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2023-02-21柳彩霞
柳彩霞
(莆田市环境监测站,福建 莆田 351100)
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南接历史名城泉州,西依戴云山,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受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工业布局和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趋突出,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加[1]。本文分别从主要污染物浓度、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方面分析“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特征,并提出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
1 数据来源与评价标准
1.1 数据来源
莆田市目前共有5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分别为东圳水库、莆田市监测站、荔城区仓后路、涵江区六中、秀屿区政府。其中,东圳水库站点为清洁对照点,该站点数据不参与评价。本文所采用的监测数据来源于其他4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监测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1.2 评价标准
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为依据,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等标准要求进行评价。
式中:Ii为第i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sum为空气质量指数;Pi为第i项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Ci为第i项污染物的评价浓度值,其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及细颗粒物为年均浓度,一氧化碳为24 h平均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臭氧为日最大8 h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Si为第i项污染物的标准值,其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及细颗粒物为年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一氧化碳为日均值的二级标准限值,臭氧为日最大8 h平均值的二级标准限值。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六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莆田市六项常规污染物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2019年和2020年莆田市二氧化硫浓度均为6 μg/m3,相比2016—2018年明显降低,其中2017年莆田市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十三五”期间最高值(9 μg/m3)。2020年,莆田市二氧化氮浓度为16 μg/m3,达到“十三五”期间最低值。莆田市一氧化碳浓度除2019年达到1.0 mg/m3外,其他年份均为0.8 mg/m3。
图1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六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2016—2019年,莆田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2019年比2016年上升7.5%,2020年回落到2016年浓度水平。细颗粒物浓度“十三五”期间呈下降趋势,2020年细颗粒物浓度比2016年下降21.4%;臭氧浓度2017年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2020年略有反弹,2020年臭氧浓度比2016年上升15.7%。
2.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年际变化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莆田市空气质量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7年空气质量指数最高,比2016年上升5.6%;2018年、2019年空气质量基本稳定;2020年空气质量指数降为五年内最低,比2016年下降3.1%。
图2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其污染负荷系数年际变化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分别为0.80、0.74、0.71、0.71、0.63,臭氧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分别为0.76、0.90、0.89、0.86和0.88;细颗粒物污染负荷系数分别为27.9%、24.4%、23.9%、23.8%和22.7%,臭氧污染负荷系数分别为26.5%、29.7%、30.0%、28.9%和31.7%。细颗粒物污染负荷持续下降,2020年比2016年下降5.2%;臭氧污染负荷持续上升,2020年比2016年上升5.2%。
2.3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年际变化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2016年、2019年莆田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7.8%,达到“十三五”期间最高值;2017年、2018年莆田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4.5%,为“十三五”期间最低值。
图3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及超标天数年际变化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污染天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及细颗粒物[4]。2016年污染天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2017—2020年污染天首要污染物均以臭氧为主,其中2017年和2018年均出现20个污染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天数分别为19 d和16 d。
3 环境空气污染原因分析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全面调整并优化能源、产业、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强化大数据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莆田市细颗粒物污染仍不容忽视,臭氧污染问题愈加凸显,挥发性有机物日益成为莆田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污染的重要因素。莆田市环境空气污染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
3.1 自然条件因素
莆田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环境空气质量经常受到区域传输影响。另外,作为沿海城市,莆田市还易受副热带高压、台风、海陆风、准静止锋等复杂气象条件的影响,造成污染物不断累积或循环性污染。
虽然至今未中过一毛钱,我的情绪倒也没什么大的起伏。毕竟只是动动手指,也没付出多大成本。只是成功塑造了一个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穷鬼)的形象而已。
莆田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状倾斜,西部、北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中部为海积平原及冲积平原。东南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及半岛,地势低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及西南风。从周边来看,莆田市东北方向有工业区,涉及水泥、发电、制药、有机化学原料制造、氮肥制造、玻璃制造等高污染行业,西南方向也有工业区,主要涉及石化生产和发电,周边地市污染物随着气流,向莆田市中部、东部区域输送。
3.2 社会发展因素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房屋拆迁、商品房开发、道路及管网建设等项目施工规模大、范围广,裸露工地数量多,大量建筑材料堆放、渣土裸露、垃圾运输等造成扬尘排放总量较大,成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此外,莆田市机动车保有量和车流量逐年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高峰期交通拥堵,机动车处于低速行驶和怠速状态,进一步加大了尾气排放。同时,道路移动源(穿越莆田市的沈海高速、莆永高速、G324国道等)和非道路移动源(湄洲湾南北两岸和福建省江阴港的港区机械、船舶等)排放对莆田市空气质量也有影响。“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第二产业比重为51.5%~53.4%,人造纤维制造业、制鞋业、木材加工业、涂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包装印刷业等行业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和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等是氮氧化物排放大户,而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臭氧污染的前体物[1]。
4 建议
为了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莆田市应坚持多措并举,有效治理环境空气污染。
4.1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愿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减污降碳水平[5]。推进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制定符合莆田市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电、建材等行业开展低碳减排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管理。
4.2 加强颗粒物管控
持续控制城市建设造成的扬尘污染,加强对施工扬尘治理的监督检查。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提高清扫频次,大幅度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加强堆场、码头扬尘污染控制。针对各类煤堆、灰堆、料堆和渣土堆等,城区、城乡结合部等要采取有效抑尘措施,灰堆、渣土堆要及时清运。混凝土搅拌站、砖厂等应严格落实抑尘措施,加强料堆管理,避免风蚀、作业起尘。
4.3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
4.3.1 积极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
推广使用水性、高固体分、无溶剂、粉末等类型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严格执行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确保企业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
4.3.2 推进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推进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生物质锅炉采用专用锅炉,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禁止掺烧煤炭、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物料;推进玻璃行业实施深度治理,取消烟气旁路,因安全无法取消的,安装备用烟气净化设施及监控装置;积极推进燃气锅炉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 mg/m3。
4.3.3 强化移动源治理监管
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提升尾气排放监测质量,实现全过程监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黑烟车抓拍设备、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加强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监管;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管控,开展编码登记、排放检测、进出场登记等,消除冒黑烟现象。
5 结论
“十三五”期间,莆田市环境空气中六项常规污染物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空气质量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细颗粒物污染负荷持续下降,臭氧污染负荷持续上升,污染天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臭氧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未来,莆田市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加强颗粒物管控,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以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