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化生活融入的分类探析
2023-02-21马蔼凤
马蔼凤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0 引言
在传统生活方式逐步被数字智能生活方式替代的背景下,老年人自身状况与被迫接受并适应数字化生活方式所产生的错位与矛盾引发了社会对于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广泛讨论与关注。本文将从智能服务、医疗健康、网络消费、交通出行和网络娱乐五大方面分类对农村老年人数字生活融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和研究能为农村地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新思路,为今后对农村老年人数字化生活适应类型的划分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数字时代农村老年人生活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数字化生活有了巨大发展。对414位农村老年人进行实地的走访调研后总结发现,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社会需求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表1显示,50%左右的老年人希望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缴费、线上问诊、线上预约、获取电子看病报告和无卡化就医的服务,其中希望能够线上提供电子报告的人数最多,占比为57.25%,表明农村老年人对于实现线上医疗的期望;二是对网络消费服务的需求。表2显示,农村老年人对确保资金安全、推送每日特价商品、加大打击假冒商品、提供老年人购物专区以及老年人购药快捷通道均有较大需求,其中确保资金安全的占比最高,这与近年来老年人在购物时遭受资金欺诈的新闻有一定的关联;三是对网络娱乐服务的需求。在表3中,希望使用视频通话的老年人占比最多,为69.08%,其次是观看电视剧、电影,这些娱乐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表1 农村老年人希望互联网提供的医疗健康服务
表2 农村老年人希望互联网提供的网络消费服务
表3 农村老年人希望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娱乐服务
2 农村老年人数字化生活融入现状
2.1 智能服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已达1.19亿,相较于我国2.67亿的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比近50%,大批老年人已进入网络时代并使用各类智能服务。截至2021年6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2.2%,且增速远高于整体,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忽视的用户群体,且多数老年人对使用智能服务持有积极态度。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但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网络接入设备主要还是以老年机为主,对使用智能手机有操作困难、担忧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问题。
总体来说,多数老年人由于对数字产品的掌握程度不佳、现有数字产品与老年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村老年人日常融入智能服务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很好地使用现有的提供智能服务的数字产品。除受老年人视力、听力和理解力下降等自身条件所导致的使用不便外,应用程序操作程序复杂、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介绍、界面设计不合理,关键操作不易寻找等设计问题同样是导致老年人日常融入智能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2.2 网购消费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村村通快递”成为现实。网络支付的便捷化,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转变消费方式,加入了“网购大军”。《银发经济崛起——2021老年用户线上消费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银发人群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年用户网购销量同比增长4.8倍。由于直播电商的便利性,出现了专门瞄准老年人需求的直播带货现象,符合老年人购物心理的产品极大激起老人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有些老人已经习惯了足不出户,沉迷于商品上门的新式购物体验。部分购物平台推出老年版本,提供亲情购服务,让子女能实时协助老年人进行操作,让老年人融入网络消费有了可能。
网络购物对老年人群是“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少部分网购的佼佼者,可以独立完成从挑选产品,在线支付再到快递取货这一系列过程,但对绝大部分老年人来说,这三个环节事实上却是三道难关。从挑选产品来说,现在购物软件满减折扣等夸张宣传以及对商品图片进行过度美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老年人对产品的识别能力则远远低于年轻群体,容易陷入此类陷阱。在支付方面,不少农村老年人没有支付宝和微信,或有微信却没有开通支付功能,导致这部分老人无法进行网络付款。快递业的发展让“送货上门”“次日达”成为普遍现象,但对农村地区来说,时效性保障依旧是个难题。例如,生鲜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更多的老年人在网购问题上依旧需要依赖子女或者委托他人购买,居住在边远地区的老人需要去镇区取快递,网购可得性差。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对网购会有文化传统的排斥心理,他们更信任所见即所得的购买行为。另外,老年人难以独自处理网购的售后及物流问题,一旦购买信息泄露,就易成为网购退款类诈骗的对象。因此,目前老年人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网络购物的融入,甚至成了部分商家专门的营销对象,但当前老年人的网络消费却呈现消费狂热但又不敢买的矛盾局面,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保障。
2.3 交通出行
在交通出行方面,农村老年人融入问题主要是健康码和电子购票。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铁路、公路、航空等主要出行方式都在采用电子化出行模式,铁路大力推行电子客票代替纸质车票,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等也在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进入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出具健康码,这给农村老年人出行带来了挑战。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小程序,无法通过手机出示健康码,进而依赖于社区出具的纸质版健康证明出行。
在公共交通领域,运营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均按照要求保留了现金的购票和支付方式,拥有对应的线下窗口,也可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购票。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其交通出行的范围较为有限,多以短途出行为主,多在本地居家养老,除走亲访友的需求外很少出远门,所以电子化购票对老年人影响其实有限。
在交通领域,部分地区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发放实名制乘车优待卡,卡机集成了健康码查验功能,老年人无需出具健康码便可以一卡通行乘坐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窄,网约车等时下流行的交通工具没有在农村老年人群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总体上,在交通领域,农村老年人的融入水平较低,老年人也缺乏主动融入的积极动因。
2.4 网络娱乐
在农村老年人使用的网络娱乐应用中,即时通信等应用广泛普及。目前,农村老年人通常以从事简单的农事为主,闲暇时间较多,对网络娱乐的需求在智能服务中的占比是最高的。在内容提供上,农村老年人侧重于传统的娱乐内容,如时事新闻、传统戏曲和养老保健以及影视剧广播等内容,对游戏类娱乐方式难以学习和接受,少数接受游戏的老年人也仅限于棋牌类游戏。网络的介入只是对传统内容获取方式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微信的视频通话等功能是基于传统语音通话方式的创新,未改变相对于传统电话短信的操作方式,又因其为老年人提供了与子女亲朋之间“面对面”远程交流的机会,因此在新生内容中格外受老年人欢迎。
2.5 医疗健康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已达2.98亿,但老年人的占比却非常有限,对农村老年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在线问诊是医疗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极大提高基层医疗质量,解决农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的问题。但目前视频远程问诊缺乏系统的建设,在线问诊仅能完成部分小病的文字问诊以及基础的用药指导等,一旦需要检查,由于基层卫生所缺乏检查设备,依旧需要前往大城市就诊。远程问诊的形式缺乏面对面的医疗关怀,也客观上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不信任和担忧,因此农村老年人想要充分享受在线医疗服务,除了提升自身的接受度以外同样也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和制度建设。
数字化医疗建设方面主要是无卡化医疗和无纸化医疗。当前各大医院都在大力推广在线业务办理,减少在医院的排队和滞留,比如目前大力推广的电子医保卡凭证、电子医疗卡以及线上挂号。网上挂号因为线上操作逻辑的改变,导致需要更多的学习成本,部分农村老年人甚至无法独自使用挂号机器,需依赖志愿者的帮助和人工窗口才能更好地进行就医挂号。无纸化报告虽然更加方便获取和利于保存,但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阅读更加困难,理解也不方便,在没有子女的陪同和帮助下甚至没法独立完成。总体上来说,虽然农村老年人对融入数字化医疗有着很强的愿望,但受限于客观的条件,这一融入过程并不顺畅,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帮助。
3 农村老年人数字化生活融入措施
3.1 文献启示
任贵生(2006)提出我国要为弱势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在线内容服务来弥合数字鸿沟;邓蔚(2015)从政府支持、新媒体引导、老年人身边群体帮助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数字鸿沟的建议;刘海明(2021)试图在“技术至上”的发展理念中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爱”,倡导“人本主义”传播价值观并利用“数字反哺”实现伦理关怀;鼓励对低龄老年人进行习得式数字反哺,对中高龄和高龄老年人进行代理式数字反哺(于潇,2021);杨菊华(2022)指出要保留传统方式,创造数字友好型社会环境,也要以“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为指导,以发展乐龄科技为抓手消弭老年数字鸿沟(杨斌,2021);国家层面应加快老年数字化教育立法,充分保障老年人重新接受正规数字教育的权利(匡亚林,2022)。
3.2 社区助老
农村社区作为基层管理单元,在数字化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技术促使传统社会关系进行重构。农村社区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教学的远程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同龄老人网络学习社群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层次的老人需求。首先,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我国大多农村社区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发展缓慢,数字化资源极其有限,社区数字化改造的顺利开展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其次,农村社区应积极将信息技术技能融入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中。营造与数字化相结合的老人活动空间,潜移默化地将信息技术技能教育寓于休闲活动中,把学习和休闲交融在一起。另外,农村社区可积极组织志愿者,为农村老人提供学习数字技能的机会和窗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加强农村老人数字学习的意愿,通过定期举行公益培训班、免费讲座等方式,让农村老年人“敢用”“愿意用”数字产品,在鼓励老年人积极学习数字技术的同时也要警惕网络诈骗。最后,农村社区应加强平台建设。村委会可结合已有的信息公布渠道宣传微信公众号、学习网站等新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为老年人学习新媒体和接触互联网提供更多机会和多种文化渠道。
3.3 科技助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终生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提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数字时代,老年群体渴望接受再教育的愿望和需求日益旺盛,受教育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教育已变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地区不同,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场地设施、信息基础等资源供给不足,以及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等,构建数字学习平台,能够确保战“疫”不出门、线上不停学以及解决了线下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搭建远程数字学习平台,共享老年教育优质资源;升级远程教育网络,开设网上课程,面向农村老年群体提供免费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文化历史、健康养生、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版块的课程,老人可根据自身条件使用智能手机软件、微信小程序、电脑等终端进行课程的学习;打造线上直播学习系统,与老人进行互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老人进行交流,满足老人展示个人学习成果的需求,实现寓教于乐。
4 结语
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都是我国方针政策和学者持续关注的对象,在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同样需要关注农村地区发展和老年群体需求。从智能服务、医疗健康、网络消费、交通出行和网络娱乐五大方面出发力求发掘老年群体数字化融入的水平和问题,不难看出老年人对深入融入数字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现实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帮助,为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