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共担视角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诉求与行为分析

2023-02-21郭汉丁张印贤陈思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1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业主收益

郭汉丁,张印贤,陈思敏

(1.天津仁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1636;2.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天津城建大学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38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过程是各方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合作为基础,实现各自利益诉求的过程[1]。参与节能改造的各主体利益诉求呈现明显差异并具有共存特征,明确各主体利益诉求,探索利益实现机理,有益于理解主体间合作关系,奠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机理研究的基石。

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核心主体利益诉求

1.1 节能服务企业利益诉求

节能服务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因此,其最核心的利益诉求是获得稳定的经济利益。获得经济利益是节能服务企业的直接目的,而稳定则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条件。经济利益主要指资金和市场需求量;稳定指长期并有效,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持续有效的内部运作,外部环境包括完善的政策、法律、监管体系以及健康的市场环境等,内部运作包括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技术竞争力、组织管理水平以及与合作方的关系处理能力等。

1.2 既有建筑业主利益诉求

对于既有建筑业主而言,环境收益和节能收益是其根本的利益诉求。环境收益主要指建筑使用舒适度的改善,这需要节能服务企业提高节能服务质量,此外,伴随节能改造的实施,减少实施过程对业主工作、生活的干扰也将成为业主的直接需求;节能收益主要指节约的能源费用或增加的节能收益,因此,获取更多的节能信息、降低改造成本、合理分配节能收益以及完善能源收费体系等都是业主的根本利益诉求。

1.3 政府利益诉求

政府的利益诉求相对宏观和复杂,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提高社会福利和节能产业发展几个方面。首先,政府是社会公众的代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其次,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3.6%(2015年),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节能减排也是政府的重要利益诉求;再次,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维持地方节能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节能产业收益,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符合其实际需要。

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的实现特征与机理

当前,必须把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的实现特征,明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的实现机理。

2.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实现特征

2.1.1 以提升综合收益带动各主体利益改善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利益生成的基本理念是以提升项目综合收益带动各主体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这不是一个线性的主体—合作—利益生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循环过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处于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主体需求差异性和矛盾性促使各主体必须求同存异,通过资源与信息共享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效益提升,这种提升是节能改造效率提高的结果[2]。综合效益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以经济利益、环境收益、声誉改善等形式回到各个主体,主体获得收益后便会调整自身行为,以期获得更加长远的收益。例如,当业主获取节能收益后,便有可能采取更加规范的用能行为,延长建筑节能的收益期限。节能服务企业利用节能收益来改善融资、管理和技术能力,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以期获得更多的项目建设机会。

2.1.2 社会责任共担理念引导下的主体合作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顺利实施并最终实现综合效益必须依靠各主体的有效合作。战略发展理论认为,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促使企业谋求长远利益,获得企业与社会的整体收益增加。依据共生理论,节能改造各主体是以利益联系的合作体,他们以项目为依托,相互依赖,不断调整,以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主体的合作过程能够促使主体关注合作的效率和长期的增量收益,创造更高的综合价值[3]。节能改造各主体有效合作须从目标协调、资源分享、行动配合、信息传递四个方面开展。首先,利益诉求差异导致主体预期目标的不同,而节能改造是各主体利益目标的综合实现,要求各主体务必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目标;其次,节能改造各主体具有各自的优势资源,例如,节能服务企业几乎完全掌握知识和技术资源,业主的优势在于提供需要改造的既有建筑,各主体将所占资源协调共享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次,节能改造实施过程经常面对人机交互、多主体参与的尴尬局面,主体间行动上的理解与配合能大大减小改造实施的阻力;最后,降低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实现各主体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主体间的有效传递,增加主体间信任,提高主体合作的契合度。

2.1.3 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处于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综合收益目标单纯依靠主体的合作难以实现,还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节能改造的内部环境由项目自身特性组成,主要作用于项目的运作过程,具体指项目本身的复杂程度、实施周期和各主体特征等。节能改造项目同一般建设项目类似,都具有一次性、临时性和不可复制性,节能改造主体在特殊的内部环境中开展合作,根据内部环境制定目标,调整资源,选择适当的合作形式。

节能改造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于内部环境而言的,作用于项目整体,主要指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制度环境除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还有节能环保政策、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等[4]。市场环境可以细分为技术市场环境、节能改造资本市场环境、节能服务市场环境:技术市场是改造活动得以实施的根本支撑,节能改造技术的发展能提高改造效率;资金是改造项目得以立项的物质基础,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能大大拓宽节能改造的融资渠道;节能改造的收益是参与主体的动力源泉,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为节能改造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节能改造综合收益平稳提升。

2.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实现机理

通过上述特征分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实现过程存在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实现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利益的实现机理

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行为特征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行为特征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节能服务企业行为特征,二是既有建筑业主行为特征,三是政府行为特征。

3.1 节能服务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3.1.1 节能服务企业不作为

融资与风险双重压力下,节能服务企业可能不作为。一方面,节能改造收益的长期性与不确定性使得来自市场和私人的资金不能充分调动,节能改造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节能服务企业对于政府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存在较强的依赖;另一方面,节能服务企业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的专业化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风险分配不平衡特征决定了节能服务企业在节能改造项目中承担绝大部分风险[5],收益的不确定与风险的高承担抑制了节能服务企业的积极性。

3.1.2 节能服务企业投机

信息不对称下,节能服务企业可能产生投机行为。节能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涵盖融资、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管理、能量检测等节能改造过程的全部关键环节,节能改造服务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使节能服务企业在主体合作过程中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业主对于节能服务企业资质、改造实施质量、节能的真实水平甚至有关既有建筑的结构和性能等信息都不能完全获得,节能服务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而实施偷工减料、虚报节能量等投机行为。

3.2 既有建筑业主行为特征

3.2.1 业主不积极

节能意识缺失下,业主可能产生不积极行为。既有建筑业主的节能意识与用能习惯普遍受社会氛围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其选择进行节能改造主要受到政府激励政策和节能收益的驱使,而非真正从住房全寿命周期考虑建筑性能的改善、环境和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此外,我国对于节能减排的立法、宣传、教育等机制还不完善,全社会性的节能减排氛围尚未形成,因此,我国大部分既有建筑业主仍对节能改造活动持观望态度。

3.2.2 业主欠合作

利益冲突下,业主可能产生不合作行为。首先,我国能源成本较低,而节能改造的收益回收期较长,既有建筑业主不能确定节能改造的真实收益能否超出投入的成本;其次,目前,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业主对与节能服务企业的合作存有疑虑;再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存在多主体交互作用[6],改造的实施是否会对业主的工作生活产生干扰也未可知,种种原因导致业主不会轻易选择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3.3 政府行为特征

职能特性影响下,政府行为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从政府影响力来看,我国政府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公众的行为都具有较强的把控度和影响力,政府对节能改造的相关立法、政策引导和合理监督是推动节能改造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政府在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上做出诸多努力,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和引导,节能改造市场供需主体和其他相关辅助性主体的共同努力才是该事业能否顺利开展和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

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行为演化规律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的动态性与市场主体需求的渐增性将促使市场主体行为表现出渐进性发展规律。分散的、不合作的单一性主体行为关系将得到改善,各市场主体将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在长期的行为博弈中使得各自的行为策略选择向协同共赢态势演化。综合市场主体需求演变规律及市场主体行为特征[7],市场主体行为表现出三大规律。

4.1 市场驱动的外力向内力转变

市场发展由依赖政府外力推动向依靠市场内生驱动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节能改造服务水平的日益提升、节能改造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8],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转变。一是改造人才培养,过去由政府组织开展,现在企业自发开展,以提升其竞争力;二是改造需求,以往依靠政府规定改造任务,现在既有建筑拥有者自发产生节能改造需要;三是改造资金,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现在有大量社会资本的注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逐步显现。

4.2 市场运行由技术依赖向综合服务提升

节能改造由技术依赖型工作向结合改造服务与其他业务的综合性服务升级。尽管合同能源管理已在我国发展多年,但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差,绝大多数是技术依赖型或设备依赖型。国家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节能服务规范化水平。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要求节能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网络和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还会对节能服务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出更多挑战[9]。

4.3 市场需求由单一向多层次拓展

当前,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由单一向多层次拓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雾霾现象严重,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提升[10]。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我国居民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要求不仅涉及利益引导下的建筑舒适度提升和节能收益增加,还会融入由社会责任感驱使的能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等。

5 结语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是多方主体协同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这就需要各方主体协同驱动。为了实现市场运行合力的协同驱动,要分析各方主体行为特征,探索各方主体行为演化规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行为受其利益驱动。当前,要分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利益诉求和实现机理,引导各方主体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业主收益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