稳步提升。2021年,A集团及债转股股东股权装入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通过重组“活下来”、实施债转股“好起来”、装入上市公司逐步“强起来”的全过程。该项目仅是众多深入参与公司治理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典型案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工银投资将继续与持股企业齐头并进、合作共赢。
2.发挥股东优势,协同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发展。工银投资深入贯彻总行关于“子公司要聚焦主业、主动融入集团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互补、服务集团发展新格局”的工作部署,以债转股为纽带,充分利用股东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行司联动、投贷联动,针对客户在各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不断将工行与头部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推向纵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末,债转股投资带动工行近200户企业深化合作,带动分行公司存款增加超250亿元,公司贷款增加超600亿元,为集团创造托管规模超1 800亿元。
例如某央企T集团10亿元债转股项目落地后,工银投资与分行积极践行总行“一点接入、全功能服务”的总体要求,在精准掌握企业发展动向的基础上,通过派驻董事与T集团管理层高层互动,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仅仅一年时间,双方合作范围迅速扩大至全国重点项目,工行为T集团累计投放项目贷款增幅超40%,金额超500亿元。又如自2021年增资入股某重点清洁能源集团旗下核心G公司以来,工银投资与分行精诚协作、合力营销,以股东身份和参与公司治理为抓手,促进双方合作全面深化。截至2022年末,G公司本部在工行贷款余额较投资前增加近30亿元,增量同业占比超70%;债权承销方面,G公司2022年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期、40亿元,其中合计2期、30亿元由工行牵头主承销,实际承销金额21亿元,同业占比52.50%。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工银投资将继续践行“善用股权投资利器,抓牢集团重点客户”的管理理念,在业务开展中不断增强客户黏性与价值贡献,助力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二、科学构筑项目管理体系,全力保障业务稳健发展
(一)持续优化项目管理顶层设计方案
建章立制,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通过协同总行制定印发《债转股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工银投资作为债转股业务办理主体,独立履行业务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列明债转股业务基本准入条件、办理要求等,为加强业务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将业务实际与监管要求相结合,在公司层面制定《债转股业务管理办法》《债转股业务管理规程》等系列管理制度,重点明确债转股业务模式、导向、资金用途、资产负债率管理、集中度管理、估值管理、退出管理等要求,为加强债转股业务全流程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行司联动,为业务发展夯基垒桥。工银投资充分发挥工银集团机构设置优势,在总行指导下构建了“总行-分行-公司”三级联动项目管理机制,由总行统筹全局,工银投资与各分行签订管理协议,共同组建项目管理柔性团队,通过加强信息共享、联合风险排查、联动风险化解等措施,将工银投资专业优势和分行属地优势相结合,在项目管理中下好风险防范的“先手棋”,打好风险化解的“主动仗”。同时,通过定期对分行项目管理质效进行评价并分配管理费用,确保管理要求和风险化解措施得以高效执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项目风险。
进退一体,在优化投资布局中夯实资产质量。科技在迭代、行业在更替、社会在进步,工银投资在项目管理中始终坚持“进退一体”的发展战略,不仅要做好项目风险的排查和化解,更要打开全景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以存量项目结构分析指导前端投资、以资产布局优化目标引导移位管理,动态调整债转股业务的行业分布、期限结构、区域集中度等要素,推动债转股业务服务于传统行业的变革升级、服务于新兴行业的技术突破、服务于国家鼓励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方向,确保在业务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夯实资产质量、规避投资风险。
(二)狠抓管理机制落实,风险管控成效显著
1.资产质量优良、投资布局合理。近年来,工银投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营管理,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风险防控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末,工银投资不良类资产占比0%,关注类资产占比仅为1个百分点左右,持股企业行内评级在AA-级(含)以上资产占比超过90%,公司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较优水平。投资布局上,央企客户占比超过50%,协同集团抓牢“头部客户”成效突出;制造业与绿色金融投资占比超40%,用实际行动践行制造强国战略、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总体来看,工银投资优质资产结构特征显著,且通过优选具有“宽赛道”、“高壁垒”、细分市场行业排名前列、上市预期强等特点优质企业作为公司长期战略性股权投资,构建未来集团金融业务换挡升级的“新动力”。
2.统筹做好投资收益获取与安全退出。工银投资通过构建企业盈利能力监测体系,定期对标的企业利润指标变化、业绩承诺和尽调预测实现情况进行跟踪复盘,一方面确保在企业盈利时按照规划获取分红收益;另一方面将企业经营状况与二级市场估值相结合,通过科学制定股票减持策略获取超额收益。近年来,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疫情不断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工银投资总收入、累计净利润等指标连续5年蝉联同业第一,项目期间收益管理成效显著。同时,针对企业净利润下滑严重,或盈利指标与尽调预测负偏离较大项目,工银投资通过分类施策,及时调整持股策略,推动潜风项目实现应退尽退,确保投资安全、防控金融风险。
三、未来项目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一)不断强化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
定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金融机构研判业务潜在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并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应时,相关事项往往已形成既定事实,具有一定滞后性。
因此,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尽早识别风险,继而达到规避风险、化解风险之目的,是各AIC在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课题。未来,工银投资将积极探索通过搭建和完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发挥股东和派驻董事优势精准判断企业发展趋势等举措,不断增强公司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通过持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
(二)持续提升市值管理水平
目前,各AIC正通过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项目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随着相关企业发展接轨资本市场,可以预见,未来各实施机构所持二级市场流通股市值将快速增加,股价波动也将对实现利润稳步增长带来挑战。因此,不断提升市值管理水平,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引领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未来,工银投资将通过分散二级市场退出项目行业分布、完善公开市场退出项目管理机制、优化项目估值动态研判体系等举措,降低所持股票市值整体波动率、提升二级市场波动风险应对能力。
(三)在项目管理中提升投后赋能专业能力
项目落地后,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股东在资源、专业、信息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帮助企业稳健经营、实现长足发展,是投资机构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不断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工银投资而言,未来将从提升持股管理“融智+融治”专业能力和搭建投后赋能体系两个方面积极探索提高自身作为企业股东的价值创造能力。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自身资产结构特点,多措并举将派驻董监事、项目管理团队培养成一批行业专家、管理专家,全面提升管理队伍通过深入参与公司治理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行司联动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同步借助内智外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供应链服务、数字化管理等系列投后增值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