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源流、内容结构与现实意蕴

2023-02-20周召婷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生产

周召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提升极大,并成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20 年7 月7 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1];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建设人才支撑”做出系统部署,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这一系列举措,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倡导劳动教育、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才的时代背景下,重温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条件之维: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源流

(一)劳动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劳动的论述

黑格尔[2]从“自我意识”的“主奴关系”出发,他认为在劳动过程中,个人精神欲望可以通过劳动的“教化”或“陶冶”得到满足,“正是在劳动里,奴隶……才意识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从“市民社会”的“需要体系”出发,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的劳动从具体劳动转变成抽象劳动的过程中,具有创造财富同时创造贫困的自反性特征,这表明劳动作为否定性活动在“陶冶事物”中获得直接基础(资本)和技能,从而在劳动中确立自身,获得精神解放。与黑格尔“精神显像”式劳动观不同,费尔巴哈从“物质赋形”的意义上理解劳动,他从实践的立场将人所有的物质生产与吃喝所进行的活动都归为劳动。马克思对他们进行批判性地继承与超越,对劳动的理解从“劳动现象学”转变到“劳动辩证法”。

(二)劳动与经济: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的论述

随着劳动的经济价值被发现,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劳动创造财富的秘诀。约翰·贝勒斯[3]反对重商主义下把货币当成唯一财富的观点,批判了当时的分工制度造成的两极分化;他高度赞扬体力劳动的价值,并指出“不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略胜于不学”,认为劳动教育不仅能训练职业技能,还可以培养人的职业情操。亚当·斯密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应该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问题,重视教育与训练的经济意义。大卫•李嘉图[4]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及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古典经济学家们多从教育为生产经济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国家举办国民教育为工厂输送技术工人,这为马克思深入思考资本主义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劳动与理想:空想主义者关于劳动的论述

空想主义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以人道主义构想劳动世界蓝图。16 世纪受到宗教改革和人文精神的影响,托马斯•莫尔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国家应建立公立学校,在儿童中实施平等的教育;并在乌托邦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让儿童既接受农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从事农业、手工技术劳动。18 至19 世纪,圣西门用人人参与的“实业制度”进行改革,允许劳动者参与国家治理。夏尔•傅立叶[5]非常关注童工现象,认为“这实际上是恢复了奴隶制度”。他设置了名叫“法吉郎”的协作生产组织,根据儿童的天赋与兴趣,允许儿童参加多样化的劳动活动。罗伯特•欧文[6]依托自己的工厂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提倡通过教育改善工人阶级的现状、道德与知识,成立“性格形成学院”。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把工人的劳动与教育结合,进而探索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问题。

(四)劳动与教育:教育家关于劳动的论述

16 世纪洛克提出绅士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社会活动家与实业者。为此,洛克拟定了劳动学校计划,为贸易与殖民地委员会拟定了《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建议在每一个学区建立一所劳动学校,允许贫困子弟入学;主要进行园艺(或一般农艺)与木工活及一些手艺技能的学习,使儿童获得了初级的职业教育知识与技能。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叶,劳动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卢梭关注生产劳动的意义。他认为劳动是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并指出劳动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感觉敏锐和智力的发展。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位将劳动教育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认为只有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并强调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管理能力和劳动技能,还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教育家们关于劳动教育的一些论述为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结构之维: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表现

(一)目的旨归——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

马克思劳动教育目的集中体现了从成为一名真正的劳动者到劳动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渐进式跨越。

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与前提,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被当成和机器一样的劳动工具,只是工人是有生命的劳动工具而已;这导致异化劳动出现。马克思针对异化劳动的现象,创造性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以劳动为目的的教育来反对以奴役劳动为目的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劳动者”:第一,人本身是一种固定的资本,“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7]。劳动教育旨在把人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为自己创造出一些主、客观的条件,把自己当成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已形成的劳动能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做出适应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也更新他们自身”[8]204。第二,教育重塑、发展劳动者身份。劳动教育让劳动者认识到自我劳动的主体性与价值,摆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的奴性依附关系。劳动教育旨在实现劳动者身份的平等。一是按照劳动时间分配,劳动时间能衡量生产者的贡献。二是按照劳动性质分配,诸如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不同劳动类型按照公平原则给予不同的劳动报酬。三是按需分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生产资料,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获得职业自由。

“劳动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经之路。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9]988。然而,异化劳动是人被异化的主要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的劳动成为强制性的外在活动,工人的劳动所有权丧失;工人成为机器的工具或资本家的附庸。劳动教育是实现“劳动解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劳动者的自由自主的劳动;消灭雇佣制度,使劳动者重获自由时间。马克思强调个人的“需要”包含多个层面,其中“精神解放”即获得自由支配的实践是其更高层次的追求。“劳动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础,也是走向“人的解放”的一个过程。就“人的解放”而言,马克思认为人是以类、群体与个体三种形态而存在的,“人的解放”是人自身的解放、群体的解放与个体的解放的有机统一。“人的解放”的本质是把人从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具体来看: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活动是维持人基本生活的必要方式,“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9]286。二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发展劳动者的智力、体力、自然力、社会力、潜力等,并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能适应不同劳动需求和交替变换劳动职能,让自己先天与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8]172四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等均衡协调发展。劳动活动与教育结合得越深刻,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便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保持独立人格、理想、社会形象和能力体系,显示自己的独特性。

(二)本质解构——劳动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劳动具有教育意义:一是劳动完成人的自我确证。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方面,在劳动中人的手脚从自然中获得解放,不仅为劳动活动提供了基础,也为以后绘画、演奏、雕刻等精神文化实践活动做了准备。另一方面,劳动中人的协作交流发展、完善了语言和思维能力,人掌握语言的过程是人认识自我的过程。最后,在劳动与语言的影响下,促使人脑的形成。“人脑作为意识的物质器官,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推进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更好地为自身服务”[10]。二是劳动激发情感的教育价值。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326;异化劳动下人成为资本的工具,自由劳动中人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三是劳动提升审美的教育价值。马克思认为美渗透在劳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即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劳动产品都呈现美的特质,人在劳动活动中获得了审美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教育在劳动中生成:一方面教育在劳动需要中产生。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教育“劳动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即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与生活的实际经验。不管是原始时期还是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分工日益明显,人类使用与制造工具都需要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劳动技能、劳动经验。此外,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方式,为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形式;反之,劳动的发展亦需要教育加以指导。另一方面教育促进劳动发展。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1]208。教育服务于劳动过程,教育价值也直接体现在劳动活动中。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的规则、程序等,增强劳动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教育促进作为劳动资料的劳动工具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劳动工具得到了延展与更新,个体通过教育掌握现代劳动工具的操作,同时生产新的劳动工具。

(三)基本途径——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

“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去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12]。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造成了“劳动”与“教育”的分离,马克思试图用“教劳结合”的方式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弊端,具体是两种途径的结合: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着力于“生产劳动”,并对其提出要求“与教育相结合”,结合的对象是劳动的工农或者辍学者;“结合”最初关注的是工人阶级的生存与其子女通过劳动来谋生的问题。这种结合也是有条件的:一方面,马克思反对普遍禁止童工,认为当时无产阶级的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其子女接受全日制的教育;故提倡人们一边接受教育,一边从事有报酬的生产劳动。他甚至认为即使这种雇佣劳动不是一种自由的实践活动,但是只要能在该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显现自己的力量,就是自由的实现[13]。另一方面,这里的教育在于提高工人反抗意识,即反对资本家把工人简单当成生产资本的工具;也是提高工人知识水平的教育。马克思针对不同年段的人的劳动时间做出了明确的划分:如9~12岁的儿童每天劳动2 小时,13~15岁的儿童每天劳动4 小时,16~17 岁的儿童每天劳动6 小时并严格禁止儿童参与夜间劳动,取消一切损害儿童健康的生产部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于“教育”,并对其提出要求“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合的对象是在校学习的学生。这种“结合”是为了解决大工业生产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失业问题和劳动分工问题,马克思指出:“教劳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两者的结合能恢复他们的“能力和职业的原有的多面性”[11]231;并强调利用“综合技术教育”的形式,把现代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消除“专业和职业的痴呆”[154]630,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衍生出与现代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综合技术学校、农业学校等新的学校类型。劳动本身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既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非生产性的,争取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社会的发展而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工日益明显、国民教育的普及等社会形势,使得原先简单协作转变成以社会分工、产业更新与结构调整的大协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与此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定程度上矫正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坏的”分工与制度导致的各种问题,促进生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价值之维: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特定时代与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命题,但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所采用的方法论和其价值意义具有普遍性。“凡是属于他关于这一思想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带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就要坚持”[16]。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

首先,坚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决定因素;并从教育、生产与科技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双向结合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11]557。从历史角度来看,他认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科技的发明创造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应用集中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提升“社会力”,以适应大工业生产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从生产力这一概念出发,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这说明劳动者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且在不同生产力背景下,社会对劳动者劳动素养的各方面具体要求不同;这要求劳动教育培养与现实生产力相适应的现实劳动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内容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一是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逐渐占主导地位;二是非生产性劳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往的“生产劳动”概念已经不能完全与“劳动”概念相等;三是复合型劳动成为新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变化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前进的必然,劳动教育也得做出改变,培养劳动者与现实生产力融为一体的现实素养。

其次,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来看,他赋予“发展”的含义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点,一是个人能力或才能的发展[9]330,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两者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劳动教育所提倡的“个人的发展”中的“个人”既体现个人本位中人不为“物”所束缚的独立性,也是对个人主义的扬弃;同时“个人”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各个人”“每个人”;劳动是形成人本质的特殊力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劳动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4]。劳动教育既促进个人物质生产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个人精神生产能力发展,同时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最集中的体现,能够促进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回归当下,劳动教育的地域差异、校际差异、性别差异等不可避免地存在;我们更应该关注到“个人”的劳动教育需求和劳动能力专长,遵循劳动实践中“人本身的自然力”[16],即体力与智力的统一,调动人劳动的积极情感与意志等动力因素,把握劳动的“度”。“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个人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始终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人的劳动实践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场”,现代劳动教育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者、建立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劳动教育体系等。

最后,遵循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即劳动的教育性和教育的劳动性。马克思“劳动创造人”的命题,旨在说明劳动的功能是生产生命,在人获得生命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于劳动的教育。一是劳动实践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人的身体机能,养护、发展和延伸人的身体器官;辛劳后需要的满足和休息给人心理极大的满足。二是生产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同劳动类型需要不同专长的劳动者,劳动者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劳动智慧,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三是在劳动的过程中生发了人的主体精神,如反抗剥削和奴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呼吁公平等伟大精神,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四是马克思直接指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实践蕴含美的基本逻辑,一方面劳动行为符合主体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劳动行为是利他者的,这种内心与外部世界的谐和是劳动美的具体显现。劳动发挥教育功能是有条件的:一方面劳动不等于劳动教育,劳动要发挥教育力量的前提是摆脱异化劳动的束缚,回归自由劳动;劳动活动需满足不同人的兴趣、专长等各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马克思“教劳结合”中的“劳”与现代劳动教育中的“劳”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实践,后者是一种有目的的、有限度的教育活动。诚然,教育的劳动性也能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找到关照,“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18]。就职业来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脑力劳动者,他们的职业具有劳动特性。就教育活动而言,马克思的“教劳结合”是所有教育活动具备的共同属性,即包括心的教育、身的教育和技术学。就教育方式来看,劳动可以作为一种教育途径,通过劳动实现人的不同素养的发展。

(二)平衡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马克思阐释“现实的人”的三层意蕴:第一作为“物质生产的人”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作为“关系中的人”需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作为“能动的人”需要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21]。可见,人的存在、特性、本质与需要全部渗透在关系中,而劳动实践是实现人这些关系的基础。

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是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的前提,自然的物质生理需要则成为每个人维持生命的第一需求。从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在“劳动实践”中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彼此交融、互动共生;从经济层面,他认为资本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对立的罪魁祸首;从社会层面,他认为共产主义的追求完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有机统一。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教育须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途径:一是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劳动工具,在劳动实践中人需要充分认识与尊重自然,增强学生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力量并认识到自然既是劳动对象也是劳动资源。二是异化劳动实践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实践需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适者生存”;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分配,做到“生存有度”;劳动实践促使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劳动与自我生存的和谐统一,做到“可持续生存”。最后,人的劳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学习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劳动实践可以延伸人的生命长度。

其次,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单个人抽象的生产活动,而是人在其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02]。劳动实践“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更加确定的方向”[9]993。社会是劳动的实践场,马克思描述了机器和大工业发展对农业、手工业、工人的影响,表明社会发展既扩大了劳动生产的范围,也增加了消费需求。现代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范围已逐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劳动实践离不开交往,交往彰显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不同的社会关系。一方面,马克思劳动活动和产品交换已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条件;因交换产生联系,通过交换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并借此取得与证明自己的社会权力[8]12-14。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8]66,生产劳动是共同体的活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工、合作、交流等环节配合。劳动教育能引导每个个体如何融入到集体的生产活动中,并帮助劳动者发现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从而解放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由简单的生命个体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体。

最后,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和社会的存在物,还是一种类存在物,而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162。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由劳动的对立面是奴役劳动,对象化的两种结果:一是劳动产品使得主体肯定自身,二是劳动产品否定或反对劳动主体,产生了劳动异化。因而只有自由劳动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感到幸福”“感到自在”“觉得舒畅”[14]159。另一方面,自主活动的普遍化实现就是自由劳动的实现。当然,马克思的独特之处在于从“真正的共同体”的角度强调个体自由与共同体自由的双重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从事有意义的劳动活动,劳动活动中的高级需要,如爱与尊重都得到满足等。当下的劳动应该朝着为共产主义培养劳动者的目标前进,在集体劳动中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深刻感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劳动中找到认同感、归属感与成就感。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生产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热爱劳动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