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三个问题
2023-02-20潘昱州
潘昱州,彭 荔
(1.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2.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3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18,进一步突出了“两个结合”的中国特色历史文化基因,彰显了“两个结合”所内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长的内在规律”[3],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叙事的逻辑起点”[4]。作为结合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深度结合仍然还面临着“关系处理”这一基础性问题、“维度把控”这一关键性问题、“标准把握”这一核心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二者深度结合的内在阻碍、深层障碍,严重制约着二者的结合效果提升,制约了结合对象的良性发展。
一、着力破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关系处理问题
跨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障碍,首先要破解二者的关系处理问题。这是二者深度结合的基础性问题,是推进二者结合良性发展的前提。新时代,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移位、错位、易位、异位等错误倾向[5]171。究其根源,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未能准确认识二者地位。因此,破解新时代二者深度结合的基础性难题,就必须准确认知二者关系,把准方向、准确定位、明晰主次。
一是要务必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深度结合中的主导作用。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一贯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优先发展地位,这决定了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二者深度结合中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都无可辩驳地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和马克思主义的“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深度结合中的主导作用,涉及中国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性问题,是二者深度结合所必须坚持的原则。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深度结合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引领。要在深度结合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甄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遴选出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给予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指导其现代性转化,引领实现其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任务,更好地构建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激发中国活力,凝聚中国力量。其次,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深度结合中的权威地位。要在深度结合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中国现象,增强对民众关注问题的回应力,提升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解释力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根,防止马克思主义“失语”“失声”,守住马克思主义之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解释力、在实践中的推动力、在生活中的亲和力、在文化上的吸引力,在问题解决、解惑释疑中充分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
二是要务必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结合中的不可或缺性。作为一种长期植根于国人内心的内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追求,是中国现代文化之源,奠定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石。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会失去魂魄,马克思主义也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继续在中国开花结果。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结合中的不可或缺性,就是要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赋予其活力,知其所来,守其所正,预知其往。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结合中的不可或缺性,首先要充分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结合中的巨大价值。作为一种异域文化,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文化隔阂所形成的差异性。要尽快超越这种差异,使马克思主义文化“要件合于原有文化价值,或者至少不与之冲突”[6]476,就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实的心理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有的固定形式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隔阂,拉近与普通民众的心理距离。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仍然面临大众化、时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重大价值不言而喻,重要作用不证自明。其次,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中心,影响力不断扩大,良好形象持续形塑。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摆脱西方范式,跳出“以西解中”的误区,“解放”被西方中心知识体系压抑和边缘化的知识体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用中国文化形塑新时代的大国新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融传统文化于中国治理,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用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中国话语阐述中国模式,用中国文化滋养中国体系,以优秀文化凝聚中国力量,不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加强,重要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在新时代文化形态中的不可或缺性得以进一步凸显。最后,要充分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要在深度结合中,将中华优秀文化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相统一,既要重视原典的解读,也要重视古意今用、古语今说、古义新解,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增强传统文化对当代问题的解释力,使人民愿意接受、乐于接受,使其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三是确证两种文化在深度结合中的相辅相成。两种文化的深度结合,既不是两者的单纯拼合,也不是文化之间的相互取代,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汇合、融合与化合。这种深度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统一,既要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能够有效激活中华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是“文化旧形态的鼎新和新形态的化生”[4]。因此,这种深度结合必须要兼顾两种文化的发展,确证两种文化的相辅相成。确证两种文化的相辅相成,首先,要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历史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独立满足近代以来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不能独立承担中国救亡与社会进步的重任,马克思主义虽然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但也必须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行稳致远。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才需要避免二者的相互疏离、各自为阵,从而抱持一种开放之心,使两种文化密切交融,相互吸纳,相互印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实现两种文化的互相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是对两种文化的共同创新,是两种文化的共同发展。这种深度结合,能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完善和健全其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其理论阐释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这种深度结合,能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开放特性,兼容并包,不断在马克思主义中吸取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元素,突破传统文化的固有缺陷,激发其时代活力,增强其当代适应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固本开新,最终使两种文化在深度结合中与时俱进,互相创新。最后,要实现两种文化的互相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7],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思想和文化养分,用中国文化的表述方式、用人民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传统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得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进行改造,积极扬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实际,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并使深度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二、着力破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维度问题
跨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障碍,需要破解二者深度结合的维度问题。这是二者深度结合的核心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深度结合的效果。新时代,仍然存在的“结合角度过宽,泛化现象较为严重”“结合深度不够,强行嵌入痕迹明显”“结合广度不够,以偏概全”的泛化、形式化、窄化等问题,就是结合维度把握不准而造成的,最终弱化了结合效果,虚化了结合成效。因此,精准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维度,破解二者深度结合的关键性问题,就要找准角度、掌握精度、把握广度,实现有机结合与有效结合的统一。
一是要牢牢抓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角度。二者深度结合,不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机械照搬,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完全套用,更不是粗暴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马克思主义讲义,简单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8]874。因此,这种深度结合,只能是那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作为核心内容、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剔除文化糟粕、保留文化精华、体现文化精髓、涵括中国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分析、吸收和扬弃的过程。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角度。首先,要反对教条式结合。教条式结合或将理论当成认识的出发点,忽视实际,只看重抽象的书本结论,或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随意裁剪,把部分观点当成普遍的历史公式,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设想和论点,并以之来指导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以之来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教条式结合,就不能仅仅拘泥于文本,套用教条式的观点,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做深入仔细的分析,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方法,结合中国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弘扬其精髓,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其次,要反对庸俗式结合。庸俗式结合,就是对传统文化不加选择、不加区分地结合,要求复活传统文化的一切,甚至包括传统文化中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一味迎合市场需要,盲目追赶时尚潮流,只套用传统文化的“壳”,而罔顾传统文化的“神”,想方设法推动传统重回宝座。反对庸俗式结合,就要准确甄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与价值观念,系统提炼、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优秀元素,弘扬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对话。最后,要反对深度结合中的文化复古。文化复古主义以全面恢复推行传统文化为己任,打着“反对以西方学说为圭臬”的幌子,借口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思想,拒绝中西文化对话,主张在中国就应该只用中国的文化,认为只用传统文化就可以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和人类一切问题。反对文化复古,就要准确认知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其优点,更要看到其缺点,尤其要看到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在中国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阻碍作用,给予传统文化以实事求是的评价,避免高估传统文化,防止过分拔高传统文化,防止以传统文化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要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精度。两种文化的深度结合,不可能是点到即止的结合,也不可能是粗放式的简单嫁接,还不可能是简单粗暴的强行嵌入,更不可能是浅尝辄止的拿来主义,而是“精髓”与“精华”的深度融合、精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但是,推进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我们要深思的。毫无疑问,我们要推进的决不再是来自19世纪欧洲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异域文化,而是已在中国实践中获得新内涵,实现新融合、实现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包含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马克思主义。同样,于传统文化而言,用于结合的,也绝不是全部照搬、照单全收的所谓传统文化,而只能是被社会实践证明还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传统文化之“精华”。把握二者的结合精度,首先需要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跳出单纯的文本约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那些经过反复实践而被证明和确立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抓住马克思主义之魂,发挥其一般性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世界,利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分析问题,一以贯之,发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引领作用。其次,要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天下观、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挖掘其对当代社会的有利元素,遴选其优秀元素,以传统文化之“精华”去结合马克思主义之“精髓”。最后,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互动结合。既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实事求是的剖析,使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凭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激活其精华,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尽可能地释放其正能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质的飞跃;又用传统文化向马克思主义输送文化滋养,让马克思主义从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古话今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施以中国化的加工,实行中国化的表述,进行中国式的阐发。
三是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广度。两种文化的深度结合,是对两种文化全面认知、系统把握、细致剖析,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元素”的有效结合,是全方位的系统结合,广度空前。准确把握二者深度结合的广度,首先要用系统论考察深度结合。要着力研判这一结合是否全面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只拘泥于两种文化的某个观点、某些观点的结合,是否只关注了两种文化的某一种思想、某种思想派别、某个阶段的思想相结合,是否只强调了两种文化在某些特殊领域内的结合。通过运用系统论,要确保这种结合是系统的、深入的结合,不是以偏概全,没有挂一漏万。其次要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深度结合。要充分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分析这种深度结合是否触及了二者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是否触及了本质,仔细剖析这种结合是否基本覆盖了汉族居住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等地域,是否涵括了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的物态、行为、制度等多民族和多领域文化,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涵盖经济、政治、历史、宗教、社会、教育等多领域、多时空范畴,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解决了主要矛盾,实现了二者的优质结合。最后,要用实践标准验证深度结合。要在实践中找准民众思想的共鸣点、人民利益的交会点、人们关注的焦点难点,并运用深度结合所产生的新文化形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结合结果,深化结合程度,既不忘本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9]17,又敞开胸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还站在新时代潮头,增强时代号召力,强化历史穿透力,优化思想引领力,真正在实践中促进两种文化深度结合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夯实新时代的文化基础,厚植新时代的文化内涵,真正建构起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态,服务新时代。
三、破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标准把握问题
跨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障碍,还必须破解二者深度结合的标准把握问题。这是二者深度结合的核心性问题,是对结合效果的验证标准。新时代,仍然还存在的“标准设定多样化,指向不明”“标准认定模糊化,清晰度不够”“标准执行差异化,相互矛盾”等问题,都是结合的标准把握出现偏差所导致的。因此,破解二者深度结合的核心性问题,就需要对判断标准进行归类,寻找共性,把握实质。结合党的初心和使命,联系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任务,破解二者深度结合的标准把握问题,就必须落脚于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程度、对文化自信的提升力度、实现人民利益的符合程度,就需要准确把握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标准、文化自信的提升标准、人民利益的满足标准这三个标准。
一是牢牢抓住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标准。作为批判和改造社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准把握中国国情,主动融入中国时局,在对时局的高度关注中被接受,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被发展、在对当代问题的回应中被完善、在对未来走向的预测中被优化。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的理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期作为主导、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其重心在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注当下、面向现实和服务现实是一大优势。二者在新时代的深度结合,就要求进一步发扬两者都特别关注现实问题的优点,实现二者优势的强强联合,强化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回应速度,提升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阐释精度。牢牢抓住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标准,首先,要检验二者的深度结合是否增强了对以往问题的解答力。要在对以往问题的追溯中,对尚存在疑问的问题,就要验证用二者深度结合后产生的新文化形态,能否进行较为圆满的解释,能否给以有效、合理的解答,能否给予令人信服的答案,使这一解答更接地气,更能服众,使这一理论更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同。其次,要检验二者的深度结合是否增强了对当下问题的解释力。要仔细研判二者的深度结合是否对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是否聚焦了当今世界热点、对准了当前社会焦点、盯准了当代社会痛点、瞄准了现实民生难点;要仔细研判这一结合是否对这些现实问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解释体系并能对之进行有效的解释,是否能有效地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并具有较为强大的说服力,并能对那些具有针对性和攻击性的观点予以有力回击,发挥了对当代中国更强的指导作用。最后,要检验这种深度结合是否具有对未来问题的预判力。要在实践中持续研判二者深度结合后的理论架构是否对接了世界发展大势,是否把握了时代前进脉搏,是否能够洞察时代变幻风云,是否在对接中国发展现实、体现中华民族风格的同时引领时代新风尚,能够有效预见和预判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可能产生、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及时提供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案,真正提升中国文化自信。
二是牢固树立对文化自信的提升标准。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的力量之基、思想之根。鸦片战争后,西方价值挑战中国价值,由于无力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无法有效解答“中国将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国人产生了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运用则重新赋予了传统文化新活力,增添了新光彩,焕发了新光芒,提升了人们的传统文化自信。因此,二者在新时代的深度结合,就要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既要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要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提升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权。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提升标准,首先,要提升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信。要在深度结合中,通过两者之间的文本交流、理论交锋和话语沟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具有中国新时代特点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风格上的空间转换、在理论应用场上的时间转换”[10]151,实现两种文化的义理融贯、理论融汇、价值认同,全面提升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要提升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要在深度结合中,抛弃传统文化中落后、过时的元素,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时代需求提出新观点、增添新内容,“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论、鲜明特色”[11]164,用马克思主义凝练和提升中国经验,增强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最后,要提升人民对“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的自信。要在深度结合中,既实现两种文化的互相成就,也催生二者结合的新文化样态。这一新文化既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现代化了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新文化能够进一步凝聚中国力量,体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通过提升人民对这一新文化的自信,牢固奠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石,真正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精神动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中国道路根基。
三是密切关注对人民利益的实现标准。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为江山,在为人民服务中,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进程中时刻为增进人民大众的福祉而抛头颅、洒热血,不懈奋斗。因此,二者的深度结合必须坚持人民标准,关注人民利益的实现度和满足度。密切关注人民利益的实现标准,首先,要用人民立场标准检验深度结合的效果。要紧紧围绕二者结合“为什么人”的问题,立足人民立场,检验这一深度结合最终想干什么、要干什么、最终干成了什么,是否达到了理想目标;要判断这一深度结合是否顺应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保持了与人民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要评判这一深度结合是否实现了政治信仰与文化信仰的统一,达到了党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弘扬了社会主旋律,产生了人民满意的文化高原和文化高地,传播了正能量,真正地以丰富、高质量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其次,要用人民利益实现程度标准检验深度结合的效果。要看这种深度结合,是否真正围绕人民利益在推进,是否在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以大众喜闻乐道的样式阐发中国精神、在以百姓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中国声音;是否真正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心系百姓,扎根人民,为人民代言,同人民心心相印;是否真正体现了人民主体性,集中了人民智慧,尊重了人民创造,民爱之、乐之,亦享之。最后,要用世界眼光标准检验深度结合的效果。要结合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中心这一事实,为中国道路立言,既让这一文化成果惠及国人,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又要具备世界眼光,为中国道路代言。这种世界眼光,就是要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窠臼,拥有天下情怀和世界情怀,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息,传达中国文化蕴含的美好愿望,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中国的延展为人类的,以中国道路、中国范式造福全世界人民,为当今世界发展注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让中国发展成果惠及全世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世界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