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探析

2023-02-20许晓琴谭震皖

武术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许晓琴 张 鑫 谭震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 无锡 21440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助推器,是引导与帮助处于多种复杂矛盾冲突期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对国家、民族的深层、持久、稳定的思想价值认同的重要举措。

1 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价值维度

1.1 改变教育思想,提升育人意识

体育课程中融合技能、体能、智能、精神、情感、道德以及民族文化等诸多思政教育元素,其育人价值、功能、作用的多维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4]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技能掌握与体质增强的价值追求,而是真正关注与思考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媒介,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实现体育育人本质的价值彰显。

1.2 改变知能结构,提升育人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局限于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育人理念、价值和方式的把握与理解,育人成效始终难以突显。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改变教师原有的知能结构,嵌入融合思政教育理念、方法与行为,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提高思政素养,进一步强化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1.3 利于改变方式方法,提升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育人要求的引领下,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精准育人视角,实施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通过以身体实践为载体的体育学习形成劳其筋骨的强健体魄,持之以恒的意志磨砺,胜负荣辱的拼搏进取,避实就虚的思维智慧,遵守规则的克己修身,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以及阴阳调和、致虚守静、重人贵生等传统文化精髓,思政教育价值元素蕴含丰富,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仅围绕单一“技能目标”而采取的学习方法,促使教师采取“多举并施”的有效方式、手段和技巧来付诸实践教学中,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立德树人”,确保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发挥。

2 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2.1 思维定式的冲突

体育教师长期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现象,形成闭锁式的思想屏障。第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性。高职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因分数线而处在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群体之间,学情方面的差异普遍较小),是以学生身体实践参与动态变化的,且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出极具个性化的特征。而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与从的关系,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形成程序化的“灌输式”传递知识,与学生机械化的“被动式”接受知识的异化现象,闭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乏以学生自愿服从为前提的平等交流、认同互信、和谐有爱的学习氛围,难以激发学生有意义的主动性学习。第二,以经验为中心的舒适性。目前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习惯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来传递知识技能或解决问题,从而保证课堂教学预期的稳定性以及问题解决的便捷性。长期以往形成具“舒适性”的常规化课堂教学范式,但会导致出现“因循守旧” 的状态。而课程思政改革要求超出其专业范畴的“弹性区间”[8],体育教师需要脱离原有的熟悉场域,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从而引发因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困惑,不利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与创新。

2.2 行为定式的冲突

第一,“竞技化”的行为方式。学校体育中“竞技体育”的思想牵引,将体育课程等同于运动训练,采用注重外形的“技术化”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范式(动作、规则、器材的标准、规范、量化等指标),照搬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第二,“操式化”的行为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常用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集体练习——指导纠错”的简单、直接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沉浸式的说教,而学生机械式的练习,缺乏观察与思考、认知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开放性参与,造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氛围沉闷,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难有参与兴趣。

3 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路径

3.1 融合性:明确课程主旨,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效应,具融合性的特征较为突显。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应坚持融合性。体育课程中具有培植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人格精神、坚韧刚强品质、积极乐观态度、公平公正原则、团队合作意识等,是推进与支撑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以身体为核心的重技能、重体能,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精神的价值塑造,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0]。要求体育教师在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其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育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价值塑造,“基因式”的融入体育课程,其价值主旨在于立德树人,科学审视与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学生需求的契合点,实现“以体育人、以体铸魂”的功能价值。例如,武术项目,以“尚武精神”为标榜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以及与技击互为依存,敢于亮剑的“勇胆精神”与勇敢、自信、果断、敏锐、刚毅、气质等素养培育关联密切。再如,健身气功项目中“阴阳辩证”的指导原则,讲究身体“形劳不倦”,心理“存性守意”调节情志,动作强调“均衡中正”左右、开合、屈伸、松紧等与呼吸协调的实践操作方法,调控身心的动态中和,导引辩证的思维方式,促进生命之体悟,民族文化之认同。因此,科学审视与挖掘体育课程专业体系中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契合点,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为推动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3.2 系统性:建立知能结构,培养育人能力

(1)“学科知识”包括扎实的技术能力、技术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文化知识、体育规则知识、体育精神知识;(2)“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与方法运用;(3)思政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内涵。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核心,主要包括从教学的设计与策略、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等过程性的教学驾驭能力。体育教师的师德素养是保障。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无旁骛,潜心教学;“修身立德”明国家之大德、守社会之公德、严个人之私德的行为世范;“宽厚仁爱”以宽容之心,以仁爱之心,诲人不倦地为学生服务,立足学生发展的视角,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实施者,所谓“强教必先强师”欲变教育,首重教师[11]。对于体育教师的系统性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师德素养,推动教师的综合性教育能力发展,更好的践行育人使命。

3.3 协同性:建立合作模式,促进持续发展

大思政教育格局构建下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需要个体自觉与群体联动,形成协同、互助、交流、共享的学习共同体。第一,学校管理者应帮助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由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充分考虑与吸纳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见解,以及实践教学经验的建议,切实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决策参与权,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体育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参与决策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第二,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的理论支撑,学校、教学处、部门管理者应搭建桥梁,为思政课教师与体育教师提供研讨交流契机,进一步帮助体育教师增强思政意识,掌握基本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精准提高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元素挖掘与教学能力。第三,体育部门教研室成员共同体,对体育课程专业中的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化制定与设计,以及实践操作中学生信息反馈的问题进行研讨,成为汇集集体智慧、共同解决体育教学实践问题的重要手段[12],推动对体育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3.4 创新性:实施教法创新,优化教学过程

第一,语言诱导教学,教学过程中精准运用激励性、疏导性、安慰性、表扬性等语言方式,以及身体性语言,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评、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技能展示、课堂检验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第二,线上虚拟教学,建构技术与理论、健康与养生、文化与精神等线上课程资源,以3D 视频、图片、PPT、动画等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视化、动态化、个性化学习方式,使知识的传递具有灵活性、趣味性、高效性。第三,任务导向教学,教师以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建立开放性的任务分组学习(如篮球如何提高命中率、武术如何掌握发力技巧,以及团体性的比赛或游戏中如何取胜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营造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氛围,生成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思想与情感信任,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精神品质、集体意识、社会责任等价值观的塑造。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